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榜之诚实守信好人先进事迹.docx
《好人榜之诚实守信好人先进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人榜之诚实守信好人先进事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人榜之诚实守信好人先进事迹
2018年“中国好人榜”之“诚实守信好人”先进事迹
徐景明
村支书履行承诺带领村民致富
徐景明,男,53岁,中共党员,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党支部书记。
2017年,成为河北省委组织部选树的“千名好支书”中首批500名“好支书”。
河北省遵化市官房村,它曾是清王朝护卫皇家陵园——清东陵的官兵绿营,是遵化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村由长1000多米的青色古城墙环绕,全村397口人,皆为满族。
短短数年时间,官房就成为了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官房村党书记徐景明。
自从2001年11月起当选官房村党支部书记那天起,他就许下这样一个诺言:
“我的后半辈子的事业就是打造官房”。
为了履行这个承诺,把祖宗基业留下来、传承下去,让官房村发展起来、老百姓富裕起来,让官房村的老百姓成为一家人,18年来,他一直在坚守、在投入、在创造,诚信与责任让他把官房的发展当做自己下半辈子的事业。
攻坚克难 用好名誉“贷款”
过去官房村派性严重,初上任徐景明秉持“关上门咱们是一家人的”理念,一步步使全村上下化干戈为玉帛,村子从分裂到逐渐稳定,再到全村老百姓凝成一股劲,共同谋划官房村发展。
为了把官房打造成一个惠及全体村民的致富产业,留给的后人千秋基业,他带领村两委成员攻坚克难,咬定目标不放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起到示范作用,仿古改造他第一个做起。
为了更好的打造官房,他把自己经营的企业交给女婿打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村工作中。
为了能更好的发展官房,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多年经营企业的好名声换来施工方的垫资赶工。
这几年来,他带领两委干部从白手起家、靠自筹资金修建大门楼开始,到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四两拨千斤”扎实推进每一项工程,从一砖一瓦开始逐步恢复官房村的历史风貌,以他为首的村两委的实干赢得了村民的全力支持与拥护。
实心实意 用真诚感化
为了官房更好的发展,他多次到山东与山东济宁市嘉隆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洽谈,他的真诚和官房的变化,终于迎来了该公司关注。
公司派人考察,为了表达热情与诚意,他不辞辛苦在凌晨一点亲自驾车去北京接站。
为了让客人更深入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他把客人安排在自家洽谈用餐,让媳妇亲自下厨做饭;为了更好的介绍官房,展示马兰峪的投资环境,他陪同客商去看马兰关长城、爬麒麟山等,讲述本地投资的优势资源。
客商被他的真诚打动,为官房村的发展前景而动心,终于2016年11月,该公司就马兰峪满族皇家文化特色小镇项目与马兰峪镇政府正式签约,徐景明展开疲惫的笑容又继续投入到村工作中。
苦口婆心 打诚信“招牌”
2012年徐景明率先把自己家改造成了具有浓郁满族特色的建筑,“一花独放不是春”,为了全面推进官房村古民居改建工程,他决定利用自家居住的胡同是全村党员户最多的这一特点,从身边做起,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外时间,他挨家挨户的做党员思想工作,找岁数大的说不通,就去做年轻人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老招牌逐个去做思想工作,说通了年轻人,再做岁数大的工作,说通了男主人又劝女主人,谁家的钱不够,他还从自家拿钱给他们垫上……就这样,党员贾云涛主动把两个儿子的门口、院子都进行了改建,增加了诸多的古民居标识,邻居们看着改建完工后的干净整齐街道,古朴雅致的门楼小院,都动了起来。
如今这条古色古香的胡同被命名为“忠义胡同”。
言必信,行必果。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
在徐景明的多方奔走,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下,全村人都积极投身官房村建设中,官房村正在逐步恢复满族特色村寨的历史面貌,古门楼、影壁,青石板路、八旗广场、瑞西古桥、30多户仿古民居、20多户仿古门楼……一个皇家特色小镇已颇具规模,仅2017年就吸引了近1万人参观,国家民委、省民宗厅等上级部门多次进行调研考察。
