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6680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docx

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文化”一词中,“文”的本义是(B)A.文学B.错画C.文章D.图画

2.价值观、审美观属于(D)A.文化思潮B.文化产品C.文化政策D.文化观念

3.在公元前1100年—公元1400年这个寒暖交错期中,西周前期为(D)A.寒冷期B.干旱期C.温暖期D.寒暖交错期

4.我国夏、商、周三代“诸侯”众多。

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B)A.方国首领B.部落族长C.村落首领D.封国首领

5.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C)A.北移B.东移C.南移D.西移

6.《五帝本纪》载于(A)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

7.儒家的思想核心是(C)A.“义”B.“礼”C.“仁”D.“信”

8.名家又称刑名家,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B)A.子产B.邓析C.公孙龙D.惠施

9.下列选项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D)A.《四民月令》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开元占经》

10.神话传说认为,桑蚕业起源于(B)A.神农B.嫘祖C.伏羲D.后稷

11.下列各项中,对“朔”的解释正确的是(B)A.日、月经度相同的时刻B.日、月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C.日、月黄道纬度相同的时刻D.日、月纬度相同的时刻

12.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A.皇甫谧B.王叔和C.孙思邈D.李时珍

13.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正确说法是(D)A.它是人们创制出来的一种无序化体系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不具有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关系的效用D.它是保障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传统力量

14.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C)A.西周B.东周C.秦朝D.汉朝

15.“天下一家,何非君土;中外之财,皆陛下府库”一语反映的是皇帝的(B)A.行政权B.财经权C.司法权D.军事权

16.五服制度中最重的丧服是(D)A.齐衰B.缌麻C.大功D.斩衰

17.思维模式、哲学观念、宗教信仰等属于(C)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

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A.“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上下与天地同流。

”D.“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19.下列有关“中庸之道”的正确说法是(B)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B.“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C.“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人格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20.周代,人们按四时祭祀祖先,春祭叫(A)A.礿B.禘C.尝D.烝

21.“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B)A.葛洪B.张道陵C.寇谦之D.丘处机

22.语言崇拜源于(C)A.礼仪B.医术C.巫术D.传说

23.有意识地利用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而形成的一种修辞格是(A)A.复叠B.顶真C.回文D.析字

24.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大规模交流与融合的(A)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25.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提出于20世纪的(A)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事象的有(ABCE)A.原始巫术B.行业禁忌C.建安风骨D.捕鱼方法E.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7.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包括(AC)A.甲骨文的发掘出土B.石鼓文的发掘出土C.青铜器的发掘出土D.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现E.大溪文化遗址的发现

2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医学“四诊”技术的有(ACDE)A.望B.查C.问D.闻E.切

29.秦朝中央官吏系统为三公九卿,其“三公”包括(BCD)A.太宰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E.中书舍人

30.中国制度文化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主要有(AD)A.文官制度B.武官制度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E.审计制度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产品:

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

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果。

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32.庄子哲学:

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在于世界之中。

33.蔡伦:

是我国造纸术的发明者,其出生于公元2世纪初的东汉时期。

34.《唐律疏议》:

公元654年唐高宗颁行的《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35.天人合一:

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层含义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唐、五代时期,黄河作为母亲河而变成灾难河的原因是什么?

答:

主要原因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

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37.简述周人对农业重视的表现。

答:

1.他们不仅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

2.当周人把农耕与周家的“王业”连在一起,用复杂的观念去看待农耕事业时,农耕就不再简单地是一种生事业,它有了某种光圈,变得很神圣。

38.简述火药的发明、运用及传播历史。

答:

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

唐朝末年已能生产火炮和火箭,北宋时期已能制造用于军事的霹雳炮。

南宋发明了管形火器,即近代枪炮的雏形。

公元10世纪左右,蒙古人和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

39.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答: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40.避讳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影响。

答: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其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

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人们在社会关系的发展。

宗法制作为一种曾经实施的政治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宗法制在中国所留下的历史影响却异常深远。

