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利中学第二轮委托管理四团中学方案.docx
《李惠利中学第二轮委托管理四团中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惠利中学第二轮委托管理四团中学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惠利中学第二轮委托管理四团中学方案
李惠利中学第二轮委托管理四团中学方案
李惠利中学委托管理工作小组
一、指导思想
在第一轮托管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在市教委和两区教育局领导下,总结经验,强化合作,巩固成果,扩展成效,积极、务实地推进第二轮委托管理工作,以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四团办学质量,实现有效托管。
为谱写四团教育新篇章共同奋斗,为重建市郊学校的优质教育,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促进教育全面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实现再跨越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
二、主体思路
我们在新学期开始,依据第一轮委托管理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开展了四团托管校情的问卷调查。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细致研究,在不断总结改进托管工作的同时,依托校本,以提升托管工作实效为主线,变输血为造血,引导四团中学良性发展,使四团中学逐步回归良好有效的独立运行状态,建立新的优质教育生态。
三、四团中学第一轮托管校情调研
经过两年托管,四团中学初步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重建了管理模式,激励机制,民主决策机制实施的监督机制,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建立教研制度,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强化课堂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实施了青年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全体教师的教育事业心、责任感和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了较大的提升;通过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整体能力,德育呈现稳定、良性循环的态势;班主任
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学校教育管理的有序、规范推进;关于学生全面发展(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个人能力)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有了提升,获得了不少的个人和集体荣誉。
科研工作方面已有4个区级课题顺利结题,2个课题又被立为区级课题,15人次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发表、交流。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四团中学中考成绩获得质的进步,被奉贤教育局誉为“四团现象”。
这些进步也为今后四团的发展打下较坚实基础。
2009学年度初,我们设计了多方面问卷,对四团的今后发展进行了调研并深入访谈,发现以下不足:
管理:
四团中学的领导班子虽然有良好的向心力和共同的愿景,但在具体管理中,个别管理岗位的同志缺乏工作目标,岗位职责意识薄弱,工作主动性不强;或者忙于应付事务,而缺少对本部门、本条线工作的总体思考和规划;或者只专于本部门本条线的工作,而不能将所分管的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相结合,缺乏一盘棋思想,影响学校总体工作的推进。
另外,学校有些管理制度也需修改完善。
德育方面: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尤其是与家长的沟通力还需改善,对学生个案的教育也缺乏心灵的沟通,严格有余,方法简单,达不到让学生心服口服的效果;评价学生多关注学科成绩,少论其他,不能有效地平衡好教育与教学之间,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之间,智商与情商之间的关系;尚未有效运用教育活动形象化教育内容,渗透两纲教育,使两纲教育无痕化,在春风化雨中达到教育的目
的;学校、班级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功能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发挥不充分,相互反馈、支持、配合的程度不高;教育卫生、安全、心理辅导等工作有待有重点有程序地推进;在德育科研这方面不够主动,缺少热情。
教科研方面:
学校整体科研水平在全区仍属较落后层次,尚未达到区科研合格学校要求,大多数教师科研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科研水平能力较差,并有畏难心理,
这影响了学校整体科研的发展,也影响了教师自身专业化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提高。
课程与教学方面:
规定课程尚未能开齐开足,拓展、探究课尚在摸索中,无课外活动小组。
学科发展不平衡,年级发展不平均,六、七、八年级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减负增效做得还不够。
教学反思制度还在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和有效教师的建设,还需大力推进,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完善,随意性较大,教学管理只停留在基本的常规管理工作上。
师资队伍方面:
近几年连续引进了四十几名应届大学生,大量新教师对师干训提出了新挑战,目前多门学科无学科带头人,缺乏具有课程领导力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新的校情、人情,对新一轮托管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目标与策略
总目标:
在新一轮托管工作中努力促使李惠利中学的经验与四团中学实际更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托管工作变成两校每位教职员工的需要,进一步开展品牌托管,特色托管,多层托管,研训托管,社团托管,校本课程托管和校园文化托管,以实现有效托管,促进四团中学可持续性发展,让师生振奋,让社会满意,让政府放心。
(一)具体目标:
基本形成民主科学的校本管理体系构建有利于教师心情舒畅工作,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和谐的校园人际文化建立课程指导中心,开足开齐三类课程,以建设特色课程为切入点,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形成四团中学办学特色
