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0041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274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

省道S274稔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路面改造工程

(K89+600~K99+000)

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电建路桥集团江门市国省道改造及五邑路PPP项目总承包部

省道S274稔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路面改造工程涵洞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2.1自然地理特征 2

3施工准备 2

3.1施工条件 2

3.1.1交通条件 2

3.1.2施工用电 3

3.1.3施工用水及排水 3

3.2施工资源配置 3

3.1.1管理人员配置 3

3.1.2施工作业人员配置 3

3.1.3机械配置 4

3.3工期安排 4

4涵洞基坑施工方案 4

4.1施工项目 4

4.2施工现场布置 4

4.3施工工艺 5

4.3.1施工准备 6

4.3.2测量放样 6

4.3.3基坑开挖 6

4.3.4边坡防护及排水 7

5环保与水土保持措施 8

6安全保证措施 8

6.1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8

6.2安全生产检查 9

6.3隐患整改 9

6.4安全文明施工 9

6.5交通疏导 10

6.5.1疏导的原则 11

6.5.2交通疏导措施 11

6.6交通组织措施 12

6.7施工安全标志、标牌设置 13

6.8安全检查 13

中电建路桥集团江门市国省道改造及五邑路PPP项目总承包部

涵洞基坑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省道S274稔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K89+600~K99+000)路面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现场考察所获得的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

4、省道S274稔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K89+600~K99+000)路面改造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50-2011;

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04;

8、现场技术调查资料。

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所累积的相关经验及管理能力。

9、本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经验。

2工程概况

省道S274稔广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K89+600~K99+000)北起云浮稔村镇,南至江门广海镇,是江门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之一,途径江门地区的开平、台山两个市,纵贯江门市南北向,沿线连接国家高速干线沈海高速、国道G325、省道S367、西部沿海高速等干线公路,它是江门中部地区主要交通动脉,是云浮地区通往江门地区重要通道之一。

而省道S274稔广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为该省道台山段的一部分,是台山乃至江门地区通往广海湾及上、下川岛旅游景点的重要通道,主要经过三合镇、端芬镇两个镇。

省道S274稔广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K89+600~K99+000)路面改造工程,路线全长9.4km,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基标准宽度为12m,其中行车道7.5m(2×3.75m),硬路肩2×0.75m,土路肩2×1.5m。

合同段新建涵洞共有3道,改建1道,其中K96+072涵洞为盖板涵,结构型式为1-1*1m,涵长分别为14m,与路线呈90°交角;K92+660涵洞为圆管涵,结构型式为1-φ1075m,涵长为15m,与路线交角为90°;K97+745涵洞为圆管涵,结构型式为1-φ1.5m,涵长14m,与路线呈90°交角,涵洞设置情况见下表。

基坑的地质属性主要为粘土,间夹回填杂土,开挖深度为2.83m~3.02m。

表2-1S274涵洞设置一览表

序号

结构类型

中心桩号

交角

孔数及孔径(孔-m)

涵长(m)

进出口型式

备注

1

盖板涵

K96+072

90

1-1*1

14

八字墙

2

圆管涵

K92+660

90

1-φ0.75

23.117

八字墙

3

圆管涵

K118+769.38

90

1-φ1.5

21.868

八字墙

2.1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地质

项目区自东向西横经台山市三合镇、端芬镇,属于珠三角平原边缘,原地貌为水沟、鱼塘及农田,地形较平坦水系较发达。

项目区内的岩土层为海陆相地层,层序多,结构比较复杂。

上部土层由填土、耕土、中细砂、中粗砂、粉质粘土及砂质粘土(残积土)组成,下部为燕山三期花岗岩。

2、气象、水文

本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南海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湿度82%,年平均气压1013毫巴。

4至9月多吹偏南风,炎热多雨。

10月至次年3月多吹偏北风,常受寒潮影响出现霜冻或低温阴雨天气。

境内河系发达,水资源丰富。

境内北部地区多属珠江三角洲水系,南部地区多属粤西沿海诸小河水系。

3、工程地质总体评价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广东省南部微丘平原区,地质较好,多为红粘土的覆盖层,间夹有中风化层和花岗岩层。

沉积(或冲积)的海相地带,水网交织,有淤泥层,地质较差。

3施工准备

3.1施工条件

3.1.1交通条件

由于此涵洞均沿S274线路分布,位于原路基上,可以直接利用原有道路进入施工现场,然后分段进行施工。

3.1.2施工用电

全线盖板涵分布比较零散,施工全部采用柴油发电机供电。

根据涵洞现场施工用电需求,采用30KW柴油发电机即可满足单个涵洞施工用电。

3.1.3施工用水及排水

由于涵洞沿线均有自来水接口,现场施工用水量较少,施工用水可以直接接用,排水可以在涵洞基坑两侧各设置一条300×300mm排水沟,并在涵洞出口一侧布置一集水坑,沉淀后由潜水泵抽排至线路原有排水沟。

3.2施工资源配置

3.1.1管理人员配置

针对现场施工情况,配置有经验、有技术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进度、技术、安全及质量管理。

