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专题学案.docx
《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专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专题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专题学案
议论文正反对比论述结构模式-学案
【模式解读】
正反对比式的基本结构:
1、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
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
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结构常式
标题:
命题或制拟
引论:
提出论点
本论:
证明论点
正面论证:
论点+论据+小结 (两层对照)
反面论证:
论点+论据+小结
结论:
简评照应
【例文引路】
《作文素材(7~9)》P45《不放下》
学然后知不足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
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
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
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
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
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
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
不是吗?
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
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
(本文作者张明厚,考入北京大学)
(本文结构)
标题:
学然后知不足
引论:
类比引论法 类比体 河水望洋兴叹井蛙自惭孤陋
本论:
正面论证 正面提出论点——学习能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正面说理 比喻论证——以拓荒比学习
层进论证——八个“愈”字
正面举例(无)
反面论证 反面提出论点——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而自高自大
反面说理——比喻论证——云雀之喻
反面举例——清王朝闭关自守
结论:
我们只有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谦自励,永远进取
【小试牛刀1】
学然后知不足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古人的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
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
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
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
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
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别了师傅。
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
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域的接触也越大。
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
”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
鲁迅先生说: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列宁说:
“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
”巴甫洛夫说:
“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
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
'”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朱熹有诗云: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
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本文作者田绪红,考入清华大学)
本文思路结构:
标题:
引论部分:
本论部分:
结论:
【小试牛刀2】
请阅读月考例文《莫让速度遮慧眼》,并写出其结构思路。
题目:
引论部分:
本论部分:
结论:
【训练提高1】
题目1:
《苦难是一种财富》
要求:
1、文体:
议论文。
2、结构模式:
正反对比式。
3、150字左右。
题目:
引论部分:
本论部分:
结论:
【训练提高2】
习 惯
这是一条千百年来束缚着中国人的枷锁!
这是一头吞噬了亿万个生灵的猛兽!
然而,这又是为许许多多人所信仰的至理。
劈开他们的头颅,清晰可见的雕刻着两个大字——习惯!
读书便是“四书五经”,重病便依《本草纲目》。
要出门嘛,好,老规矩,请祭祀祖宗。
习惯嘛,这便是习惯,便是信条,根本不必问什么,你所供奉的祖宗是这样过的,你的祖父和父亲是这样过的,至于你自己嘛,好了,不必想了,你的早已成为一堆白骨的大仁大智的祖先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切循例也就是了。
自然,你会心宽体胖,这就是祖宗所赐予的福吧!
也许你的祖先们俱已消散,那么,也不妨为自己保持了长久的习惯沾沾自喜:
饭前一支烟,饭后百步走。
办事则可以翻翻以前的记录,照这样办,是不会出错了。
这样也好,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在牌局上施展,而大可不必学傻瓜那样,吃力不讨好,人财两空。
这样的生活不知经历了多少年。
如同一双魔爪,吞噬了无数人的心灵,养了一群“似太上之忘情”的废物。
然而死水也不会没有波澜,总是不断的会有人对这习惯产生疑问,想冲破这以千百个“习惯”织成的巨网。
无数人失败了,被吞食干净。
但也终于有些人勇敢地劈开荆棘,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留下的,有鲜血和泪,然而也有喜悦——开拓者的沾着眼泪的喜悦。
千百年来,地球总被认为是方的,是平的,那么那些忠于习惯的人将永远也领略不到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环航地球的豪情。
同样,要是没有达尔文的数十年艰苦的探索,没有他对上帝造人的怀疑,恐怕就将在教堂中手捧《圣经》来领悟生物的起源了吧!
再设想一下,要是没有本世纪初胡适之、陈独秀、周树人、郭沫若等许许多多有志之士冲破旧中国数千年来传统的文言文的束缚,没有他们对新文化、新思想坚定的探索,现在中国的文学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然而要抛弃旧的习惯,就不免会有牺牲。
如第一个打破人心脏禁区的塞尔维斯,一心要向人们揭示行星运行奥秘的布鲁诺,以及为了探索放射性而过早逝去的波兰的玛丽·居里,丹麦的罗兹,美国的沃森。
但这与那些为习惯所埋葬的人们不同,这些先驱者的英名将永远长存,他们的墓碑将永不磨灭!
