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3153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docx

潜江某工业气体项目详勘汇总

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

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工业气体项目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一、前 言

1.1工程概述

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拟在湖北省潜江市长飞潜江科技园开发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工业气体项目,总建筑面积371.71m2,该工程由湖北省缘达化工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该拟建物具体性质如下:

表1 拟建筑物概况览表

建、构筑物或设备名称

建筑

面积

m2

结构

类型

层数

±0.00

(m)

基础埋置深度(m)

拟采用基础类型及荷重

建、构筑物总荷重

基底面积(m2)

中柱

荷重(KN)

边柱

荷重(KN)

装置辅助用房

371.71

钢框架

2层

32.00

-1.5

600

400

270.71

甲醇储罐

设备

基础

32.00

2160

210.3

F403/F404

设备

基础

32.00

571

514.5

F204

设备

基础

32.00

581

B501

设备

基础

32.00

250

-

事故池

池类

结构

32.00

-5.8

80.0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对应的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受建设方委托,该工程的详细勘察工作由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承担。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2.1勘察目的

查清拟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为拟建筑物选定合适的基础持力层,对其承载力作出评价,选定合理的基础型式,为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2.2任务及要求

(1)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2)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3)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并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供合理的基础持力层及经济合理的基础型式。

(5)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支护设计建议方案等。

(6)判别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按甲方提供的拟建筑物规划总平面图(1:

1000);并严格执行以下有关国家规范,遵守操作规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

(5)《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

(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14)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9)《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159-2012)

(10)《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

1.4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本次勘察根据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共布设勘探孔26个,各勘探点孔位及高程均由我公司测量人员现场引测而得(A1:

Y=528579.151、X=3375329.710,H=32.462m;A2:

Y=528579.156、X=3375208.780,H=32.265

m),引测点距拟建场地较远,故未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上标注。

其坐标为西安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现场勘察工作采用钻探以及静力触探,并结合了标准贯入、土工试验等方法,现场所有钻探孔已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回填、封孔。

野外工作始于2017年8月15日,止于2017年8月20日,共完成工作量如下:

(1)钻探孔18个,累计进尺439.00m;静力触探孔11个(含配打孔3个),进尺255.80m。

(2)取原状土试样54组,扰动样22组,水样2组。

土样、水样试验委托湖北恒盛信诺基础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完成。

(3)现场标准贯入试验96次。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区位于潜江市王场镇长飞科技园。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汉江冲积平原,为堆积地貌形态,场地多为人工新近填埋、压实砂土层。

现场地地势较平坦,标高在31.84-32.52m之间变化。

2.2、地质构造

场地是江汉盆地的一部分,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砂岩、粘土岩、砂砾岩及泥岩,上覆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度大于100m;场区附近无活动断裂构造存在,地壳活动处于微弱上升阶段,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带。

2.3场区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钻探资料,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可将该场地地层划分为以下几层:

第①-1层:

素填土(Q4ml)

主要由灰黄色、褐灰色粉细砂组成,局部夹少量粘性土,为新近人工堆填碾压砂土层,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

层厚0.9~2.6m。

该层拟建场区均有分布。

第①-2层:

耕土(Q4pd)

主要由灰黄色粘性土组成,夹少量粉土,含少量植物根系,土质不均匀,结构松散。

层顶埋深0.9~2.4m,层厚0~1.1m。

该层拟建场区局部分布。

第②层:

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

灰黄色、褐灰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粉土为灰色,中密。

属中等压缩性土。

土质不均匀,层顶埋深1.2~3.3m,层厚0~4.3m。

该层拟建场区局部分布。

第③层: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

褐灰色、灰褐色,流塑~软塑,含有机物腐殖质而具臭味;粉土为灰色,稍密。

土质不均匀,属高压缩性土。

该层均有分布,层顶埋深2.1~6.1m,层厚0.7~4.8m。

第④层:

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细砂(Q4al)

褐灰色,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粉土为灰色,中密;粉细砂为灰色,松散,石英、长石、白云母片及暗色矿物等组成,土质不均匀,属中等压缩性土。

该层均有分布,层顶埋深6.3~7.8m,层厚2.5~6.4m。

第⑤-1层:

粉细砂(Q4al)

褐灰色,松散,饱和,由石英、长石、白云母片及暗色矿物等组成,夹有薄层粉土,土质不均匀,属中等压缩性土。

该层局部分布,层顶埋深10.1~10.8m,层厚0~3.4m。

第⑤-2层:

粉细砂(Q4al)

褐灰色,稍密,饱和,主要由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局部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土质不均匀,属中等压缩性土。

该层场区均有分布,层顶埋深11.4~14.2m,层厚2.5~8.7m。

第⑤-3层:

粉细砂(Q4al)

褐灰色,中密,饱和,主要由石英、长石、白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土质不均匀,属中等压缩性土。

层顶埋深16.2~21.2m,最大揭露厚度12.6m。

场区地层空间分布,请详见本报告所附的工程地质剖面图。

2.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揭露,拟建场地地下水共分两类,一类是赋存于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另一类为赋存于场地下部粉细砂层中的孔隙承压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渗水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量有限,水位随季节变化波动,勘探期间测得各孔上层滞水埋深在0.8-2.0m,对应标高30.20-31.72m,上层滞水会对拟建物地基产生软化作用,应加强防、排水措施。