2012年10月官房村被省政府批准为唐山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2014年被省民宗厅确定为省级满族特色村, 2016年被唐山市命名为传统文化特色村, 2017年被定为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刘志东
企业家诚信经营收获客户信誉
刘志东,男,1960年7月,临汾市好运来礼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中共党员,1978年9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江西于都人。
刘志东同志1976年参加军校,1978年入伍曾任北京军区某司令部招待所所长。
1985年全军百万大裁军时,他服从组织安排,复原回到地方,后因1999年企业改制而下岗,,他从零起步、白手起家、创办了临汾市好运来礼品公司。
公司由最初的几个人逐渐发展成拥有近200名员工,产品由最初的一次性筷子发展为办公、宾馆和精美礼品,由最初的默默无闻到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礼品公司,……一串串数字,不仅折射了他勇于拼搏的精神,也充分展现了他的智慧与果敢。
刘志东常常说,“今天付出诚信,明天收获信誉,诚信乃立业之本”,他本人在企业的经营当中也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贯彻着这条铁律。
2014年元旦前夕,长治市御膳苑肥牛大酒店在我公司定购酒店用品20多万元,签定供货合同12月25日交货,配货时间需要20天,因该酒店提前开业只给7天时间,必须把货送到,公司员工加班加点把货按时配好,因赶时间下午6点送货车从临汾出发,走到翼城遇到下大雪路滑堵车,安全起见刘志东下车走了十几里路指挥车,走了一晚上饿着肚子第二天早上8点准时安全地把货送到客户手里,该酒店经理特别感动说:
“谢谢你们的这份精神,没延误开业时间,以后长期跟你们公司合作,因为好运来公司讲诚信,讲信誉。
2015年春节前夕,临汾市红十字会在政府采购中心开标,公司参加招标有幸中标,因为红十字会采购的货物是1000件军大衣、1000床棉被、100顶帐篷(都是抗洪救灾献爱心用的),只给他公司一周时间就要交货,因为春节来临,领导要按时发放到困难户手上,所以刘志东联系厂家加班加点把1000件军大衣、1000床棉被、100顶帐篷几天几夜不睡觉加工出来,按时从厂家把采购的商品交给红十字会,春节前夕领导按时把1000件军大衣、1000床棉被、100顶帐篷送到贫困户手里,得到了临汾市市领导的高度赞赏,说好运来就是讲诚信,讲信誉。
2016年春节前夕,春节前两天接到八一宾馆电话需要采购100盒火柴,因公司员工都已经放假,刘志东把公司附近的员工调回加班加点把火柴加工出来,100盒火柴价值10元,纯利润0.5元,他的定位是不管大客户小客户都一样对待,货送到八一宾馆后,八一宾馆领导特别感动,说:
“放假了还能准时送货,特别感谢!
你们好运来这么讲诚信,我要长期跟好运来建立业务关系”。
有人说他是“傻子”,可就是这个“傻子”坚守的阵地,任凭礼品界“台风、地震、海啸”,总能安然无恙!
看似奇迹,却是必然!
刘志东常说。
“做企业就是做良心!
”这么多年来,刘志东一直凭着“良心”在经营,尽管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人累心不累,不担心有人查,更不担心产品在市场上会出什么事儿。
产品出厂必检,除接受职能部门常规检测外,还形成定期主动送检机制。
好运来公司跟尧都区慈善总会有合同协议,把公司生产的每双筷子只有4分钱利润,抽2分钱捐给慈善总会,每销售一个打火机,只有2分钱利润,抽1分钱捐给慈善总会,每销售1盒火柴,只有5厘钱利润,全部捐给慈善总会,累计起来,每年抽出1万元捐给慈善总会。
虽然在如今不景气的市场经济,但公司连续捐了11年了,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必须对党、对政府、对社会讲诚信。
为了对党、对政府、对社会讲诚信,首先招工跟政府沟通,给政府排忧解难解决劳改释放犯、残疾人、退伍军人、军嫂、下岗职工、大学生、社会青年等七种人的就业问题,刘志东同志对党的忠诚,对政府的信任,对社会的诚信。
刘志东同志作为一个党员公司党支部书记处处讲政治、讲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从一名下岗职工到一个闻名遐迩的企业家,刘志东不仅有宽阔的胸怀,更有一片赤诚的爱心。
他富而思源,觉得他能有今天,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刘志东始终忠实地履行着这神圣的职责,16多年来先后安排300余多名下岗职工就业,帮助他人近4000多人次,受助者遍布全市。
