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070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doc

UPS电源设备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设备进场开箱检验

◎机房的土建工程已竣工,地面平整干燥,门窗安装齐全,墙壁粉刷完毕。

◎照明、电源、通风应具备施工条件。

◎预留洞空、走线槽、架、静电地板铺设、预埋穿线钢管、预埋吊挂螺栓、

走线架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预留洞孔框架安装完毕、平直整齐;地槽盖板平整、油漆均匀;预埋钢管口径合适、管口光滑、弯曲半径符合

设计规定、管内干燥无积水;走线架牢固平

设备开箱应由厂家、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共同进行,作详细记录并符合

下列要求:

1)设备无损伤;

2)设备附件及技术资料齐全。

2、设备安装

2.1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m;

2.2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于

1.2m;

2.3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1.5m;

2.4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背面与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

1~1.2m;

2.5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可与通信设备同列安装;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

的正面与通信设备的正面或背面之间的主要走道不应小于2m;

2.6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背面与通信设备的正面或背面之间的净宽应按通信设备相应的布置要求确定。

2.7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与墙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m;

2.8     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背面与墙之间的次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

如为主要走道时,其净宽不应小于1m;

2.9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其偏差应不大于10毫米;

2.10 机架加固牢固,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一列机架的机面应平直,

其偏差每米应不大于3毫米,全列偏差不大于15毫米,机架顶面应平

齐,机架间应相互靠拢。

2.11 机架安装应平直,偏差应不大于2毫米;

2.12 机架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

2.13 接线正确,无碰地、短路等情况,对地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兆欧。

3、蓄电池组的布置

3.1         地面平整干燥,门窗安装齐全,墙壁粉刷完毕。

3.2            立放蓄电池组之间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宽度的1.5倍,最小于不应小于8m;

3.3            立放双层布置的蓄电池组,其上下两层之间的净空距离一般为电池总高度的1.2~1.5倍。

3.4            立放双层布置的蓄电池组,一组电池的两列之间净宽应满足电抗震架的结构要求。

3.5            立放蓄电池组侧面与墙之间的次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如为主要走时道时,其净宽一般不小于电池宽度的1.5倍,最小不应小于1m;立放单层列布置的蓄电池组可沿墙设置,其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为0.1m;

3.6            立放蓄电池组一端靠墙设置时,列端电池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不小于0.2m;

3.7            立放蓄电池组一端靠近机房出入口时,应留有主要走道,其净宽一般为1.2~1.5m,最小于应1m。

3.8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0.2m;

3.9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之间,或正面与侧面或背面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1.5倍,最小不应小于1.2m。

3.10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与墙之间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电池总高度的1.5倍,最小不应小于1m;

3.11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可靠墙设置,其背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一般为0.1m;

3.12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与墙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0.2m。

3.13        阀控式蓄电池组可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同机房安装,采用电池柜时还要以与设备同列;

3.14        立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或列端电池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m;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侧面或背面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

3.15        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正面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的正面之间的主要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m;卧放阀控式蓄电池组的侧面或背面与通信设备、配电屏及各种换流设备之间的维护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m,同列安装时可以靠紧。

4、馈电母线:

4.1施工前的检查:

1)按直流配电屏及预留空洞的位置,检查母线的走线路由是否合理;

2)母线材料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3)母线材料的表面应光洁,不得有裂纹、麻面和气孔;

4)钢材、穿墙隔板、支持绝缘子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4.2母线的加工:

1)母线的表面看不出明显的锤痕、切口平齐无毛刺;

2)母线转弯处不得有裂纹及明显的皱折,转弯处弯曲半径一致;

3)条形母线的加工不得在加温的情况下进行;

4.3母线装配连接:

1)母线与母线及母线与设备端子的连接,其接触面应平整,接触紧密,

接线端子应不受外加应力。

2)母线安装位置及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安装牢靠,保持垂直与水平;

但母线平放时,贯穿螺丝应由下向上穿,杂其余情况下螺母应装在

便于维护侧;

3)母线螺丝两侧均应装平垫圈,在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

4)垫圈外表应光滑,有多个螺丝时各垫圈间应有3毫米以上的间隙;

5)螺丝拧紧后,丝扣露出不少于2丝扣;

6)电池室的铜母线所用的加固螺丝应涂一薄层中性凡土林后在贯穿紧

固;

7)过墙洞内不得有接头;

8)所有应刷漆的母线均应刷两道,油漆均匀,不起皱,无流痕;连接

部分和接头两侧个5毫米内的一段不刷漆;

9)直流系统的正极刷红色,负极刷蓝色漆;

10)交流系统的各相母线刷漆颜色如下:

第一相(A):

黄色;

第二相(B):

绿色;

第三相(C):

红色;

中性线(N):

紫色;

地线(E):

黑色;

11)母线安装完毕,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用500伏兆欧表测试线

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1欧。

12)在满负荷下,电压降应符合设计规定。

5、敷设电源线

5.1        电源线的规格、程式、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5.2        铜鼻子、螺丝等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5.3        电源线的敷设路由及截面应符合设计规定。

直流电源线与交流线宜分开敷设,避免捆在同一线束内。

5.4        沿地敷设的电缆不宜直接和水泥地面接触。

5.5        敷设电源线应平直靠拢、整齐、不得有急剧弯曲和凹凸不平现象;在走线架上敷设电源线的绑扎间隔应符合设计规定,绑扎线扣整齐、松紧合适、结扣在两条电缆的中心线上,麻线在横铁下不交叉,麻线结头蕴藏而不露于外侧。

5.6        电源线转弯时,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不得小于其半径的6倍。

5.7        电源线穿钢管应符合设计规定

1)   钢管管口应光滑,管内清洁、干燥,接头紧密,不得使用螺

丝接头;

2)   钢管管径及钢管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3)   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穿线管在穿线后应按设计规定将管口密封;

4)   非同一级电压的电力电缆不得穿在同一管内。

5)   室外直埋电缆应按隐蔽工程处理。

遇有障碍物或穿过马路时应敷设穿线钢管,在中间接头或终端处应留有2-3米的余长。

5.8电源线与设备连接

1)   电源线剖头部分均缠塑料带缠扎厚度与绝缘外批一致,各电源线

缠扎长度应一致;

2)   截面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单芯电源线打接头圈连接时,线头弯曲的方向应与紧固螺丝方向一致,并在导线与螺母间装垫圈,每处接线端最多允许两根芯线,且在两根芯线间加装垫圈,所有接线螺丝均应拧紧;

3)   截面10平方毫米及以上的多股电源线应加装铜鼻子,其尺寸应与导线相配合;

4)   线鼻子与设备的接触部分应平整洁净;接触处涂一薄层中性凡土

林,安装平直端正;螺丝紧固;

5)电源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机械应力。

5.9通电检查

1)   电源线布放完毕,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时,用500伏兆欧表测

试线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1兆欧。

2)   测试电源线的电压降应符合设计规定。

3)   通电1小时后检查电源线鼻子处、电源线连接处、电源线与设备

连接处的温度均应不得大于65度。

6、接地装置

6.1施工前的检查

1)根据设计核对地线的位置有无与地下障碍物重叠、交叉等情况;

2)各种主要材料的规格、质量、数量应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6.2敷设接地装置

1)   接地装置的位置、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及接地体和接地线的尺寸应

符合设计规定。

扁钢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