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粉细砂层中,水量大相对稳定,具统一承压水头,与汉江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对拟建物的桩基础施工无影响。

第四系砂土层孔隙承压水储量较丰富,具微承压性,含水层顶板为粘性土。

现场实测承压水水位在地面以下6.6~6.9m。

现场实测承压水标高为24.96-25.91m(ZK6、ZK22承压水标高分别为25.91m、24.96m)。

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土层中,在拟建场地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含水层粉细砂层中,②层、③层和④层为弱透水层,在与粉细砂直接接触地段,受粉细砂孔隙承压水渗流补给,故该层可定为次要含水层。

②层、③层、④层和粉细砂孔隙水互为连通关系,故作为同一孔隙水含水层处理,为孔隙承压水。

愈靠近汉江河床地段,地下水年变幅愈大,年变幅3~5m。

根据该项目一期水质分析报告可知,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场地内无污染源,根据项目一期土壤易溶盐分析报告,本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2.5场地地层的地震效应

2.5.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规定,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Ⅱ类场地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基本地震设计加速度为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均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标准设防类的拟建物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6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

2.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在该拟建场地代表性地选取6个孔计算20m范围内等效剪切波速具体见下表1:

层号

土层名称

土的

类型

N

剪切波速

土层厚度(m)

(击)

(m/s)

ZK1

ZK6

ZK9

ZK14

ZK20

ZK22

①-1

素填土

软弱土

-

140

1.3

1.5

1.4

1.7

1.3

1.8

粉质粘土夹粉土

中软土

5.2

180

2.6

4.3

2.4

3.9

3.4

2.9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

软弱土

3.1

130

2.6

0.7

3.2

0.9

2.1

2.4

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细砂

中软土

5.9

190

6.2

6.0

5.7

6.3

3.9

3.7

⑤-1

粉细砂

中软土

8.2

180

2.8

2.0

⑤-2

粉细砂

中软土

13.1

210

5.8

5.2

6.0

6.0

4.4

7.1

⑤-3

粉细砂

中软土

19.9

250

1.5

2.3

1.3

1.2

2.1

0.1

计算深度(m)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等效剪切波速Vse(m/s)

181.9

189.5

179.0

186.5

182.2

178.2

覆盖层厚度(m)

>50m

>50m

>50m

>50m

>50m

>50m

场地类别

注:

各土波速值根据经验取值.

根据6个钻孔估算单孔等效剪切波速可知,该场地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周围场地的勘察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m,可判断该场地为Ⅲ类建筑场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表E.1确定拟建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65g,根据表1确定拟建场地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

2.5.3场地地基土的地震液化评价

由于该拟建物按6度进行抗震设防,可不考虑场地地基土地震液化影响。

三、场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样、室内试验结合原位测试的方法进行,以获取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各项指标统计列表如下:

表2土工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统计表

 

 

W

%

ρ

g/cm3

e

WL

%

WP

%

IP

IL

а1-2

MPa-1

Es

MPa

C

kPa(直快剪)

 

Ф度直快剪

三轴

C

kPa

三轴

Ф度

Kv

cm/s

n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9

9

2

2

2

max

29.6

1.96

0.843

36.5

21.2

15.3

0.68

0.33

7.22

28

11.9

32.3

5.6

5.8E-06

min

25.9

1.92

0.756

31.1

19.0

12.1

0.53

0.24

5.57

19

10.9

27.8

4.9

2.1E-06

μ

28.0

1.94

0.799

33.4

20.1

13.2

0.60

0.28

6.37

23

11.5

30.1

5.3

4.0E-06

σ

1.13

0.01

0.027

1.71

0.76

1.03

0.05

0.03

0.56

3.00

0.31

δ

0.04

0.01

0.033

0.05

0.04

0.08

0.09

0.10

0.09

0.13

0.03

标准值

21

11.3

28

4.8

n

1

1

1

1

1

1

1

1

1

1

1

max

26.3

1.93

0.767

29.5

20.2

9.3

0.66

0.24

7.42

17

14.2

min

26.3

1.93

0.767

29.5

20.2

9.3

0.66

0.24

7.42

17

14.2

μ

26.3

1.93

0.767

29.5

20.2

9.3

0.66

0.24

7.42

17

14.2

标准值

15

12.8

 

n

9

9

9

9

9

9

9

9

9

8

8

1

1

1

max

38.3

1.83

1.063

36.3

21.7

15.2

1.17

0.68

3.69

13

4.9

16.2

2.4

4.3E-06

min

36.2

1.81

1.012

34.3

20.4

13.6

1.06

0.55

3.00

10

4.2

16.2

2.4

4.3E-06

μ

36.9

1.82

1.029

35.2

20.8

14.3

1.12

0.60

3.41

12

4.5

16.2

2.4

4.3E-06

σ

0.63

0.01

0.015

0.74

0.39

0.61

0.04

0.04

0.23

0.92

0.27

δ

0.02

0.00

0.015

0.02

0.02

0.04

0.03

0.07

0.07

0.08

0.06

标准值

11

4.3

14.6

2.2

n

3

3

3

3

3

3

3

3

3

3

3

max

31.2

1.85

0.936

29.9

20.7

9.2

1.23

0.41

4.98

9

10.5

min

29.6

1.83

0.891

27.7

19.5

8.2

1.08

0.39

4.73

7

9.5

μ

30.5

1.84

0.914

29.0

20.2

8.9

1.16

0.39

4.86

8

10.1

标准值

8

9.8

 

