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00882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学》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础护理学》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础护理学》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基础护理学》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基础护理学》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上.docx

《《基础护理学》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护理学》上.docx

《基础护理学》上

护专《基础护理学Ⅰ》单元自测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基础护理:

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要求,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

3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的对象是病人,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两大类。

二、问答题

1.简述现代护理学发展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2)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2.护理学的内容?

(1)临床护理

(2)社区护理

(3)护理管理

(4)护理教育

(5)护理研究

3.护理学的任务?

(1)减轻痛苦

(2)恢复健康

(3)维持健康

(4)促进健康

4.《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1)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生命、为病人服务的信念。

(2)在学习基础护理学知识时应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进行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基础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

(4)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

第二章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环境:

通常是指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2内环境:

是指人体细胞所处的环境,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3外环境:

是指人体所处的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所组成。

4自然环境:

是指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条件,由阳光、空气、水、土壤、食物及其他生物等因素所组成。

5社会环境:

是指人类在生活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中所组成的关系与条件,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卫生服务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构成。

二、填空题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音的标准,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强度应维持在(35—45)dB。

护士应尽可能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一般病室内适宜的温度(18-22℃),新生儿、老年病室适宜温度为(22-24℃)。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3.一般情况下开窗通风

(30)min即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4.根据病人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按需铺好橡胶单,若需要铺在床中部,则橡胶单和中单的上端应距床头(45—50)cm。

三、问答题

1.医院的物理环境有哪些?

如何调节?

(1)空间

(2)温度

(3)湿度

(4)通风

(5)光线

(6)音响

(7)装饰

2.比较各种铺床法的目的

备用床的目的:

保持病室的整洁、美观,准备接受新的病人。

暂空床的目的:

保持病室整洁;供新入院病人或暂时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麻醉床的目的:

1.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的病人。

2.保护床上用物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污染。

3.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卧床病人的整理的目的:

保持病床平整、舒适,预防压疮;保持病室整洁美观。

3.xx护理盘内用物?

无菌巾内放置开口器、舌钳、通气导管、牙垫、治疗碗(0.9%氯化钠溶液)、氧气导管或闭塞管、吸痰导管、棉签、压舌板、平镊、纱布。

无菌巾外放置电筒、血压计和听诊器、治疗盘、弯盘、胶布、护理记录单、笔。

第三章入院和出院护理

一、名词解释

分级护理:

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

二、填空题

1.住院处的护理,对一般病人实施卫生处置,但对(危急重症病人)和(即将分娩、体质虚弱者)可酌情免去。

护送病人入病室时应注意(安全和保暖),输液或用氧者防止(停止必要的治疗),外伤者注意(护送方式),并作好病情交待及物品的交换。

2.入院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理)(护送病人入病区)()。

3.用(红色)钢笔在体温单(40—42℃)之间,相应的(入院日和时间)栏内竖写入、出院时间。

4.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人的(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措施。

5.一级护理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二级护理每(1—2)h巡视病人一次。

6.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椎)(腰椎)骨折病人或(病情较重)的病人。

三、问答题

1.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内容?

(1)准备床单位

(2)迎接新病人

(3)测量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需要时测量身高并记录。

(4)通知医生诊视病人,必要时协助体检或治疗

(5)填写入院病历和相关护理表格

(6)做好介绍与指导

(7)按医嘱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

(8)入院护理评估

2.病区护理人员接到急诊、重危患者的患者入院通知后需立即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准备床单位

(2)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3)配合抢救

(4)暂留陪送人员

3.特别护理的护理内容?

1、安排专人24h护理,严格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备逐项填写特别护理记录。

3、备好急救所需要品和用物。

4、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4.简述人体力学的运用原则?

