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
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包含:
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
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内容包含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
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化学课程性质:
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课程基本理念:
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
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
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
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
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
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
㈠科学探究:
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
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
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5.燃烧的条件;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8.酸碱的化学性质
㈡身边的化学物质:
四个二级主题
1.我们周围的空气;2.水与常见的溶液;3.金属与金属矿物;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㈢物质构成的奥秘: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四个二级主题:
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
㈣物质的化学变化:
三个二级主题: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3.质量守恒定律
㈤化学与社会发展:
四个二级主题:
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3.化学物质与健康;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
教科书编写理念:
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2.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
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
3.选取适当的题材和方式
4.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内容
5.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现科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7.体现化学课程的直观性、关联性、发展性特点
8.习题类型多样化,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
9.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教科书编排特点:
1.内容选取落实《课程标准》突显五大主题
2.外显三维目标
3.符合学生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认知、现有知识
教科书知识呈现形式:
1.栏目设置多样化,增强互动性
2.图文结合,增强可读性
3.分层概括,增强系统性
4.特色习题,保证全面性
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
第一节化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化学教学活动理念:
1.转变观念,激发兴趣,实现教师教法的转变
2.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
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3.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其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转移
4.贴近学生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
化学教学原则:
1.启发性与探究性相结合原则
2.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
3.实践性与有序性相结合原则
化学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知道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陶冶法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启发法、探究法
讲授法: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缺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很好发挥
观察演示法:
教师通过演示化学实验或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本模型挂图等,或采用一些
现代的教育教学技术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讨论法:
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发表自己见解,逐步
调整自己观点最终获得对问题的整体理解
练习法:
根据教师的布置和指导,通过课堂及课后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
知识形成技能与技巧的方法。
启发法:
结合教师的讲授,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性活动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探究法:
通过创设情境,积极主动的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1.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通常包括: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
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等环节
2.化学课程的课堂教学;3.作业布置与反馈;4.课外活动;5.化学
课程的教学评价
第二节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可以分为7类:
有关物质组成的概念、有关物质结构的概念、
有关物质性质的概念、有关物质变化的概念、有关化学量的概念、
有关化学用语的概念和有关化学实验的感念
初中阶段涉及的化学基本原理包括:
物质结构理论、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表、
溶液理论和电化学基础理论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通常有归纳模式和演绎模式两种:
归纳模式:
感知事实-归纳总结-进行验证-联系整合-实践运用
演绎模式:
激活已知-演绎推理-进行验证-联系整合-实践运用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方法:
1.遵循认识规律,运用直观手段
2.加强联系对比,注意分段要求
3.注意逻辑推理,重视科学论证
4.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运用
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有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的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常用的教学模式:
感知事实-加工理解-系统总结-联系整合-实践运用
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
1.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强化形象思维
2.充分发挥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掌握基本规律
3.抓住典型物质达到触类旁通
4.抓住性质主线,紧密联系实际
5.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第三节科学探究与实验教学法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观察记录-分析结论-反思评价
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
1.增进对科学知识获得过程的理解,建立对科学的初步认识
①认识到科学探究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②意识到科学探究过程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
这些要素有: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这八个要素并不都是一定存在的,呈现顺序也不是固定的)
2.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和解释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①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a.能进行药品的取用
b.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C.加热
D.选择药品和仪器并安全操作
E.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F.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G.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H.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②在探究中初步学习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科学方法
3.发展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主题不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按照实验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不同分为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
