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762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doc

保护气氛电渣炉基本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保护气氛电渣炉全员

2、内容

2.1冶炼前的准备

2.1.1检查相关的零部件(例如:

法兰、接头、电路等)均无污垢、灰尘和潮气。

2.1.2检查下列系统,确保他们处于良好状态,并且连接完好。

①检查所有限位开关的功能。

②检查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ArN2)的供应情况。

③检查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的供应管路,观察是否有遗泄。

④检查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是否达到最低压力要求(根据设备要求填加压缩空气、惰性气体≥)。

⑤检查冷却水的供给管路是否有堵或泄露情况(水压≥进水温度≥)

2.1.3冷却水和应急水的启动

①打开手动操作阀,接通水供应,根据单线冷却水示意图检查所有相关回路提供的手动操作阀。

②检查水压和水流速度,观察所有的冷却水。

水量和水压是否连续供应。

观察应急水水量和水压是否连续供应。

③关键水路下冷却水流速低,则会导致切断熔炼炉的电源。

非关键水路下冷却水流速低则会发生警报。

2.1.4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的启动。

①打开手动操作阀,接通压缩空气的供应,观察所需的压缩空气是否连续供应。

②打开手动操作阀,接通惰性气体供应,观察所需的惰性气体是否连续供应。

③检查气压。

④对惰性气体进行定期检查。

2.1.5熔炼站的准备

①在()柜上的指示灯“现场控制”为点亮状态,现场控制箱熔炼()柜被激活。

注意点:

即便是现场控制处于激活状态下,通过“操作界面电脑”的遥控装置也是可以的(例:

控制冷却水控制惰性气体)。

工作状态下要谨慎。

2.1.6底垫、引弧屑结晶器与底座的准备。

①底垫要求与电极直接相符,厚度20-30mm。

②一般用本钢种切片底垫,也可以采用钢板底垫。

③底垫要有标识、钢种,油号清楚。

④底垫要求两端面要平,无锈,无气化。

⑤底垫与钢板之间接触良好,将底垫点焊到钢板上。

⑥车屑要求无油、无杂质、无气化皮。

Ni基合金屑必须进行磁选,车屑按标识存放在桶内,同时盖上盖子,防止尘土等杂物落入。

⑦核查结晶器的尺寸、编号,使用前结晶器必须清洁、干燥。

⑧将钢板两面打磨光亮、平整。

用特定吊具放置底座中心。

⑨通过吊具把结晶器用天车吊起,小心地放在底座上,通过螺栓把结晶器固定在底座上。

2.17渣料、附加剂等准备。

①各种渣料进厂房时,由准备班班组长负责对渣料的外观和重量进行验收,并安排及时入箱,做好标识。

渣料分辨不清楚禁止使用。

渣料附加剂粒度必须符合规格要求。

②萤石粉粒度CaF2≤3mm,CaF2含量≥98%。

三氧化氯粉:

Al2O3≥98%;白灰CaO含量≥98%(粒度1-8mm白灰必须烧透、无焦、无渣);镁砂粉粒度≤3mm;三氧化硅粒度1-5mm;铝粉粒度1-3mm;Fe-Si粉Mn粉FeS面子等粒度≤1-3mm。

③各种渣料及附加剂必须分别按标识存放在箱内或桶内。

同时盖上盖子防止雨淋及尘土等杂物落入。

④渣料的准备。

称量渣料前检查,校对称量工作是否准确。

使用渣料桶要完好,无漏料现象。

桶号标识清楚,渣料或附加剂检查要对照工艺进行。

准确计算渣料的配比重量,称量准确无误。

⑤渣量使用前必须在600-800℃烘烤不小于4小时,非粉状渣料烘烤前就要过8mm筛子。

渣料要捣桶使用,并且随用随取,从加热炉内取出带盖晾至180℃时倒入自动加渣器(用红外枪测渣箱中心渣料的温度)。

起弧前加入结晶器的渣料渣温不低于150℃。

注:

从前一炉停电时间冷却算起。

(Kg渣料提前h小时从加热炉中吊出)。

⑥渣料。

附加剂检斤顺序:

Al2O3,CaF2,CaO附加剂含CaO和附加剂的渣料烘烤时放在渣料最上面,冷却时要翻到渣面以下。

⑦称量渣料、烘烤渣料、使用渣料要在生产班组长的监督下进行。

2.1.8电极准备

①电渣冶炼用的电极棒子由电弧炉、中频炉冶炼铸造。

也可以使用连铸坯、轧制坯等。

②电极验收要根据生产计划、工艺标准由当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对表面和标识检测验收,炉号、钢种必须同生产计划相符,不允许混放,油号不清。

