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6422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6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几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020届高二年级联考化学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Zn—65S—32Cl—35.5K—39Ca—40Fe—56Cu—64Ag—108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

以下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①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②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反应物中;

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

④加热时,化学反应只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

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无关。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任何反应发生都需要一个活化过程,因此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也不一定能自发进行,①错误。

②电解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储存”在生成物中,②错误;③原电池工作时所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③正确;④加热时,化学反应既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也向放热反应方向减小,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吸热反应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④错误;⑤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⑤错误。

故不正确的是①②④⑤,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视频

2.反应M+Z→Q(△H<0)分两步进行:

①M+Z→X(△H>0),②X→Q(△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

△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由反应M+Z→Q(△H<0)分两步进行①M+Z→X(△H>0),②X→Q(△H<0),可以看出,M+Z→Q(△H<0)是放热反应,M和Z的能量之和大于Q,

由M+Z→X(△H>0),可以知道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M+Z,X→Q(△H<0)是放热反应,X的能量大于Q;图象D符合;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热效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

B.4NO2(g)+O2(g)=2N2O5(g)的过程属于熵增加过程

C.由C(石墨)=C(金刚石)△H﹥0,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对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A

【解析】

A.反应物的热效应与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A正确;B.4NO2(g)+O2(g)=2N2O5(g)的过程属于熵减少的过程,B错误;C.由C(石墨)=C(金刚石)△H﹥0,说明石墨的总能量小于金刚石,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错误;D.反应速率快慢与反应现象是否明显无关,D错误,答案选A。

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9.6g硫粉与11.2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放出19.12kJ热量.则Fe(s)+S(s)═FeS(s)△H=-95.6kJ.mol-1

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C.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H=+285.5kJ.mol-1

D.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则可知C的燃烧热△H=-110.5kJ.mo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密闭容器中,9.6g硫粉物质的量=

=0.3mol,与11.2g铁粉物质的量=

=0.2mol,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g时,硫过量,放出19.12kJ热量,所以1mol铁反应放热=19.12kJ×

=95.6kJ,热化学方程式为Fe(s)+S(s)═FeS(s)△H=-95.6kJ.mol-1,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的可溶性的稀的强酸强碱混合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液态H2O为基准的,故B错误;

C、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H=+571kJ.mol-1,故C错误;

D、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碳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不是稳定氧化物,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含义,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5.下列关于电解质分类的组合中,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强电解质

NaCl

H2SO4

HClO

HNO3

弱电解质

HF

BaSO4

CaCO3

CH3COOH

非电解质

Cl2

CS2

C2H5OH

SO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大部分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中不完全电离,只有部分电离的化合物,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部分盐和水;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主要包括非金属氧化物、一些氢化物和有机物等,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详解】A.氯气是非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硫酸钡属于盐,在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

C.次氯酸属于弱酸,是弱电解质,碳酸钙属于盐,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硝酸是强酸,属于强电解质,醋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二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是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明确电解质的强弱与电离程度有关,与溶解能力大小无关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揭示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蒸气、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回颜色变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存在平衡H2CO3

H2O+CO2,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减小,逸出二氧化碳,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故A正确;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存在H2+I2

2HI,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故C正确;D.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勒夏特例原理应用的有关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的应注意区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应用范围,并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N2O4(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情况如图a、图b所示。

图a表示恒温条件下c(NO2)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恒压条件下,平衡体系中N2O4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实线上的任意一点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A1→A2变化的原因一定是充入了NO2

B.图b中,E点对应状态中,v(正)>v(逆)

C.图b中,E→A所需的时间为x,D→C所需时间为y,则x

D.依据图b分析可知,该化学反应△H>0

【答案】B

【解析】

A、A1→A2变化为:

NO2的浓度突变,增大,可能为缩小容器体积或加入了NO2,故A错误;B、图b中,E点NO2的含量比平衡低,则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故B正确;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时越小,故C错误;D、根据图b,温度升高,N2O4%减小,平衡左移,所以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H<0,故D错误。

故选B。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符合的是

A.用甲实线、虚线分别表示某可逆反应未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乙表示反应2SO2(g)+O2(g)

2SO3(g)△H<0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C.图丙表示向0.1mol/L的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时,溶液中

随HCl溶液体积变化关系

D.图丁表示常温下向20mLpH=3的醋酸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

A、催化剂能同时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图中速率不变,故A错误;B、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