宗法关系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

42.试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答:

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发于情,止于礼义”的教条,束缚了作家的思想,限制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使得古代艺术的感染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是历史时代局限的必然结果。

 

全国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文化又称(B)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D)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

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D)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

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B)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

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C)A.大兴水利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

6.司马迁的《史记》是(A)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

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C)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

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C)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实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

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D)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

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B)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

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

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B)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

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D)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C)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

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C)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

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C)A.礿B.禘C.尝D.烝

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D)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

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C)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

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D)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B)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

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B)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

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D)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

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BCD)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

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B)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

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C)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

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C)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

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D)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文化传统:

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32.名家:

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

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33.永嘉之乱:

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其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34.七巧板:

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

35.郡县制:

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朝汲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上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答:

到了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是:

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

北方在经济上的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该阶段,并形成了农工商全面兴盛的局面。

37.简述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状况。

答:

①黄河、长江两大流域;②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广大地区;③其主要文化形态有: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38.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答:

①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②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③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39.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

答:

①所谓“家天下”,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行与衰亡。

②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汉代,刘邦与臣僚约定: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③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④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2000年之久,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40.简述荀子的“约定俗成”理论。

答:

荀子提出的“约定俗称”理论,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

道教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化中的科技文化影响教大。

以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为例加以论证。

其次是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

42.试述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答:

①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产生过很大影响。

②中国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启蒙思想家留下深刻印象。

③中国科举取士制度给西方官员的录用方法极大启发。

全国20XX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D)A.生产工具B.生活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D)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A.与地理条件有关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C)A.李白B.杜甫C.杜牧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B)A.三代文化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C)A.铁器制造B.铜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

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D)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

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B)A.《四民月令》B.《四时纂要》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D)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

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B)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杂病论》

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B)A.太师、太保、太尉B.太师、太傅、太保C.太师、太保、太宰D.太师、太傅、太史

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C)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B.周王自称“余一人”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

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A.丞相B.太宰C.太尉D.御史大夫

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C)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D)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D)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D.恭、敬、诚

20.唐代最有名的健舞是(C)A.《绿腰》B.《凉州》C.《胡旋》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是(A)A.孔子B.曹丕C.左丘明D.陆机22.汉代,经典通用字体是(B)A.小篆B.隶书C.楷书D.行书

2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C)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

2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2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D)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中国文化属于(BCE)A.民族文化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

2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BD)A.过分追求眼前利益B.过分追求粮食生产C.过度拓宽湖泊面积D.大片地围湖造田E.土地沙化

2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B)A.逍遥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

2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ABC)A.医经B.经方C.神仙D.四诊E.卜算

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BD)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抽象思维D.辩证思维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中国传统文化:

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2.阴阳家:

阴阳家以张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

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

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33.重农主义:

它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其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

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

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34.庙会:

我国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成为庙市,后来发张成为庙会。

35.鬼魂崇拜:

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

其主要内容有:

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混世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答:

了解中国文化的基干,必须涉及先秦区域文化的发展。

其为: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

后经融汇,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干。

37.简述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

答:

①原始农业出现;②陶器的制造;③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④村落的出现及氏族的形成。

38.简述家族共同体主要的文化功能。

答:

①血缘凝聚力。

家族内部的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

外姓移入者为了求得同情和依靠,多与原社会内部的大姓认干亲,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

②地缘凝聚力。

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39.简述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

答:

①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

②理学家们强调与实行“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也是有宗教意识、功能的。

40.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答:

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

)②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答:

其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以儒家理论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42.试述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答:

①汉语使用地区的扩大和共同语的存在,在汉民族共同思想、文化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为各民族的相互交流融合和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使不同方言区的人能够顺利交流,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国20X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C)A.文学B.文章C.文化D.精神文明

2.“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A.《说苑·指武》B.《礼记·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

3.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

4.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A)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C)A.“天”B.“地”C.“天下”D.“地上”

6.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D)A.捕涝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