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8260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5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docx

儿科学重点笔记重点已划出

儿科学

绪论

儿科学研究对象:

胎儿(自精卵结合时起)至青春期儿童;

儿科学的基本特点:

①个体、性别及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②对疾病损伤造成的恢复能力强;

③自身防护能力弱。

最大不同点:

处于不断地生长发育过程之中。

小儿年龄的分期及特点:

⑴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⑵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

特点: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3个2/3);

保健重点:

保暖,喂养,预防感染;

⑶婴儿期:

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特点:

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各系统器官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吸收,容易发生营养和消化紊乱;

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

保健重点:

母乳辅食,预防接种,良好习惯;

⑷幼儿期:

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

特点:

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迅速;饮食开始转换;

接触面扩大,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保健重点:

喂养,早教,传染病,意外;

⑸学龄前期:

自3周岁至6-7周岁入小学之前;

特点: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仍易发生传染病及意外;

免疫功能增强,可患免疫性疾病;

保健重点:

喂养、培养良好习惯及智力开发、防治传染病及意外发生;

⑹学龄期:

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

特点:

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

保健重点:

保证营养;加强教育,打好基础;

⑺青春期:

一般从10~20岁;

特点:

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2年左右;

体格生长发育再次加速,出现第二次高峰;

生殖系统的发育加速并渐趋成熟;

保健重点:

营养,劳逸结合;青春期保健;心理卫生,人生观;

生长发育

生长:

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量的变化。

发育:

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生长发育规律:

①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②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

③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④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影响因素:

遗传、营养、疾病、母亲情况、家庭和社会环境。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⑴体重的增长:

新生儿出生体重:

男婴为3.3±0.4kg、女婴为3.2±0.4kg;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因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

⑵身高(长)的增长: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身长约75cm;2岁时身长约87cm;

※正常儿童体重、身高估计公式:

年龄

体重(kg)

身高(cm)

12个月

10

75

1-12岁

年龄(岁)×2+8

年龄(岁)×7+75

⑶头围的增长:

出生时头围平均33-34cm;头围的测量在2岁以内最有价值。

※前囟:

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

出生时约1-2cm,约1-1.5岁闭合;

前囟大小以两个对边中点连线的长短表示;

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小、前囟小或关闭早;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囟闭合延迟;

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脱水时前囟凹陷;

★骨龄:

用X线检查测定不同年龄儿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的出现的时间、数目、形态的变化,并将其标准化。

腕部骨化中心数:

出生无,1~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大约为其岁数+1。

运动的发育:

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四月认母会玩手、七妈一岁话出口。

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及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

营养与婴幼儿喂养

★营养:

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

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营养素分为:

能量;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膳食纤维、水)。

★儿童能量代谢:

⑴基础代谢率(BMR);

⑵食物热力作用(TEF):

以蛋白质最强,达30%,糖为6%,脂肪为4%;

⑶活动消耗;

⑷排泄消耗:

约占10%;

⑸生长所需:

<1岁婴儿生长最快,约占25~30%。

组氨酸是婴儿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和大豆蛋白质;

铁、碘、锌缺乏症是全球最主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人乳的分类:

①初乳:

4~5天以内(蛋白质高);

②过渡乳:

5~14天(脂肪高);

③成熟乳:

14天~9个月(成分稳定);

④晚乳:

>10月(蛋白质、脂肪均少)。

※人乳的特点:

⒈营养丰富:

⑴蛋白质:

β-酪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4:

1,易被消化吸收;

宏量营养素产能比例适宜;很少产生过敏;

⑵糖类:

乙型乳糖(β-双糖)含量丰富,利于脑发育;利于促进肠蠕动;

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并产生B族维生素;

⑶脂类:

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占51%),有利于婴儿脑发育;

⑷矿物质:

①电解质浓度低,减少婴儿的肾负荷;

②钙磷比例适宜(2:

1),钙吸收好;

③铁吸收率达49%,远高于牛乳(4%);

④含锌结合配体,锌吸收率高。

⑸维生素:

①人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补充维生素D,鼓励家长让婴儿生后尽早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皮肤的光照合成;

②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除鼓励乳母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外,乳母应适当补充维生素K,以提高乳汁中维生素K的含量。

⒉※生物作用:

⑴缓冲力小:

人乳PH为3.6,对酸碱的缓冲力小,不影响胃液酸度,利于酶发挥作用;

⑵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

①免疫球蛋白

②大量免疫活性细胞;

③乳铁蛋白,是人乳中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

④溶菌酶;