以有效的校本研训推动四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打造校级示范教研组,培育区级优秀教研组基本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规范,定期举行四团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提升有效教育活动的实施
创立“天鹏论坛”,促进科研兴校初步建立和运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德育规章制度,规范德育管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聘任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教育主题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综合教育功能。
(二)策略
1、进一步完善托管模式,构建新的工作方式建立委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的校长负责制,继续聘任原四团中学校长为校长,保留原领导班子成员,采用1+1+3+X的托管模式。
责任人(前1):
李惠利中学校长,享有充分的学校管理自主权。
执行人(中1):
李惠利中学派出驻点的教育总监,具体执行委托管理中的各
项决策。
派出的教育总监为张燕
骨干教师团队(3人):
由李惠利中学精心挑选具有较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三位骨干教师赴四团中学,担任拓展课、探究课的教学任务,发挥引领作用。
三位骨干教师分别为施昕(李惠利中学艺术总监)、孙蕴蕾、陆蕾。
组织专家团队(X),特聘市级资深专家学者,特级教师,优秀教研员为委托管理的专家,形成专家团队。
专家团队成员有:
市教委教研室原英语教研员、《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组组长、牛津英语上海版(六——九年级)主编沃振华老师;英语特级教师、卢湾区宋贤序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宋贤序老师;上海市中学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化学特级教师、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主任、化学教研员夏向东老师;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原语文教研员、出版了多部著作的阮圣桢老师;卢湾区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卢湾区比乐中学副校长张贤正老师;卢湾区物理教研员,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出题人成晓俊老师;上海市资深语教研员,多部辞典的编篡者郭晨老师;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主任张音老师。
构建两校联合教研、专家视导制度。
每月的第一、二周为两校联合备课周,李惠利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到四团参加四团备课组的活动,或者四团中学教师到李惠利中学听课、评课,参加李惠利中学的备课组活动,融洽交流,动态互补。
每月的第三、四周为专家视导周,聘请的专家到四团做讲座,指导备课,听课,评课,设计作业等工作,或者由李惠利中学教师开课,专家和四团中学教师到李惠利中学参加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或者听专家讲座。
2、先实践再辐射
所有第二轮既定的目标、决策,都尽可能地建立在李惠利中学已有经验方法或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与四团中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向四团进行输出、辐射,以确保其可行性、可操作性,具有实效性。
3、依托校本,自主发展
校本管理重视参与发展,形成共同的教育理想。
根据学校自身特性和需要进行管理,使学校角色有鲜明改变,由过去被动执行接受型,变成主动开发型,依托校本,有利于四团中学人最终的自主发展。
在第二轮托管中,我们重视四团人的需要和发展,多元动态的管理目标,以长期发展为依归,分层参与,民主决策,使四团中学的广大教师、学生、家长都能参与决策。
依托校本,还有利于塑造四团领导的个人魅力和眼光远大,胸怀广阔的个人素质,有利于全校教师形成开放合作的团队精神。
4、有效教研,科研兴校研究始于问题,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科研也就不能开展。
在教育发展中,可能产生一些困难、缺陷,这些问题只能在校本研究中找到解决对策,教师也能在研究中获得自身发展,现代学校必须把科研与学校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将在新一轮托管中实施课题引领,创设论坛,进行行动研究,物化成果,通过有效教研,培养高效教师,构建有效课堂,形成有效教学,达到四团中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2009、9——2010、6)
一)阶段目标:
1、建立民主科学高效委托管理形式。
2、构建校本管理制度,使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更紧密结合。
3、把发展主动权交给教师,引导教师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完善。
4、依托优秀资源,提升职初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成立青年教师视导团,合力打造职初教师中的中坚力量。
5、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打造校级示范性教研组,培育区级优秀教研组。
6、创设“天鹏论坛”,多平台搭建教师队伍发展新高地。
7、开展有效校本研训活动。
8、形成适应四团中学的校本课程的研发思路,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多元、全面发展。
9、培育“科研兴师”共识,营造“科研兴校”氛围,指导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教育主题的推进和完善学校三年德育教育规划。
10、以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德育规章制度,规范德育管理。
加强班主任教育和管理艺术指导和培训。
(二)措施
构建“每一位领导都要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向上的愿望,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向上的潜能,相信每一位教师都能实现向上的目标”这样一种教育教学氛围,促使学校与教师共享获得的荣誉、取得的成绩。
1、更新管理机制。
把人事管理变为人力资源开发,让师生充分参与管理,强调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学校。
