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3334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docx

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2019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1.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XX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

1.阅读理解能力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阅读材料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筛选并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存储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4.写作能力

掌握文体知识,能根据需要按照选定的文体写作。

能够根据文章中心组织、剪裁材料。

具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三、试卷结构

模块

比例

题型

职业理念

13%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教育法律法规

13%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3%

文化素养

13%

基本能力

48%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写作题

合计

100%

单项选择题:

约47%

非选择题:

约53%

四、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小明站到讲台边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

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

(2)“五岳”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下列不属于“五岳”的一项是

A.泰山B.华山C.黄山D.衡山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注释】

罔:

迷惑、糊涂。

殆:

疑惑、危险。

(3)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

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

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

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王林在学校因同学给他起外号,将同学的鼻子打出了血。

班主任徐老师给王林的爸爸打电话,让他下午到学校来。

放学时,王林的爸爸刚来到校门口,等在那里的徐老师当着众人的面,第一句话就是:

“这么点儿大的孩子都管不好,还用我教你吗?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徐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3.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800字。

附送:

【每日一练】小学综合素质

1、单项选择题

1.期末考试来临,某校老师决定将音体美考试提前一个月进行,把语数外放在期末考试期间考。

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B.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

C.错误,不利于校际公平竞争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为了讲好公开课,不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来听课,教师的做法显然违背的是()

A.教育公平B.因材施教

C.因势利导D.循循善诱

3.某老师经常利用周末向农民请教农业知识,看科普书籍,并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

这说明教师具有()

A.校本教研意识B.课程开发意识

C.课程评价意识D.校本培训意识

4.课堂上杨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误,学生指出后,杨老师不但没有批评,反而表扬该生善于思考,具有质疑精神。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B.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C.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5.某公立小学为了筹集更多的经费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兴办了一所校办工厂。

该小学的做法()

A.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开展盈利活动

B.合法,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兴办校办产业

C.不合法,违反了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D.不合法,违反了学校不得从事勤工俭学和社会盈利服务的规定

6.小学教师王某劝退了两个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王某的做法()

A.合法,教师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B.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荣誉权

C.合法,教师有劝退学生的权利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7.某小学规定,女老师必须在学校工作3年后方可怀孕,否则产假按事假对待。

该规定()

A.合法,体现了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利

B.合法,保障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C.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人权

D.不合法,侵犯了女教师的身体权

8.成年人杨某对7岁的小明说:

“你敢砸人家的玻璃,你就是英雄。

”小明听后,拿起一块石头就砸碎了小刚家的玻璃。

对小刚家的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B.小明的监护人

C.小明D.杨某

9.小学生小光放学回家后被妈妈骂了一顿,一气之下跑到好朋友家里要求借宿一晚,小亮的父母答应了。

关于小亮父母对小光的留宿行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小亮的父母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B.小亮的父母可以留宿小光以保护小光的人身安全

C.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的父母

D.小亮的父母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小光所在的学校

10.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的嘴巴。

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2、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问题:

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玩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

“咱俩一起玩吧。

”晓星生硬地问道:

“为什么?

”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

“因为我喜欢你啊!

”他们两人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

“想让大家一起玩吗?

那就大声招呼大家来吧!

”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

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的很开心。

过后,马老师仔细观察晓星的行为,了解他与同伴相处的困难所在:

其实晓星和同学们一起玩,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他人相处,欺负同学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而已。

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交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马老师的教育行为。

 

2.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问题:

一天上午,晓轩突然在教室里大叫起来:

“陈老师,我新买的钢笔不见了。

”这时,很多同学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小明,有的想要打开他的书包检查,小明一边说“我没拿”,一边推开同学们的手,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为班上同学丢的几件东西都是在小明那里找到的,我安慰一下晓轩,然后让大家安静下来,说:

“晓轩的钢笔肯定会找回来的,现在大家先安心上课。

中午,小明悄悄来到办公室,递给我一支钢笔,我问他:

“这是晓轩的钢笔吗?

”他点头。

我又问他:

“你为什么要拿他的钢笔呢?

”他说:

“这支钢笔很漂亮。

”我说:

“东西再漂亮也是别人的,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你知道吗?