⑤补体及双歧因子;

⑥低聚糖:

是人乳所特有的。

※人乳的优点:

①是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最理想的食物,能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

②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

③经济,方便,省时省力,温度适宜;

④可增进母婴感情;

⑤促进产妇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发生。

※牛乳的特点:

⑴乳糖(甲型)含量低;

⑵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

酪蛋白为主,易在胃内形成较大的凝块;氨基酸比例不当;脂肪颗粒大,缺乏脂肪酶,难消化;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低于人乳;含磷高,易与酪蛋白结合,影响钙吸收。

⑶肾负荷重:

矿物质含量高;

⑷缺乏被动免疫。

牛乳的改造:

稀释、煮沸、加糖。

※奶方配制:

婴儿每日约需能量110kcal/kg;每日需水量150ml/kg;

100ml含8%糖的牛乳供能量约100kcal。

例:

3个月婴儿,体重5kg,则需能量:

110×5=550kcal,含8%糖牛乳:

550ml(糖5.5×8=44g),需水150×5=750ml额外补充750-550=200ml,故奶方:

含糖8%的牛乳550ml(内含糖44g),每日分5-6次哺乳,奶间分次加饮水,共200ml。

辅食添加:

时间:

4-6月;

目的:

补充母乳喂养营养素之不足;消化功能趋于完善,为断奶作准;

咀嚼动作有助于语言发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原则: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逐步添加。

断奶时间:

8-12个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

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矿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

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发病机制:

长期严重VitD缺乏造成肠道吸收钙、磷减少和低血钙症,以致甲状旁腺功能代偿性亢进,

PTH分泌增加以动员骨钙释出使血清钙浓度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PTH抑制肾小管重吸收磷,继发机体严重钙、磷代谢失调,特别是严重低磷血症的结果;

细胞外液钙、磷浓度不足破坏,使骨矿化受阻,造成佝偻病。

★病因:

①日光照射不足:

主要病因;紫外线透不过玻璃;

②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③生长速度快,需要增加:

早产及双胎婴儿生后生长发育快;

④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

⑤疾病影响:

胃肠疾病及肝性疾病、肝肾严重损害、长期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临床表现: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

主要表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神经兴奋性改变。

⑴初期:

多见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

神经兴奋性增高的症状:

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夜间啼哭)、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枕秃);

常无骨骼病变,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⑵活动期(激期):

典型骨骼改变;

①6月龄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②7-8个月时,方颅,头围增大、严重者呈鞍状或十字形颅;

★佝偻病串珠:

肋骨和肋软骨交界处的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7-10肋最明显;手、足镯:

手腕、足踝部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

③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

★郝氏沟或肋膈沟:

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

漏斗胸:

胸骨剑突部下陷;

膝内翻“O”形腿,膝外翻“X”形腿;脊柱畸形,扁平骨盆;

肌肉松弛:

严重低血磷使肌肉中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

坐、站、走晚;形成蛙腹;

神经兴奋性改变:

大脑皮层功能减低的表现:

条件反射形成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

X线:

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明显增宽(>2mm);

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骨干可有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血清Ca稍低,血清P、Ca×P、碱性磷酸酶、25-(OH)D3、1,25(OH)2D3均明显下降;

⑶恢复期:

经日照或治疗后;

①临床症状、体征逐渐减轻、消失;

②血钙、血磷逐渐恢复正常,AKP约需1-2月降至正常;

③治疗后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钙化线,钙带致密增厚,骨骺软骨盘<2mm,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⑷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血生化与骨骼X线的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以口服为主,维生素D:

50-100ug/d;1,25(OH)2D3(罗钙全):

0.5-2.0ug/d。

★预防:

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400IU是治疗和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关键。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由于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导致血清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表现为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

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2-6个月)。

★发病机制:

Vit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血钙继续降低,当总血钙低于1.75-1.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低于4mg/dl时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出现抽搐。

VitD缺乏的早期甲状旁腺急剧代偿分泌增加,以维持血钙正常;当VitD继续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反应过度而疲惫,以致出现血钙降低。

※血清钙正常值:

9-11mg/dl(2.2-2.7mmol/L);离子钙(5mg/dl)-生物活性最强。

★临床表现:

主要为惊厥(最常见)、手足搐搦、喉痉挛(最严重);

⑴隐匿型:

血清钙多在1.75-1.88mmol/L,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

①面神经征:

用指尖或叩诊锤叩击颧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若引起眼睑及口角向同侧抽动为阳性,新生儿期可呈假阳性;

