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5193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docx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

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图谱

松材线虫

松材线虫(NorthAmericanpinewoodnematode;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该线虫属蠕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总科、伞刃属。

线虫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

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

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

主要危害果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

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中文学名美国白蛾,拉丁学名Hyphantriacunea(Drury)别称秋幕毛虫、秋幕蛾、美国白灯蛾、色狼虫(幼虫)二名法FallWebworm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亚目大鳞翅亚目科灯蛾科Arctiidae属白蛾属Hyphantria种。

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

中文学名苹果蠹蛾拉丁学名Cydiapomonella(L.);Laspeyresiapomonella(Linne)Carpocapsapomonella(L.);Grapholithapomonella(L.)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Lepidoptera)科卷蛾科(Tortricidae)亚科小卷蛾亚科(Olethreutinae)属小卷蛾属(Cydia)种苹果蠹蛾分布区域原产地:

欧洲东南部,中国分布现状:

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

红脂大小蠹

鞘翅目(Coleptera),小蠹科(Scolytidae)。

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1998年在中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

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公顷,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公顷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

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万公顷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公顷,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中文学名强大小蠹拉丁学名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别称红脂大小蠹二名法RedTurpentineBeetle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鞘翅目Coleptera科小蠹科Scolytidae分布区域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

双钩异翅长蠹

双钩异翅长蠹又称细长蠹虫,是一种热带、亚热带地区严重危害木材、竹材、藤材及其制品(含人造板、包装材料、家具等)的钻蛀性害虫。

该虫寄主广,钻蛀能力强,食性杂,既可危害活立木,也可危害木材及制品,甚至可蛀穿玻璃密封胶。

受该虫危害后寄主外表虫孔密布,内部蛀道交错,严重的几乎全部蛀成粉状,一触即破,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1988年,东莞市藤厂也因该虫严重危害,致使20%的库存藤料被毁,损失惨重。

自1980年以来,中国进境口岸多次在进口的木材、藤枝、木制品及货物包装箱上截获此虫,危害率达86%。

中文学名双钩异翅长蠹拉丁学名Heterobostrychusaequalis(Waterhouse)别称细长蠹虫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鞘翅目科长蠹科属异翅长蠹属。

杨干象

昆虫名,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虫科(Curculionidae)。

分布在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法国、前南斯拉夫、西班牙、荷兰、加拿大、美国。

寄主多为杨柳科树种,以杨树为主,主要有:

甜杨、小黑杨、北京杨、矮桦等。

幼虫先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后蛀成圆形坑道,蛀孔处的树皮常裂开呈刀砍状,部分掉落而形成伤疤。

成虫产卵时可在枝痕、休眠芽、皮孔、棱角、裂缝、伤痕或其他木栓组织留下针刺状小黑孔。

中文学名杨干象拉丁学名Cryptorhynchuslapathi(L.)Cryptorrhynchuslapathi(L.)Curculiolapathi(L.)别称杨干隐喙象二名法poplarandwillowweevil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鞘翅目Coleoptera科象虫科Curculionidae亚科隐喙象亚科Cryptorhynchinae属隐喙象属Cryptorhynchus分布区域河北省,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新疆等

锈色棕榈象

棕榈象,又名棕榈象甲、锈色棕象、锈色棕榈象、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印度红棕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是一种外来高危性检疫害虫,在东南亚地区严重危害椰子、油棕等棕榈科植物。

以幼虫蛀食茎干内部及生长点取食柔软组织,造成隧道,导致受害组织坏死腐烂,并产生特殊气味,严重时造成茎干中空,遇风很易折断。

中文学名棕榈象拉丁学名Rhynchophorusferrugineus别称红棕象甲、锈色棕榈象、亚洲棕榈象二名法RedPalmWeevil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secta目鞘翅目Coleoptera科象虫科Curculionidae属棕榈象属Rhynchophorus分布区域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香港、台湾等地寄主植物椰子、油棕、枣椰、糖棕、甘蔗

青杨脊虎天牛

为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等。

寄主于杨属Populusspp.、柳属Salixspp.、桦木属Betulaspp.、栎属Quercusspp.、水青冈属(山毛榉属)Fagusspp.、椴树属Tiliaspp.、榆属Ulmusspp.的多种植物。