16年来他多次捐赠生活用品给生活特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环卫工人等;四川汶川大地震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还为慈善总会捐赠学习用具给贫困学生,送温暖、献爱心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超过150余万元。
马玉敏
福彩店主垫资代买彩票中千万大奖后“钱归原主”
马玉敏,女,1979年生,江阴市华士镇环南路305号福利彩票销售点店主。
2018年3月20日,一位彩民通过微信让马玉敏代买的彩票中奖1000万元,收入不高、家中重病的婆婆正需要大量资金的马玉敏,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与彩民取得联系,当晚就将中奖彩票交到了这位彩民手中。
事迹简介:
2018年3月20日,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第31期开出一等奖3注,单注奖金1000万元,其中一注就在马玉敏的彩票投注站产生。
这位幸运的彩民是通过微信让马玉敏代买的彩票。
彩票不记名不挂失,谁持有中奖彩票就可以兑换奖金,而当时,马玉敏就持有这张中奖彩票,而彩民还不知道自己的彩票有没有购买。
对于收入不高、家中重病的婆婆正需要大量资金的马玉敏,面对这样巨大的诱惑,她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与彩民取得联系,当晚就将中奖彩票交到了这位彩民手中。
江阴市华士镇环南路305号的福利彩票店,最近宾客盈门,店主马玉敏忙着握手机翻阅微信,代为熟人购买彩票。
因为最近蜂拥前来买彩票的不少彩民,都是被店主高尚的品德所吸引。
面对1000万元大奖不动心,她是马玉敏
近日在朋友圈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在你的面前出现了1000万元,你会动心吗?
最近,江阴市华士镇上一位彩票店店主、新市民马玉敏的行为正被反复传颂。
因为,面对1000万元的巨额诱惑,她分文不贪,用行动书写“诚信经营”。
事情发生在3月20日,中国福利彩票双色球第31期开奖,全国共出一等奖3注,单注奖金1000万元。
3月20日晚,双色球进行了2018年的第31期开奖,全国中出一等奖3注,单注奖金1000万元,分落江苏、内蒙古、福建。
江苏仅有的一注为江阴彩民中得,这位幸运彩民仅花了10元复制了之前的5注号码,其中一注与当期开奖号码完全一致,幸运中得1000万元。
幸运站点是江阴市华士镇环南路305号,编号32020641福彩投注站。
这是今年江阴彩民中得的第一个千万大奖,是江苏彩民在2018年揽得的第18注一等奖,这位彩民也成为江苏今年的第5位千万大奖的获得者。
大奖得主那天没有委托,她垫付资金
大奖得主和销售员马女士在一注从天而降的双色球大奖面前,用自己的真心演绎了一段福彩佳话。
大奖得主和销售员都是孝顺之人。
大奖得主是老彩民,双色球和快3的忠实彩迷。
他本人因为早年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多年前到江阴创业,现在已经小有成就。
正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他的母亲在一次检查中得知患了癌症,而且状况已经很不好了。
二话没说,这位老彩民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带着母亲多处求医问药,从盐城到南京,从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甚至都去了香港,试了无数种治疗办法,仍然没有在病魔的魔掌中留下母亲。
他也非常乐于参与快3投注,但由于母亲看病很需要钱,就很少买了。
这位老彩民之前每次都用微信买彩票,不论双色球还是快3,打好票“秒转”给马女士。
一旦中了奖也是由马女士告诉他,并把奖金第一时间转给他。
但3月20日那期开奖,马玉敏没有接到大奖得主的要求,因为是多年的老彩民,马玉敏就垫付68元购买快3和双色球,心里就觉得这是为他购买的。
开出大奖雨夜通知得主,她没有犹豫
3月20日马女士傍晚开奖前4个小时打出了彩票。
当晚大奖开出后,这张彩票中了1000万元大奖,马女士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立即联系了大奖得主,其实彩票不记名不挂失,谁持有中奖彩票就可以兑换奖金。
而当时,马玉敏就持有这张中奖彩票。
告知中奖消息的是马玉敏的丈夫,当天晚上11点,她接到从安徽阜阳农村丈夫的来电,于是冒着大雨,她从出租屋赶到店里,核对后立马通知了大奖得主。
马玉敏家庭经济不富裕,但是不贪财
再说说马玉敏,39岁,来自安徽阜阳农村,13年前到华士做纺纱工和超市搬运工等,都因为眩晕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离开岗位,6年前经营现在这家福利彩票店。
“假设你将1000万元收入囊中会有什么后果吗?
