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第27讲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docx
《第十单元第27讲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单元第27讲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单元第27讲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第27讲 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
基础题
自查基础
1.(2016·江苏卷)漆酶属于木质素降解酶类,在环境修复、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用途。
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漆酶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①理解筛选微生物时应加入相应的物质,如筛选产漆酶菌株,需向培养基中加入漆酶的底物;②根据图示分析分离菌株的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③常用菌种的保存方法:
斜面保存(低温)和甘油管藏。
【答案】BC
2.(2015·江苏卷)血细胞计数板是对细胞进行计数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1个计数室
B.计数室的容积为1mm×1mm×0.1mm
C.盖盖玻片之前,应用吸管直接向计数室滴加样液
D.计数时,不应统计压在小方格角上的细胞
【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A错误;每个计数室的容积是1mm×1mm×0.1mm,B正确;向血细胞计数板中滴加样液前应先盖上盖玻片,让样液自行渗入计数室,若先滴加样液,统计结果会偏大,C错误;计数时,需统计小方格内以及小方格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细胞,D错误。
【答案】B
3.(2018·全国Ⅱ卷)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 (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 。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 ,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 (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由题意“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无菌技术。
厘清实验室和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煮沸消毒法即在100℃煮沸5~6分钟,可以杀死微生物细胞和一部分芽孢,巴氏消毒法即在70~75℃条件下煮30min或在80℃条件下煮15min,可以杀死微生物,并且保证营养物质不被破坏。
因此,与煮沸消毒法相比,牛奶的消毒常采用的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的优点是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因紫外线能破坏DNA结构,所以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消毒液,可强化消毒效果。
(4)通常乙醇消毒用的是75%的酒精,因乙醇有气味,影响水质,不适宜用于自来水消毒;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消毒后溶液呈紫红色,无法使用;因此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氯气消毒的。
(5)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待锅内的水煮沸,将其中原有的冷空气彻底排除后才能将锅密闭。
如果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则会出现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的现象。
【答案】
(1)可以
(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破坏DNA结构 消毒液 (4)氯气 (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
4.(2016·全国Ⅰ卷)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
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 。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 。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 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 (填“正确”或“不正确”)。
【解析】
(1)牛肉膏和蛋白胨都含有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可以作为氮源;平板为固体培养基,故需要加入凝固剂琼脂。
(2)实验探究的是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其中变量为不同高度,故需要在不同高度下放置开盖平板。
同时,为了保证单一变量,需要保证开盖放置时间一致。
为了保证实验可靠性,需要设置多个平行组。
(3)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
若出现菌落,表明操作过程中存在杂菌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
【答案】
(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 不正确
5.(2015·全国Ⅰ卷)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
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
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 染色。
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 (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 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40℃、45℃温度下降解10g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mg、1mg、6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 ℃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
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 ℃设计后续实验。
【解析】
(1)生物组织中的油脂能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
(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应选用只能让该菌落生长的选择培养基,因此只能选用以油脂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3)血细胞计数板可用于直接计数培养液中的菌体数,但是不分死活,因此要计数活菌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4)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在三个温度中,45℃需酶量最高,说明酶活性最低;在三个温度实验中,40℃所需酶量最少,低于35℃和45℃所用酶量,说明酶的最适温度介于35℃和45℃之间,因此应围绕40℃设计不同温度梯度,进行后续实验。
【答案】
(1)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萃取法
(2)油脂 (3)血细胞计数板 稀释涂布平板 (4)45 40
6.(2014·全国Ⅰ卷)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培养基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甲
+
+
+
+
-
+
+
乙
+
+
+
-
+
+
+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解析】
(1)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而培养基甲中没有琼脂,是液体培养基。
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培养基乙不具有选择的作用。
【答案】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综合题
挑战综合
1.(2018·全国Ⅰ卷)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 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 (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 (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加入的显色剂是 ,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某种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等相关知识点。
在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要注意稀释倍数的选取以保证菌落数在30~300之间。
(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说明M培养基能满足真菌的生长,链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能筛选出真菌,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微生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物质,除氮源外,还需要碳源、无机盐、水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等。
氮元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元素,因此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和核酸。
(3)淀粉遇碘液会显蓝色,依据这一原理,可在含淀粉的M培养基中加入碘液,因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再根据透明圈的大小与菌落大小的比值等,来筛选产淀粉酶的微生物。
(4)乙同学结果不合理,因为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不能简单地用其平均数作为最终结果。
解答第(4)小题,要注意在设计该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相当,结果差距太大,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
【答案】
(1)细菌 选择
(2)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 (3)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2.(2018·江苏卷)酵母的蛋白质含量可达自身干重的一半,可作为饲料蛋白的来源。
有些酵母可以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进行培养,这样既可减少污染又可降低生产成本。
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并进行大量培养。
下图所示为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 ,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 灭菌。
(2)取步骤②中不同梯度的稀释液加入标记好的无菌培养皿中,在步骤③中将温度约 (在25℃、50℃或80℃中选择)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混匀,冷凝后倒置培养。
(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④所示进行划线。
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
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
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
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细胞中甲醇的含量
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
(4)步骤⑤中,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 供应。
