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5844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 含答案.docx

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含答案

2019版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测试试题B卷含答案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本卷共有四大题分别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姓名:

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2017年6月10日,甲事业单位采购一台售价为70万元的专用设备,发生安装调试费5万元。

扣留质量保证金7万元,质保期为6个月。

当日,甲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支付款项68万元并取得了全款发票。

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因素,2017年6月10日,甲事业单位应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基金的金额为()万元。

A.63

B.68

C.75

D.70

2、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的业务活动成本,应按其发生额计入当期费用,应借记的科目为( )。

A、筹资费用 

B、其他费用

C、业务活动成本

D、非限定性净资产

3、企业发生的下列外币业务中,即使汇率变动不大,也不得使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的是()。

A.取得的外币借款

B.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

C.以外币购入的固定资产

D.销售商品取得的外币营业收入

4、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原价为40000万元,至转换时点已计提折旧10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2015年1月1日,其公允价值为50000万元。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则转换日影响2015年资产负债表中期初“盈余公积”项目的金额为()万元。

A.20000

B.1500

C.18000

D.13500

5、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科目。

A.营业外支出

B.投资收益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资本公积

6、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汇兑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外币兑换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只能计入财务费用借方

C、外币兑换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可能计入财务费用借方,也可能计入财务费用贷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汇兑损益既可能计入当期损益,也可能计入所有者权益

7、关于成本模式下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之间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当将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账面价值

B.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C.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D.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时,应当将房地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的是()。

A.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

B.投资者的出资额大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金额

C.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初始成本的差额

9、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1年年初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该办公楼2011年年初账面原值为70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

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价值相同。

甲公司变更日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额为()万元。

A、1500

B、2000

C、500

D、1350

10、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情况下,下列各项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正确的是()。

A.对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期末按原价计量

B.对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

C.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期末按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计量

D.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期末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11、某投资者以一批甲材料为对价取得A公司2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双方协议约定该批甲材料的价值为600万元(假定该价值是公允的)。

A公司收到甲材料和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为102万元)。

该批材料在A公司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600

B、702

C、200

D、302

1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

该企业购入A种原材料5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额为68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5.68万元(不含增值税),装卸费用2万元,途中保险费用1.5万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为499吨,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吨。

则该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为()万元。

A、0.82

B、0.81

C、0.80

D、0.83

13、库存材料具有品种多、金额大,而且性质、计量单位、购进时间、自然损耗各不相同等特点。

因此,评估时应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其中说法不当的是()。

A.在进行材料的价值评估前,首先应进行材料清查,做到账实相符

B.进行实物盘点时,应查明材料有无霉烂、变质、呆滞、毁损等情况

C.根据不同评估目的和待估资产的特点,应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要么采用成本法,要么采用市场法

D.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材料按照ABC分析法进行排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着重对重点材料进行评估

14、甲企业销售产品每件230元,若客户购买1000件(含1000件)以上,每件可得到30元的商业折扣。

某客户2015年12月10日购买该企业产品1500件,按规定现金折扣条件为4/10,2/20,n/30。

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该企业于12月28日收到该笔款项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A.甲企业2015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为300000元

B.甲企业2015年12月应确认的收入为294000元

C.甲企业实际收到的款项为345000元

D.甲企业因该业务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是6000元

15、2016年3月1日,甲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额为1200万元的固定造价建造合同,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

至当年年末,甲公司实际发生成本315万元,完工进度为35%,预计完成该建造合同还将发生成本585万元。

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2016年度应确认的合同毛利为()万元。

A.0

B.105

C.300

D.420

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有2个符合题意)

1、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有()。

A.因汇率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持有的外币资金出现重大汇兑损失

B.企业报告年度销售给某主要客户的一批产品因存在质量缺陷被退回

C.报告年度未决诉讼经人民法院判决败诉,企业需要赔偿的金额大幅超过已确认的预计负债

D.企业获悉某主要客户在报告年度发生重大火灾,需要大额补提报告年度应收该客户账款的坏账准备

2、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贷款和应收贷款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扣除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D.可共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扣除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3、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下列各项中应作为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

A.发出原材料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

C.支付的消费税

D.支付的增值税

4、关于无形资产取得成本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投资者投入的专利权,应以协议约定价值确定入账成本,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值确定入账成本