”马玉敏说,她第一反应就是对方的,自己只是预存代买,本钱虽是自己垫付,但那个号码一直是守的,这个钱再多也是别人的。
如果1000万元拿下的话,对方也拿马玉敏没有办法的,因为是她垫付钱的,她也没有接到对方的委托。
但马玉敏说,如果自己拿下这笔钱,心中反而会不安的。
马玉敏有个幸福的小家庭,公公婆婆在安徽农村务农,婆婆突发重症。
去年,马玉敏的丈夫放弃在江阴打工,回农村伺候婆婆,家里目前的经济来源主要靠马玉敏的收入。
其婆婆每年需要医药费10万元左右。
一位40多岁的彩民专门导航开车找到马玉敏,要求见面加微信,对马玉敏说,“你1000万元大奖不动心,人格超过了1000万元了。
”
还有一位彩民跑到马玉敏店里对她说,以后就全部委托马玉敏微信代购。
到目前有200个未曾见面的朋友添加马玉敏为好友,希望这辈子就跟她成为朋友。
陈常菊
六旬老人拾金不昧20万现金归还失主
人物简介:
陈常菊,女,出生于1953年4月,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丰园社区的一位普通居民。
事迹概述:
走在路上捡到巨额现金,你会怎么做?
在2018年2月1日这天,家住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丰园社区东方金桂园小区的陈常菊老人做出了一个朴实却又感人的回答——小区内捡到了20万元巨款的她,没有丝毫迟疑和犹豫就在第一时间将现金交到了派出所,归还到失主手里。
陈常菊和老伴杨善尊是街坊邻里公认的“热心肠”。
闲暇时间经常在小区里义务打扫卫生,在小区里捡到钥匙、快递、衣服之类的就马上联系社区服务中心和物业帮忙寻找失主就更是常事儿了。
久而久之,老人家成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骨干分子”,街坊邻居谁家有点大事小情的,也都愿意找老两口帮帮忙。
这样的生活,对65岁的陈常菊来说充实而又平静。
然而,2018年2月发生的一件事,却打破了这种平静。
2月1日,农历腊月十六,陈常菊像往常一样在小区里打扫卫生,日照的冬天,带着沿海城市特有的湿冷,她却忙活的热火朝天、汗流浃背。
就在清扫活动接近尾声去倒垃圾时,细心的陈常菊发现垃圾桶里有一个裹着报纸的袋子,由于小区里经常有粗心的居民把还没拆包的快递误当垃圾扔了,陈常菊便习惯性地将这个袋子拿起来“检查检查”。
这一检查,可把她吓了一跳,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旧报纸里竟然包着厚厚三大摞现金!
“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现金”,尚未破捆的三捆人民币,捆的方方正正结结实实,陈常菊第一反应以为是假币,便找老伴来帮忙。
在乡镇企业干了四十多年会计的老伴儿杨善尊凭经验认定这是20万元真钱无疑。
说起来,陈常菊和杨善尊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拮据。
陈常菊是位普通的家庭妇女,一直没有工作。
她和老伴住的房子,至今还有贷款没还清。
老伴杨善尊从乡镇企业退休后的退休金,每月还要拿出一大部分来还房贷。
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儿媳妇没有工作在家照看两个孩子,儿子一个人赚钱支撑着自己的小家,心疼孩子的老两口还时不时省吃俭用攒下点儿补贴儿子。
20万元现金,对陈常菊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完全可以缓解两个家庭巨大的经济压力。
然而,面对这些钱,陈常菊首先想到的就是快把钱还给失主,没有动过一丝据为己有的念头,没有过一丝一毫的犹豫,“丢钱的人,得多着急啊!
