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91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docx

计算机一级理论复习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信息技术概述

1、信息含义及特点

信息的含义:

反映物质及其运动属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实。

信息的特点:

传递性、转换性、时效性、客观性、有用性、可处理性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三大重要资源。

2、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含义:

在信息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可看作是扩展人感觉和记忆功能的一种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分为古代信息技术、近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经历了五次重大变革: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电信革命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及利用。

近代信息技术传输是以电通信为主要特征的,而进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3、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的含义:

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识别、转换加工,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地存储。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

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

主体技术为: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信息产业。

“三网合一”指电话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络融合形成的宽带通信网络。

4、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包括:

数据安全和计算机设备安全。

涉及安全的四大隐患:

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误操作、计算机设备的物理破坏。

网路道德:

是指使用计算机时法律之外应当遵守的一些标准和规则。

●计算机病毒

种类:

宏病毒(不会系统启动后立即活动)

文件型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计算机中的可执行文件(.exe)和命令文件(.com))

复合型病毒(是因为它们同时具备了“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的某些特点,它们即可以感染磁盘的引导扇区文件,也可以感染某些可执行文件)

系统引导型病毒(指寄生在磁盘引导区或主引导区的计算机病毒)

相关考题:

P142(12)、(13)、(15)、(16)、(17)、(18)、(33)

P143(25)、(26)、(27)、(28)、(29)、(30)、(31)、(32)

P146(5)、(9)、(10)、(11)、(12)、(66)

P147(17)、(20)

 

二、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原理

三、

1、计算机基本结构

1)计算机基本组成

计算机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和控制器制作在主机板内的同一个芯片中,称为“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存储器的操作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受控制器的控制。

这个结构思想是由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被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相关考题:

P141

(1),P145(52),P147(21)

2)二进制编码

●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是二进制编码,任何信息的数据在数字电子计算机内都用“0”和“1”的各种组合来表示,原因有二:

一是二值器件物理上容易实现,二是人类思维中,两种状态的判断最为简单和稳定。

●二进制与十、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可以直接用计算器: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计算器”,“查看/程序员”

●一般而言,如果数制系统中用r个基本符号(例如0,1,2,…,r-1)表示数值,则称其为基r的数制,r称为该数制的“基”,不同r基的数制,有共同特点:

A.每一种数制都有固定的符号集:

如十进制数制,符号有十个:

0,1,2,…,9;二进制数制,符号有两个:

0,1。

基r的数制具有r个数符。

B.每一种数制都使用位置表示法:

处于不同位置的数符所代表的值不同,与它所在位置的权值有关。

如果该位置是从小数点向左,以0开始从右到左数第n位,那么权值为rn,小数点右边则依次为-1位,-2位……。

如:

十进制数123.45=1×102+2×101+3×100+4×10-1+5×10-2,这里102、101、100、10-1、10-2就是各个位置上的数符的权值。

相关考题:

P142(19)、(20)、(21)、(22)、(23)、(24)

3)指令系统及指令的执行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过程分为:

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存操作结果。

相关考题:

P141(5)

4)计算机存储单位及换算

1B(字节)由八个b(二进制位)组成,

1KB(千字节)=210B=1024B

1MB(兆字节)=210KB=220B

1GB(千兆字节)=210MB=220KB=230B

1TB(太字节)=210GB=220MB=230KB=240B

相关考题:

P142(9),P145(53),P146(7)、(13)

5)信息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

一个西文字符在计算机内用一个字节表示。

一个汉字用两个字节来表示。

向计算机内输入汉字时用的是输入码,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是用的编码为内码,汉字在屏幕上显示和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时采用的为输出吗。

汉字以24*24点阵形式在屏幕上单色显示时,每个汉字占用24/8*24=72字节。

相关考题:

P145(55)、(58),P146(14)

2、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计算机内的存储器呈现的层次结构形式为:

Cache-Memory-Disk三层结构,这种形式既有利于解决速度问题,又有利于解决容量问题。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介于计算机CPU和内存之间可高速存取数据的芯片。