并对电极的尺寸,规格进行确认,电极缩孔内无夹渣、杂物。

不合格的电极棒不允许进厂房。

③进入厂房的电极棒当班准备人员必须用砂轮或其它办法去掉电极表面残存的气化皮和污油,用砂轮清理端部残存的渣子。

清理后放入专用置场。

电极置场要清洁,防止电极被污染。

④冶炼前主控工等必须核对计划和工艺,钢种、炉号、规格必须相符。

⑤重熔电极可使用铸造电极和锻造电极,尺寸要符合工艺规程要求。

电极两端要平,并于电极轴线垂直。

对非标准电极,电极与钢锭直径比值应在0.72-0.75之间。

2.1.9假电极的准备

①假电极材质为无磁不锈钢制作,头部内置钢环,直径小于电极直径。

打钢印记,以便标识和跟踪,防止误用。

②假电极具体长度计算公式:

(L钢锭=L电极*D电极2/D结晶器2)

③假电极端面与轴心线垂直,端面要切平。

2.1.10检查陶瓷纤维密封

1.焊接操作

①在炉外焊接,焊接前焊接人员要认真对照工艺、生产计划。

对电极的钢种、炉号、规程进行核对,相符后再进行焊接,严禁在电极上试焊。

②在电极的实心端焊接假电极。

③焊接时电极和假电极要中心线同轴、竖直。

焊接要厚实、牢固,导电要良好,无气孔,气泡和虚焊。

④焊接前需要再次倒控电极,并用高压风清理缩孔内的灰尘和杂物。

⑤焊接根据不同的钢种使用不同的焊条。

⑥检查假电极是否焊接在电极的中心。

假电极的中心轴必须对正。

电极头尾的中心位置如果有较大的偏差,必须切断重新焊接。

2.2冶炼准备

2.2.1转动炉体门型框架至熔炼站

①观察拉杆是否在上限位,电极在上限位的指示灯点亮。

②通过对应的操纵杆分别到“熔炼站1”与”熔炼站2”。

炉体的门型框架将旋转到从一个熔炼站到另一个熔炼站。

炉子已到熔炼站2位的指示灯闪烁。

③当炉子位置到工位时。

“炉头已到位”的指示灯点亮,此时熔炼炉所在位置处于假电极/电极上方。

2.2.2假电极与电极的夹紧

①每次重熔过程前优先检查各水路螺丝紧固和接触法兰面。

使操纵杆“电极升降”在“电极缓慢下降”的位置。

拉杆会缓慢降低直至接触法兰到达触底位置。

②清理所有木屑并且清理卡头法兰和假电极接触底面,用操作手柄,缓慢降低拉杆,“电极在低端”指示灯将闪烁。

当拉杆下降到假电极电流接触面时。

“电极触底”的指示灯点亮。

释放操纵杆,旋转钥匙转换“夹紧假电极”至“夹紧”的位置。

拉杆的外套管向上移动钢珠夹紧器。

使其夹紧假电极,假电极被夹紧到拉杆的电流接触法兰面上,通过操作电极操纵杆向上“升高电极”。

以抬高拉杆或电极,同时拿走木楔。

2.2.3合上保护气氛罩的母管线

①清洁结晶器上部边缘的密封表面。

所有的封口表面必须彻底清洁。

②检查并清洁母管线的导电接触面。

③合上母线,(炉体门型框架上的电流连接处)通过()按钮“关闭母管线”。

母管线可通过(直接在炉体门型框架上)气动关闭。

④通过操作操纵杆“电极升降”到“电极缓慢下降”位置。

使电极缓慢下降到底部位置,“电极到达下限”的指示灯闪烁,当电极碰到底垫时,电极触底的指示灯点亮,应稍微缓慢升起拉杆,电极触底的指示灯灭掉。

当电极距离底座距离较远时(约50mm),释放操纵杆,停止运动。

⑤当OCP里加载完工艺,执行去皮后。

执行电极触底同时按工艺要求,向结晶器均匀加入少量渣料,然后手动合上保护气氛罩,锁定加紧锁扣。

2.2.4其他准备工作

①连接压缩空气插头到熔渣进料器针阀(加料口)。

②连接压缩空气插头到合金进料针阀。

③连接惰性气体或干燥空气插头与对应的通风罩连接器。

④连接排气口接头与对应的保护气罩。

⑤连接冷却水插头与对应的保护罩

⑥在加渣器上填充需要的渣料。

⑦在合金进料装置上填充需要的合金。

⑧调整加料器和合金进料装置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如果需要的话,根据结晶器的尺寸调节渣料倾斜道。

