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932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doc

关于建立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考

摘要: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已十分必要,本文就建立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在理论上、技术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

城乡地籍;一体化;信息系统;

1城乡地籍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在城郊结合部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

因此,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切实保证“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管理模式的实施,建立以城乡地籍一体化的多种比例尺地籍数据为主要内容的地籍信息系统显得非常重要。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可以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土地作为资源、城镇土地作为资产管理的局面,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统一管理土地(农村土地作为农村集体土地的资产),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严格保护耕地,缩小城乡差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使城镇土地、农村土地在同一分类、同一权属管理单位、同一数据库下进行管理,减少因土地分类体系不一样带来的矛盾,减轻每年变更调查面积汇总时城镇土地面积和农村土地面积不匹配带来的矛盾。

所谓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就是在现代地籍概念的基础上,依靠国家政策法规,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持,将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两种模型的

数据纳入同一模型下进行管理,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变更和出图,以达到同步管理城镇地籍数据和农村地籍数据的目的。

以后的发展将不但是数据库上一体化,而且要在概念上、政策法规上一体化。

2国内地籍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地籍管理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为地被分为城镇地籍管理和农村地籍管理(土地利用现状管理)。

城镇地籍是用来记载城镇土地及附着物的位置、界址、类型、数量、权属、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资料。

城镇地籍管理建立的是以产权、产籍为主的城镇地籍管理体系。

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按照县(市、区)一街道一街坊一宗地(权属单位)进行管理,管理的最小单元是宗地,执行的标准是《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所使用图件的比例尺为1:

500或1:

10000

农村地籍(也称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反映土地位置、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资料。

农村地籍管理建立的是以资源性管理为主的土地管理体系。

管理的模式是按照县(市、区)一乡(镇)一行政村一社(村民小组),执行

的标准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所使用图件的比例尺为1:

10000或1:

5OOOo

这种将实际上是连续的、一体的土地人为地区分为城乡区域并采用不同管理要求的城乡分治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地籍管理的需求。

3城乡地籍分治存在的问题

3.1城乡区域模糊及不确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每年都有一定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产权和用途经常在发生变化,与主城区逐渐融合在一起,城乡区域界线越来越模糊。

由于城乡结合部土地是最活跃、变化最频繁的区域,因此严格区别城乡的管理模式,给实际的管理和应用带来了相当大的问题。

3.2给地籍数据的维护带来了困难

由于城乡结合部是土地最活跃、变化最频繁的区域,而受原来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地籍信息化建设中分别建立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并且各自系统独立、数据独立,相互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数据的不一致性和相互矛盾是必然的,难以保证地籍的一致性。

而且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需要同时维护两个数据库,这不仅难以满足地籍实际管理的需求,而且也给管理和维护带来了许多困难。

3.3不能满足现代地籍管理的需求

城镇地籍以权属管理为主,而不注重土地利用现状的管理,不能形成可靠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

主要原因是城镇地籍中土地分类的最小单位是宗地,而宗地的分类按批准用途和主要用途来定,且实际上大的宗地,内部土地用途分类非常复杂,可能存在大面积的绿化用地和休闲用地。

而农村地籍以土地用途为主进行管理,从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原有的农村地籍管理模式不利于切实保护农民的利

益,不利于保护耕地和推进三农改革、缩小城乡差别。

在现代的地籍管理中,土地利用管理不仅对农村,而且对城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提供城镇土地的利用状况,为合理利用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同样,权属管理不仅在城镇,而且在农村也非常重要,它对实施依法用地、控制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和农民宅基地规模、保护土地资源、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解决土地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

4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1数据标准问题

要实现城乡地籍产权和用途管理的一体化,首先要建立一体化的地籍数据库。

由于现在尚无城乡一体化的地籍数据标准,所以应充分吸取、遵守2001年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和暇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以两个数据库标准为基础,对两个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合并,内容相同的保留一个,两个数据库都没有的增加。

同时要充分考虑国家标准出台后,系统数据可以根据国家标准转换。

4.2坐标统一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地籍系统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

由于城镇地籍数据一般采用当地坐标系,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北京坐标系或西安坐标系,这样存在数据之间的坐标系转换,并且数据量相当大,转换以后要达到精度。

4.3数据衔接问题

城镇地籍一般是比例尺为1:

2000以上数据,且大部分比例尺是1:

500或1:

1000;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大部分是比例尺为1:

10000数据,而且农

村、城镇地籍数据在范围覆盖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空隙。

因此需要考虑两种比例尺数据的衔接问题,也存在接边问题,不仅存在图形接边,也存在属性接边的问题。

4.4数据库管理问题

城乡地籍一体化后,由于实现的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无缝、一体化管理,数据量非常大,数据库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导致对数据库的操作相当缓慢。

因此要充分考虑数据库管理方式,提高数据分发存取的性能,优化数据库结构,提高整体运行速度。

4.5管理模式问题

现行城镇地籍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按县(市、区)一街道一街坊一宗地(权属单位)来管理数据,数据组织单元是街坊,宗地在街坊内统一编号;而农村地籍管理采用县(市、区)一乡(镇)一行政村一社(村民小组)一图斑来管理数据,数据组织单元为行政村,图斑在社内统一编号。

如何统一管理这两种模式,是城乡地籍管理一体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5系统功能设计

5.1数据转换模块

城乡地籍数据获取具有多手段性,数据来源包括现有系统、图表、遥感手段、GPS手段、统计调查、实地勘测、录人、扫描等。

这些通过不同手段获得的数据,其存储格式及提取和处理方法都各不相同,同时,城乡地籍数据不但用于国土管理部门,还可应用于城市建设、规划、市政、交通、旅游等部门,因此系统要能兼容各种格式数据并能实现和其他系统数据的交换。

5.2数据变更模块

图形变更:

涉及宗地新增、分割、合并、消失及权属据点发生变化的一些变更。

属性变更:

指权利人、地类等不涉及图形变化的一些属性内容的变更。

5.3历史数据回溯模块

城市化进程分析、历史状况分析、土地纠纷查处等工作需要非常快速地知道某历史时期用地状况,一般的做法是调阅纸质档案。

由于变更和交易日益频繁,效率低下,这种做法很难满足现在工作的需求。

在城乡地籍一体化系统中,要考虑建立基于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存储机制,对每次变更记录变更数据、变更时间、变更原因、变更人员等信息。

在需要时,可根据历史标记,回溯某历史时期

的用地状况。

5.4基于WebGIS的地籍信息发布模块

按照建立土地登记信息公开查询制度的要求,系统能够利用WebGIS及时发布地籍信息,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浏览器查询,实现图属互查。

5.5空间决策支持模块

城乡一体化的地籍信息系统不仅要能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要求,还要能完成例如城区拆迁总量分析、土地潜力分析、道路拓宽分析以及征地占地等多种分析工作。

在城乡一体的数据模式下,还可以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宏观工作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5.6制图模块

系统可以按国家标准打印地籍图和宗地图;可以按用户要求自动提取分幅地籍图,生成相关的注记和符号;可以自动生成宗地图;提供丰富的图形编辑手段,为用户制作各种样式、各种形式的专题图提供帮助。

6结束语

国土资源部在地籍工作“十五”计划纲要中曾明确指出,把地籍信息化和城乡地籍一体化作为奋斗目标,同时颁布了新的城乡一体的土地分类标准。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是地籍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合理管理我国城市和农村土地的有效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