Memory即内存,包括ROM和RAM

●ROM(只读存储器):

一旦有了信息,就不能轻易改变,也不会在断电时丢失,在计算机系统中是只供读出的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它是一种可高速地、随机地写入和读出数据(写入速度和读出速度可以不同)的一种半导体存储器;RAM的优点是存取速度快、读写方便,缺点是数据不能长久保持,断电后自行消失。

Disk(外部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等。

CPU能直接存放数据的是高速缓存和内存,外存的数据、程序要先调入内存才能执行。

相关考题:

P141

(2),P142(10),P144(39)、(45)、(47),P146

(1),P147(25)、(26)、(27)、(28)、(29)

3、总线、外设

1)内部总线分为: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2)常见的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扫描仪;常见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

打印机按打印质量和速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击打式(针式)、喷墨式、激光式。

打印机的品质表示单位是DPI。

相关考题:

P141(3)、(4),P144(38),P146

(2)、(15)

4、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电子元件的发展过程: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特点:

高速运算、可预存程序、准确性高、具有存储与记忆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微处理器的速度参数表示为MHz。

相关考题:

P144(50),P145(51)、(54)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

1、操作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软件又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语言开发工具等。

操作系统先于应用软件安装在电脑中,驱动程序的作用是允许计算机控制设备。

相关考题:

P142(14),P144(43),P147(16)、(19)、(22)、(30)

2、计算机语言

语言处理程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

使用的是机器指令,硬件能够直接识别、执行的语言。

●汇编语言:

利用符号(助记符)表达机器指令的语言,特点是易读写。

●高级语言:

较接近于自然语言,相对于前两种语言具有易学、易用、易于掌握的特点,但运行速度相当慢,占用存储量大。

常用的高级语言:

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

FORTRAN、COBOL、Pascal、C

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

C++、Java、VisualBasic

说明性高级语言:

LISP、SQL

相关考题:

P141(6)、(7),P143(34)、(35)、(36),P147(18)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在软件系统中处于最外层,是直接和用户打交道的软件,用户要从事某种工作,就会选择相应的应用软件。

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特点:

超媒体、交互性、多种媒体

相关考题:

P142(11)

五、数据通信技术

1、数据通信的系统概述

1)数据、信号

数据:

数据时信息的载体,一般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的表示形式,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

由数据源、数据通信网和数据宿三部分组成。

数据源发送数据,经由数据通信网传输,输出到数据宿中去,数据宿是数据通信网络的终端用户。

数据通信网介于数据源和数据宿之间,通常由发送设备、传输信道和接收设备组成,起到数据转换和传输的功能。

3)信道分类

信道可分为:

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按传输信号类型分:

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按传输信号通路的媒介是否有形分:

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按使用权限分:

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

相关考题:

P145(62)(63),P146(68)(3)(8)

2、数据通信的传输媒体

1)有线媒体

电话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无线媒体

微波线路:

最显著的特点是直线传播和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如果要实现长途传送,可设置中继站进行接力。

卫星线路:

要覆盖整个地球表面需要三颗相隔120o的同步卫星。

红外传输:

使用方便、速度较快、传输安全,适用近距离的数据传输。

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有:

传输速率(比特率或波特率)、差错率、可靠性

1)传输速率B:

是衡量系统传输能力的主要指标,一般用比特率或波特率来表示。

比特率:

单位时间内所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数(bit数),其单位为比特每秒(bps)或千比特每秒(Kbps)。

波特率:

线路中每秒传送的波形的个数,单位为波特(Band)。

2)差错率:

一般定义为比特差错率

3)可靠性:

一般用可靠度来衡量

相关考题:

P145(60)(61)(64),P146(65)(67)(69)(70)(4)(6)

第二部分:

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

一、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任务。

二、开始菜单

1、开始菜单的功能布局:

开始菜单分为三个基本部分:

程序列表(左窗格)、常用对象链接菜单(右窗格)和搜索框(左窗格底部)。

2、程序列表:

掌握关于程序列表的各种操作,包括添加程序列表选项、锁定和解锁程序列表项、删除程序列表项等。

3、跳转列表:

是以快捷方式列出最近打开的文件,便于再次调用。

4、“所有程序列表”:

单击“所有程序”列表,“开始”菜单中的左窗格将显示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系统安装的所有程序完整列表。

5、搜索框:

在“开始”菜单下方提供的搜索框,为在计算机上查找项目对象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可以设定搜索范围、应用搜索结果、使用搜索框的“运行”功能等。

相关考题:

P148(1、2)、P151(50)、P157(17)

三、Windows中文件属性有3种

1、只读:

指文件或文件夹只能读而不能删除或修改。

2、隐藏:

指文件或文件夹不能在普通显示状态下被显示。

3、存档:

指文件可备份。

相关考题:

P149(19)、P149(22)

四、剪贴板

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是Windows内置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小工具,通过剪贴板,我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程序之间传递分享信息,剪贴板所复制的内容是需要占用内在容量的。

1、选定对象后,执行其快捷菜单中的“复制”或“剪切”命令,或通过组合键++,将选定的内容录入剪贴板。

2、通过组合键+,将当前活动窗口界面录入剪贴板。

3、按下单一的键,则将整个桌面屏幕录入剪贴板。

4、如果剪贴板中已录有内容,则在当前窗口,将插入点定位在准备从剪贴板获取信息的位置,点击“粘贴”命令或通过组合键+,即可将剪贴板中内容粘贴至当前插入点。

相关考题:

P150(25)、P152(54)、P152(55)、P152(56)、P152(59)、P156(2、3)、P157(18、23)

五、快捷键

1、F1显示程序或系统帮助内容2、F2重新命名所选项目

3、F3搜索文件或文件夹4、F5刷新当前窗口

5、F6循环切换屏幕元素6、F10激活当前程序中的菜单条

7、Ctrl+A选中全部内容8、Ctrl+C复制

9、Ctrl+X剪切10、Ctrl+V粘贴

11、Ctrl+Z撤消12、Ctrl+Esc显示“开始”菜单

13、Alt+Enter查看所选项目的属性

14、Alt+F4关闭当前项目或退出程序

15、Alt+空格键为当前窗口打开快捷菜单

16、Alt+Tab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17、Alt+Esc以项目打开的顺序循环切换

18、DELETE删除19、Shift+Delete永久删除所选项20、Shift+F10显示所选项的快捷菜单21、Esc取消当前任务

22、ctrl+alt+delete电脑锁屏快捷键23、printscreensysrq键截图

相关考题:

P148(10)、P150(24、27、30、31)、P151(40、52、54、56、58、60、64)、P152(66)、P156(2、5、9、10、18、19)

六、Aero特效

win7之中多了一种特效,那就是Aero特效,Windows7中的WindowsAero共包含以下3种功能,分别为AeroShake、AeroSnap以及AeroPeek。

1、AeroShake:

  当用户在Windows7中打开多个程序窗口的时候,您可以选择一个窗口,按住鼠标,接着晃动窗口,这样一来,其他的窗口就会都最小化到任务栏中,只剩下您选定的那个窗口。

当然了,如果您还继续晃动选定的窗口的话,那么那些最小化的窗口将会被还原。

2、AeroSnap:

  AeroSnap功能可以自动调整程序窗口的大小。

拖动窗口到屏幕底部可以最大化窗口;拖动窗口到屏幕一侧可以半屏显示窗口,如果你再拖动其他窗口到屏幕另一侧,那么两个窗口将并排显示。

从屏幕边缘拉出窗口,窗口将恢复到原来状态。

3、AeroPeek:

  

当您将鼠标悬停在任务栏程序图标上,AeroPeek功能可以让你预览打开程序窗口。

你可以通过单击预览缩略图打开程序窗口,或通过缩略图右上角的“X”关闭程序。

 

相关考题:

P150(33、34、35、36)、P151(51)、P157(14、15)

七、WORD知识点

1、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

2007之前的版本默认的是doc、2007和之后的版本默认的是docx、

2010文档文件扩展名为dotx。

相关考题:

P155(93)、P158(42)

2、编辑、排版

  1、插入空行;删除空行;

 2、调整内容位置,利用剪切/粘贴;

  3、全角和半角的查找替换;高级查找和替换;软键盘、特殊字符,特殊符号,带格式替换;

  4、页面设置:

上下左右页边距、页眉页脚距边距,纸型,文档网格;

  5、页眉和页脚设置;

  6、字体设置、字符间距,阳文、阴文效果;

  7、段落格式,首行缩进;

  8、格式刷使用;

  9、在word中插入扩展名为“.txt”的文件,方法是单击菜单“插入/文件(…)”,在“插入文件”对话框中,把“文件类型”选为“文本文件”就看到了你要找的文件了;

3、图文操作

  10、插入图片;一定要修改版式,一般先设置为四周型;

  11、插入文本框并设置文本框属性;

  12、利用绘图工具栏绘制自选图形;

  13、使用绘图工具栏上的“绘图、对齐或分布”命令调整图片和文本框等对象的位置;

  14、组合对象,设置该对象的高级版式;

 4、表格操作

  15、插入表格;

  16、设置行高、列宽,表格属性;斜线表头;

  17、内外边框线设置、底纹颜色、单元格对齐方式;

  18、合并和拆分单元格;

  19、插入行、列;

  20、简单计算;利用“表格/公式(…)”中的SUM(left)计算总分

  21、文字和表格的相互转换;

八、EXCEL知识点

1、相对引用:

是指当把一个含有单元格地址的公式复制或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如在C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1+B1”,将该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D2,D2单元格的公式自动变为“=B2+C2”。

2、绝对引用:

是指复制或移动含有单元格地址的公式时,单元格的地址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在行号和列号前都加上“$”符号表示绝对引用,如$A$1。

如果在C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1+$B$1”,将该单元格的公式复制到E2,E2单元格的公式任然为“=$A$1+$B$1”。

3、混合引用:

是指只保持行或者列的单元格地址不变,只在行号或列号前加上“$”符号,如$A1或A$1。

当复制或移动时,公式的相对地址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绝对地址保持不变。

4、IF函数:

执行真假值判断,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返回不同结果。

可以使用函数IF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5、COUNTIF函数:

用于计算指定区域中满足给定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相关考题:

P153(72)、P157(30)

九、Powerpoint知识点

1、应用母版:

Powerpoint2010提供了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三种母版类型,经常使用的是幻灯片母版。

幻灯片母版包括5个区域:

标题区、对象区、日期区、页眉页脚区和数字区。

2、应用主题:

选中需要应用主题的幻灯片,在“设计”选项卡的“主题”组中单击所选主体即可。

3、幻灯片背景:

可以用背景样式好自定义背景格式来设定。

相关考题:

P153(74、75)、P157(36)P158(40)

第三部分: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一、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技术:

是专指于电脑程序中处理图形、图像、影音、声讯、动画等的电脑应用技术。

在计算机行业里,媒体有两种含义:

其一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其二是指存储信息的载体,如ROM、RAM、磁带、磁盘、光盘等,目前,主要的载体有CD-ROM、VCD、网页等。

2、多媒体具有以下特点:

1)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相对于计算机而言的,即指信息媒体的多样性。

2)多媒体的交互性:

是指用户可以与计算机的多种信息媒体进行交互操作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

3)集成性:

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信息媒体,它包括信息媒体的集成和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的集成。

4)数字化:

媒体以数字形式存在。

5)实时性:

声音、动态图像(视频)随时间变化。

相关考题:

P160(19)、P162(45)、P163(9)、P164(25)

3、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

2)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3)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

相关考题:

P162(42)

4、冗余

冗余是指媒体数据存在的各种性质的多余度。

多媒体数据中存在的数据冗余类型有:

空间冗余、时间冗余、视觉冗余、编码冗余、结构冗余和知识冗余等。

1)空间冗余:

是图像数据中经常存在的一种冗余。

在同一幅图像中,规则物体和规则背景的表面物理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些相关性在数字化图像中表现为数据冗余。

2)时间冗余:

是序列图像如电视图像、运动图像和语音数据中经常包含的冗余。

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的图像,后一幅与前一幅之间有较大的相关,反映为时间冗余。

3)视觉冗余:

人类视觉系统的一般分辨能力约为64个灰度级,而一般图像的量化采用的是256个灰度级,这样的冗余称为视觉冗余。

相关考题:

P161(25、26)、P163(15)、P164(17)

5、A/D转换(器)、D/A转换(器)是什么意思?