1.利用杠杆作用2.扩大支撑面3.降低重心4.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5.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6.用最小的肌力做功。

5.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1.搬运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病人安全、舒适。

2.操作中遵循节力原则。

3.推车途中要注意:

①病人的头部应平卧于平车的大轮端(因大轮转动次数少,可减少颠簸)。

②车速适宜③护士站在病人头侧,便于观察病情及病人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

④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位于高处,以免引起不适。

⑤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⑥有输液和引流管时注意固定妥当并保持畅通。

⑦进出门时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避免病人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第四章舒适

一、名词解释

1舒适:

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2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3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4疼痛:

是一种令人苦恼和痛苦的感觉,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的、最重要的症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评价治疗效果、护理效果的标准之一。

5医源性损害:

是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照成病人心理或生理上的损伤。

二、填空题

1.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为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病人窒息)或(肺部并发症)并发症,应将病人置于(去枕仰卧位)。

2.休克患者需采取(中凹)卧位,应抬高(头胸部),以利(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以利(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3.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病人应取(半坐)卧位,可减轻(局部出血);颈椎骨折病人采取(头高足低)体位,下肢骨折病人采取(头低足高位)。

4.(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端坐。

5.膝胸卧位用于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6.不舒适的原因(生理)(心理)(社会),(生理)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不适。

7.按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

8.保护具的使用是为了防止(小儿)(高热)(谵妄)(昏迷)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

常用的保护具有(床档)(约束带)(支被架)。

床档主要预防患者(坠床),约束带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宽绷带)(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尼龙搭扣约束带),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的患者,防止盖被压迫下肢而造成足下垂、足尖压疮和不适。

三、问答题

1.半坐卧位的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

(2)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3)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4)腹部手术后病人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2.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临床意义?

采取半坐卧位时,由于重力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同时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也减轻,肺活量增加;另一方面,半坐卧位可使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3.心力衰竭患者呼吸困难时应选何种卧位?

采用端坐位

4.休克病人应采取何种卧位?

如何安置?

采取中凹卧位

安置:

病人头胸部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20°--30°。

5.去枕仰卧位的适用范围?

(1)全身xx未清醒或昏迷病人。

(2)椎管内xx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

6.常见卧位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什么病人?

(至少列举五种)?

(1)xx卧位:

腹部检查的病人、病人导尿时

(2)半坐卧位: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某些面部或颈部手术后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手术后病人、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3)端坐位: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

(4)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5)头高足低:

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病人

7.疼痛的评估?

疼痛患者的护理?

评估:

1、疼痛的部位

2、疼痛的时间

3、疼痛的性质

4、疼痛的程度

5、疼痛的表达方式

护理:

1、减少或消除引起疼痛的原因

2、缓解或解除疼痛

3、心理护理

4、促进舒适

8.WHO所推荐的癌症疼痛处理的三阶梯疗法

疗法:

1、第一阶段;主要针对轻度疼痛的病人。

选用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氨基酚等。

2、第二阶段:

主要适用于中度疼痛的病人,若用非阿片类药物止痛无效,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如氨酚待因、可待因、xx等。

3、第三阶段:

主要用于重度和剧烈性癌痛的病人。

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哌替啶等。

4、辅助用药:

在癌痛治疗中,常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即加用一些辅助药以减少主药的用量和副作用。

第五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名词解释

医院感:

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任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消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源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物理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清除或杀灭。

化学消毒灭菌法:

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剂:

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效果的制剂。

无菌技术: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

技术或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

隔离:

是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户易感人群的措施,达到防止微生物在病人、工作人员及媒介物质中散播的目的。

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是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用物、所住病室和医疗器械进行的消毒处理。

清洁区:

指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半污染区:

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

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二、填空题

1.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空间)(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

患者床单位距离一般不得少于

(1)米。

适宜的病室温度为(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以及在擦浴时,室温应为(22—24)℃。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我国医院环境理想的噪音标准为(35—45dB)。

病室应建立安静制度,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走

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

2.医院感染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感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3.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法)(光照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过滤法)。

燃烧法适应于某些(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如(污纸及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敷料的灭菌处理,适用于不怕热的(金属)器材和(搪瓷类)物品的灭菌。

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于(燃烧法)器械的灭菌,但(锐利刀剪)器械不可用此法灭菌。

煮沸后经(5—10)min即可达到消毒效果,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消毒时间应延长

(2)min。

煮沸消毒时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制成(1%--2%)溶液时,其沸点可提高105℃,既能增强(杀菌)作用又能起到(去污)和(防锈)作用。

4.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

当压力为(102.97—137.30)KPa时,蒸汽温度可达到(121—126)℃,经(15—30)min后,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使用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时,灭菌包的一般尺寸应小于(30cm×30cm×25cm),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时,灭菌包的一般尺寸应小于(30cm×30cm×50cm)。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常用灭菌效果检测法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生物检测法),其中(生物检测法)法是监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5.紫外线具有最大杀菌作用的波长为(250—270)nm,具有杀菌波长的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还可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

