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第二讲 2.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7235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学》第二讲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学》第二讲 2.docx

《针灸学》第二讲2

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

编号:

2

课程名称

针灸学

专 业

中医医疗

班 级

主讲教师

苏菲娜

计划时数

2学时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技术职称

助教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一章经络总论

(二)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三节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第四节经络生理、病理及临床运用

使用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熟悉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特点、作用及意义。

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难点:

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特点、作用及意义。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第三节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第四节经络生理、病理及临床运用

教学方法

组织安排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

内容:

1上次课内容复习提问—5分钟;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40分钟

3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特点、作用及意义—30分钟

4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与意义__10分钟5小结——3分钟8机动——2分钟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针灸模型人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

《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针经指南》《针灸问对》《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上海针灸》、《针灸临床杂志》

集体备课

教研室

审查意见

同意

上次授课内容复习提问:

(一)、提问:

1针灸学的定义以及针灸的特点是什么?

2经络学说的定义

3怎样学好针灸学

以上问题酌情提问

(二)、上次课内容梗概

1.针灸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2.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

3.当代国内外针灸发展概况。

4.经络学说的定义及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

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

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之为“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络的关系而确定的。

如循于上肢内侧的经脉属阴,根据阴气的盛衰特征,分别为手太阴、手少阴、手厥阴。

其中手太阴与肺相属,称之为手太阴肺经,手少阴与心相属,称之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与心包相属,称之为手厥阴心包经。

另外,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也以这个原则而命名。

(二)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按立正姿势,大指在前,小指在后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成前、中、后3个区线,十二经脉在四肢的排列是,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凡属六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三)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相互为用。

(四)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十二经脉除了与体内的五(六)脏六腑相属络外,尚与其经脉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具体见各论)。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其交接的规律为: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六)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

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肺经开始到肝经为止,再由肺经逐经相传,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物质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具体如下: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

足厥阴肝经手太阳小肠经

↑↓

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二、奇经八脉

(一)、内容:

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二)含义:

“奇”有“异”的意思,即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但与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有密切联系,故称“奇经”,也称"别道奇行'的经脉。

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三)作用: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奇经八脉犹如湖泊水库,而十二经脉之气则犹如江河之水。

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十四经均具有一定的的循行路线、病候和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部分,。

三、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

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以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

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布全身,难以计数。

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的经别合于其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将十二经别汇合成6组,称为“六合”。

足太阳、足少阴经别从腘部分出,入走肾与膀胀,上出于项,合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足厥阴经别从下肢分出,行至毛际,入走肝胆,上系于目,合于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足太阴经别从髀部分出,入走脾胃,上出鼻頞,合于足阳明胃经;手太阳、手少阴经别从腋部分出,入走心与小肠,上出目内毗,合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手厥阴经别分别从所属正经分出,进入胸中,入走三焦,上出耳后,合于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手太阴经别从所属正经分出,入走肺与大肠,上出缺盆,合于手阳明大肠经。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

如手足三阴经穴位之所以能主治头面和五官疾病,与阴经经别合于阳经而上头面的循行是分不开的。

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故而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膜系统。

其循行分布均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路部,而走向头面躯干,行于体表,不入内脏,其有刚筋、柔筋之分,刚(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阴)经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鼽(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

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

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故《素问·皮部论篇》指出:

“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

者,诸经皆然。

”由于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

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第三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十二经脉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理论。

它们在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选一步阐述了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

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的密切联系,指出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

背腧穴的关系,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标本与根结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标”原意是树梢、在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在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

.

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

根据《灵枢·卫气》所载标本的位置,

结合相应腧穴列(见书上表1-5)。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的井穴,"

“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

窦汉卿在《标幽赋》中进一步指出十

二经脉“四根、三结”,即十二经脉以四肢为“根”,以头、胸、腹三部为“结”。

十二经脉的“根”与“本”,“结”与“标”位置相近或相同,意义也相似。

“根”有“本”意,“结”有“标”意,“根”与“本”部位在下,皆经气始生始

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结”与“标”部位在上,皆为经气归结之所。

但它们在

具体内容上又有所区别,即“根之上有本”,“结之上有标”,说明“标本”的范围

较“根结”为广。

“标本”理论强调经脉分布上下部位的相应关系,即经气的集

中和扩散,而“根结”理论强调经气两极间的联系。

标本根结的理论补充说明了经气的流注运行情况,即经气循行的多样性和弥

散作用,强调了人体头身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为针灸临床中四肢肘膝以下的特定

穴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疾病、头面五官疾;,头身穴位治疗四肢疾病,以及“

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气街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用通路。

《灵枢·卫气》指出:

“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灵枢·动输》又指出:

“四街者,气之径路也。

”说明了头、胸、腹、胫部是经脉之气聚集循行的部位。

头、胸、腹(背)、胫等处,即是经气流行、集中和布散的主要部位,即“气街”又是标本根结中“标”与“结”的所在部位,其具体分布见“四海”、“气街”、“标”、“结”部位对照表(见表1-7)。

基于这一理论,故分布于四肢的腧穴可以治疗局部和内脏疾患,部分头身腧穴可以治疗四肢病症。

三、四海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海”四川归聚之所。

经络学中认为十二经脉内流行的气血像大地上的水流一样,如百川归海,故《灵枢·海论》指出:

“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四海的部位与气街类似,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各部之间相互联系。

四海主持全身的气血、津液,其中脑部髓海为元神之府,是神气的本源,脏腑经络活动的主宰;胸部为气海,宗气所聚之处,贯心脉而行呼吸;胃为水谷之海,是营气、卫气的化源之地,即气血化生之处;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起于胞宫,伴足少阴经上行,为十二经之根本,三焦为原气之所出,乃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血海。

综上所述,四海的理论进一步明确了经气的组成和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指出: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了肢体筋肉皮肤,加之细小的浮络和孙络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

“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其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从而完成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的生理功能。

.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的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一些病理变化。

实证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而致,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即“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肿痛,虚证多为经气虚陷、气血不足而成,往往局部会出现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即气血不能荣于经脉,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

十二经脉中的经气变动失常往往还能循经厥逆而上出现"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

十二经脉中的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器官功能也必然呈现衰竭,如《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

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说明了当经络功能失常时,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器官即会出现病理变化。

.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如《素问·缪剌论篇》说:

“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指出外邪侵犯人体时,可以借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传变。

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继而入舍于肺而咳嗽、胸闷、气促等。

由于经络在人体内有多种联络途径,故又为病变互相影响的渠道,如肝脉挟胃上行,若肝气失于疏泄,则脾胃不和而出现暖气、吞酸、呃逆、呕吐等;肾脉从肾上贯肝,肾阴亏损致肝阳上亢则出现烦躁易怒、头痛、失眠、潮热盗汗等。

由于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联的特点,故内脏发生病变时亦可通过经络由里达表,从而在其相应的体表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故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肝病胁痛、目赤肿痛,肾病腰痛、耳聋,心火上炎致口舌生疮等。

(三)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

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

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

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臂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暖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三)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剌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所载: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院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院、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输”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小结:

1、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流注交接规律等。

3、奇经八脉的作用。

4、“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的概念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1、经络系统包括那些内容?

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3、奇经八脉的功能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