”小明惭愧地点点头。

经过调查我发现,小明平时去亲朋好友家里,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便拿,久而久之,养成了“顺手牵羊”的坏毛病,就此,我多次跟小明的父母沟通,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帮助孩子意识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我还在班上组织班会活动,让大家熟练掌握向别人借东西的礼貌用语。

经过不断的努力,小明终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教育行为。

3、教育写作题

请以“教育从心开始”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该老师将音体美考试提前一个月进行,是没有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减少了音体美课程的上课时间,是轻视体音美课程的表现,只重视语数外学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A【解析】教师为了讲好公开课,不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来听课,是没有公平对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违背了教育公平。

3.B【解析】题目中该教师把农业知识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中,还印成小册子发给同事,这是开发新课程的表现,说明他具有课程开发意识。

4.B【解析】学生对杨老师的错误提出质疑,而不是盲从教师的错误,这是具有求异、反思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不是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5.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兴办校办产业。

6.D【解析】题干所述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是不合法的。

7.C【解析】题干的说法是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

8.A【解析】由于小明是行为人但未成年,而且其行为是由成年人杨某教唆的,因此对此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是杨某和小明的监护人。

9.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10.C【解析】题干中教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是不正确的。

2、材料分析题

1.马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值得肯定的。

现代学生观认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晓星处于这一时期,是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的。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中的人,意味着学生还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

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

没有缺陷,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良好品德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马老师组织了“交朋友”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教给了晓星与人相处的方法。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需求的人。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晓星是想要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他有这种交往的需求,但是因为欺负同学使他被孤立,所以老师需要把晓星的交往需求激励出来,并通过班干部主动和他交往的方式去建立这种联系。

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教师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独特性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马老师能够找到晓星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

2.材料中陈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遵循了以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关爱学生要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当其他同学怀疑小明偷钢笔并要搜小明的书包时,陈老师并没有鼓励同学们这样做,而是让同学们先上课。

这是对小明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关爱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老师对小明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并动员家长在和班会活动中对小明进行教育,最终让小明改变了乱拿别人东西的不良习惯。

这体现了陈老师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

3、教育写作题

【参考范文】

2019年小学综合素质试题

“教育从心开始”早就被人们提出来了,但一般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对学生的关爱,而我认为它更深、更广的含义应该指教育机智。

被人们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不正好体现了这个特点吗?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给学生师爱。

教育如果没有爱无疑于茫茫沙漠没有水源。

但这“爱”,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方式恰当的爱能让学生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与幸福,这种爱如同涓涓细流能让学生干涸的心田得到滋养;反之会让学生感受到火上浇油的烦躁与愤恨。

要做一名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爱”。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在教学中讲究技巧。

我的音乐老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我班新选的音乐委员因为胆量小放不开,高音部分总是上不去,老师就对她说:

“你的声音很好听,这首歌更好听,我想跟着你学,请把我也当作你的同学,放开了唱,一定能唱好的。

”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那以后,自信点燃了她学习的激情,笑容随时绽放在她的脸上。

就是这句微不足道的鼓励却让这个学生得到了学习的快乐。

所以我想起人们常说的:

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学生辉煌的人生,也可以摧毁学生理想的城堡。

教育从心开始,就是要注意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

遭遇偶发事件一定要冷静,要处理得灵活。

有的年轻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硬逼着学生交出所看的书籍,可有的学生就是不愿交,于是和学生抢、厮打,最终不了了之。

用一个眼神、一句话去提示他,让他自己把书收到课桌下,下课后再找他谈,难道这不是良策吗?

课堂上还有更多的偶发事件,比如教室突然飞进“不速之客”,并且已经虏获了学生的心,不妨就此开一个“如何保护动物”的主题班会;再比如罕见的白雪让学生目不转睛的时候,何不让他们一次看个够?

当今这个社会只要你能取得教师资格证,能被学校聘用,你就可以成为一名教师,就这一点来说当老师很容易,但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的很难,学生是活生生的发展的个体,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改进、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

既然选择了做人梯,那么我们就应该捧着一颗爱心,带着一双慧眼,用机智去经营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