B、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方式购入无形资产,应按所取得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总额确定其成本

C、通过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原账面价值确定其成本

D、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定其成本

5、为整合资产,甲公司2015年9月经董事会决定处置部分生产线,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某生产线销售合同。

合同约定,该项交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原则上不可撤销,但因外部审批及其他不可抗因素影响的除外,如果取消合同,主动提出取消的一方应向对方赔偿损失300万元,合同约定的生产线出售价格为1600万元,甲公司负责生产线的拆除并运送至乙公司指定地点,经乙公司验收后付款。

甲公司该生产线2015年年末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预计拆除、运送等费用为50万元。

2016年3月在合同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乙公司所在的地方政府出台新的产业政策,乙公司购入资产属于新政策禁止范畴,乙公司提出取消合同并支付了赔偿款,不考虑其他因素。

下列关于甲公司对于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自2016年1月起对拟处置生产线停止计提折旧

B.自2016年3月合同取消时起,对生产线恢复计提折旧

C.2015年资产负债表中该生产线列报金额为1550万元

D.2016年取消合同取得的乙公司赔偿的300万元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6、根据可靠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做到()。

A、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B、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D、按公允价值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7、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会计估计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无法确定时,才采用未来适用法

B、会计估计变更一律采用未来适用法

C、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包括在特殊项目中,则以后期间也应作为特殊项目处理

D、会计估计变更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

8、下列有关自用厂房转为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在转换日,按账面价值转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

B.在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计入贷方

C.在转换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借方

D.在转换日,应对应结转,不产生差额

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有()。

A.有证据表明资产已经陈旧过时

B.资产已经或者将被用置

C.企业经营所处的经济环境在当期发生重大变化且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D.资产被计划提前处置

10、下列关于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进行初始计量

B.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后会计期间可以转回

C.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D.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对的打√,错的打×)

1、()企业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通常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应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2、()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3、()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4、()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大额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成本。

5、()固定资产在定期大修理期间,不计提折旧。

6、()对于共同控制资产,作为合营方的企业应在自身的账簿及报表中确认共同控制的资产中本企业享有的份额,同时确认发生的负债、费用,或与有关合营方共同承担的负债、费用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份额。

7、()企业购入的债券投资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确认投资收益。

8、()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将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9、()为了保证不同期间财务报表具有可比性,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以前包括在特殊项目中,则以后也应作为特殊项目反映。

10、()一般情况下,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资租赁的,售价和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确认租金费用相一致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

四、计算分析题(共有2大题,共计22分)

1、

(1)甲公司经批准于2008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当年利息于次年1月5日支付。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为每股10元,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债券持有人若在付息前转股,应按债券面值和利息之和计算转换的股份数,转股时不足1股的部分支付现金。

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2)甲公司该项债券所筹措的资金拟用于某建筑工程项目,该建筑工程采用出包方式建造,于2008年2月1日开工。

(3)2008年3月1日,甲公司向工程承包商支付第1笔款项2000万元。

此前的工程支出均由工程承包商垫付。

(4)2008年11月1日,甲公司支付工程款2000万元。

(5)2009年6月30日,工程完工,甲公司支付工程尾款500万元。

(6)2010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普通股股票。

已知:

利率为9%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9%,5)=0.6499;利率为6%的5年期复利现值系数为(P/F,6%,5)=0.7473;利率为9%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9%,5)=3.8897;利率为6%的5年期年金现值系数为(P/A,6%,5)=4.2124。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2)确定甲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资本化时点,计算2008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2009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2、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有关资料如下:

(1)2009年8月6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8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46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242.29万元(不考虑运输费抵扣增值税的因素),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购入当天投入安装。

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363万元;另发生安装费用900万元,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发生安装工人的薪酬为494.7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它相关税费。

(2)2009年9月8日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

(3)2010年末,A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2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500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万元。

(4)2011年4月30日,A公司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改良工程于当日开始,A公司于当日向承包方预付工程款1500万元,以银行结算。

(5)2011年6月30日,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1693万元,差额通过银行结算。

(6)2011年7月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领用原材料200万元,不考虑其他费用支出,试车形成的产品已收存入库,尚未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233万元。

(7)2011年7月31日该项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A公司决定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仍为300万元。

