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7308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图文讲解+练习

知识点

一多音字

卷:

juǎn(卷曲)juàn(试卷)

载:

zǎi(记载)zài(载客)

劲:

jìng(苍劲)jìn(有劲)

恶:

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

宿:

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

参:

cān(参加)shēn(人参)cēn(参差不齐)

近义词

创造——制造盘踞——占领险恶——凶恶

选择——抉择恭敬——尊敬领悟——领会

劲挺——挺拔风雨同舟——同舟共济

三番五次——接二连三

反义词

干旱——湿润险恶——和善恭敬——傲慢

宏伟——渺小风雨同舟——过河拆桥

勇敢——胆怯不紧不慢——心急如焚

理解词语

丈:

原市制单位,一丈约等于3.3333米。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盘踞:

非法占据。

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归宿: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非常旺盛。

淤泥:

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

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土。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治理:

管理,处理、整修。

领悟:

领会的意思。

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山川共存:

与山川融为一体。

日月同辉:

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

三番五次:

形容次数很多,次数频繁。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句子解析

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

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5.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

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

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

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

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

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课文分段

第一段

(1):

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2-5):

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成绩。

第三段(6-7):

写“我”的感悟:

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课文主题

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记叙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图文解读

同步练习1

第一课时

一、多音字组词。

参:

cān()shēn()cēn()

恶:

è()ě()wù()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任意的残杀或迫害。

()

2.非法占据、霸占。

()

3.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

4.一再,多次。

()

5.对人谦恭有礼貌。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改为感叹句)

2.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缩句)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修改病句)

四、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

A.表解释说明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

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

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  )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  )

3.丁——冬——丁——冬……(  )

五、阅读练习。

风大作时,能逆(  )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  )之高二三丈而坠(  )。

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

  作:

__________ 逆:

__________ 擎:

__________ 坠:

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

一、参加人参参差不齐凶恶恶心可恶

二、肆虐盘踞风雨同舟三番五次恭敬

三、1.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2.老头创造了奇迹。

3.环境污染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

四、1.B2.A3.C

五、1.nìdàoqíngzhuì

2.起方向相反举,抬落,掉下

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