按照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按照实验内容质和量的关系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初中阶段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以及探究实验为主
第二部分化学教学设计
第一章化学教学设计技能
第一节化学教学设计概述
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1.课程教学设计:
主要解决课程教学总体规划,
制定课程教学蓝图和宏观方法
2.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
是对一学段教学工作的阶段性规划
3.单元(课题)教学设计:
是对一个内容单元教学工作进行局部规划
4.课时教学设计:
是在课程教学设计、学段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基
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的形式:
纲要式、表格式、图解式
第二节化学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化学教材分析:
㈠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
1.识别教材内容的知识类型:
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角度大致可划分为: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等类型
2.理清教材知识与技能的要点
3.分析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
4.理解教材内容编排特点与呈现方式
㈡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1.确定重点:
重点知识主要包含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的思想方法等。
核心知识包括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核心技能包括化学实验技能和化学用语书写技能以及化学计算技能,核心思想方法包括微粒观、运动观等
2.分析难点
二.学情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分析、学生潜在状态分析两部分
三.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
㈠教学目标的构成(三维):
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本质观
㈡化学教学目标分类:
1.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
2.体验性目标,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㈢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陈述
化学教学目标一般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ABCD法,即主体、行为、条件和程度
行为表述是否合适决定了化学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准确,在表述行为时,一定要注意:
行为动词要准确、行为对象不具体、行为动词不可行
课程内容目标表述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认知性学习目标:
了解——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
理解——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懂得
应用——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简单计算
技能型学习目标:
模仿——模仿操作、初步学习
独立炒作——独立操作、初步学会
体验性学习目标:
经历水平——经历、体验、感受
反应水平——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
领悟水平——内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发展、增强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
四.化学教学重点、难点的设计
㈠制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依据
1.教材和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2.学生实际(学情分析)
㈡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
1.以课程标准要求为准绳,合法实施
2.以学生实际为参数,合情处理
3.以知识结构为网络,合理系统
4.以知识迁移为目的,适时转化
五.化学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情境和情感活动过程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3.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巩固应用环节通常通过练习进行
六.化学作业设计
1.作业设计的功能:
1.导向功能2.时效功能3.激励功能4.发展功能5.评价功能
2.作业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2.分类设计原则3.阶梯性递进原则
3.作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1.基本作业设计:
以知识与技能为目标的作业设计、
以过程与方法为目标的作业设计
2.反思作业设计: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本质观理解为目标的
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㈠板书的作用于设计要求
化学板书的设计主要包括板书内容设计、板书形式设计和板书布局设计
㈡板书内容设计:
1.课题名称2.授课提纲3.教学重点、难点4.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
㈢板书形式设计,常用的有:
提纲式、图表式、运演思路式和综合式
1.提纲式:
条理清楚,能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多用于体现教学的内容和结构。
2.图表式:
可以把物质变化过程和事物间的关系生动、直观、简明的表达出来
3.运演思路式:
能清晰鲜明的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便于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掌握比较复杂的内容
4.综合式:
达到全面系统的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
㈣板书布局设计
八.教学媒体设计
第三部分化学教学实施
第一章初中生化学学习
第一节初中生化学学习概述
一.初中生化学学习的心理特点
1.好奇心强2.模仿性好3.自尊心强4.可塑性强5.自控能力差
二.初中化学学科特点
1.启蒙性和基础性2.以实验为基础3.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联系4.以现代物质结构理论为主线5.以学生认知规律为顺序6.独有的化学用语
三.化学学习方法
1.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外部的操作活动方法和内部的心智活动方法
外部操作方法主要指阅读、听课、观察、笔记、联系、表达、实验等方法
内部心智活动方法主要包括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和符号思维方法
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抽象思维方法有:
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演绎和反证等
化学学习的形象思维方法一般机制是:
观察-意象-联想-想象+模型+模仿或模拟
化学符号思维方法是指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化学符号来表示严格定义的化学事物的科学概念、表示化学事物之间特定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的过程
2.化学学习的综合方法:
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四.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
1.学习动机2.学习准备3.学习策略
第二节创设化学学习情境
一.教学情境的内涵:
教学情境既是事件,同时又是问题,但不是知识内容本身
二.创设化学学习情境的常用方法
1.利用实验,创设学习情境
2.设置化学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3.利用化学史和科技成果创设情境
4.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5.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三.创设化学学习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作用的真实性
5.情境的可接受性
第二章化学教学实施基本技能
第一节化学课堂导入技能
一.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类型和要求
(一)化学课堂导入的功能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是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的载体,是知识的生长点
2.建立认知冲突,产生成就动机
3.实行目标教学,产生任务动机
4.衔接新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化学课堂导入的类型
社会导入、实验导入、旧知导入、问题导入、直接导入、化学史导入等六种基本类型
1.社会导入:
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已知素材为出发点,或是从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
例来导入新课。
这是化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最常见方法。
2.实验导入:
是最带有化学学科知识特点的导入方法
(三)化学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原则:
a.知识的科学性b.方法的科学性
2.相关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适度性原则:
一般控制在五分钟之内
二.化学课堂导入案例
导入环节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进入课题,开展学习