是危害多种阔叶树的毁灭性蛀干害虫,在东北地区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区危害十分严重,被害林木轻则影响生长,降低成林、成材比率;重则干折头断,林网被毁,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文学名青杨脊虎天牛拉丁学名XylotrechusrusticusLinnaeus二名法greytigerlongicorn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昆虫纲Insecta目鞘翅目Coleoptera科天牛科Cerambycidae分布区域中国、伊朗、土耳其、前苏联、蒙古、朝鲜、日本和欧洲等

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属同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

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

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近年来在我国广东等省局部地区发现有该生物为害棉花和蔬菜。

为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和扶桑绵粉蚧的风险分析结果,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将扶桑绵粉蚧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中文学名扶桑绵粉蚧拉丁学名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半翅目科粉蚧科属绵粉蚧属分布区域北美和南美多数国家,非洲、亚洲部分国家,中国部分省市。

红火蚁

红火蚁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最具有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是火蚁的一种。

它是一种农业及医学害虫,源自南美洲。

它在1930年代传入美国,并于2001年及2002年透过货柜箱及草皮从美国蔓延至澳大利亚及台湾,然后又透过家居垃圾从台湾再传入中国广东省吴川市,继而蔓延至省内其他城市及香港、澳门。

中文学名红火蚁拉丁学名Solenopsisinvicta别称红火蚁、外引红火蚁、泊来红火蚁(台湾)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纲昆虫纲目膜翅目亚目细腰亚目科蚁科亚科切叶蚁亚科族火蚁族属火蚁属种红火蚁

枣实蝇

成虫:

头高大于长,雌雄的头宽相同,淡黄至黄褐色。

额表面平坦,两侧近于平行,约与复眼等宽。

颜略较额短,侧面观平直,触角沟浅而宽,中间具明显的颜脊。

复眼圆形,其高与长大致相等。

触角全长较颜短或约与颜等长,第3节的背端尖锐;触角芒裸或具短毛。

喙短,呈头状。

头部鬃序:

下侧额鬃3对,上侧额鬃2对;单眼后鬃、内顶鬃、外顶鬃、颊鬃各1对;单眼鬃退化,缺如或微小如毛状;单眼后鬃、外顶鬃和颊鬃淡黄色,上对上侧额鬃淡褐色,余全黑色。

中文学名枣实蝇拉丁学名CarpomyavesuvianaCosta界动物界目双翅目科实蝇科属咔实蝇属

落叶松枯梢病

落叶松枯梢病是。

发病范围主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

其主要现象是当年新梢受到危害,受害部位变为暗褐色或黑色,稍有收缩变细,并有树脂流出,病部弯曲下垂成钩状,叶枯萎脱落,顶部残留一小簇针叶,次年顶端再生新梢、年年发病,则多数枯梢成丛,形成扫帚状。

在病叶背面及病梢密生小黑点,为病菌的繁殖体,内生大量进行传播和侵染的孢子。

中文名落叶松枯梢病分类一种落叶松疾病原因由落叶松座腔菌引起分布于中国辽宁

松疱锈病

松疱锈病又称五针松疱锈病、五针松干锈病,通常以五针松受害最为普遍而严重。

从幼龄幼苗到成熟林分均可感病,但以20年生以下的中幼林感病最重。

严重发病林分的发病率可达70%以上。

感病红松当年松针长度减少30%,颜色变浅成灰绿色或无光泽,绝对干重减少27%;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树高显著降低,仅为健树的3/5~4/5,且逐年递减使树冠变为圆形,3~5年后干枯死亡。

西南地区的华山松人工林感病后,轻病林分发病率一般为5%左右重病率区常达30%以上,严重发病的林分可高达90%。

1984、1996年均被列入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中文名松疱锈病别名五针松疱锈病分布区域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朝鲜传播途径气流和雨水溅散

薇甘菊

薇甘菊((学名:

MikaniamicranthaKunth),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

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澳大利亚北昆士兰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大约在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中文学名薇甘菊拉丁学名MikaniamicranthaKunth别称小花蔓泽兰、小花假泽兰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桔梗目科菊科属假泽兰属种薇甘菊命名者Kunth英文名称Mile-a-minuteWeed英文名称SouthAmericanClimb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