眼前,我仿佛看见:
一盘巨磨碾着一颗颗心脏,在周而复始地转着,转着;一条崎岖蜿蜒的山道,盘旋着通向山顶,两旁却尽是先人留下的鲜血。
我愿保存我的心脏,以我的身去攀登,留下那血肉与先驱者相伴。
我愿“习惯”这个词永不存在!
本文思路结构:
【课外阅读】
1.《作文素材(7~9)》P45《不放下》
P80《舍弃的智慧》
2、积累阅读
例文1:
爱,走向未来
每当我们翻开厚厚的历史年册,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历史的车轮越转越快,但终究是由我们来推动。
人永远是未来世界的主宰。
不知从哪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说是未来世界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是会使用计算机,至少精通一门外语,会开车。
在我看来,其实这只是人才的一种外在的肤浅的表现。
有一种特长,可以更专注地为社会的前进注入动力,但仅此而已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人才最根本的是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称之为人才;有爱心,才能使自己的专长真正转化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
希特勒、墨索里尼也许会有不少的崇拜者,但我所相信他们所崇拜的只是这二位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绝不会欣赏他们带来的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害。
希特勒、墨索里尼至多也只能以“有政治抱负的野心家”的身份载入史册,但更多的是对他们的鄙弃与否定。
他们没有爱心,没有爱使他们的才能偏离了前进的轨道,自己的野心竟然用世界人民的心血来实现,他们的理想之路,竟然用人肉之躯来铺砌。
野蛮!
残忍!
当肆虐的洪水无情地吞噬着大地及其生命,如此无忌,如此放纵,是那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怀着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去征服那浩浩洪水,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
没有这些可爱的人,我们能这样幸福地生活吗?
他们可以躲回内陆,任那洪水翻腾,他们没有;他们可以不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农的生命,他们没有。
这些,只因为他们有爱。
也许大家还记得曾有人收养了十几个孤儿,本来不富裕的家更艰苦了,但他们的生活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一颗慈母的心改变了十几个人的一生。
或许有人要问,她也是人才吗?
是。
虽然她不是科技能手,也不是商业奇才,但她能够拯救灵魂;虽不是老师,但她和老师一样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虽不是医生,但她能治疗心灵的创伤。
她的存在有着十几个人才的意义。
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爱心永远融化冰山。
无论在社会中的哪个领域,只要拥有爱心,你所做的一切才会在历史的画廓上勾勒出一笔,哪怕只是淡淡的一笔。
未来的世界很精采,未来的世界不冷酷。
我们彼此是竞争对手,但我们不是敌人,彼此心中有爱,只看谁能为历史填上耀眼的一笔。
未来,有你有我;未来是你的,也是我的。
让我们这些真正的人才去推动历史的车轮,更快更平稳。
[点 评]
在作者看来,人才不仅仅要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因为“有爱心才能称之为人才;有爱心,才能使自己的专长真正转化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
观点新颖独到。
野蛮残忍的希特勒、墨索里尼,虽然具有相当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指挥能力”,但因为“他们带来的战争给人类留下的伤害”,所以得到的是人类对他们的“鄙弃与否定”。
面对肆虐的洪水,人民子弟兵劳动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他们用爱心,用生命去征服洪水,于是,“洪水终于收敛了它的任性,大自然在爱的包容下变得温柔了”。
两相对照,孰是孰非,何等鲜明!
何等透辟!
