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5154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docx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日期:

2010年5月24日出处:

长海高中编辑:

chgzlw阅读:

72次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历史备课组刘蔚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

  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

  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

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

  2、抓一个理念:

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

  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

  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

  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要求。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

  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

  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

  6、加强审题和答题方法的训练。

  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审题、答题的思想和方法,在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上下功夫,杜绝背题应考,要训练学生阐释历史问题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做到答案准确、完整、流畅、简洁、合乎语法规范。

  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下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云霄一中朱燕妹一、试卷的结构特点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各占5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全部八个专题的内容,总体难度适中。

  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漳州市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选择题题目简单而不失灵活。

  从在这次选择题的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平均得分在36分以上,有小部分学生得满分50分,得分率72%以上,可见选择题难度不大。

  但这次选择题的试题较为灵活,25道选择题有12道是材料型选择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体现多样性,有图画、古诗、生活场景、图表、宣传画、文学作品等。

  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知识迁移,再进行判断。

  注重回归教材的知识点的考查,这样的考查特点更为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2、彰显地方特色,贴近生活与现实。

  在选择题第5、12题涉及到漳州地方史,让学生在做题时倍感亲切。

  非选择题的第27题考查的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第三题是开放式问题,贴近生活。

  非选择题的第28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让人联想到今天的热点即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

  第26题和第29题也是热点问题,即中国近代化问题和经济全球化问题,学生都较为熟悉。

  3、突出文明史观,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突出了文明史观,比如第26、27、29题考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碰撞、交汇。

  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将能力要求表述为四个层面: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非选择题四道题的每一小道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考查的侧重点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

  有的是要求从图片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1小问、第27题的第1小问、第29题第3小问。

  有的是要求从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2小问,第27题的第2小问、第28题第1小问、第29题第2小问。

  在设问时结合材料与教材中产生,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时显得较为灵活,注重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在开放性的问题中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非选择题的四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较好,基本上可以得一半以上的分数。

  在考查时凸显了历史的情感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其价值判断能力。

  二、云霄一中学生答题优点与不足之处1、优点之处:

(1)选择题得分率高,有小部分学生的选择题得满分50分。

  非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较高,总分平均分66.359分。

  

(2)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较好。

  (3)回归教材知识点的回忆准确率高。

  (4)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

  2、不足之处:

(1)错别字现象还有。

  这在各个小题的回答中均能看到一些错别字。

  

(2)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特别表现在第26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看到分别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

  第27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

  第28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是不能回答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和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表述出来。

  (3)部分学生从图片、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方法没在把握。

  比如第26题第1、2小问,第27题第1、2小问,在第28题第1、2小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4)部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历史概念的表述不清。

  比如第26题第1小问的三个概念:

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的表述不清楚。

  第26题第2小问,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官僚资本主义,第27题第1小问的技术变化得分较差,没在理解技术这一概念。

  第28题第1小问的三个历史概念表述不清。

  (5)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不足。

  比如第26题第3小问,没有辨证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而曲折,大部分学生在第27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没有想到新式交通工具的负面影响。

  小部分学生在第29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不能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且没有体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回答时没有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论证史论。

  三、试题对云霄一中高一备课组的教学启示1、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

  认真研究福建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注意对历史教材的整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做到资源共享。

  2、倡导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

  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的考查特点看,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分析探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史料教学,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押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3、注重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同时注意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试卷突出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体现了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认识。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现在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中更要关注的是加强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这是新课程受所规定的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

  从这次答题情况来看如第29题的第1小问中,有部分学生对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把握清楚。

  4、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把握,确实落实三维目标。

  本份试卷是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考查,也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对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设计,在互动式教学中强化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在分析探讨问题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史实的认识中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试卷体现了对地方史的考查、贴近生活与现实的特点。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

  6、加强答题规范化的训练。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杨梅怡2010年1月27日一、本组基本情况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六位教师组成:

赵中义、潘金元、王爱涛、吕静。

  陆亚芹等。

  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

统一教研、统一进度.。

  二、定好基调,做好计划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

实、准、稳。

  实:

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

  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

  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

  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

  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就是稳步推进,稳中取胜。

  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过程实施:

(1)研究考纲,分析考点。

  备课组的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纲,领会相关的要求和精神,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试题,了解近年高考的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备考工作力求做实做细,尽量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2)加强合作,统一节奏。

  加强合作,体现在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评课。

  每周备课组活动一次,集体备课时定出每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可能考点。

  互相听课评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统一节奏,体现在高三备课组内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测验。

  本学期历史科组的作业的布置是合理,及时批改,做到全批全改。

  经常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了存在问题。

  每次测验后认真做好质量的分析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制订出整改的措施,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有关原因,帮助其赶上。

  (3)面向全体,提优补差。

  面向学生全体:

高三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全面推进,指导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把握基本线索。

  提优补差:

对尖子生的培养,定时间定内容,智力投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对踩线生和偏科的学生,定时间定内容,情感投资,鼓励帮助,使其成绩不断提高。

  (4)对外交流,收集信息。

  积极作好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加强和兄弟学校的联系以及业务的进修。

  四、存在问题尽管本学期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

1、各班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3、对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够,练习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故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

  4、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五、努力方向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

  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评价1、试卷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为50分钟,总分100。

  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基于初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难题。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我校六年级两个班,从总体成绩来看,一班平均分84.4,优秀率78%,及格率为100%;二班平均分82.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7%。

  两个班及格率差距不大,但优秀率差距较大,对于初一来说,二班的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存在问题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普遍。

  如:

第19题,学生分不清哪是教育成就,哪是政治思想。

  3、复习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1、夯实基础,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引导学生熟练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

  2、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加强比较教学,指导学生在纵横联系对比中构建立体式知识体系;开展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客观评价,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3、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提高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规范答题的能力。

  强调考试中一定要条理清晰、分要点逐条书写,尤其是答案书写序号化。

  毛延精2015年11月6日1七年级上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七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质量分析石泉初级中学王凡一、试卷的评价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政治历史合卷120分钟。

  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本次试卷共分两大题,卷面满分一百分。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

  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

  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本次考试,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57.8,优秀率仅8.3%,及格率为57.8%;对于七年级来说,优秀率太低,需要进一步抓紧。

  还有4人成绩低于30分。

  学困12人,应在今后加强辅导。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

  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

  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

  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判断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

  书写不公正、不规范,错别字多。

  如:

曲辕犁写成曲辕梨,把秦朝写成奏朝。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

  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如:

材料分析题很多同学答题出现偏差,史实混淆。

  语言组织混乱,词不达意。

  (4)学习行为不到位。

  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投入精力不足,时间太少,没有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尤其要重视中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到成绩的进步,要善于表扬学生。

  7、抓好后进生。

  对历史考试来说抓好10个优生,不如抓好1个差生对均分的贡献大。

  同时,要抓好学困生的教学。

  8、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通过这次考试,使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在以后的教学中克服这些不足,反思存在的问题,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二历史备课组试卷分析试卷共两大题,第一大题是选择题,共计20小题60分,第二大题是材料分析题,共计2小题40分。

  1.试题紧扣课标要求,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又有所创新,内容比较丰富,不超纲.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成绩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

  学生总体得分情况较好。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强。

  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

  存在问题1、概念混乱,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

  2、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

  3、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缺乏历史知识相互联系的基础和能力。

  4、不善于读文言文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应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高考方向2.提高课堂效率,狠抓三基,加强知识巩固、知识迁移与应用。

  3.把握学生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性。

  多鼓励、不打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落实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享受学习的快乐。

  4.在课堂上及课堂外对学生加强对材料分析题的训练,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材料。

  5.多进行个别辅导,有针对性的进行以弥补学生的缺陷。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次期中考试是市教科所统一出题,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

  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第一、二、三、单元。

  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

  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

  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