如果找不回钱,人家连年都过不好,咱们这个钱快点还给人家吧,人家心情好受,咱们心情也好受了。
”陈常菊话音未落,老伴儿已经很有默契地拿出手机报了警。
在日照街道所辖的昭阳路派出所民警的协助下,陈常菊夫妇俩在当天中午就找到了失主,将捡到的20万元现金如数归还,两位老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
原来,失主是同住在东方金桂园小区的居民李女士,这20万元是公司刚收的货款,她将包钱的袋子放在了家门口,她的家人误当成垃圾给扔进了垃圾箱。
原以为这么多钱没什么找回的希望了,谁料20万巨款失而复得,李女士感动万分,对拾金不昧的陈常菊夫妇再三地表示感谢。
虽然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是陈常菊心底无私、为人友善的品格使得这样的画面成为温暖人心的必然;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一个瞬间,但是这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精神定会永远流传。
陈常菊,一位身材娇小的老人,简单质朴的言行却蕴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就是诚信的力量,既彰显了当代社会的文明风尚,也体现了文明日照、好客山东的热心豪爽!
何湘钟
七旬老人无私诚信致力村庄公益
香垣,隶属于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汝城县土桥镇土桥村。
这个有着1200多人口、7个村民小组的何氏大宗族村,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宽敞平坦的水泥坪,洁净的巷道,修缮一新的何氏宗祠,气势雄伟的仿古建筑香垣餐厅,还有新建的香垣幼儿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加之村规民约的制定,使得香垣成为汝城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先进典型。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村里的一位老人,78岁的何湘钟。
“一个人做人要坦诚,多方便他人,而不是整天想着从别人身上算计什么。
老年人在村里更要树立榜样,带动年轻人。
”何湘钟老人带着他“美丽香垣梦”的承诺,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他做人做事的观念,也影响着身边其他人。
致富能人回乡了,老委会忙开了
一直被村民誉为致富带头人的何湘钟老人,儿时却是在苦水中长大的。
父亲早年参加革命,生死不明;12岁时丧母后,一直和比自己小四岁的弟弟相依为命。
苦难的成长环境,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前,为生计他出门找副业,被群众称为生产队的“摇钱树”;改革开放初期被推举为生产队长,带领村民在搞好农田生产的基础上,创办社队企业(如米粉厂、红砖厂等),很快使这个队成为全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1984年至1995年任土桥乡镇企业的领导,呕心沥血创办土桥建筑公司。
公司改制后,几近花甲之年,他和妻子随儿子去了广州再次创业。
2003年,因为要帮二儿子带小孩,加之村里一些老人多次邀请,何湘钟老人回到了香垣。
回乡后,他与村中何洋量、何鲜量、何钟岳、何大荣等10贤老一起被村民推选为香垣新一届老委会成员,何湘钟担任主任,这一干就是13年。
13年来,本是回乡带孙子的何湘钟老人,每天早上把孙子送到幼儿园后,就带领老委会为村庄的公益事业义务奔走、操劳,7个村民小组长和村民看到老人们如此劳心劳力,也纷纷积极参与,筑凉亭、修村道、建球场、安装自来水、疏通沟渠、修祠堂古井、建餐厅、建老年活动室、重建幼儿园……一个个民生项目先后竣工了。
而这每一项工程,都无不凝聚着何湘钟老人和老委会的心血。
幼儿园重建好了,他却病倒了
搞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困难是缺乏资金,每建一个工程,何湘钟老人总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
他一边带着老委会去向财政相关部门争取民生工程奖补资金,一边发动村民、村里在外工作人员捐款,而且还经常自己带头捐款,艰难而扎实地把一件件事做好。
香垣村有一座古老的学堂——文明学校,过去是一个教学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被撤销,后被村里改成了幼儿园。
但老学堂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已成了危房,去年县教育局已责令停止办园。
没有了幼儿园,村里100多个娃娃入园怎么办?
何湘钟和老委会商量,文明学校是祖辈传承下来的宝贵人文资源,一定要重新建设好。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根据乡规民约,香垣老委会自然成为了建园理事会成员,何湘钟担任理事长。
可要重建幼儿园,数十上百万的资金从何而来?
