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9754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1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

专题10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2)

1、观察这三幅图片:

回答:

(1)以上三种报刊反映了哪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进步思想?

(2)分析这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进步思想的本质共同点是什么?

并分析它们的主要不同点又有哪些?

(3)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这三种进步思想进行评价。

【答案】

(1)《时务报》——戊戌变法期间的维新思想。

《民报》——辛亥革命前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2)共同点:

都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中国的封建主义。

不同点:

①维新思想是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用进化论的观点,批判封建主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是以西方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推翻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

③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运用西方“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对封建正统的儒家学说进行批判,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肯定西方文明。

(3)评价:

三种思想主张在当时都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都是爱国和进步的;但三者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都不能从根本上给中国革命指出正确的道路。

(若答出“维新立宪思想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不适合中国国情;革命共和思想无明确、彻底的反帝主张,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弱点”也可以。

2、当前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假如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中议会下院与内阁的关系,即一个惯例:

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法国资产阶级在对封建制度的改造中,基本上实现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的革命目标的标志是()

A.制宪会议颁布的八月法令与《人权宣言》

B.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建立共和国

C.雅各宾派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拿破仑制定《民法典》与其他法典

近代社会到来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法治取代人治。

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往往通过法律文件来确保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据此回答6—9题。

【答案】A

【解析】巴黎人民首次武装起义后成立的制宪会议,实际上成为法国的最高行政与立法机关,其颁布的八月法令废除封建制度,发布的《人权宣言》揭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基本实现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政治平等的革命目标,所以准确选项为A项。

4、马克思指出:

“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时日和经验的。

”这主要是针对(  )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卢德运动D.巴黎公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卢德运动期间,工人以捣毁机器为主要斗争目标,说明他们没有“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

“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这表明(  )

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答案】A

试题分析:

捕捉关键信息:

革命和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秩序等等,联系对辛亥革命评价及民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军阀割据,文化复古,社会动荡等现象,可判断A的说法符合题干材料的言外之意。

C,D歪曲了史实,C无法体现。

考点:

辛亥革命

点评:

辛亥革命只是在政治上发生一些变化:

推翻了帝制。

但是新政权建立后,社会状况却还是那样,说明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人民还对此不了解,旧的思想、传统礼教等相关的封建的东西还存在。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的准确含义是(  )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以宪法制约君主权力D.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起来。

7、在欧洲,对人和神的关系上,曾有哲学家这样说:

“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

”这表明这些哲学家(  )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主张将神人性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就可以看出,哲学家是主张将神人性化的。

8、斯宾诺莎认为,“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

其“理智”符合了(  )

A.专制国王的要求   B.本国教会的要求

C.资产阶级的要求D.封建领主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斯宾诺莎的民主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9、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到:

“对我来说,当我考虑到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和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

……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有朝一日使我们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们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其主要阐述的是(  )

A.民主和专制的矛盾B.自由和专制的冲突

C.民主和自由的矛盾D.革命和民主的冲突

【答案】C

【解析】托克维尔对自由充满无限热爱,但他认为,民主并不意味着即能获得自由,有可能沦为“民主的专制”。

10、“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

”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答案】 D

【解析】1923年前后,一再失败的孙中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陷入迷茫之中。

正是通过和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了国共合作,促进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11、1864年9月,英、法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的最初目的是(  )

A.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B.成立国际工人组织

C.推动英国选举改革

D.支持爱尔兰人民斗争

【答案】A

【解析】第一国际是英、法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圣马丁堂集会的结果,但最初只是为了声援波兰人民起义。

推动英国选举改革、支持爱尔兰人民斗争都是第一国际成立后的活动,而非成立目的。

排除B、C、D三项,故选A。

12、以下事件能说明教皇已摆脱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备与之相抗衡能力的是()

A.丕平篡位B.教皇国建立C.卡诺莎觐见D.“阿维尼翁之囚”

【答案】C

13、儒家思想在“西学东渐”中历经沉浮,康有为“尊孔”,陈独秀“排孔”,二者的共同目的是()

