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4914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docx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

高一寒假作业(四)物质的分类

1.(2011·焦作高一期末)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解析:

 K2O属于氧化物,Na2CO3和Na2SiO3都属于盐。

答案:

 C

2.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

A.氧化物        B.盐

C.碱D.酸

解析:

 该题属于物质分类的问题,做题时要明确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胆矾是CuSO4·5H2O,是一种无机物,从酸、碱、盐的角度看是一种盐。

所以,熟悉不同的分类方法,了解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答案:

 B

3.符合图中阴影部门的物质是(  )

A.CH4B.CO

C.CO2D.H2CO3

解析:

 符合三个条件的应为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即CO2。

答案:

 C

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尿素、冰水混合物

B.乙醇、浓硫酸、胆矾

C.金刚石、铁矿石、大理石

D.水银、水蒸气、水煤气

解析:

 水银是液态汞,属于金属单质,水蒸气是水,属于化合物,水煤气是H2、CO的混合气体。

答案:

 D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硫酸与硝酸只有交叉关系

解析:

 化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解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硫酸与硝酸既有交叉关系(都是含氧酸),又有并列关系(一元酸、二元酸)。

答案:

 C

6.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B.H2SO4、H2CO3

C.SO2、NOD.Na2SO3、KClO3

解析:

 C2O3是非金属氧化物,C项与之同类。

答案:

 C

7.(2011·吉林一中高一期中)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

B.因它含有钾离子与酸根离子,故KHSO4是钾盐

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

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

解析:

 因KHSO4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A对;KHSO4是盐且含有钾元素,B对;KHSO4属于硫酸盐,C对;KHSO4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为H+和K+,故它不是酸,D错。

答案:

 D

8.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③⑤D.③④⑤

解析: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和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分子数目可能变化,而物质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

 B

9.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Ag

HCl

解析: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也不能反应,D中乙与丙、丙与丁均不能反应,故A、B、D不符合题意。

C中反应依次为:

甲和乙:

2CO+O2

2CO2;乙和丙:

CO+CuO

Cu+CO2;丙和丁:

2CuO+C

2Cu+CO2↑;甲和丁:

C+O2

CO2,丁―→乙:

2C+O2

2CO。

答案:

 C

10.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B.NO

C.Na2OD.N2O5

解析:

 已知题干中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

 D

11.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他们用DNA制造出了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镊子,以便能够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B.胶体

C.悬浊液D.乳浊液

解析:

 这种纳米级镊子的臂长只有7nm,恰好在胶体粒子直径范围内。

答案:

 B

1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解析:

 牛奶、豆浆、血液都是常见的胶体,故A错误;食盐水属于溶液,C项错误;石灰浆属于浊液,D项错误。

答案:

 B

13.(2011·天水一中高一学段考试)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不是分散系

B.一种分散系里只有分散质和分散剂两种物质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有色玻璃属于胶体

解析:

 稀硫酸是一种溶液,属于分散系,A错误;一种分散系里可能存在多种分散质和多种分散剂,B错误;分散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错误;有色玻璃属于胶体。

答案:

 D

14.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解析:

 本题考查了溶液与胶体的性质。

胶体本身是不带电荷的,而是胶体中的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了溶液中的离子而带电,A项错误;通电时,胶体粒子因带电而作定向移动,B项错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没有规律的,C项错误;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答案:

 D

15.(聊城实验中学月考)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点是(  )

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之间

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解析:

 胶体和溶液、浊液的最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

答案:

 A

1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③④⑥

解析:

 分散质的直径为1~100nm的粒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微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答案:

 B

17.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解析:

 纳米铜仍是铜单质,但性质较活泼,易被氧化。

答案:

 B

18.向氢氧化铁溶胶中逐滴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凝聚而沉淀,继续加入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  )

A.0.5mol·L-1盐酸B.0.5mol·L-1硫酸镁溶液

C.0.5mol·L-1氯化钾溶液D.蒸馏水

解析:

 使Fe(OH)3胶体消失的物质为酸,加酸时先凝聚,继续加则与Fe(OH)3反应。

答案:

 A

19.(2011·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期中)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下列物质时,不发生凝聚的是(  )

①硫酸镁溶液 ②硅酸胶体 ③氢氧化铁胶体 ④蔗糖溶液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用Cu(OH)2胶体做电泳实验,阴极蓝色加深,说明Cu(OH)2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向其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如MgSO4溶液)或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如硅酸胶体)均可以发生凝聚;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蔗糖不是电解质,加入后不发生凝聚,C正确。

答案:

 C

20.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5.5~36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

B.用一束光照射该分散系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C.该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