2、创设“四自”机制,即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诊断,自我完善
3、开展“三个一”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有关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举行一次高质量公开研究课,每学期撰写一
篇教学论文,经验总结,或校本教材。
4、对青年教师,特别是针对一、三、五年期职初教师的培训,实施梯度递进管理,着力培养三、五年职初教师中的尖子力量,使之成为学校的骨干甚至区级骨干教师。
5、形成四团中学校本研训方案,组建管理小组。
开展个人、组室、学校和校际多层面、多形式校本研训。
6、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提供各种机会,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成为善于动脑,勤于学习,敢于实践,讲究教学艺术的人。
7、建立两校联合教研,两长引领,专家指导的制度,专家、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引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指导作业的设计。
8、建立课程指导中心,形成四团中学校本课程研发思路、原则与方案。
李惠利中学派遣艺教老师、劳技老师到四团任教,具体参与四团中学的校本课程建设,指导学生团队活动,提升四团中学的文化氛围,并为开发适应四团中学的校本课程做好铺垫。
9、大力营造全校科研氛围,制订《四团中学科研管理制度》和《四团中学科
研成果奖励实施意见》,着手四团中学科研骨干的培训工作,开展课题研究指导,
并初见成效
10、创立“天鹏论坛”,创刊“天鹏教育”专刊,举行“天鹏潮”课堂文化节
11、举办四团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
12、扎实开展“温馨教室”的建设。
13、坚持班主任工作例会研讨制度,提升班主任教育主题的设计能力,个案教育的帮教能力,心理辅导能力,家校沟通能力和德育科研能力。
14、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形成全员育德,齐抓共管的局面。
试行星级学生干部评选,示范班、优胜班评选,推动班级自主管理,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15、创建学校教育资源联盟,由学校、家委会、社区、警所、司法、消防、
文广、敬老院、村委会等部门参与,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综合教育功能。
第二阶段(2010、9——2011、6)
(一)阶段目标:
1、完善委托管理模式。
2、完善民主、公开、科学的人本管理机制,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新机制。
3、丰富四团中学校园文化。
4、研发校本课程,初步形成四团中学办学特色。
5、创建有效教研文化,打造区级优秀教研组。
6、构建校本研训体系,使之成为提高教师能力的动力之一。
7、形成学校教科研网络,进一步规范课题运作程序,加强课题组建设。
8、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9、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校本教育主题体系。
二)措施
1、托管工作小组扎实工作,建立例会制度,密切两校联系。
2、全面开展两校结对联动,实行联合教研制度,挂职轮训交流制度。
3、保证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议事权和参与权。
4、营造全校良好人际关系,推动三风(校风、学风、班风)建设,培育“和谐自主,务实创新”的校风。
5、开发校本拓展课程,坚持“知识起点”、“探究引领”、“活动抓手”和“协作渠道”四项原则。
6、引导学生、家长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设计多层次、多类别、多维度的校本教材,使校本课程源于学生,适应学生,服务学生。
7、校本培训制度化,有比较完整的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实施反馈、评价总乡士纶结等。
8、明确校本研训原则,围绕“主题教研、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四个板块。
9、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坚持教者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过程、备资源。
做到课前手中有方法,课中眼中有学生,课后心中有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0、改革评价制度,对备课组教师进行捆绑式评价,强调不同学科教师以及教研组、备课组之间的合作,形成多种研训共同体。
11、科研活动规范化,研究有课题,安排有程序,时间有节点,成果有展示。
12、课题研究运作程序化:
定人员、定时间、定总结、启动查、中期查、结
题查。
课题力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低起点,高要求。
13、建立课题首席负责人制和科研骨干推选制度。
14、举办“天鹏论坛”,编撰“天鹏教育”专刊,举行“天鹏潮”课堂文化节。
15、建立听课评课日,听课评课周和教学展示月机制,邀请社区、家长、专家团队视导。
16、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检查和联合视导制,问题改进追踪和反思制,自我评估矫正制和绩效评估制。
17、健全班主任培训考核制度,组织班主任工作汇报,系统交流,专题报告,参观学习活动。
18、实行星级学生干部评选活动,形成班级年级自主管理特色,打造一批示范、优胜班。
六、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李惠利校长为首的委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参与工作,接受市教委委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两区教育局的领导与监督,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工会、团组织和教代会的作用。
(二)管理保障
推行责任制,明确职责与目标,进行扁平式民主管理,制订可操作性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委托管理专门档案,定期举行两校管理联席会议,加强总结反思、反馈,进行两校的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控,确保委托管理工作顺利成功进行
(三)经费保障
严格财务制度与预决算报告制度,确保委托管理经费专款专用,自觉主动接受市教委财务、审计部门和奉贤、卢湾区教育局行政部门的监督。
(四)物质保障
有效使用,合理维护受援学校的校舍、土地、设备、仪器等国有资产,支持受
援学校的教育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
方案设计上不足之处,恳请市教委、奉贤、卢湾教育局予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