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02750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docx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级财务会计作业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销售折扣是指企业在赊销和商业信用的情况下,为了推销商品和及早收回销售货款而给予购货方-定的折扣。

2.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商品发运以后,由于商品的品种、质量不符合购货方的要求,或者其他原因,事后发生的需求对购货方给予额外的折让.

3.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不同时期使用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应当是相同的。

5.应付税款法是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

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将本期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纳税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二、简答题

1.优点:

(1)可以反映各类各种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借以考核工作业绩。

(2)可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反映各车间班组材料消耗,有利于开展经济核算。

(3)为减轻材料日常核算工作提供了条件。

缺点:

(1)由于材料成本差异率在材料分类不细的情况下计算不十分准确,从而影响产品生产耗用各种材料实际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预先制定计划成本,随着价格政策等变化,调整计划成本,这会给企业增加较大的工作量。

2.优点:

计算简便。

缺点:

(1)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所需的维修保养费一般较少,随着固定资产日益陈旧,所需的维修保养费会逐渐增加,所以企业生产经营上负担的固定资产使用成本,在各个年度内是不均匀的,但直线法却为每年计提等额的折旧费。

(2)直线法只假定使用年限是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而不注重使用情况,不论固定资产在减工、季节性停工还是加班工作期间,都计提等额的折旧费。

三、业务题

1.借:

材料采购8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

银行存款640

贷:

其他货币资金一银行汇票10000

2.借:

应收账款3500

贷:

坏帐准备3500

借:

银行存款3500

贷:

应收帐款3500

3.借:

应收票据46800

贷:

产品销售收入40000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

4.借:

固定资产154000

贷:

实收资本154000

5.借:

管理费用25000

贷:

无形资产25000

6.借:

银行存款926400

应付债券一债券折价73600

贷:

应付债券一债券面值1000000

7.

(1))借:

银行存款100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10000

(2)借:

其他业务支出500

贷:

应交税金一应交营业税500

8.借:

银行存款13965

销售折扣与折让285

贷:

应收帐款14250

9.发出原材料的成本差异:

6400×2%=128元

借:

生产成本104

制造费用16

管理费用8

贷:

材料成本差异128

10.借:

短期投资100500

贷:

银行存款100500

 

四、单项选择题

l.B2.D3.B4.B5.C6.C7.D8.C9.DlO.C11.Bl2.Cl3.Al4.Dl5.B16.B17.Dl8.D

19.D20.D

五、多项选择题

l.B、C2.A、C、E3.D、E4.A、B、D、E5.C、D

 

作业题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配比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中,应将营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相互配比,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2.账龄分析法--是指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3.现金流量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净流量的会计报表。

4.固定资产折余价值--也称净值,是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5.盈余公积--是指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具有特定用途的留存收益。

二、问答题

1.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

预计负债、或有负债都是由或有事项形成的,但两者有差别。

主要表现在:

或有负债是一种潜在义务,预计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

即使两者都属于现实义务,作为或有负债的现时义务,要么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要么金额不能可靠计量;而作为现时义务的预计负债,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时金额能可靠计量。

2.企业计算所得税时,为什么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作为纳税依据?

答:

会计利润是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核算的。

由于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两者的目的不同,对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不同,从而导致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

计算所得税必须以税法为准,故不能直接以会计利润为纳税依据,应将其调整为纳税所得额,据此计算应交的所得税。

三、业务计算题(共40分)

1.解

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

⑴本月甲材料成本差异率=×100%

=2.5%(超支)

⑵本月发出甲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110000×2.5%=2750(元)

⑶本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20000+40400+79600-110000)×(1+2.5%)

=30750(元)

或=(20000+40400+79600-110000)+(-700-1600+5800-2750)

=30750(元)

2.解

⑴借:

生产成本3000

制造费用800

管理费用1200

贷:

应付工资5000

⑵借:

银行存款44800

贷:

短期投资30000

投资收益14800

⑶借:

银行存款97000

财务费用3000

贷:

应收票据100000

⑷借:

在途物资10000

应交税金1700

贷:

应付票据11700

⑸借:

库存商品10000

贷:

在途物资10000

⑹借:

应付账款1500

贷:

营业外收入1500

⑺借:

预收账款468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4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

四、单项选择题(请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顺序号填入卷首的答题卡内):

1.D2.A3.A4.C5.D

6.B7.D8.C9.D10.C

五、多项选择题(请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答案)

1.ACE2.ABDE3.ABCDE4.ACD5.BD

 

作业题三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

1.将在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内偿付的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

2.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账户。

3.原始价值。

亦称原值或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4.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款项。

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应收取的价款、增值税款及为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4.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二、业务题(10分)

发行时:

借:

银行存款1030

贷: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30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

每年末计息时:

借:

财务费用50

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50

每年末摊销溢价时:

借: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10

贷:

财务费用10

到期还本付息时:

借: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50

贷:

银行存款1150

二、简答题(30分)

1.

(1)一次摊销法这种方法是指在领用包装物时,将其成本一次全部摊入成本或费用。

它适用一次领用数量不多、价值较低或易损坏的包装物。

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费用负担不均衡,且会出现帐外财产。

(2)分次摊销法这种方法是指从领用包装物开始起,根据包装物的成本和预计使用期限,将成本分次计入成本或费用中。

它适用于价值较高、一次领用数量较多或使用期限较长的包装物。

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成本或费用的合理负担,但核算工作量较大。

(3)五五摊销法这种方法是指在领用包装物时,摊销其成本的50%,在报废时摊销另外的50%。

它适用于各期领用与报废数额比较均衡的包装物。

采用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同时在帐面上保留在用包装物的记录,有利于实物管理。

但一次领用与报废数额较大时,使费用水平上升较多。

2.

(1)使用期限较长。

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并且多次参加生产经营过程而不改变其原有实物形态。

因此,固定资产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非收益性支出。

(2)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寿命有限。

这一特征决定了固定资产必须计提折旧,以补偿作为劳动资料在各期使用中的损耗。

(3)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而不是为了销售。

即供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使用。

这是固定资产区别于其他商品、材料等流动资产的重要标志。

3.

(1)负债性质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发生的,现在已承担的责任。

导致负债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现在已经承担了源于这些交易或事项的责任时,会计上才能确认负债。

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某项扩展计划,不会产生负债。

(2)负债对企业来说必须是一项强制性的责任,这种强制性通常源于法律、合同或其他类似文件要求。

有时,企业为了维护自身信誉或进行正常业务而必须承担的某些道义和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如产品担保责任等,也应包括在负债之中。

如果是一项非强制性的可有可无的责任,如企业正在筹划对慈善机构进行捐赠,则不能形成一项负债。

(3)负债通常是在未来某一时日通过交付资产(包括现金和其他资产)或提供劳务来清偿。

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业主权益来了结一项现有负债;前一种情况只是负债的展期,后一种情况则相当于用增加业主权益而获得的资产来清偿的。

总之,负债清偿代表着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牺牲。

(4)负债是能够用货币确切地计量或合理地估计的债务责任,也就是说,负债通常有一个可确定的偿付金额,或者虽无确切金额,但可以合理地加以判断和估计。

(5)负债一般都有确切的受款人和偿付日期,但这并不是确认负债的必要条件。

只要受款人和偿付日期可以通过合理估计加以确定,即使在尚不知道具体受款人和偿付日期的情况下,亦可确认负债。

四、计算分析题(30分)

1、答案:

年数总和法:

第1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6/(1+2+3+4+5+6)=13200(元)

第2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5/(1+2+3+4+5+6)=11000(元)

第3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4/(1+2+3+4+5+6)=8800(元)

第4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3/(1+2+3+4+5+6)=6600(元)

第5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2/(1+2+3+4+5+6)=4400(元)