故B错误。

C、图丙表示向0.1mol/L的NH4Cl溶液中滴加0.1mol/L的HCl溶液时,H+浓度增大,NH4+水解程度变小,但随体积增大而减小,故

增大,故C正确;D、弱酸发生中和反应时,突变范围变小,故D错误;故选C。

9.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常温下,0.1mol/LpH=7.82的NH4HCO3溶液中:

c(HCO3-)>c(NH4+)>c(OH-)>c(H+)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A.pH=5的H2S溶液中,c(H+)=1×10-5mol·L-1,根据电荷守恒c(H+)═c(OH-)+2c(S2-)+c(HS-)可以知道c(H+)>c(HS-),则c(HS-)<1×10-5mol·L-1,故A错误;

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将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稀释后溶液的pH的变化小于1,则a

C.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2这说明溶液显碱性,则铵根的水解程度小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则c(NH4+)>c(HCO3-),故C错误;

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酸性:

CH3COOH>H2CO3>HClO,则水解程度①

③,pH相同时三种溶液的浓度①

③,即三种溶液的c(Na+):

①>②>③,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选D。

10.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的操作是

(1)将水加热煮沸

(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3)向水中通HCl(4)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5)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6)向水中加KHSO4固体

A.(4)B.

(1)(4)(6)C.

(1)(3)(6)D.(4)(6)

【答案】A

【解析】

(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将水加热煮沸,促进水的电离,但纯水中仍然存在c(H+)=c(OH-),

(1)错误;

(2)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是强碱且抑制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c(H+)<c(OH-),

(2)错误;(3)向水中通HCl,HCl是强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溶液呈酸性,c(H+)>c(OH-),(3)错误;(4)向水中加入明矾晶体,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H+)>c(OH-),水解促进水的电离,(4)正确;(5)向水中加入NaHCO3固体,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溶液呈碱性,c(H+)<c(OH-),促进水的电离,(5)错误;(6)向水中加KHSO4固体,KHSO4完全电离生成氢离子,溶液呈酸性,c(H+)>c(OH-),抑制水的电离,(6)错误。

综上,只有(4)正确,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电解质对水电离的影响,主要涉及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盐类水解等知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注意明确:

酸、碱或强酸酸式盐抑制水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

能促进水的电离,并使溶液中c(H+)>c(OH-),则为强酸弱碱盐。

答题时要从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结合水的电离特点分析判断。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

Na+、K+、MnO4-、CO32-

B.c(H+)=1×10-13mol/L溶液中:

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

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

Fe2+、NH4+、SCN-、SO42-

【答案】C

【解析】

【详解】A.pH=1的溶液显酸性,CO32-与H+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c(H+)=1×10-13mol/L溶液显碱性,则Mg2+、Cu2+与OH-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K+、Na+、NO3-、Cl-四种离子间能够共存,且四种离子与NH4+、HCO-3也能大量共存,C正确;

D.Fe3+与SCN-易形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C。

【点睛】此题是离子共存问题,我们在分析这类问题时,不仅要注意离子存在于酸、碱性环境,还要分析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以及还要溶液是否有颜色方面的要求。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c(Na+)/c(HCO3-)的比值保持增大

②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

2c(Na+)=3[c(CO

)+c(HCO

)]

③在0.1mol·L-1氨水中滴加0.lmol·L-1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的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l0-amol·L-1

④向0.1mol/LNa2S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Na+)、c(SO32-)均增大

⑤在Na2S稀溶液中,c(H+)=c(OH-)+c(H2S)+c(HS-)

A.①④B.②⑤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NaHCO3溶液加水稀释,HCO3-水解程度增大,所以c(Na+)、c(HCO3-)都减小,减小的倍数:

c(Na+)

故错误的是②⑤,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质

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

C.室温下,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答案】A

【解析】

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分别得到的是氢氧化钙、Na2SO4、氧化铁,均得不到原溶质,故A错误;

B、氯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加入少量的铁粉可把氧化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故B正确;

C、向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如钠,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故C错误;

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CH3COONH4溶液能促进水的电离,但是氯化钠不影响水的电离,故D错误.