(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计算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编制固定资产安装及安装完毕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09年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20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4>、计算2011年改良前发生的折旧额。

 

五、综合题(共有2大题,共计33分)

1、甲公司从2010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从2010年1月1日起,所得税的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

2009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账面价值为420万元,计税基础为460万元;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250万元,计税基础为1030万元;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25万元,计税基础为0。

假定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计算该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2>、编制2010年相关的账务处理。

 

2、甲公司对乙公司进行股票投资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201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2000万元从非关联方取得乙公司的60%的有表决权股份。

并于当日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16000万元,其中,股本8000万元,资本公积3000万元,盈余公积4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000万元。

乙公司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相同。

本次投资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甲、乙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一致。

资料二:

乙公司2015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

资料三:

乙公司2016年5月10日对外宣告分配现金股利300万元,并于2016年5月20日分派完毕。

资料四:

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股权中的1/3出售给非关联方。

所得价款4500万元全部收存银行。

当日,甲公司仍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资料五:

乙公司2016年度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2016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实现的净利润为300万元。

资料六:

乙公司2017年度发生亏损25000万元。

甲、乙公司每年均按当年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1)编制甲公司2015年1月1日取得乙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15年1月1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应确认的商誉,并编制与购买日合并报表相关分录。

(3)分别编制甲公司2016年5月10日在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分录和2016年5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16年6月30日出售部分乙公司股权的会计分录。

(5)编制甲公司2016年6月30日对乙公司剩余股权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分录。

(6)分别编制甲公司2016年年末和2017年年末确认投资损益的会计分录。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1分。

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答案】C

2、C

3、参考答案:

B

4、参考答案:

B

5、答案:

C

6、【参考答案】C

7、正确答案:

A

8、【正确答案】D

9、A

10、B

11、A

12、A

13、C

14、参考答案:

B

15、【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小题,每题2分。

选项中,至少有2个符合题意)

1、【答案】BCD

2、【答案】AB

3、正确答案:

A,B

4、【正确答案】AD

5、正确答案:

A,C,D

6、【正确答案】ABC

7、【正确答案】BCD

8、BCD

9、参考答案:

ABCD

10、【答案】AD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对的打√,错的打×)

1、对

2、对

3、对

4、对

5、错

6、对

7、对

8、对

9、对

10、错

四、计算分析题(共有2大题,共计22分)

1、答案如下:

(1)编制甲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相关会计分录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5000×(P/F,9%,5)+5000×6%×(P/A,9%,5)=5000×0.6499+5000×6%×3.8897=4416.41(万元)

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

5000-4416.41=583.59(万元)

借:

银行存款    5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583.59

贷: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5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83.59

(2)确定甲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资本化时点,计算2008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①甲公司建筑工程项目开始资本化的时点为2008年3月1日。

②2008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4416.41×9%×(10/12)=331.23(万元)

③2008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

在建工程331.23

财务费用66.25(397.48-331.23)

贷:

应付利息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7.48

(3)计算2009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并编制借款费用的相关会计分录

①2009年1月5日支付上年利息:

借:

应付利息300

贷:

银行存款300

②2009年相关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4416.41+97.48)×9%×(6/12)=203.13(万元)

③2009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

借:

在建工程203.13

财务费用203.12(406.25-203.13)

贷:

应付利息3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6.25

(4)编制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转换的股份数为:

(5000+300)/10=530(万股)

借: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00

应付利息3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83.59

贷:

股本53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79.86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4973.73

2、答案如下:

1.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等

借:

在建工程 4042.29(3800+242.2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46

贷:

银行存款 4688.29

②领用原材料

借:

在建工程 363

贷:

原材料  363 

③发生安装费用

借:

在建工程 900

贷:

银行存款 900

④发生安装工人薪酬

借:

在建工程 494.71

贷:

应付职工薪酬  494.71

⑤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

固定资产5800(4042.29+363+900+494.71)

贷:

在建工程 5800 

2.2009年折旧额=(5800-200)/10×3/12=140(万元)

借:

制造费用140

贷:

累计折旧140

3.计算20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2010年折旧额=(5800-200)/10=560(万元)

20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800-140-560)-4500=600(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600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4.计算2011年该设备改良前发生的折旧额。

2011年折旧额=[(4500-300)/(10×12-3-12)]×4=160(万元)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