粉质粘土

n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

max

29.9

1.94

0.878

37.7

21.7

16.2

0.69

0.35

6.61

29

11.6

4.3E-06

min

27.9

1.91

0.805

32.9

19.8

13.0

0.52

0.27

5.20

21

10.2

4.3E-06

μ

29.1

1.93

0.827

34.7

20.5

14.2

0.61

0.32

5.79

25

10.8

4.3E-06

σ

1.18

0.01

0.022

1.77

0.65

1.14

0.05

0.03

0.52

2.41

0.45

δ

0.04

0.00

0.026

0.05

0.03

0.08

0.09

0.09

0.09

0.10

0.04

标准值

24

10.6

粉土

n

3

3

3

3

3

3

3

3

3

3

3

max

27.5

1.90

0.812

28.7

20.4

8.5

0.89

0.33

7.22

15

13.8

min

25.0

1.90

0.770

26.6

18.8

7.8

0.79

0.25

5.42

11

12.4

μ

26.6

1.90

0.797

27.9

19.7

8.2

0.85

0.28

6.42

13

13.0

标准值

12

12.7

注:

统计数不足6个时,其标准值取(min+μ)/2;统计数仅为1个时,其标准值折减系数0.90。

表3岩土颗粒分析指标统计表

层号

统计项目

颗粒组成百分数(%)

60~20

20~2

2~0.5

0.5~0.25

0.25~0.075

<0.075

⑤-1

粉细砂

n

2

2

2

2

max

1.9

4.2

76.4

18.9

min

1.4

3.6

75.0

18.6

μ

1.7

3.9

75.7

18.7

⑤-2

粉细砂

n

9

9

9

9

max

1.8

20.3

79.1

18.3

min

0.3

2.1

66.8

10.3

μ

0.9

9.2

74.1

15.8

⑤-3

粉细砂

n

10

10

10

10

max

1.6

20.7

76.3

17.8

min

0.6

5.4

67.1

8.2

μ

1.1

14.3

71.5

13.1

注:

地层定名依据室内试验结合现场鉴别确定。

 

表4静力触探试验分层统计表

地层

编号

岩土名称

试验次数n

基本值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

δ

统计修正系数ψ

标准值

Ps

max

min

μ

粉质粘土

10

1.3

1.0

1.1

0.08

0.07

0.96

1.1

粉土

9

2.0

1.4

1.7

0.21

0.12

0.92

1.6

淤泥质粉质粘土

11

0.7

0.5

0.6

0.07

0.11

0.94

0.6

粉土

6

1.0

0.9

1.0

0.05

0.05

0.96

0.9

粉质粘土

11

1.4

1.1

1.2

0.10

0.09

0.95

1.2

粉土

7

2.3

1.5

1.7

0.28

0.16

0.88

1.5

粉细砂

11

3.6

3.0

3.4

0.17

0.05

0.97

3.3

⑤-1

粉细砂

3

3.6

3.2

3.4

3.3

⑤-2

粉细砂

11

5.7

4.3

5.3

0.44

0.08

0.95

5.1

⑤-3

粉细砂

9

8.8

7.0

7.8

0.54

0.07

0.96

7.4

注:

统计数不足6个时,其标准值取(min+μ)/2;

表5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分层统计表

地层

编号

层名

试验

次数

n

基本值

标准

σ

变异

系数

δ

统计修

正系数

rs

标准

N(击)

max

min

μ

粉质粘土夹粉土

9

8

5

5.9

1.05

0.18

0.89

5.2

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

8

4

3

3.5

0.53

0.15

0.90

3.1

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细砂

17

9

5

6.5

1.42

0.22

0.91

5.9

⑤-1

粉细砂

4

9

8

8.3

8.2

⑤-2

粉细砂

29

15

11

13.5

1.09

0.08

0.97

13.1

⑤-3

粉细砂

29

25

17

20.4

2.38

0.12

0.96

19.6

3.2地基土承载力值的综合取定值见下表:

 

表6地基土承载力建议值表

地层

编号

层名

土工试验

标准贯入

静力触探

综合取值

fak

(kPa)

Es

(MPa)

N

(击)

fak

(kPa)

Es

(MPa)

ps

(kPa)

fak

(kPa)

Es

(MPa)

fak

(kPa)

Es

(MPa)

粉质粘土

172

6.37

1.1

113

5.7

110

6.0

粉土

157

7.42

1.6

102

7.2

淤泥质粉质粘土

69

3.41

0.6

70

3.5

70

3.0

粉土

99

4.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