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841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钠及其化合物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docx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

1.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

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若其它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向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结晶,得到9.3g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_______(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______

______

②过滤,取2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______

______

(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HCO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

反应I为:

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_____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_____。

②向母液中通入NH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4Cl晶体。

试写出通入NH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答案】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NaOH和Na2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NH3CaCl2HCO3—+NH3=NH4++H2O

【解析】

【分析】

(1)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烧瓶内压强减小;

(2)先根据钠原子守恒,通过极值法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BaCl2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于的pH来确定是否含有NaOH;

(3)①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可以生成氨气;

②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

【详解】

(1)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引起压强减小,导致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若其它操作不变,若将A与C连接,外界气体进入进入集气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

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广口瓶中的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反应2OH-+CO2=CO32-+H2O、OH-+CO2=HCO3-,100mL2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若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固体的质量为0.2mol×

×106g/mol=10.6g,若全部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质量为0.2mol×84g/mol=16.8g,由得到9.3g白色固体可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最后的固体可能为NaOH和Na2CO3;要检验NaOH和Na2CO3,可加足量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CO32‾;用无色酚酞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

②过滤,取2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

Na2CO3和NaHCO3;产生白色沉淀;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溶液变红;原白色固体中有CO32-存在;

(3)①根据流程可知,母液中含有氯化铵,加入石灰乳后,石灰乳与氯化铵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氯化钙可以做融雪剂,故答案为:

氨气;融雪剂;

②碳酸氢钠溶于水,母液为碳酸氢钠饱和溶液,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碳酸钠和碳酸铵,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会析出氯化铵晶体,氨气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NH3=NH4++H2O,故答案为:

HCO3—+NH3=NH4++H2O。

2.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Mg与CO2反应原理推测钠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试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试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为Pd),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2中应盛放__________溶液.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_____装置(填上图字母代号).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1装置的操作,待装置______(填数字编号)中出现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饱和碳酸氢钠C5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2Na+2CO2

Na2CO3+CO4Na+3CO2

2Na2CO3+C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知二氧化碳中可能含有HCl气体,所以应除去HCl,则装置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为:

饱和碳酸氢钠;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C装置,因为C装置可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起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作用;

答案为:

C;

(3)因为该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与Na的反应,所以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先通入二氧化碳使5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答案为: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5;

(4)①若装置6中有黑色沉淀(Pd)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钠,则N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是2Na+2CO2

Na2CO3+CO;

答案为:

2Na+2CO2

Na2CO3+CO;

②若装置6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CO生成,装置4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一种固体为碳酸钠,另一种是C单质,化学方程式是4Na+3CO2

2Na2CO3+C。

答案为:

4Na+3CO2

2Na2CO3+C;

3.某种含有少量氧化钠的过氧化钠试样(已知试样质量为1.560g、锥形瓶和水的质量为190.720g),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读得电子天平的数据如下表:

(1)写出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除了试样的质量,锥形瓶和水的质量,还必需的数据是______,不必作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______。

(3)根据上述数据,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保留2位小数)。

(4)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图: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

③操作Ⅱ需要的仪器除了酒精灯,还需要_____(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2Na2O2+2H2O=4NaOH+O2↑第4次或第5次的读数第5次与第4次的读数相同,锥形瓶内质量已达恒重0.84溶解生成NaCl的质量玻璃棒、蒸发皿偏大

【解析】

【分析】

(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2)、(3)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应用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的数据,根据称量的锥形瓶+水+试样总质量变化以及还有第4次或第5次读数,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5次读数相等,锥形瓶内的质量已达到恒重;

(4)①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是将样品在稀盐酸中溶解;

②操作Ⅱ是从溶液中获得的晶体为氯化钠,需直接测定氯化钠的质量;

③操作Ⅱ是从溶液中获得的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烧杯内壁沾有少量的氯化钠,测定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详解】

(1)Na2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应用过氧化钠完全反应的数据,根据称量的锥形瓶+水+试样总质量变化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过氧化钠的质量,故需要知道试样的质量、锥形瓶+水的质量,还有第4次或第5次读数;由表中数据可知,第4、5次读数相等,锥形瓶内的质量已达到恒重,不必作第6次读数;

(3)2Na2O2+2H2O=4NaOH+O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由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减少,质量的变化量就是氧气的质量,即m(O2)=1.560g+190.720g-192.010=0.270g,n(O2)=

=0.0084mol,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n(Na2O2)=2(O2)=0.0168mol,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84%;

(4)①由流程图可知,操作Ⅰ是将样品在稀盐酸中溶解;

②最终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的晶体为氯化钠,故应测定生成NaCl的质量;

③操作Ⅱ是从溶液中获得的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需要的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烧杯内壁沾有少量的氯化钠,测定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偏低,由于过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故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4.