A代表模拟,D代表数字,A/D转换,就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的过程)。

D/A转换反之。

相关考题:

P159(4、5)、p163(7),p164(20)

6、计算机“讲话”能力---语音合成技术

计算机“听懂”能力---语音识别技术

相关考题:

P163(10)、p164(16)

二、图像

1、计算机中显示的图像主要分几类?

具有什么表现?

1)矢量图

矢量图也称向量式图像,矢量图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

 矢量图无法通过扫描获得,只能靠软件生成,它的特点是放大(缩小)后图像不会失真,图像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大小无关,文件占用空间较小,适用于图形设计、文字设计和一些标志设计、版式设计等。

2)位图

位图也称点阵图,位图在放大到一定限度时会发现它是由一个个小方格组成的,这些小方格被称为像素,像素是构成图像的最基本的单位。

像素的多少决定了位图图像的显示质量和文件大小,每平方英寸中所含像素越多(分辨率越大),图像越清晰,相应的存储容量也越大。

由于是对图像中的像素进行编辑,所以在对图像进行拉伸、放大或缩小等到处理时,其清晰度和光滑度会受到影响(失真)。

相关考题:

P160(17)、P163(54)、P163(13)、P164(22)

2、图像文件格式主要有:

1)BMP格式:

位图文件通常指的是BMP文件,不采用其他任何压缩,无损压缩。

所以BMP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很大,但图像中的资料不会被丢失。

相关考题:

P160(18)、P161(27)

2)JPEG格式:

是一种针对相片图像而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损压缩标准方法。

可以把文件压缩到最小,是压缩率很高的但图像质量损失不多的有损压缩文件格式。

而且JPEG是一种很灵活的格式,具有调节图像质量的功能,允许用不同的压缩比例对文件进行压缩,支持多种压缩级别。

相关考题:

P159(8)(9)、P160(13)

3)PSD格式:

Photoshop软件默认图像文件格式,可保存图像数据(比如图像的多个图层)。

相关考题:

P163(5)

4)GIF格式:

支持动画图像,支持256色,对真彩图片进行有损压缩。

相关考题:

P159(7)、P162(41)、P163(14)

5)PNG格式:

无损压缩位图格式。

起初被设计用于代替在互联网上的GIF格式文件。

3、图像压缩

图像压缩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压缩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从压缩后的图象能够完全恢复出原来的图象,信息没有任何丢失,称为无损压缩;第二类压缩过程是不可逆的,无法完全恢复出原图象,信息有一定的丢失,称为有损压缩。

相关考题:

P162(40)、P163(12)、P163(18)

4、色彩位数

色彩位数又称彩色深度,色彩位数的值越高,图像所占的存储空间就越大,对颜色的区分更加细腻。

色彩深度是用“n位颜色”来说明的。

若色彩深度是n位,即有2的n次方种颜色选择。

常见的有:

单色:

黑白二色。

2位:

4(2的2次方)种颜色。

4位:

16(2的4次方)种颜色。

8位:

256(2的8次方)种颜色。

24位彩色(真彩色):

2的24次方种颜色。

32位彩色:

2的32次方种颜色。

相关考题:

P159(7)、P160(24)、P162(47)、P163(3)、P164(24)

5、RGB模式与CMYK模式。

1)RGB模式是最常见的色彩模式之一,它通过红(R)、绿(G)、蓝(B)为组合来表示不同颜色,显示器上创建颜色的系统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

2)CMYK模式:

与RGB相反,CMYK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