A.借“尊孔”或者“排孔”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借此否定守旧思想,以推动社会变革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答案】C

【解析】“尊孔”或者“排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各自主张服务。

A项对二者来说都不正确,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忽视民众力量是二者的共同局限性。

B、D两项是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作用。

故答案为C。

14、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孙中山()

A.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B.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国父”。

故答案为B。

15、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纪念美国独立100周年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她头戴王冠,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执一本文献,脚上散落着已断落的锁链,象征美国人民打破殖民枷锁与对自由的追求。

她左手所执的文献应是(  )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B

【解析】略

16、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①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②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③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④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革命派在宣传革命思想时,也没有从正面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新文化运动前期,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并且动摇了封建主义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故答案为C。

17、以下有关《独立宣言》的评述准确的是(  )

①它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②它继承与发展法国《人权宣言》的原则

③《独立宣言》主张平等的天赋人权的思想并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④美国《独立宣言》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民主共与的原则

A.①③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答案】C

18、遵义会议后,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选择了一条自然条件艰苦的北上之路.这条路主要经过的省份是:

A.四川西部

B.西藏东部

C.甘肃南部

D.青海西部

【答案】A

19、《××革命史》中写道:

“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材料中的“××”应该是(  )

A.法国  B.英国

C.意大利D.美国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时间“1776年”“1787年”,结合各国革命史可知,美国于“1776年”颁布了《独立宣言》反对英国的殖民政府,此时的革命者为“被统治者”,而到1787年这些“革命者”已经变为“统治者”,且颁布了1787年宪法,综合以上信息可知,D项正确。

20、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与普法战争有关

B.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无产阶级在军事上犯了错误

C.巴黎公社的各项措施显示出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D.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B

【解析】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资本主义还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无产阶级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程度,故答案为B项。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

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

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及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

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1941年11月6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建设:

在政权建设方面,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答出“三三制”即可)

原因:

日本侵略、大敌当前,必须团结各阶层阶级人士共同抗日;中国社会中间阶级力量强大,且有参政要求;国事是公事,无法为一党一派包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结合所给材料,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两则材料均涉及到民主政治建设,在抗战关键时刻,调动各阶层各阶级力量,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有其必要性。

从材料看具体涉及到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加强与党外人士的民主合作;原因分析要从时代背景、阶级力量等方面归纳概括。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

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建筑物”:

邦联体制。

“结构上的基本错误”:

当时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

(2)纠正措施:

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

意义:

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题,文献的出处是回答问题的突破口。

由“建筑物”和“结构上的基本错误”自然联想到美国建立之初,实行的松散邦联体制。

(2)题是考查美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要联系到1787年宪法,它确立了联邦制政体。

2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862年1月太平天国答英国海军照会:

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

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

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犹如一家。

……自当各守天数,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利己。

—一伶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

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与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不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宋教仁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

没有看到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三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宗教信仰一致。

(2)认为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列强不会干涉。

(3)两者都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没有看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4)维持列强在华现状,承认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

【解析】

(1)问抓住材料“贵我两国……为宗教之本源”一句理解回答。

(2)问抓住“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一句理解回答。

(3)问的共同点应从对帝国主义态度方面回答。

实质问题是指帝国主义的本质问题。

(4)问的实质以“维持”“相承”字眼概括出承认列强在华特权。

2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2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

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康有为为何主张“近采日本”?

材料二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他后来说:

“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2)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材料三毛泽东说:

“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

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4)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

(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包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群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先进中国人的救国之路。

康有为之所以主张“近采日本”,是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包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群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毛泽东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对以上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

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6、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追梦三部曲,救国之梦一建国之梦—强国之梦。

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梦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

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

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孙中山的“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什么?

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

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强国之梦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3)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能够体现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做法有哪些?

【答案】

(1)三民主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中共十五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

国两制”构想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功绩。

孙中山的“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他最突出的贡献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共十五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能够体现邓小平创新思想的做法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