14.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Cu-Zn原电池中,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错误;B.在粗铜的精炼中,粗铜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精铜为阴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错误;C.要在铁片上镀锌,要把镀件铁皮与电源的负极连接,作阴极,把镀层金属Zn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作阳极,错误;D.以铁为阴极,电解NaCl饱和溶液,在阳极,Cl-失去电子变为Cl2,Cl2将KI氧化为I2,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在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附近溶液中c(OH-)增大,溶液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正确。

考点:

考查原电池、电解池及电镀的应用的知识。

15.用石墨作电极电解3mol·L-1KCl和0.5mol·L-1Al2(SO4)3的1L混合溶液时,下图电解变化曲线合理的是(  )

A      B      C      D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混合溶液中Cl-:

3molAl3+:

1mol;依据电解规律阳极放电的离子依次是Cl-、OH-,阴极放电的离子只有H+;当溶液中3molCl-完全氧化时,同时溶液中引进3molOH-,恰好将溶液中的1molAl3+完全转化为沉淀,继续电解时相当于电解水,故整个电解过程中沉淀量不断增大然后不变,溶液的PH略变大后最终变为7,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

电解规律及溶液中离子微粒间的不共存因素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加入少量CuSO4溶液,则Zn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单质。

Zn与置换出来的Cu及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因此能提高反应速率。

正确。

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中由于Zn比Fe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仍然在保护Fe,防止其被腐蚀,而马口铁(铁锡的铁)中也构成了原电池,由于活动性Fe比Sn强,Fe作负极,会加快Fe的腐蚀。

因此后者更易腐蚀。

错误。

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把镀层金属作阳极,用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作电镀溶液。

正确。

④冶炼铝时,应该电解熔融的氧化铝。

因此要先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

正确。

⑤钢铁表面常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腐蚀。

由于Fe比杂质C活泼。

所以Fe作原电池的负极而被氧化发生,最终发生得到的是Fe2O3·nH2O。

正确。

因此正确的是①③④⑤。

选项为B。

考点:

考查原电池反应的应用的知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重要意义。

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

N≡N键的键能是948.9kJ·mol-1,H-H键的键能是436.0kJ·mol-1,N-H键的键能是391.55kJ·mol-1,则1/2N2(g)+3/2H2(g)

NH3(g)ΔH=______________。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

已知:

①C(s,石墨)+O2(g)=CO2(g)ΔH1=akJ·mol-1,②2H2(g)+O2(g)=2H2O(l)ΔH2=bkJ·mol-1,③2C2H2(g)+5O2(g)=4CO2(g)+2H2O(l)ΔH3=ckJ·mol-1,298K时反应2C(s,石墨)+H2(g)=C2H2(g)的焓变:

ΔH=_______________。

(4)已知:

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又知,常温下:

4Al(s)+3O2(g)=2Al2O3(s)ΔH1,4Fe(s)+3O2(g)=2Fe2O3(s)ΔH2,下面关于ΔH1、ΔH2的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

ΔH1>ΔH2B.ΔH1<ΔH2C.ΔH1=ΔH2D.无法计算

【答案】

(1).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2).-46.2kJ·mol-1(3).(2a+0.5b—0.5c)kJ·mol-1(4).B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热=-41kJ/mol,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H=-41kJ/mol;故答案为:

CO(g)+H2O(g)=CO2(g)+H2(g)ΔH=-41kJ·mol-1;

(2)反应热=反应物中键能之和-生成物中键能之和,则1/2N2(g)+3/2H2(g)===NH3(g)△H=0.5×948.9kJ/mol+1.5×436.0kJ/mol-3×391.55kJ/mol=-46.2kJ/mol。

故答案为:

-46.2kJ·mol-1;

(3)已知:

①C(s,石墨)+O2(g)=CO2(g)△H1=akJ•mol-1;②2H2(g)+O2(g)=2H2O(l)△H2=bkJ•mol-1;③2C2H2(g)+5O2(g)═4CO2(g)+2H2O(l)△H2=ckJ•mol-1;2C(s,石墨)+H2(g)=C2H2(g)的反应可以根据①×2+②×1/2-③×1/2得到,所以反应焓变△H=2×a+b×1/2-c×1/2=(2a+0.5b—0.5c)kJ·mol-1;故答案为:

(2a+0.5b—0.5c)kJ·mol-1;

(4)4Al(s)+3O2(g)═2Al2O3(s)△H1①4Fe(s)+3O2(g)═2Fe2O3(s)△H2②由盖斯定律①-②,得:

4Al(s)+2Fe2O3═2Al2O3(s)+4Fe(s)△H1-△H2,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即△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