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315.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3186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务3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实务3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实务3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实务3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实务3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务315.docx

《实务3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务315.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务315.docx

实务315

儿童社会工作(0-18)

特点:

1、社会属性(童年是人生基础、家庭基础)

2、儿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3、成长发展:

快速、阶段、顺序、不均衡、个体差异、分化与互补

需要:

1、生存(生命存在、社会存在)

2、发展(良好家庭生活、受教育、足够休闲娱乐)

3、受保护(虐待、忽视、剥削)

4、社会化(生活技能、自我观念、良好生活习惯、道德品质)

问题:

1、生存(新生儿健康、营养、户籍)

2、发展(贫困、家庭监护)

3、保护(遗弃、体罚和肢体虐待、性侵、忽视、拐卖)

工作类型:

1、支持性

2、补充性

3、替代性

4、保护性

特点:

1、明确了专业价值理念

2、界定工作的理论知识范围

3、聚焦亲职能力建设,突出家庭监护服务

4、兼顾了专业理想和本土化实务路径之间的平衡

原则:

1、儿童中心

2、服务个别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参与

内容:

一、促进儿童成长

1、传播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早期喂养、早教、科学育儿)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娱乐和休闲、社会化引导)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

1、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就业援助)

2、监护状况(亲职教育、“四点半课堂”)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

2、家庭寄养

3、机构养育

方法:

1、儿童社会工作的评估(家访、实地观察、会谈、查阅文档)

2、个案辅导(游戏辅导无导向导向)

3、团体辅导(发展性团体、治疗性团体)

(1)学校辅导课程

(2)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

4、儿童友好社区交涉建设倡导方法

完善社区基本建设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④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青少年社会工作(14-34)

特点:

多变、创新、反叛

分类:

1、正值青年

2、问题青年

3、文化叛逆青年

4、政治偏激青年

需要:

问题:

贫困、亲子关系、心理健康、厌学、网瘾、婚恋、犯罪、社会参与

特点:

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2、专业方法更强调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向性方面的整合性运用

3、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

原则: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理论:

一、发展理论

1、生物进化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

4、认知发展论皮亚杰

5、社会文化论

二、偏差理论

1、社会次文化理论

2、社会互动理论

3、社会联结理论(依附感、承担感、参与感、信念)

4、整合理论

内容:

1、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思想引导、习惯养成、职业指导、婚恋服务、

社交指导)

2、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困难帮扶、权益保护、法律服务、心理疏导)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正面联系、临界预防、行为矫治、社会观护)

方法:

1、直接:

个案、小组、社区、整合

2、服务项目成效评估(环节:

资源投入、活动/服务、服务成效、处

境分析、假设/理论基础、外在环境、逻辑关系)

3、青少年自我探索:

理论:

辨识认定论

韦恩斯坦的“自我探索历程”

运用:

“生命环”活动

我的生命线

生命的蓝图

4、青少年就业辅导服务:

理论:

Wood“生涯选择配合论”

运用:

“彩绘生涯”P126

5、青少年历奇辅导服务:

理论:

元素:

历奇活动、野外、个人及小组辅导、经验学习法

4个训练模式:

“历奇波浪”:

主要指活动讲解、过程和解说

“野外挑战”:

着重个人与大自然的挑战

“情感反思”:

指学员内在反思

“多元创意”:

包括利用音乐、戏剧、手工艺等多种方法带出重点

运用:

P127

6、青少年空间:

理论:

社会参与增能理论

运用:

P128

7、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社区:

举办各类促进社会参与的社区活动,有助于青少年适应并融入社会

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行动系统建设

◎整合:

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

老年社会工作(60+)

特点:

1、生理变化:

人体就大系统的老化

2、心理变化:

智力、人格、记忆力的变化

◎注意:

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

所有事放慢节奏

关注身体健康对心理功能的重要性

3、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理论解释:

角色理论活动理论与撤离理论

社会建构理论现代理论

需要:

1、健康维护2、经济保障3、就业休闲4、社会参与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7、后事按排8、一条龙照顾

问题:

1、疾病与医疗2、家庭照顾3、宜居环境4、代际隔阂5、社会隔阂

对象:

贫困、残疾、失独、一般

目的: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特点:

1、社会价值观常会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内容:

一、圣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抑郁、痴呆、谵妄、焦虑)P139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1、珍惜生活,活在当下

2、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构建生命的意义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4、接受生活中的好坏,和解和宽恕,弥补缺憾

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伴侣、家庭体系、照顾人支持体系、社会性)

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顾P141

2、临终关怀(控制疼痛和症状、医疗费、丧亲后续服务)

3、丧亲问题(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抑郁期、接受期)

◎工作:

提供情感支持争取合理权益

提供相关信息做丧亲辅导

4、自杀(线索:

直接、间接、行为线索)

方法:

一、评估

◎类型:

1、社区居家养老评估2、机构养老评估

3、老年个案管理评估

◎方法:

1、实施评估的物理环境2、选择最佳时机做评估

3、解释评估的目的4、注意保密问题

5、通过观察收集评估信息

◎工具:

量表(身体健康、心理和情绪、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经济状况、环境安全)

◎注意事项:

1、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人的需要,防止过度自立、

依赖

2、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

3、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

4、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

二、缅怀往事疗法

整合性、工具性、传递性、叙事性、规避现实型、强迫性

三、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2、动机及发小组(10-15人)

四、社区照顾

◎对象:

空巢、独居、高龄、伤残、失独、困难

◎工作方案:

1、老年友好型城市与老年宜居社区

2、长期照护(四A原则:

可接近性、可获得性、

可负担性、可接受性)

3、社区照顾

五、老年机构照顾

◎类型:

托老所、老年公寓、护老院、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养老院/老人院、

老年护理院

◎养老机构中社工角色P154

◎社工工作P155

 

妇女社会工作

需要:

1、生命保障

2、生殖健康

3、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

4、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问题:

1、婚姻与家庭

2、针对妇女的暴力

3、生殖健康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

5、妇女就业

6、妇女贫困化问题

7、妇女参政

8、失独家庭

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个人的即政治的”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目标:

1、直接目标

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重塑自我、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内容:

一、针对妇女具体需要和发展的工作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试与工作策略

婚姻和家庭关系调试(夫妻、婆媳、亲子)

这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针对失独家庭的服务(社会、社区、家庭)

性别视角的家庭工作原则

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原则的使用策略

2、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

针对妇女的婚姻暴力

拐卖妇女

针对妇女的性骚扰和性侵害

针对妇女的暴力

3、针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

4、针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5、推动妇女参政

6、改善妇女贫困状况

二、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

◎维权途径:

1、向社会以及妇女宣传各种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知识

2、调查研究妇女权益状况,为健全和落实权益保障立法提

供事实依据

3、督导妇女权利的落实状况

4、倡导、督促健全维护妇女权益的机制

三、推进性平等的工作

1、宣传和贯彻马克是主义妇女观

2、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3、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理论:

1、女权主义(自由主义、激进、社会主义、后结构主义)

2、社会性别论

方法:

1、性别分析方法(性别角色分工、性别需求、其他)

2、妇女增能

◎干预方式:

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觉醒、倡导政策改变

3、性别视角

建立关系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

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社区层面(宣传教育、参与学习、倡导、资源连接)

4、多部门合作

 

残疾人社会工作

分类:

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

需求:

康复、教育、劳动、文化生活、社会福利、环境友好

问题:

1、物质层面的困难

2、精神层面的困难

3、社会交往的困难

特点:

1、理论视角的特殊性

社会代价理论社区照顾理论社会网络理论

2、功能发挥的特殊性

微观中观宏观

3、实务前提的特殊性

内容:

1、政策层面: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残疾人社会保护政策体系建设

残疾人的民生权利和人身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和保障

实施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国家规划,把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2、服务层面:

残疾人康复服务

教育康复(残疾人、家属/监护人、社会组织/爱心人士)

职业康复(咨询、评估、培训、就业指导)

社区康复(残疾的预防、康复评定和建档、具体康复活动)

方法:

1、社区康复模式

◎原则:

社会化的工作原则成本低、覆盖广的原则

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因势利导

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

2、社会康复模式

3、职业康复模式(咨询、评估、培训、就业指导)

4、教育康复模式

特特殊教育

如何配合特殊教育工作(本人、家属、社会组织/机构/康复工作者)

 

矫正社会工作

作用:

1、针对违法犯罪人员

监管矫正服务

2、针对社会环境

营造有利于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

3、正常家庭生活

4、再社会化

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取得社会公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特点:

1、特殊性:

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2、复杂性:

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3、长期性:

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4、专业性:

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内容:

一、司法判决前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

◎调查报告:

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本人生活史

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

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

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二、监禁场所中

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

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

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生活习惯

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

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公民教育

心理、情绪辅导

职业技能训练

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

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

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

帮助服刑人员建构支持性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

促进就业帮助接受教育基本生活救助落实社会保障

四、刑满释放后

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4、提供物质救助

五、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1、为涉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

理论:

1、行为主义理论

2、认知理论

3、标签理论

4、优势视角

5、“社会-心理”视角

方法:

1、改善服务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

行为治疗法

◎技巧:

反应性治疗技巧(反制约、系统脱敏/交互抑制、厌恶疗法)操作性治疗技巧(正增强、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综合性治疗技巧(由规则管理行为、模仿、敢于自表训练、

松弛训练)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

◎非理性信念检查技巧:

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

◎辩论技巧:

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

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想象

同伴教育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

◎方法:

同伴教育辅导员能力提升小组、同伴教育主题活动、

“同伴信箱”、“同伴之音”、“同伴演讲”

2、改善服务对象社会环境

社区工作方法(综合治理、社区教育、挖掘社区志愿力量)

社会行政

社会工作研究

3、个案管理:

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注意:

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专业关系

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界定:

优待、抚恤、安置

特点:

1、政治性

2、特殊性

3、协调性

4、有限性(政治任务的市场化、社会工作的辅助性)

需要:

一、优抚医院

1、治疗康复需要

2、基本生存需要

3、家庭生活需要

4、社会交往需要

5、社会尊重需要

界定:

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

伍军人

二、光荣医院

1、婚姻家庭

2、健康维护

3、社会参与

4、社会尊重

界定:

老年、残疾、未满16邹素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进入老年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

三、复员退伍军人

1、就业权益保障

2、社会再适应的心理调适

界定:

复员军人:

1954年10月31日开始试行义务兵役制以前

退伍军人:

1954年11月1日以后

四、军休

1、军队情结

2、社会尊重

3、健康维护

4、多元养老

5、社会参与

问题:

一、优抚医院:

1、生活适应困难,缺乏病理常识和自理、护理知识

2、心里障碍严重,难以接受伤病导致的障碍

3、生活保障问题

4、家庭婚姻障碍,生儿育女困难

5、社会隔离问题

二、光荣医院:

1、心理失衡

2、社会地位下降

3、社会隔离

4、老年慢性病增加与生活质量受损

5、老化问题

三、复员退伍军人:

1、就业难

2、隐性失业

3、延迟上岗

四、军休:

1、角色失调

2、心理失衡

3、行为失范

内容:

一、优抚医院

总体内容:

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问题

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象医院环境的适应

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

4、出院及跟进服务

5、其他方面

特别内容:

P238

二、光荣医院

主要内容:

P238

特别内容:

1、疏于照顾问题(服务对象丧失基本日常活动的选择权、

隔离、“贴标签”)

2、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解决和预防

3、性与亲密关系

三、复员退伍军人P240

四、军休

主要内容:

接收安置前、中、后

主要功能:

P241

五、烈士褒扬P242

六、军供

方法:

一、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

◎理论:

1、社会角色理论

2、认知行为理论

3、社会融合理论

◎介入重点:

1、基于角色分析的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基于多层面分析的社会融合模式

微观层面:

推进军休老人与社会老人融合

中观层面:

推进军休社区与驻地社区融合

宏观层面:

推进军队保障与地方保障融合

二、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和老人结合)

◎理论:

1、人生回顾

2、临终关怀

◎介入重点:

1、精神问题的解决:

关于生命的意义

精神要素:

对自我的超越、对意义的求索、与他人的联结感

人生回顾介入步骤: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回顾人生经历

制作人生回顾手册

©人生回顾过程中社工要善于“积极倾听”

原则:

SOLER

步骤:

邀请、聆听、回应

2、难以承受的告别:

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针对服务对象的临终关怀

针对朋辈群体的哀伤辅导

三、危机干预方法

理论:

1、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2、危机干预和任务中心模式

介入重点:

1、危机干预模式(开展评估、建立关系、聚焦问题、稳定情绪、

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后续跟进)

2、任务中心模式:

(准备或介入、探索问题、确定目标和时间限

制、规划和制定任务、借宿任务,即终止和评估)

四、支持网络建构

理论:

1、社会适应理论

2、社会支持理论

介入重点:

1、正式网络建构:

部门联动

政策倡导

资源链接

2、非正式网络建构:

小组辅导

个案辅导

五、社会工作督导

理论:

1、增强全能

2、社会工作督导

介入重点:

增强权能视野下的督导过程

1、辨识无力感(辨识受督导者内心感受的无力感状态、

辨识督导关系中的无力感状态)

2、增强权能

提高受督导者的权利意识

增强受督导者的能力感

发展受督导者的能力

3、效果评估(过程取向、结果取向)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2、特困人员供养

3、受灾人员救助

4、医疗救助

5、教育救助

6、住房救助

7、就业救助

8、临时救助

方针:

1、救急难

2、托底线

3、可持续

需求:

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交需求

4、尊重需求

5、自我实现需求

特点:

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

作用:

1、协助服务对象申请适合的救助项目

2、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3、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4、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内容: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

1、服务对象识别

2、帮助申请救助

3、提供心理支持

4、调解家庭关系

5、开展能力建设

6、促进社会融入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

1、提供基本生活条件

2、提供日常生活照料

3、提供疾病治疗

4、办理丧葬事宜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协助申请救助

2、改善救治环境

3、协调医疗资源

4、强化社会支持

四、住房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协助申请住房救助

2、宣传讲解政策

五、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提供教育机会

2、提供教育补助

3、心理能力建设

六、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转变就业观念

2、自我认知调整

3、就业技能培训

4、连接就业资源

七、临时救助

1、危机干预

2、外展服务

3、机构救助

八、受灾人员救助

1、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不同阶段

灾后紧急救援到一个月内的临时安置阶段

灾后一个月到半年

灾后半年至三年中长期恢复重建阶段

2、服务内容

协助安置受灾人员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

修复社会支持系统

④社区重建与发展

方法:

一、社会支持网络

◎理论:

每个人都处于社会关系中,无法自

绝于社会而存在

◎网络中关系:

工作伙伴、生活协助、

关系连接、心灵抚慰

◎建构途径:

1、丰富社会支持网络的成员

2、整合社会支持网络资源

3、发挥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

物质援助

情感慰藉

心理疏导

④关系支持

◎应用策略:

1、政府层面:

参与政策倡导

2、社会层面:

发挥组织影响

3、社区层面:

提供专业服务

4、个人层面:

强化网络效益

二、个案管理:

评估服务对象、确定服务方式、撰写服务报告、制定服务计划、实施服务计划

家庭社会工作

类型: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单亲家庭

注意:

1、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

3、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

工作:

1、以家庭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

2、以家庭作为服务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

3、以家庭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

特点: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环境因素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功能:

1、增强家庭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做好改变的准备

2、结合家庭的治疗和支持,保障家庭维持有效的家庭功能

3、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维护家庭成员有效、满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

区别:

1、起源不同(工作早治疗晚)

2、关注焦点不同(工作广)

3、工作理念不同(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治疗注重家庭系统)

4、专业关系不同(工作关系良好,治疗不突出)

5、专业技巧不同(工作技巧广泛,综合性强)

关系:

1、服务领域相互影响

2、服务模式相互影响

3、服务原理相互影响

4、工作人员相互影响

基本假设:

1、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

3、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

4、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

理论:

1、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家庭所面临的危机即是机会,也是挑战

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组成阶段

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④青少年家庭阶段

⑤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⑥家庭调整阶段

⑦中年夫妇家庭阶段

⑧老年人家庭阶段

3、家庭抗逆力

◎针对保护因素和危机因素,家庭抗逆力认为,常见的有三种关联

方式:

平行式抵消式综合式

4、生态系统理论

◎影响个人发展的环境可以分为四个系统:

微观系统

中观系统

外部系统

④宏观系统

内容:

1、改善亲子关系的家庭服务

家庭行为学习

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2、改善夫妻关系的家庭服务

婚姻辅导

家庭暴力的干预

我国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