(1)常温下Na2CO3、NaHCO3、NaOH的溶解度分别为15.9、8.4、109.0g/100g水。

①欲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产生Na2CO3沉淀,NaOH的质量百分数至少为多少___?

(保留1位小数,xx.x%)

②NaHCO3溶解度明显低于Na2CO3,在上述NaOH浓溶液中通入CO2,为什么不考虑在Na2CO3沉淀之前先产生NaHCO3沉淀?

___。

(2)形式多样的硅酸盐是无机矿物的重要基石。

SiO44-是一种四面体形的离子(属硅酸根),其结构可用图a表示,硅原子位居该四面体中心(图中不可见),四个氧原子各占一个顶点。

图b和图c则是复合硅酸根离子中的两个实例,均为无支链的单环状,分别由数个硅氧四面体a通过共用氧原子的形式构成。

①求b的化学式。

___

②若一个单环状离子中Si原子数为n(n≥3),则其化学式为__。

③绿柱石是铍、铝的此类硅酸复盐,其化学式中含6个硅原子,该复盐的化学式是___。

【答案】11.0%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Si3O96-SinO3n2n-Be3Al2Si6O18(或3BeO·Al2O3·6SiO2)

【解析】

【分析】

(1)①设100g水中溶有NaOHag,根据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计算生成碳酸钠、水的质量,产生Na2CO3沉淀,此时碳酸钠为饱和溶液,结合碳酸钠溶解度列方程计算,进而计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

②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

(2)①根据每个四面体中心含有1个Si原子及图b中四面体数目判断硅原子、氧原子数目,再根据氧元素和硅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

②根据b、c的化学式找出规律,然后推断硅原子数目为n时含有的氧原子、硅原子数目及所带电荷数,从而确定其化学式;

③含有6个硅原子的化学式为Si6O1812−,带有12个单位的负电荷,然后根据铍的化合价为+2、铝的化合价为+3计算出绿柱石化学式。

【详解】

(1)①设100g水中溶有NaOHag,则:

碳酸钠溶解度为15.9g/100g水,则

(100g+

)=15.9:

100,

解得a=12.3,故NaOH的质量百分数至少为

×100%=11.0%,故答案为:

11.0%;

②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故不需要考虑在Na2CO3沉淀之前先产生NaHCO3沉淀,故答案为:

在NaOH存在的条件下不会先生成NaHCO3;

(2)①b含有氧原子个数为9,含有3个四面体结构,则含有硅原子个数为3,根据化合物中Si的化合价为+4、O氧元素化合价为−2可知,b的化学式为:

Si3O96−,故答案为:

Si3O96−;

②c中含有6个四面体结构,所以含有6个Si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8,含有氧原子数比6个硅酸根离子少6个O,带有的电荷为:

6×(−2)=−12;根据图示可知:

若一个单环状离子中Si原子数为n(n≥3),则含有n个四面体结构,含有的氧原子比n个硅酸根离子恰好少n个O原子,即:

含有n个Si,则含有3n个O,带有的负电荷为:

n×(−2)=−2n,其化学式为:

SinO3n2n−,故答案为:

SinO3n2n−;

③根据SinO3n2n−可知,含有6个硅原子,该硅酸盐所带的负电荷为:

−12,设铍的个数为x,铝的个数为y,则2x+3y=12,讨论可得x=3、y=2,其化学式为:

Be3Al2Si6O18,故答案为:

Be3Al2Si6O18(或3BeO·Al2O3·6SiO2)。

【点睛】

本题

(2)注意掌握确定复杂化学式的方法,能够根据题中信息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关键。

5.建筑工地常用的NaNO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已知

能发生如下反应

_______NaNO2+_____HI——_________NO↑+_________I2+_______NaI+____H2O

(1)配平上面方程式。

(2)若有1mol的氧化剂被还原,则被氧化的还原剂是________mol。

(3)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

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食醋,进行实验,下列选项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

A.①②④    B.③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⑤

(4)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NH4Cl,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421221DNaNO2+NH4Cl=N2↑+NaCl+2H2O

【解析】

【分析】

(1)在反应中N、I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先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得到方程式;

(2)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高与降低的数值,确定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多少;