第6年计提折旧额=(50400-4200)×1/(1+2+3+4+5+6)=22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1年计提折旧额=50400×2/6=16800(元)

第2年计提折旧额=(50400-16800)×2/6=11200(元)

第3年计提折旧额=(50400-16800-11200)×2/6=7466.67(元)

第4年计提折旧额=(50400-16800-11200-7466.67)×2/6=4977.78(元)

第5年计提折旧额=(50400-16800-11200-7466.67-4977.78-4200)/2=2877.78(元)

第6年计提折旧额=50400-16800-11200-7466.67-4977.78-2877.78-4200=2877.775(元)

2、答案:

先进先出法:

本期12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000×2.50+1000×2.60=5100(元)

本期2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000×2.60+4000×2.40=12200(元)

本期发出材料总成本=5100+12200=17300(元)

加权平均法:

本期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1000×2.5+5000×2.60+2000×2.40)/(1000+5000+2000)=2.54(元/千克)

本期发出材料的总成本=2.54×6000=15240(元)

3、答案:

分配率=48000/(12000+10000+10000)=1.5(元/小时)

A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2000×1.5=18000(元)

B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0000×1.5=15000(元)

C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0000×1.5=15000(元)

 

五、业务分析题(10分)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20/(1+5%)+15/(1+5%)2+25/(1+5%)3+20/(1+5%)4=70.70万元

又因为处置净额为70万元,所以根据处置净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原则确定可收回金额为70.70万元。

该设备账面价值为100-15=85万元

故其减值额为85-70.70=14.30万元。

作业题四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3.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仪器、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4.贴现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利息,将余款付给贴现申请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5.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存货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二、业务题(10分)

发行时:

借:

银行存款970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30

贷: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

每年末计息时:

借:

财务费用50

贷: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50

每年末摊销折价时:

借:

财务费用10

贷: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10

到期还本付息时:

借:

应付债券-----债券面值1000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150

贷:

银行存款1150

 

三、简答题(20分)

1.

(1)职工工资、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携带的差旅费;(7)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它支出。

 

2.①房屋和建筑物;②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等;③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设备;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四、计算分析题(50分)

1.年数总和法:

第1年计提折旧额=(50000-5000)×5/(1+2+3+4+5)=15000(元)

第2年计提折旧额=(50000-5000)×4/(1+2+3+4+5)=12000(元)

第3年计提折旧额=(50000-5000)×3/(1+2+3+4+5)=9000(元)

第4年计提折旧额=(50000-5000)×2/(1+2+3+4+5)=6000(元)

第5年计提折旧额=(50000-5000)×1/(1+2+3+4+5)=30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第1年计提折旧额=50000×2/5=20000(元)

第2年计提折旧额=(50000-20000)×2/5=12000(元)

第3年计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2/5=7200(元)

第4年计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7200-5000)/2=2900(元)

第5年计提折旧额=50000-20000-12000-7200-2900-5000=2900(元)

2、未来四年现金流量现值为20/(1+5%)+15/(1+5%)2+15/(1+5%)3+20/(1+5%)4=62.06

又因为处置净额为70万元,所以根据处置净额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原则确定可收回金额为70万元。

该设备账面价值为100-20=80万元

故其减值额为80-70=10万元。

3、先进先出法:

本期12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000×3.00+1000×3.10=6100(元)

本期2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2000×3.10+2000×3.20=12600(元)

本期发出材料总成本=6100+12600=18700(元)

加权平均法:

本期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1000×3.00+3000×3.10+5000×3.20)/(1000+3000+5000)=3.14

本期发出材料的总成本=3.14×6000=18840(元)

4、分配率=40000/(6000+9000+10000)=1.6(元/小时)

A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6000×1.6=9600(元)

B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9000×1.6=14400(元)

C产品应承担的制造费用=10000×1.6=16000(元)

五、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

每小题2分,共

20分)  1.C、2.A、3.A、4.D、5.C、6.B、7.C、8.D、9.C、1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