紫外线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甚至部分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杀菌效果宜受到(温度)(湿度)及相对(距离)(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般以室温条件(20—40℃)输出强度最大,杀灭微生物最好的相对湿度为(40%--60%)。

医院内用紫外线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照射时间应从灯亮(5—7)min后开始计算。

用于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应超过(2m),照射时间为(30—60)min;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时,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20—30)min,照射过程中应定时(翻动)物品。

当灯管强度低于(70uW|cm²)或使用时间超过(1000h)时应予以更换。

6.日光曝晒法达到消毒的目的所需的时间是

(6)h

7.常用的化学灭菌法(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熏蒸法)。

8.乙醇在临床上常用于皮肤消毒其浓度为(75%),用于燃烧灭菌的浓度为(95%)。

用于物理降温的浓度为(75%)。

9.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病人)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10.从技术角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有三大要点(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和(保户易感人群)。

11.消毒灭菌处理首选(物理)方法;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处理必须选择(灭菌)方法。

12.取用无菌包时应先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有效期及灭菌指示胶带)(无菌包有无破损及潮湿)。

13.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三、问答题

1.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及使用方法?

原则:

(1)根据物体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用恰当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药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浓度。

(4)待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擦干。

(5)消毒液中不能置放纱布,棉花等物,因这类物品可吸附消毒剂,降低消毒效力、

(6)消毒后的物品须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方可使用,以免消毒液刺激组织。

方法:

(1)浸泡法

(2)擦拭法

(3)喷雾法

(4)熏蒸法

2.无菌技术操作基本原则?

(1)环境清洁宽敞

(2)工作人员着装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3)物品管理有序

(4)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

3.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尤其是画黑字体)?

操作要点

(1)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根据操作目的准备环境及用物。

(2)操作者手固定在持物钳1|3部分,闭合持物钳前端,并将钳移至容器中央。

要点:

以防钳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液面以上的容器内壁,造成污染。

(3)保持前端向下取出持物钳,在容器上方滴尽消毒液后再使用。

要点:

以免消毒液倒流至钳柄后再流下污染无菌部分。

(4)使用无菌持物钳时,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且持物钳只能在持物者的胸腹部水平移动,不可过高或过低。

要点:

防止在视线以外造成污染。

(5)持物钳使用后,应闭合钳端垂直放入容器内,柄打开钳端浸泡消毒备用。

要点:

使钳端与消毒液充分接触,以保持无菌。

注意事项:

1、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夹取油纱布或换药。

2、使用无菌持物钳时,钳端不可高举,手不可触及无菌持物钳的浸泡部分。

3、无菌持物钳使用后应立即放回容器内,不得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4、如到远处夹取物品,应将持物钳放在容器内一同搬移。

5、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疑有污染时,不得再放回容器内,应重新消毒。

6、无菌持物钳和存放容器要定期消毒。

浸泡保存时,一般病房可七天更换一次,使用频率高的要缩短更换周期,甚至每天更换一次,干燥保存可持续使用4—6h。

4.隔离原则?

原则:

1、根据隔离种类,应在病室或病床前挂隔离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门口的消毒脚垫、门外的洗手池、消毒泡手用具及隔离衣悬挂架等。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应按规定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且只能在规定范围内活动,护士进入隔离室做治疗护理时,须备齐用物并周密计划,集中护理,以减少穿、脱隔离衣和洗手次数。

3、凡病人接触过的物品或落地的物品应视为污物,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病人的衣物、信件、钱币等经消毒后方能交给家属带回;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须经消毒处理方可排放。

病室每日空气消毒,需送出病区处理的物品,应有专门的污染袋,带外有明显的标记。

4、在严格执行隔离要求的同时,要对病人热情关心,减轻病人在心理上产生的恐惧或因被隔离而孤独、自卑,向病人及家属解释隔离的重要性及暂时性,以取得信任与合作。

5、传染性分泌物三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已渡过隔离期,经医生开出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6、终末消毒是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用物、所住病室和医疗器械进行的消毒处理。

5.穿、脱隔离衣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穿隔离衣前应准备好操作中所需的物品。

②隔离衣长短合适,须完全遮盖内面工作服,并完好无损。

③穿隔离衣后,只限在规定区域内活动,不得进入清洁区。

④系领口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衣领及工作帽。

⑤洗手时,隔离衣不得污染洗手设备。

⑥隔离衣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⑦挂隔离衣时,若在半污染区,不得露出污染面;若在污染区,不得露出清洁面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护理