例文2:
“义”与“生”小议
“义”与“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字,确切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五彩缤纷的社会万花筒中,每个人的思想、性格各有其异,这也就使得人们在“义”与“生”之间有不同的选择:
有些人选择了“义”,有的人选择了“生”。
然而,前一种选择,才是我们所应该提倡的。
在奔腾着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随意掬一捧水,都可以找到“舍生取义”的例子。
民族英雄文天祥,为了不使民族利益受到侵犯,在异族入侵时,挺身而出,虽受尽折磨却不变节,在“义”与“生”之间,他明智地选择了“义”,谱写出一曲悲壮的正气之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被围梅岭,写下了“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丽诗篇,为了正义,他以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迎接死亡;为了正义,刘胡兰豪无惧色地躺在敌人的铡刀之下;为了正义,布鲁诺被火焚身,伽利略被秘密流放在黑森林中,直至心脏停止跳动。
这些,都是历史长河中美丽的浪花,都永远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然而,极纯净的水是很少的,所以在历史的河水中,也飘浮着污秽,避免不了渣滓的存在。
奸臣秦桧,卖国求荣,为苟全性命而丧失了人的本性,终于受到万人的唾骂;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被俘变节,但最终还是没能使偷生得逞,他的下场是可悲的,而丧失义节,苟且偷生,他的下场更是可耻的。
朋友,在“义”与“生”之间,相信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义”吧,虽然我们不一定成名,也不定能成为历史长江中一朵美丽的浪花,但为正义而奋斗,不是也可以为自己有限的生命增添一些绚烂的色彩吗?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法。
文中先举文天祥、陈毅、刘胡兰、布鲁诺、伽利略等古今中外的“舍生取义”的人物,再从反面举秦桧、李秀成等“舍生取义”的例子,两相对照,说明在“义”与“生”之间应选择“义”的道理。
例文3:
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60年前的那幕惨剧:
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
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
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
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
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有句话说得好:
“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
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
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
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
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
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例文4:
说节俭
报载:
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
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着几块砖,十分惊奇。
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
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
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
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
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眼下,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下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
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能像丰田公司那样“巨富不忘节俭”呢?
笔者曾多次途见躺在路上的一分硬币,但熙来攘往的行人对它吝啬得连眨一下眼睛都不愿,任凭脚踏车碾。
“捡到一分钱”交老师的童谣已成绝唱。
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
某地有一造纸厂,原是个较为景气的小厂。
但自从来了个颇具“开拓”精神的厂长之后,该厂很快破了产。
原因正是铺张奢侈。
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厂长出差一趟深圳,回来报销万元。
“回扣”落进私人腰包,肥了个人,损了众人。
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怎不败落?
最终,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资的30%,回家待业。
时下操办黑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不请上几十桌,不花上千儿万把的,决不收兵。
实事求是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
可是,又有谁知道,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
据《文摘周刊》载:
A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2000万元的扶贫款,中央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
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1989年的财政支出比面积大它一倍、人口有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
人们在该县单位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
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摆着一溜高级沙发,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
贫困,却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
想想丰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国人有何感想?
俭朴,乃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
方志敏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
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
敬爱的周总理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
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
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决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应把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
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
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
节俭,并不是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
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
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点 评]
此文写作时运用了相反联想。
作者先以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引出“节俭”的话题。
接着,用反面事例论述了奢侈浪费的严重后果,由此而联想到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及方志敏、马克思、周总理等人节俭的故事。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应以节俭为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这一观点。
例文4:
宽容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
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理发,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
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
“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
”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
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总理这样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总理这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得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应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共话。
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
“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能不遭世人唾骂呢?
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子。
这样的人,典型的“鸡肠小肚”,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计较别人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
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
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点 评]
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模式。
用周总理“宽容”待人的故事引出话题,颇耐人寻味。
本论部分,列举唐太宗善待魏征、秦始皇听信李斯的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论点;列举慈禧太后和当今社会上一些人“刻薄”待人的事例,从反面证明论点。
结尾部分,
有两点值得肯定:
一是宽容要对象,分清敌我;二是号召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因此“大有发扬之必要”。
例文5:
也谈“效颦”
自古以来“东施效颦”一语就意味着不加辨别地原样照搬,机械模仿。
这是一种被摒弃甚至是被嘲弄的做法。
今天我们离开传统的思想轨道,站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东施效颦”,就会发现这种做法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说明东施有自知之明,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力图改善之。
这是值得肯定的。
东施效法西施的“捂胸”,“蹙眉”,“慢慢从村头走过”,说明东施知道自己不如西施美,这与那些看不见自己丑陋、任丑为丑的人相比,显然有自知之明。
而与那些不但不肯定承认自己的丑陋,反而强加讳饰的人相比也要坦率可爱得多。
人贵自知,更贵自进。
东施知道自己不足而向西施学习。
正是她的可贵之处。
如今却有许多人明知自己不如别人,却不肯或不屑向别人学习,采取装腔作势的作法,其结果只有自绝后路。
旧中国的清政府就是一例。
明知自己落后于人,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甚至夜郎自大,自欺欺人。
最后终于招致列强入侵而听任宰割,给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生活中更有一些缺乏自知之明的领导干部,不向先进看齐,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甚至损公肥私,长此下去就会使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丧失信心,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