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OH)3

解析: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也能透过滤纸;由颜色可知分散质不是Fe(OH)3。

答案:

 B

21.(原创题)

(1)根据交叉分类法,请用斜线将下面框图的盐与盐的分类连线接起来。

 

  

  

 

 

 

(2)根据分类的方法和知识,将(Ⅰ)中的反应与(Ⅱ)中的反应类型用短线连接起来。

   (Ⅰ)           (Ⅱ)

A.CuO+H2

Cu+H2O      ①置换反应

B.CaCO3

CaO+CO2↑②复分解反应

C.AgNO3+HCl===AgCl↓+HNO3③分解反应

D.Na2O+H2O===2NaOH④化合反应

答案:

 

22.实验室里常用干燥剂有:

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做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

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等。

(1)写出制取干燥剂碱石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②④⑤D.全部

(3)上述干燥剂中,不宜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的是________。

(4)上述干燥剂①~④,其主要化学成分依次属于______________(填各物质所属的类别)。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物质分类的方法。

当然分类标准不同,所分出的种类就不同,关键是要通过题干所给的信息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划分。

浓硫酸是H2SO4与水的混合物,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酸。

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属于盐;变色硅胶是SiO2和CoCl2的混合物;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混合物。

答案:

 

(1)CaO+H2O===Ca(OH)2、Ca(OH)2

CaO+H2O

(2)B (3)⑤ (4)酸、盐、氧化物、氧化物

23.在稀硫酸、小苏打、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烧碱8种物质中,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为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应是金属,且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H之前,③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

 

(1)Fe H2SO4 CO2 NaOH NaHCO3

(2)Fe+H2SO4===FeSO4+H2↑

NaHCO3+NaOH===Na2CO3+H2O

24.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1)如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

(2)

物质类别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1HCl

②_______

③___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__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后面的横线上。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碱有NaOH、KOH、Ba(OH)2、Ca(OH)2;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

CO2(少量)+2NaOH===Na2CO3+H2O。

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

2H2O2

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气体是CO2。

答案:

 

(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或H2CO3均可)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或KNO3或K2SO3)

(3)CO2+2NaOH===Na2CO3+H2O

(4)2H2O2

2H2O+O2↑

(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气体是CO2

25.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

 

(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26.

(1)已知Fe(OH)3胶粒带正电荷。

Al(OH)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2SiO3胶粒带负电荷,则下列实验的现象分别是:

①Fe(OH)3胶体和Al(OH)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OH)3胶体和H2SiO3胶体混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解析:

 

(1)①Fe(OH)3胶粒与Al(OH)3胶粒电性相同,不能中和,不聚沉。

②Fe(OH)3胶粒与H2SiO3胶粒电性相反,相混后互相电性中和,胶体凝聚为沉淀。

通常,深色沉淀和白色沉淀混合显示深色。

(2)Al(OH)3胶体能净水,是由于Al(OH)3胶粒带正电荷,中和水体中带负电荷的泥沙胶粒,共同凝聚为沉淀。

Fe(OH)3胶粒也带正电荷,故Fe(OH)3胶体有相同的净水效果。

答案:

 

(1)①无明显现象 ②液体变浑浊,并形成了红褐色沉淀 

(2)能

27.生活和生产中常用到胶体的性质,请看下述三例:

(1)医学上治疗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

透析原理同胶体的_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类似,透析膜的孔径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液内毒性物质粒子的直径,毒性物质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2)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再接通直流电源。

这时,阳极聚集________,阴极聚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泥和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做法运用了________原理。

解析:

 

(1)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类似于半透膜,它能让直径小于其孔径的毒性物质粒子透过,血液是胶体,不能透过透析膜。

(2)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故在通直流电时,胶体粒子产生电泳现象。

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而陶土胶粒带负电荷,阳极聚集的是带负电荷的陶土胶体微粒,阴极聚集的是带正电荷的氧化铁胶体微粒,从而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3)的原理同

(2),是气溶胶中的烟尘发生电泳。

答案:

 

(1)渗析 半透膜 大于

(2)陶土胶粒 氧化铁胶粒 前者胶粒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后者胶粒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 

(2)电泳

28.半透膜与滤纸一样有许多小孔,但孔径比滤纸小,为证实半透膜只能通过离子和较小的分子,胶体分散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现把10mL淀粉胶体和50mLK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

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mL烧杯中的液体做如下实验。

(1)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和胶体的透过性。

由于溶液可透过半透膜,故试管内含Cl-,Ag++Cl-===AgCl↓;而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故试管内不含淀粉,加入碘水后,不变蓝。

答案:

 

(1)出现白色沉淀 

(2)无明显变化

(3)Cl-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