一、名词解释

压疮:

也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坏死。

二、填空题

1.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的漱口液,真菌感染时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液,绿脓杆菌感染时用(醋酸溶液)漱口液。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禁止为患者(漱口),需用开口器协助张口时,应将开口器从(臼齿处)放入,所用棉球不可(过湿),防止(误食)溶液。

每次

(一)个棉球,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3.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应定时(翻转),变换(卧位),以保证病人舒适,防止(压疮)发生。

4.导致压疮发生的物理力有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其中最主要的物理力是(压力)。

5.压疮的临床分期为(淤血红润期)(炎性侵润期)(溃疡期)。

三、问答题

1.哪些病人需要进行口腔护理?

为什么?

个体患病时、长期应用激素和抗生素的病人、昏迷、高热、禁食、血液病、口腔咽喉等疾病的病人及生活不能自理

的病人

原因:

①当个体患病时,因食欲减退,导致进食、饮水少,唾液分泌减少等导致自我清洁口腔能力下降,又因机体抵抗能力降低,细菌在口腔内迅速繁殖,引起口腔局部溃疡、炎症、口腔异味等变化,并进一步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下降及其他的合并症的发生,也影响病人与他人的正常交往,产生社交心理障碍。

②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的病人,易并发真菌感染。

2.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

①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②去除口臭、牙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③观察口腔黏膜,舌苔及口腔特殊气味的改变,提供病情观察的动态信息。

3.常用漱口溶液及应用?

①氯化钠溶液0.9%清洁口腔预防感染②过氧化氢溶液1%--3%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

适用于口腔有溃烂、坏死组织者。

③硼酸溶液2%--3%酸性防腐剂,抑菌作用④碳酸氢钠溶液1%--4%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⑤呋喃西林溶液0.02%清洁口腔,广谱抗菌⑥醋酸溶液0.1%用于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

⑦洗必泰(氯已定溶液)0.01%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⑧甲硝唑溶液0.08%用于厌氧菌感染⑨中药漱口液(金银花、一枝黄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抗菌。

4.昏迷病人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牙关紧闭着不可以用暴力助其张口。

5.xx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①截瘫、偏瘫、昏迷等失去知觉的病人。

②活动能力差的老年卧床病人。

③极度瘦弱的病人、高度超重增加了持重部位压力的肥胖病人。

④高热多汗、大小便失禁等经常受潮湿等刺激的病人。

⑤石膏、牵引及应用夹板及特殊约束的病人。

⑥营养不良的病人。

6.避免局部长期受压的护理措施?

①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减少组织受压。

②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④避免力学因素的综合作用。

7.应如何预防压疮?

①避免局部长期受压②避免局部理化因素刺激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④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供给合理的营养和水分。

⑤鼓励协助病人增加活动量。

⑥增加病人及家属有关的健康知识。

8.压疮有哪些好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受压且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骼隆突处。

压疮发生的部位与卧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卧位时最常发生于骶尾部。

①仰卧位时:

发生于枕骨粗隆、肩胛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

②侧卧位时:

发生于耳廓、肩峰、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③俯卧位时:

发生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的乳房、肋缘突出处、男性的生殖器官、髂前上棘、膝部和足尖部等部位。

9.各期压疮的护理原则是什么?

①淤血红润期I°压疮:

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进一步发展。

②炎性侵润期(二度压疮):

重点在于保护创面,预防感染。

③溃疡期(三度压疮):

解除压迫,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一、名词解释

休息: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放松,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的过程。

睡眠:

是各种休息形式中最重要、最自然的方式。

失眠:

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中多醒或早醒。

睡眠型呼吸暂停:

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自我抑制、没有呼吸的现象。

关节活动范围:

是指关节活动时刻达到的最大弧度。

二、填空题

1.休息的先决条件(充足的睡眠)。

在各种休息形式中,(睡眠)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

2.对于睡眠时相的研究多通过(脑电图EEG)(眼电图EOG)(肌电图EMG)的描记来进行。

人们发现在睡眠的不同阶段脑、眼睛和肌肉的活动处于不同的水平,依据其活动特点,基本上将睡眠分为(正相睡眠)(异相睡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