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 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 ,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解析】
(1)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溶化→定容→调pH→培养基的分装→包扎→灭菌,因此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好后应该先调节pH,再分装。
常见的灭菌方法有:
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培养基适宜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2)在步骤③中,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3)在划线过程中,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a正确;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否则将不能形成正常菌落,b正确;该实验的目的是获得利用工业废甲醇作为碳源的酵母菌,不需要测定酵母菌中的甲醇含量,c错误;培养基中的甲醇浓度越高,此种培养基中得以生存的酵母菌利用甲醇的能力越强,因此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d正确。
(4)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因此为使酵母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
台盼蓝是大分子物质,不能将活细胞染色。
根据25×16型的血细胞计数板:
1毫升悬液中待测标本(菌体)总数=80个小方格内菌体数÷80×400×104×稀释倍数。
而台盼蓝与菌液等体积加入,因此要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理论上无色细胞数应该不少于(3×109)÷(1000×2×104×400÷80)=30个。
【答案】
(1)pH 高压蒸汽(湿热)
(2)50℃ (3)a、b、d
(4)氧气 无 30
3.(2017·全国Ⅰ卷)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 ,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 (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
。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HPO4,其作用有
(答出两点即可)。
【点拨】解题关键是对自养与异养的特点的理解和应用,以及选择培养基的作用等。
【解析】
(1)细菌分解尿素是细菌体内合成脲酶的结果,尿素是有机物,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分解者,而不是生产者,只有生产者才能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有机物。
葡萄糖通常既可作为碳源,也可作为能源。
(2)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通常只能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NH4NO3”或“尿素+NH4NO3”均含有无机氮源。
(3)KH2PO4和Na2HPO4为微生物提供P和无机盐离子如K+和Na+,还可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的稳定。
【答案】
(1)脲酶 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 为细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 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的稳定
4.(2016·四川卷)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 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
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 ,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
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 ,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 个氨基酸。
【解析】
(1)脲酶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故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由于尿素被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成红色。
(2)用于计数细菌菌落数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故选择细菌菌落数为156、178和191的平板计算,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为(156+178+191)÷3÷0.1×105=1.75×108。
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菌连接在一起时,往往统计的是一个菌落,故用此方法测得的细菌数偏少。
(3)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271个碱基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91个密码子,箭头处插入的70个核苷酸和后面2个碱基一起共构成24个密码子,紧随其后是UGA,应为终止密码,因此表达的蛋白质含115个氨基酸。
【答案】
(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 (3)UGA 115
命题调研
高频考点
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3.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4.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命题特征
近几年全国卷都是以非选择题形式呈现,所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等,且有与必修内容综合考查的趋势。
备考启示
备考中要加强上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计数及鉴定方面的应用,注意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无菌操作的方法和原理,掌握微生物培养与计数的方法,记住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方法等。
考点一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1.培养基
(1)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 营养物质 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
一般都含有 水、碳源、氮源 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 特殊营养物质 的要求。
(3)种类
①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②按照成分的来源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
③按照功能用途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等。
类型
实例
选择
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用于分离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
不添加氮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固氮微生物
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并消除污染石油的微生物的目的
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鉴别
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呈黑色)
2.无菌技术常用方法
3.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 倒平板 。
4.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
(1)平板划线法:
通过 接种环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①操作第一步即取菌种之前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要将接种环进行火焰灼烧灭菌,划线操作结束时,仍需灼烧接种环。
每次灼烧目的
第一次操作
每次划线之前
划线结束
目的
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
杀死上一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减少
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灼烧接种环后,应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③第二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 上一次划线末端 开始,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终得到由 单个细菌繁殖而来 的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梯度稀释 ,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的优点和缺点
方法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优点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合菌进行分离
可以计数,可以观察菌落特征
缺点
不能计数
较麻烦,平板不干燥效果不好
5.菌种的保存方法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甘油管藏 的方法。
对点练
(2018·潍坊一模)将没有吃完的西瓜,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是很多人日常储藏西瓜的办法。
但事实上,有时候盖上保鲜膜储藏的西瓜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目反而比没用保鲜膜的多。
某生物研究小组用盖上保鲜膜保存三天的西瓜表面的瓜瓤制备浸出液,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该研究小组需配制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配制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 和 。
一般采用 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2)为了避免培养基被污染,在培养过程中,需将平板 (填“正置”或“倒置”)。
为了观察浸出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 法接种。
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 附近进行。
(3)在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 ,说明西瓜的浸出液中有 微生物。
【解析】
(1)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2)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需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都能使细菌纯化,但平板划线法中两次划线间的稀释倍数不确定,不能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中使用的是梯度稀释,便于计数,因此为了观察浸出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3)在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说明西瓜的浸出液中有多种微生物。
【答案】
(1)氮源 无机盐(顺序可换) 高压蒸汽灭菌
(2)倒置 稀释涂布平板 酒精灯火焰 (3)菌落 多种
下列是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纯化某种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请回答:
试剂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水
用量
5g
10g
5g
20g
1000mL
(1)培养基的类型有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