第二节化学课堂提问技能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功能、类型和要求
(一)化学课堂提问的功能
1.探查已知,评价新知
2.激活思维,建构知识
3.质疑反思,提升能力:
通过问题培养三方面技能,a.交流、质疑能力b.反思能力c.提出问题能力
(二)化学课堂提问的基本类型:
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三)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
1.基于知识间内在联系与教学目标设置问题
2.基于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问题
3.设置开放性问题
4.清晰准确的表达问题
5.留出思考时间给学生
6.设计促使所有学生参与的问题回答模式
7.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
8.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适当、科学的反馈
二.化学课堂提问技能及其反思
(一)化学课堂提问技能
1.优质问题设计技能:
优质问题的界定:
符合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
清晰、准确陈述的问题
优质问题设计要达到四个理解:
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程目标,理解不同学生的认
知层次,理解如何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达到问题所需要的认知水平。
具体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角度等
2.问题情境创设技能
⑴利用现实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⑵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⑶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3.问题回答模式设计技能
同伴分享、集思广益、观点展示、讨论、一词总结(见书149)
4.提供反馈,促进对话技能
5.培养学生提问技能:
⑴建立问题卡片
⑵循环提问或编制章节测试卷
⑶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提问,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
(二)化学课堂提问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其反思
1.课堂提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启示
⑴教师提很多问题,但是没有给学生思考空间
⑵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所有的问题回答中
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在叫学生回答之前,等待的时间不足1S
⑷教师经常在没有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并经常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优质课堂提问的达成是一个漫长的旅程,阻碍优质课堂提问实践的障碍通常为课程内容、时间限制、习惯或传统、教师的惰性等因素
2.课堂提问技能反思性问题
反思性问题1:
提示与有效提问相关联的提问行为:
分辨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内容、选择认
知水平、考虑词法和句法、对相关理念进行反思
反思性问题2:
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回答的提问行为:
介绍反应模式、提出问题、选择回答者、
对相关理念的反思
反思性问题3: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有效的回应:
提供合适的反馈、对正确答案的扩展
和应用、引出学生的反应和问题
反思性问题4:
激发学生的提问:
教授学生怎样提出好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需要帮助来理解
的内容的时候提出问题
第三节化学课堂组织技能
一.化学课堂组织的功能、类型和要求
(一)化学课堂组织概述:
课堂组织技能包括分组(年级、班、小组)技术、组织教授的技
术和组织学习的技术
(二)化学课堂组织的功能
1.能够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2.能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能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
1.传统的秧田式
2.小组合作式:
一般是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是目前使用的较多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专家推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信息交流的渠道也由以往的教师和学生单向信息流改变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信息流。
3.马蹄式(双翼式或半圆式):
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教学活动
4.杜郎口模式
(四)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2.正确应用教材3.选择课型和教学方法4.发挥教学的集体性和每个学生的独立性5.讲究课堂教学艺术6.课堂组织教学艺术十法:
a.目光注视法b.情绪感染法c.趣味激励法d目标指引法e.疑问法f.停顿吸引法g.激励法h.板演法i.语言表达法j.暗示法
二.化学课堂组织案例
1.从生活中提取情境素材
在学习“认识化学元素”时,可用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图表来设置教学情境
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以联系家庭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习“溶液”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如“萝卜、马铃薯在水中洗”形成悬浊液,用肥皂洗油迹形成乳浊液,用汽油洗油渍形成溶液
在学习“物质组成的表示”时,可以取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的药品或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并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意义
在学习“酸碱盐”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创设教学情境,如“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为什么有的馒头松而多孔”等
2.从化学试验中提取情境素材
在学习“二氧化碳熄灭阶梯状蜡烛火焰”时,收集两小瓶二氧化碳,先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下层火焰,而上层蜡烛继续燃烧,再用一小瓶二氧化碳熄灭上层火焰,让学生自我“发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在学习“氧气的鉴别”时,教师先不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
在学习“分子”时,可用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气中把两根玻璃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研究。
记载学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取三支试管分装少许石蕊试液,用一支做比较,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向第三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注意观察颜色变化,将第二支、第三支试管内所得溶液再加热,注意观察颜色变化。
在学习“氧气的性质”一节内容时,可通过创设下列一组情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氧气的性质。
情境一:
收集有氧气的集气瓶和氧气钢瓶
情境二:
身背氧气瓶、头戴呼吸面罩的潜水员、宇航员或登山运动员的照片
情境三:
鱼再水中安稳的咂嘴、游动
情境四:
鱼塘或鱼缸正在增氧的图片或录像
情境五:
木炭、硫、铁丝、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3.从社会实际中提取情境素材
在学习“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时,可用中国的化石能源、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等设计教学情境
在学习“地球周围的空气”时,可以从大气污染、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北京绿色奥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社会热门问题寻找素材
4.从历史中寻找情境素材
在学习“燃烧”时,可以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
在学习“认识几种化学反应”时,可以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设计教学情境
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
5.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组织教学
第四节化学课堂小结技能
一.化学课堂小结的功能、类型和要求
(一)化学课堂小结的功能:
1.概括总结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2.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冶情励志,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4.做好铺垫承前启后5.总结实验探究提高化学实验能力6.复习检查和运用所学新知识
(二)化学课堂小结的类型及要求
1.化学课堂小结的类型:
按照教学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课堂小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归纳总结法、实验激趣法、设疑探究法、类比区别法、巩固练习法、收集、整理信息法、多媒体整合法
2.化学课堂小结要求:
成功的课堂小结应该具备以下要求:
目的性、重点性、针对性、结构性、灵活性
二.化学课堂小结案例
(一)化学基本概念的课堂小结,可以采用多媒体整合法和类比区别法、归纳总结法等。
(二)化学基本理论课堂小结,各课堂小结方法都可以使用
(三)元素化合物课堂小结
(四)化学实验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