表3-1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杨长福

项目负责

总组织协调

赵红向

技术负责

技术总负责

蔡雷春

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

牛益民

施工员

技术管理

孙骁杰

专职安全员

安全管理

邹大卫

质检员

质量管理

马洪军

测量员

技术管理

万华侨

资料员

内业管理

3.1.2施工作业人员配置

根据现场实际,安排有经验、技术娴熟的施工班组进行现场作业。

具体人员配备情况见表3-1。

表3-2现场作业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挖机操作手

1

2

自卸车司机

2

3

罐车司机

4

4

电焊工

2

5

模板工

4

6

钢筋工

4

7

混凝土工

5

8

电工

1

9

杂工

2

10

专职安全员

1

11

测量员

1

合计

27

3.1.3机械配置

针对本工程特点,根据施工技术总体规划及施工总进度安排,合理配置施工资源,选用成熟配套设备,实施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满足施工现场要求并提高使用效率。

经分析计算及总体资源平衡,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下表。

表3-3现场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备注

1

发电机

30KW

2台

供电

2

挖掘机

CAT220

1台

挖基坑

3

混凝土罐车

12m³

2台

混凝土运输

4

自卸汽车

双桥15T

2辆

运渣

5

电焊机

BX1-500

2台

钢筋制作

6

振动器

Φ50

3套

混凝土振捣

1台备用

7

夯实机

HCDPO冲击式

1台

3.3工期安排

省道S274稔广线三合婆山至端芬上泽段3道盖板涵洞基坑预计在2017年8月1日开工,计划2018年10月31日完工,计划工期为3个月,具体开工日期以实际为准。

4涵洞基坑施工方案

4.1施工项目

盖板涵洞基坑开挖主要施工项目包括:

路面砼破除、基础土石方开挖、改水、清淤、基底换填、边坡防护。

4.2施工现场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涵洞基坑开挖施工布置情况如图4-1所示如下:

涵洞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图图4-1

涵洞基坑开挖断面平图图4-2

4.3施工工艺

涵洞基坑开挖施工工序流程详见图4-3:

涵洞基坑施工流程图图4-3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路面砼破除

土方开挖

边坡支护排水

承载力检测

4.3.1施工准备

为了不影响车辆通行,涵洞基坑开挖施工采用半幅交替施工方法,施工前提前做好道路交通疏导工作,注意施工区域安全围蔽及交通疏导工作。

施工用电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0KW柴油发电机发电的方式进行工点。

涵洞基坑施工用水量较小,施工用水采取就近取水方式。

施工区域围蔽确认安全后,先对施工区域内的砼路面进行破除,并进行施工场地平整,施工期间需做好排水工作,现场预备两台水泵,以防基坑渗水后能及时抽排,保证施工作业面干燥无积水。

4.3.2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资料分别放出涵洞4个脚点及中心点,必要时还需放出涵洞加密点,定出涵洞轴线及两侧设计上口开挖线,并用木桩及红线做好标记,核实开挖断面,确认开口线无误后方能进行开挖施工。

4.3.3基坑开挖

开挖前,依据设计图提供的勘探资料,结合现场实际环境,事先考虑好基坑排水问题,开挖前在基坑顶缘四周设置拦水坎,防止雨水以后流入基坑。

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配以自卸车出渣的方式施工,开挖距基坑底面以上要预留20~30cm土层,验收前由人工一次清除至标高,以保证基底不被扰动。

基坑开挖前,如需进行井点降水、降水井降水的基坑,提前进行处理。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随时检查开挖尺寸、位置,并严密注意地质情况变化,随时修正基坑尺寸和开挖边坡,放坡坡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可参考1:

0.75~1。

基础土石方应弃在地表排水沟以外,且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以免造成对基坑边坡的侧压。

基坑开挖过程不宜间断,要始终保持基底不受水浸泡,随时抽排坑内积水。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基坑中线及水平,以便及时纠正施工中的误差。

对有水的基坑可预留0.2m不下挖,待检查人员检查后立即清除、立即进行封闭。

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础时,应保证既有建筑物一侧边坡有足够的稳定,必要时应进行加固防护,并随时对防护工程进行观察,并在既有建筑物上设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以确保既有建筑物安全。

基坑开挖后的质量指标要求如下:

①轴线偏位:

200mm;

②基底标高:

土质:

±50mm;石质:

+50mm,-200mm;

③基坑尺寸:

(长×宽)符合设计要求:

±20mm;

④地基承载力:

依据涵洞具体设计指标为150kpa。

如承载力不足150kpa时需换填级配碎石并压实处理。

基坑开挖完成后,通过现场技术负责人自检符合设计要求后,应按规定程序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前来对基坑进行检查,涵洞基坑同时还应通知设计单位代表现场进行地质确认,及时签认基坑检查检验批表和地质检查表。

自检内容包括:

基底的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承载力采用标准贯入或触探仪检测;基底的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是否与设计相符;基底排水及地下水处理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封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均已完成。

检查合格的基坑应及时封闭,不允许基底暴露过久,否则重新检验

在开挖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