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5345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深圳市观澜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深圳市观澜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70分,第Ⅱ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请将各题答在相应位置,写在该题框外无效。

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最富诗意的职业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

上下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留下了诸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诗歌形式。

其中有许多经典名篇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

而正是这个职业的出现,才让我们今天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

这个职业有个动听的名字――采诗官。

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

中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

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

春秋以后,因为长年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

秦朝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

西汉刚刚建立之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

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

到了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汉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采诗官的工作主要是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采诗官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

《汉书·艺文志》曰:

“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采诗官》一诗中也写道: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由此可见,采诗官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贡献。

采诗官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职业,因此其本身也充满着诗意。

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采诗官收集整理的民歌为统治者所了解。

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

但是他们或许想不到,他们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的春天。

1.下面关于“采诗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古代如果没有这种最富诗意的职业“采诗官”,我们今天就很难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

B.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悠久历史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职业。

C.采诗官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为主要工作,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为目的。

D.采诗官的职业富有诗意,与其走遍天下时凭借着诗歌的名义密切相关。

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采诗官在诗歌方面贡献很大,可惜在古代时这个职业却不为人知。

B.采诗制度历史久远,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中断,汉武帝时,开始恢复并逐渐光大。

C.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过采诗官的工作,可证明其在古代诗篇的流传方面的作用和采集诗歌时的艰辛付出。

D.采诗官通过收集整理民歌让统治者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

3.下面的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诗歌的许多经典名篇中,有不少是通过采诗官才呈献给后人的。

B.采诗官的成就,与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稳定繁荣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C.采诗官的工作虽然是采诗,但因为他们接触基层,往往能够发现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D.采诗官的名字在古代是保密的,而且也要化装蒙面,所以他们其实是无名英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左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夫晋,何厌之有         厌:

满足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增加

C.又欲肆其西封        封:

封地  

D.阙秦以利晋           阙:

侵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

B.①是寡人之过也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D.①吾其还也              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佚之狐说“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大兵压境,国家危在旦夕,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经过郑伯的一番劝说,烛之武最终答应去见秦君。

C.烛之武见到秦君后,先坦言郑知亡,然后指出灭郑国只对晋国有利而对秦无益,并挑拨离间秦晋关系,最终让秦伯退兵并留下军队守卫郑国。

 D.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了烛之武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形象特点。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5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6分)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风格: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请用现代汉语表述出来。

同时这个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③但我不能放歌,;

④漫江碧透,。

⑤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朱自清先生   

冯至

①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

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

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

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

其中真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

②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

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

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

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

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

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③他谈话时,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

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

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

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

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④由虚心产生出的是公平,没有偏见。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的诗。

夜半回,他在路上向我说:

“你说得对!

只是有些过分。

”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

“他读了不少的书。

⑤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

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

尤其是近两年,也就是回到北平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

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

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

他一步步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

我们应该怎样呢?

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⑥不幸他在中途死去。

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⑦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

一九四八年,北京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

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

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保持做人的忠实朴素。

(2)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

为什么?

(6分)

 

(3)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

(6分)

 

(4)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五段又说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

请结合文本探究。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

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人有时候很多无奈徜徉的心情都是自作自受,给自己一点空间,给未来一点期待,生活才会更加自由洒脱。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艾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损命夭折,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耗去高额的医疗费用,延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B.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重视风景名胜资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C.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积极响应,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

D.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连贯的一组是(  )(3分)

①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分严格。

②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

③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

④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

⑤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

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⑤④③C.①⑤③②④D.①⑤④③②

15.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品节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所选的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他们的生平事迹,为其写一段颁奖词。

(6分)

要求:

①评价符合人物经历②不少于60字。

示例:

苏 轼

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辞章。

他让我们领悟到:

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

英雄人物:

荆轲 烛之武 项羽 刘邦 樊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6分)

一个人,是一个简单的单词;一群人,是一段激动人心的语句;一族人,是一部不朽的生命诗篇。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放学路上,精彩无限。

离开常待的教室,见到校外的一番天地,我们的心情总是荡漾澎湃:

有小草,有蓝天,有车水马龙,也有各行各业的千姿百态,眼见大千世界,耳听世俗陈音,有渐行渐远的记忆,有眺望前方的坚毅,放心路上,值得留意。

请以“放学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

①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字数不少于800字④卷面整洁,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讲评

一.现代文阅读

总述:

本文话题是古代采诗官。

文章标题赋予其“最富诗意”的特点,从其“不为人知”谈起,讲了这种职业的特点、延续、职责及意义。

有理有据,阐述分明。

2.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

A(原文首段说“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

”意思是,与流传很广的诗歌相比较,后人不了解古代采诗官这个职业)。

3.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

答案与解析:

D(原文末段“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

”只是形象地说明,采诗官的名字没有历史记载,我们只能知道采诗官这个职业。

二.古诗文阅读

(一)古文阅读

4、命题立意:

考查实词义。

答案与解析:

C(封:

边境,疆界。

5.命题立意:

考查重点虚词。

答案与解析:

A(A项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

B项分别是“的”“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分别是“如果”“仿佛”D项分别是“表商量,还是”“代词,他们”)

6.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及写作特色。

答案与解析:

D(D项.本文通过语言描写,没有动作、神态。

7.命题立意:

考查翻译能力。

答案与解析:

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要遵循“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

(1)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以、状语后置、贰、军、大意各1分)

(2)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夫人、因、敝、所与、知各1分)

(二)古诗歌阅读

8、命题立意:

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答案与解析: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3分)②“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比喻(设问、夸张)的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留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之绵绵不绝。

(3分)

9.命题立意:

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

答案与解析: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2分)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命题立意:

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

答案与解析:

①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②奉命于危难之间③悄悄是别离的笙箫④百舸争流⑤到了颓圮的篱墙⑥风萧萧兮易水寒

(需提醒学生日常背诵要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前提之上。

书写要正确规范。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总述:

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文章平易朴实,设题难度居中。

11.

(1)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结构、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

答案与解析:

AB(C项,“乡愿”指的是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

“畏友”指的是自己所敬畏的朋友。

D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

E项,“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A3分,B2分,共5分)

(2)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结构分析能力,具体考查某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与解析:

不可以。

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3分)用《雪朝》收束全文,高度概括朱自清先生的质朴精神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

(3分)(此类题的作答,需先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分析文本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等方面入手。

(3)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考查筛选整合能力。

答案与解析:

要点:

①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②对待他人公平,没有偏见;③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宽容;④做事情坚持原则(或公开),脚踏实地。

((每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得2分,满分6分。

(相关语段是2-6段,第2、3段为一层,第4段为一层,第5、6段为一层。

(4)命题立意:

考查对文本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

答案与解析:

示例:

不矛盾。

(2分)①朱自清先生的宽容,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肯定,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

(2分)他对所谓象征派的诗以及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的态度上,可以清楚地表现出这一点。

(2分)②“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的,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

(2分)

(作答探究题首先要表明观点,其次要结合文本展开分析,还要层次清楚。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命题立意:

考查正确理解使用成语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

B(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等闲视之:

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敝帚自珍:

敝,破的、坏的;珍,爱惜。

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

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徜徉:

安闲自在地步行。

此处应该用“彷徨”)

13.命题立意:

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

C(A项“致人过早损命夭折”语意重复、“不仅……而且……”语序不当。

B项“各地要重视风景名胜资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句式杂糅。

D项“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不明。

)(本题改编自综合三、《游褒禅山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同步检测。

14.命题立意:

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

答案与解析:

D(这一段是主要是谈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故第①句为首句,排除AB两项;按第①句“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的内容,应先谈“火种”,再谈“火炬”,因而接下是⑤④两句,排除C项。

)(改编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成语: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同步检测)

15、命题立意:

考查语言表达综合能力。

参考答案:

(示例)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他将一腔热血溅洒在秦廷;图穷匕见,他将忠义保留到倒下的一刻。

失败夺走了他的生命,却赋予他传奇的一生,当历史记下了统一六国的秦皇,也记住了你——一位气壮山河的爱国斗士。

(荆轲)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

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

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

小人物,大英雄!

(烛之武)

风萧萧,乌水寒。

他神勇无敌,单枪匹马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弹指一挥可退敌百万雄兵;坦坦荡荡做人,赤心真诚对友,光明磊落对事。

心无城府是他致命的弱点,心无城府更是他感动我们的关键。

悠悠千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坦诚足以光耀古今感天动地!

让人为之扼腕叹息之余,不得不大呼:

项羽乃真英雄也!

(项羽)

生于忧患,以深谋远虑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辉煌帝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荣辱观:

帝王霸业高于名誉。

他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更明白:

一时的示弱,是为了日后的强大,他有这样的境界:

小不忍则乱大谋!

能屈能伸,方为英雄本色。

鸿门宴中随机应变,转危为安,他是最高明的赢家!

刘邦,成就大业舍我其谁的真英雄!

(刘邦)

在他心中,上司为重,自己为轻,关键时刻,危险面前,他置生死于度外,鸿门宴上,大庭广众之中,他义正辞严斥项王。

敢作敢当,方显英雄本色!

为了自己的领袖,紧要关头,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在品质。

樊哙,是侠之大者。

他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英雄!

(樊哙)

16.命题立意:

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

答案与解析:

示例――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