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3616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docx

8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附答案

如皋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命题:

曹恒平审核:

平亚云考试时间共计100分钟试卷分值:

100分)

1.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

1.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说法错误的是(▲)

A.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

B.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C.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2.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4.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

5.我们的家乡如皋市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们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7.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白云B.凉亭C.飞鸟D.水中的鱼

8.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

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

D.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烛的熔化特点

9.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蓝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A.清晰的红色“E”字B.几乎看不出“E”字

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D.清晰的黑色“E”字

10.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坑而溅污衣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坑

B.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暗处是水坑

C.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坑;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坑

D.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坑;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坑

11.照镜子时人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不小心镜子裂开成两半,并分别向上下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人通过上、下两半面镜子(▲)

A.不能成像了

B.只能各成一半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像在相同位置

12.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

13.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14.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5.两个平面镜M、N之间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与镜面M平行,经过两个平面镜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与镜面N平行,则角θ的大小为()

A.90°    B.60°C.45°    D.30°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为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

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可以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这种做法利用了?

;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减少?

的干

扰,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

(选填“高”或“大”)些.为节约用水,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原因是减慢了水分的?

17.《九曲棹歌》诗中写道: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等太阳出来后,桑麻叶上的“露”会消失,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这一过程是?

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长约10cm的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映在平静湖水的蜻蜓的“倒影”长约?

cm;“倒影”距蜻蜓?

m,该“倒影”是蜻蜓的?

(选填“影子”、“实像”或“虚像”).

18.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查阅资料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只有60?

,当温度达到?

?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开始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

.2295593922955939

熔点

沸点

19.通常情况下物质所处的状态是有温度决定的,己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氮和氧的熔点和沸点如右表所示.

的氮是▲态,-20

的氧是▲态;

)采用先液化空气再来提取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在氧和氮中最先分离出来的是▲;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来分离,首先液化的是▲.

20.修建青藏铁路要穿越某些特殊区域,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筑路工人在铁路两侧插了许多叫“热棒”的柱子,“热棒”里装有液态氨,它的工作原理是: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吸收热量发生▲现象变成气态氨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放出热量发生▲现象又变成液态氨流回棒低,从而防止路基因▲变化过大而变形、损坏。

21.人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时,会感到鱼在水中的深度变▲了,这是应为光从▲射向▲时发生了▲,所以用鱼叉叉鱼时应该让鱼叉对准“鱼”的▲叉过去,而用激光射鱼时应该射向“鱼”的▲(下方、鱼身、上方)。

三、实验与探究(共计45分)

22.按题目要求完成(4×2=8分)

(1)如图所示,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线段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如图所示,点S为光源,P为不透光的挡光板,下面为平面镜,试画出在P的右侧能够看到S的像的范围。

(4)如图所示,水里的光源O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水面,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折射光线经过A点,请在答题卡图中先通过虚线作图找出水面处的反射点,再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3.(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乙中①、②所示,则图▲(①/②)是沸腾时的情况。

(2)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4)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5)实验后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象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6)在装水的大烧杯中,浮着一个盛有适量水的试管,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水的温度▲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沸腾。

(填“能”或“不能”)

24.(10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和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所示)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室内光线应▲一些(选填“亮”或“暗”)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图中的A'和A?

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选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透过玻璃板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总结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的是▲(选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6)如图所示,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最好选用(▲);

(7)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较▲(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25.(9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

(4)要完成本实验,除了图中出现的实验器材外,还应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

(5)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是图丁中的▲_(填序号).

26.(6分)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

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

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

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

他一边吹哨子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

序号

A

B

C

D

E

F

注射器规格(ml)

2.5

2.5

2.5

5

5

5

空气柱长度(cm)

2

1.5

1

2

1.5

1

频率(Hz)

337

488

562

300

337

488

声强级(dB)

75

75

60

75

60

75

 

(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

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2)选用序号为▲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

在空气柱的▲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选填“C”或“D”)。

27.(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选填“厚度”、“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如皋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1B2C3A4C5A6B7D8B9D10D11D12C13D14B15B

16.固体能传声;噪声;大;汽化

17.汽化;吸;10;1.2;虚像

18.60;不会;60

19.固;液;氮气;氧气

20.汽化;液化;温度

21.浅;水;空气;折射;下方;鱼身

22.略

23.

(1)

(3)98;保持不变(4)水的初温太低(水的质量太大)

(5)D(6)能;不能

24.

(1)暗;P

(2)透过玻璃板看光屏的,应该直接观察光屏(3)像距v(4)薄

(6)不;转向自己(6)A(7)亮;C

25.

(1)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2)OA;可逆

(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量角器(5)不在;3

26.

(1)粗细;高

(2)AD/BE/CE;长度;低(3)D

27.

(1)虚

(2)厚度(3)45(4)靠近(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