⑨转换渣料进给装置到自动模式。

⑩关闭排气大阀门,打开一点排气小阀门。

然后打开电子阀门。

同时打开氩气阀门,执行大流量冲氩工程,时间X分钟。

压力表显示在()左右即可。

⑪X分钟充氩结束后,开启流量控制器电子阀,然后准备起弧。

⑫向加渣器重冲入氩气,直至加渣结束。

2.2.5控制室激活控制

①使控制台开关(控制室运行或现场运行)控制室操作被激活。

2.3冶炼操作

2.3.1工艺参数准备

①按工艺要求将工艺参数输入计算机,执行去皮操作。

(假电极重量必须准确)。

②检查窗口底部一行中电流控制的模式是否为自动,如果不符合,点击键盘(电流控制模式)并选择(自动)。

对于(进给控制)和(渣子的供给)做同样处理。

③检查记录仪的纸。

2.3.2起弧熔炼阶段

①电极驱动开启后,如果发生断弧现象,立刻手动上下拉杆,同事仔细观察电极位置,钢锭重量,电流,渣阻等关键参数。

电极位置在25-30mm,停留1-2秒,观察是否有电流,如没有在反复。

②加渣器开启后,炉前必须一直观察加渣情况。

当加渣停止流出时,打开加渣器盖进行确认。

如果还残留渣料,可以将喂入参数加大。

(上限是)用时用橡胶锤敲击加渣器保证渣料全部流出。

③剩下的4-5步过程要求配电员根据实际熔速及时,准确的对功率进行调整,目的是为熔炼过程创造条件,使进入熔炼期后,熔炼能快速达到设定值。

2.3.3正常熔炼阶段

①该阶段是重熔过程的主要部分,通常采用熔化率和渣阻波动控制。

②熔炼过程中,配电员必须根据曲线状况和关键值得变化,进行参数的调整。

同时在原始冶炼记录上标明调整之内的时间和参数。

③冶炼过程中,根据计算机报出的熔炼情况,进行调节,必须采取勤调,微调的办法加以调整,不要忽快忽慢。

2.3.4热封顶阶段

①为了避免在钢锭中形成缩孔,在热封顶阶段熔化率下降,同时功率下降,钢锭逐步凝固收缩,减少头部缩孔,当剩余电极的重量下降到预先设定值(熔化工艺中热封顶开始的重量)时,热封顶即将开始。

②剩余电极的重量一但降到预先设定值(熔化菜单中热封顶的结束重量)熔化电源就会停电。

或者当所用热封顶步骤完成后,熔化将结束。

③热封顶后期当发现结束时间不足以达到充填结束重量时,可适当延长过程时间,保证充填余尾达到工艺要求。

④热封顶结束后,按工艺要求进行炉内冷却。

2.3.5快冷及重熔完成。

剩余电极达到预设的重量限制(热封顶结束)则自动重熔过程完成,之后程序会自动执行:

①关闭熔化电源和伺服驱动

②过程状态转到“熔化结束”。

③拉杆升起达()秒(防止剩余电极粘在钢锭或渣面上)。

④发出声讯号。

⑤自动重熔过程完成。

⑥快冷自动。

⑦执行结束对话。

当快冷完成并且进入结束,对话操作需承认操作,过程状态转至“闲置”。

2.4出钢操作

2.4.1启动现场操作

①在()柜上将(控制室/现场)扭转至(现场)位置。

()柜上的“控制室控制灯”将熄灭()控制面板上的“运行”灯将亮起。

通过现场操作控制箱就可以操作炉子了。

②切断空气压缩插头与添加渣料阀门的连通(填料口)。

切断惰性气体插头/干燥空气插头与排烟罩连接器的连通,切断排烟插头与排烟罩连接器的连通,切断冷却水插头与相对应的排烟罩连接器的连通。

2.4.3打开排烟罩

①曾经用过惰性气体,很可能有残余气体。

只有打开大排气阀门将惰性气体排出后,方可开启炉体。

②穿戴可以抵挡高温的手套和防护镜。

开启排烟罩的紧固件。

2.4.4清洁排烟罩和拉杆。

在清理沉积在保护气氛罩内的灰尘沉积物时有可能产生自燃爆炸,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①穿戴防护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