(3)在酸性条件下NaNO2可以将I-氧化为I2,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检验;

(4)NaNO2与NH4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2、NaCl、H2O。

【详解】

(1)在该反应中,N元素从+3降低到+2,共降低1价,碘元素从-1升高到0价,反应产生一个碘单质共升高2价,依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NaNO2、NO的系数是2,HI系数是2,I2的系数是1,再配平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Na反应前有2个,则NaI的系数是2,有2个I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所以HI的系数改为4,根据H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可知H2O的系数是2,所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O2+4HI=2NO↑+I2+2NaI+2H2O,因此配出系数由前到后依次为:

2、4、2、1、2、2;

(2)在上述反应中NaNO2为氧化剂,HI为还原剂,1molNaNO2反应,得到1mol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1mol;

(3)根据上述反应可知:

在酸性条件下NaNO2可以将I-氧化为I2,可根据I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检验,故鉴别NaNO2和NaCl可以用①水、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⑤食醋,故需要的物质序号为①②⑤,合理选项是D;

(4)NaNO2与NH4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2、NaCl、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NO2+NH4Cl=N2↑+NaCl+2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检验及方程式的书写。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物质的性质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6.现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盐酸;②Na2O;③Na2O2;④Al(OH)3;⑤Na2CO3;⑥H2O;⑦CO2;⑧乙醇;⑨Cu;⑩NaOH溶液。

(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

(2)④与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O2因能发生下列反应被用作供氧剂:

2Na2O2+2CO2=2Na2CO3+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4)如用超氧化钾(KO2)作供氧剂,写出它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④⑤⑥②Al(OH)3+OH-=AlO2-+2H2O1:

1

【解析】

【分析】

(1)①盐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②Na2O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碱性氧化物;

③Na2O2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过氧化物;

④Al(OH)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⑤Na2CO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⑥H2O属于电解质、氧化物;

⑦CO2不属于电解质,为氧化物;

⑧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⑨Cu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⑩NaOH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2)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3)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4)超氧化钾(KO2)中O2-平均价态为-0.5价,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升高的氧原子数目为降低氧原子数目的3倍。

【详解】

(1)①盐酸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②Na2O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碱性氧化物;

③Na2O2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过氧化物;

④Al(OH)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⑤Na2CO3为离子化合物,属于电解质;

⑥H2O属于电解质、氧化物;

⑦CO2不属于电解质,为氧化物;

⑧乙醇属于非电解质;

⑨Cu为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⑩NaOH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综上所述,属于电解质的为②③④⑤⑥;碱性氧化物的为②;

(2)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3)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4)超氧化钾(KO2)中O2-平均价态为-0.5价,部分氧原子化合价升高为0价,部分降低为-2价,则升高的氧原子数目为降低氧原子数目的3倍,则单线桥法为

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

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__________(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取一定质量的样品(mg)和足量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完成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

①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打开活塞a,由b注入水至其下端玻璃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再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若b下端玻璃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实验完成时,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______(填“体积”或“质量”)。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

①操作Ⅰ涉及的实验名称有:

__________、洗涤;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__。

②丙同学测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答案】Na2CO3分液漏斗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液面上升体积过滤称量106y/197x

【解析】

【详解】

(1)依据装置和试剂分析,硫酸和样品中的碳酸钠反应,仪器b是加入液体的仪器可以控制加入的量,是分液漏斗;反应过程中含有水蒸气,可以利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①使用注射器改变瓶内气体的多少而改变瓶内压强;当将针筒活塞向内推压时,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瓶内液体则会被压入长颈漏斗内,b下端玻璃管中液面上升,可以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在实验完成时,反应后可以利用注射器读取生成气体的体积,能直接测得的数据是CO2的体积;

(3)①流程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通过过滤得到沉淀,洗涤后称重得到沉淀碳酸钡质量;②由流程分析判断:

碳酸钡沉淀质量为yg,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样品中Na2CO3质量为

,因此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8.

(1)研究物质时会涉及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用途等方面。

①Na2O2属于____________(填物质的类别),检验其组成中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②将包有少量____色Na2O2固体的棉花放在石棉网上,用滴管向棉花上滴几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Na2O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角度分析,在该反应中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某潜水艇上有25人,如果每人每分钟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0.80L(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为1.429g/L),假设所需要的O2全部由Na2O2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的Na2O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HCO3溶于醋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量CO2与NaOH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工业制漂白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活中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属氧化物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淡黄棉花立刻燃烧起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且有氧气产生

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