当时理事会手头没有一分钱,面对如此困境,何湘钟要二儿子何双林担保,由老委会成员何鲜量的儿子何正平贷款5万元,作为建园的启动资金。
为了筹集资金,何湘钟老人率先垂范,把子女孝敬自己养老的11800元慷慨捐献,而且还鼓励弟弟何唐钟带头捐献11080元。
在他兄弟俩的带动下,老委会其他成员、村民以及在外工作人员都纷纷解囊,几个月下来,累计筹集捐资25万多元。
为了争取政府配套奖补资金,他们不顾年迈的身体,四处奔波、八方求援,最终争取政府资助15万元。
历经艰辛,几经挫折,这所总投资70万元、占地面积1260㎡、建筑面积620㎡,有6间教室、两间办公室的香垣幼儿园,于今年8月终于落成。
如今,香垣村庄的娃娃欣喜地跨进了一流现代乡村幼儿园。
何湘钟老人正想轻轻地舒缓一口气,却轰然倒下了——倒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因患脑血栓几近瘫痪。
期间,到医院看望他的镇村干部、村民络绎不绝。
也许是老人心里一直惦记着香垣幼儿园建设的资金缺口,也许是他还想再为村民做一些事情,经过治疗,老人的生命出现了奇迹,身体正在渐渐康复。
香垣村貌美了,人心也更美了
如今的香垣村道路整洁、花红树绿、荷塘悠悠,到处呈现出古老而美丽的乡村面貌。
为了保持整洁的村容村貌,早在几年前,何湘钟老人就和老委会成员一道,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村民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并从拮据的办公费用中挤出钱来,聘请两个保洁员,使得香垣村更美了。
他还组织村民开展学习弟子规等文化活动,村风明显好转,使香垣村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文明村。
2015年春节,何湘钟和老委会成员受邀到邻村香火龙展演进行乐队表演。
看舞龙的群众人山人海,人群推搡着,何湘钟在地上看到一个女包,失主遍寻不到,何湘钟和其他老委会成员清点女包,发现里面有600多元现金和两本存款近9万元的存折。
失主该多么着急啊,何湘钟通过包内证件寻到失主家庭号码,再请村里熟人车辆把失主老公接来老委会进行认领,事后拒绝了失主的报酬。
失主钟芝凤事后送来“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以表对香垣老委会的谢意。
受何湘钟老人无私诚信精神的感染,香垣村的人们心灵也更美了。
2015年在重建幼儿园的中途,因资金缺口过大,幼儿园建设中途资金断链,工程面临停工。
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何湘钟老人本想垫付1万元时,70后村民何学林得知后,对老人说,“你已经捐了这么多钱,不能再让你垫资了,你一个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为村里做这么多事,我们后辈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了。
”说完毫不迟疑无条件借资30万元,幼儿园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
76岁的村民何大孝家庭很困难,是低保户,有个孙女因病花去了8万多元的医疗费,导致家里越发贫困。
为了帮扶何大孝,在建幼儿园时,何湘钟就推介何大孝守材料,让他拿到了1000元的部分工钱,可是何大孝老人却两次向建园理事会捐款共1200元,令村民感动不已。
朱守官
公司经理遵守扶贫承诺5年内给500名贫困户分红
2016年底的一天,当株洲县扶贫部门把《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委托帮扶协议书》放到株洲市明扬农牧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守官面前时,他郑重承诺:
公司将连续5年每年给500名贫困户50万元保底分红。
“不管赚不赚钱,每年承诺的50万元必须给。
”望着眼前一幢幢现代化的猪舍,朱守官语气坚定。
14年的“猪”梦想
“我是在株洲县朱亭镇养猪的朱守官”,朱守官常用这样调侃的方式介绍自己。
的确,14年来的创业都跟他心中的一个“猪梦想”紧密关联。
朱守官是浙江温州人,从小习武,在湖南长沙当过武术教练,在江西赣州办过文武学校,是国家一级拳师。
2003年朱守官放弃了11年的武术事业,来到妻子的家乡株洲创办了名扬农牧公司,主要生产漏粪铁板床、清洗消毒机等养猪设备器械以及禽类养殖设备。
朱守官始终坚持以诚信经营为宗旨,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公司终于打开了一片广阔市场,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给湖南、江西等五省养猪场提供养猪设备,产值每年达1000多万。
朱守官一直有一个梦想,要利用自己养猪设备公司的技术优势,创办一家全自动化、无公害的环保养猪场,改变人们对养猪场脏乱差的印象。
2013年他终于梦想成真,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年存栏母猪6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