②腓反射:

用叩诊锤叩击膝下外侧腓骨小头处的腓神经部位,若引起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

③陶瑟征(Trouseau征):

用血压计袖带色裹上臂,打气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若5分钟内出现手搐搦者为阳性。

⑵典型发作:

血清钙低于1.75mmol/L时可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抽搐;

①惊厥:

轻者:

意识清楚,仅有双眼上窜,面肌颤动;重者:

意识丧失,突然发生四肢抽动,两眼上窜,面肌颤动,持续时间不定(数秒、分)发作次数不定(数日一次或一日数次);一般无发热;间歇期正常;

②手足搐搦:

见于较大婴儿、幼儿,突发手足痉挛呈弓状,双手呈腕部屈曲状,手指伸直,拇指内收掌心,强直痉挛;足部踝关节伸直,足跖同时向下弯曲;

③喉痉挛:

婴儿多见,喉部肌肉及声门痉挛,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鸣,重者可出现窒息,甚至猝死。

★治疗:

①急救处理:

喉痉挛的处理:

立即将舌拉出口外、行人工呼吸或正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术;

迅速控制惊厥或解除喉痉挛:

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每次,保留灌肠;

②钙剂治疗:

10%葡萄糖酸钙5~10ml+5~10%葡萄糖20ml缓慢静注或静脉点滴,迅速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停止后口服钙剂,不可皮下或肌内注射钙剂以免造成局部坏死;

③维生素D治疗:

后期治疗。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小于胎龄(SGA):

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胎龄(GA):

是从最后1次正常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日止,通常以周表示。

★正常足月儿:

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在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中性温度:

是指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最适环境温度。

★常见的几种特殊的生理状态:

①生理性黄疸;②马牙和螳螂嘴;③乳腺肿大和假月经;④新生儿红斑及粟粒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

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多见于足月儿,是新生儿脑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缺氧是发病的核心,围生期窒息是最主要的原因。

NHIE发病机制:

⑴脑血流改变:

①当缺氧缺血为部分性或慢性时,体内血流重新分布,肺、肠道、皮肤、肌肉血流量减少,脑血流量增加,以保证大脑血液供应(第1次血流重新分布);

②由于缺氧致心功能受损,全身血压下降,上述代偿机制丧失,脑血流减少,脑内血流自身调节,大脑半球血流减少,生命中枢所在的脑干、丘脑等血流不减少(第2次血流重新分布);

③缺氧进一步加重:

脑内血流自身调节作用失灵,则大脑半球、脑干均受累;

④缺氧为急性完全性,脑损伤易发生在选择性易损区;

足月儿的易损区在大脑矢状旁区的脑组织;早产儿的易损区位于脑室周围的白质区;

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形成“压力被动性脑血流”,即脑血流灌注完全随全身血压的变化而波动;

当血压高时,脑血流过度灌注可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

当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时,则引起缺血性脑损伤。

⑵脑组织代谢改变

缺氧后,脑细胞供能障碍,导致细胞膜上钠-钾泵、钙泵功能不足,使钠离子、钙离子、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毒性脑水肿。

脑组织缺血导致氧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和炎症因子过多产生,使细胞膜受损;加之膜上离子泵受损,钠离子、钙离子、水进入细胞内,最终导致细胞水肿,凋亡和坏死。

NHIE临床表现:

⑴一般特点:

生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生后3天症状达高峰;

临床上多见于足月儿、过期产儿、巨大儿;

⑵急慢性脑缺氧损伤特点:

急性缺氧——丘脑、脑干、小脑受累为主;以脑干症状为主,高颅压不明显;

慢性缺氧——大脑皮层受累明显;脑水肿高颅压明显,脑干症状不明显。

NHIE临床分度:

临床表现

分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意识

兴奋

嗜睡

昏迷

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

拥抱反射

活跃

不完全

消失

吸吮反射

正常

减弱

消失

惊厥

可有肌阵挛

常有

多见,频繁发作

中枢性呼衰

严重

瞳孔改变

正常或扩大

常缩小,对光反射迟钝

不对称或扩大

前囟张力

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紧张

病程及预后

症状在72小时内消失,预后好

症状在14天内消失,

可能有后遗症

症状可持续数周;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后遗症

足月儿HIE临床诊断标准:

①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率

<100次/分,持续5分钟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

②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

或者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

③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h以上;

④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具备以上4条者可确诊,第4条暂时不能确定者可作为拟诊病例。

★NHIE治疗:

3天内:

※三支持、三对症;4-10天:

促进脑细胞代谢;新生儿期:

康复治疗;

⑴三支持:

①维持良好通气换气功能:

保持PaO2>60-80mmHg、PaCO2和PH值在正常范围;

②维持良好循环功能:

使心率、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③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5.0mmol/L左右)。

⑵三对症:

①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钠;

②降低颅压:

首选利尿剂呋塞米;

③消除脑干症状:

应用纳洛酮。

   

影响NHIE预后的因素:

本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抢救是否及时有关。

①自主呼吸出现过迟;

②频繁惊厥发作;

③神经症状持续时间超过7天;

④EEG异常;

⑤CK-BB持续升高。

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而导致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的临床综合征。

多见于早产儿,其胎龄愈小,发病率高。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

由II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

作用: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呼气末肺泡萎陷,以保护功能残气量,稳定肺泡内压和减少液体自毛细血管向肺泡渗出。

影响PS合成因素:

①早产儿:

肺发育不成熟,肺泡小,PS少;

②糖尿病母亲婴儿:

其血中高浓度胰岛素能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PS合成的促进作用;

③体液PH值、体温和肺血流量的影响PS的合成;

④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等所致的胎儿低血容量减少;

※发病机制: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萎陷→进行性肺不张

↑↓

缺氧、酸中毒通气/血流降低

↓CO2潴留

肺小动脉痉挛

肺动脉压力↑→PPHN

卵圆孔、动脉导管开放

右向左分流(持续胎儿循环)透明膜形成

↓↑

肺灌流量↓→肺毛细管内皮受损→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纤维蛋白渗出沉着

早产儿:

胎龄愈小、功能肺泡愈小,气体交换功能愈差;呼吸膜愈厚,气体弥散功能愈差;

气管软骨少,气道阻力大;胸廓支撑力差,肺泡不易张开;肺解剖结构未完善的早产儿,其胎龄愈小,PS的量也愈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呼气末功能残气量降低,肺泡趋于塌陷。

糖尿病母亲婴儿:

由于其血中高浓度胰岛素能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的促进作用,故糖尿病母亲婴儿的RDS发生率比正常增加5-6倍。

★临床表现:

多见于早产儿、剖宫产儿、糖尿病母亲所娩婴儿及围生期窒息史的新生儿;

生后不久(2~6小时,<12小时)出现症状;

①呼吸急促(>60/分):

增加肺泡通气量,代偿潮气量的减少;

②鼻扇:

增加气道横截面积,减少气道阻力;

③呼气呻吟:

因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产生正压防止肺泡萎陷;

④吸气性三凹征:

呼吸辅助肌参与的结果,以满足增加的肺扩张压;

⑤发绀:

由于氧合不足,常提示动脉血中还原血红蛋白>50g/L;

⑥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

⑦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

⑧由于呼气时肺泡萎陷,体格检查可见胸廓扁平;

⑨因潮气量小而听诊呼吸音减低,肺泡有渗出时可闻及细湿啰音。

NRDS通常于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小时后明显好转。

★鉴别诊断:

湿肺、B组链球菌肺炎、膈疝。

★并发症:

①肺气漏:

由于CMV的压力过高导致,包括肺间质气肿以及纵隔积气等;

②慢性肺疾病(CLD):

即生后28天或纠正胎龄达36周仍需要吸氧并伴有异常者,因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或高压送气压力等因素所致;

③早产儿视网膜病:

与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有关,重者可失明;

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由于使用呼吸机引起的继发感染。

※辅助检查:

⑴实验室检查:

①泡沫试验:

取患儿胃液1ml加95%酒精1ml,振荡15秒,静置15分钟;

原理:

由于PS利于泡沫的形成和稳定,而酒精则起抑制作用;

沿管壁有多层泡沫则可除外RDS,若无泡沫可考虑为RDS。

②肺成熟度的判定:

测定羊水或患儿气管吸引物中L/S,≥2提示“肺成熟”,1.5-2为可疑,<1.5提示“肺未成熟”;

③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PaO2)↓、高碳酸血症(PaCO2)↑、混合性酸中毒:

pH<7.30、

电解质紊乱:

K+↑、Na+↓、Ca+↓。

⑵X线检查:

确诊RDS的最佳手段;

①毛玻璃样改变:

两肺呈普遍性的透过度降低,可见弥漫性均匀一致的细颗粒网状影;

②支气管充气征:

在弥漫性不张肺泡(白色)的背景下,清晰充气的树枝状支气管(黑影)影;

③白肺:

严重时双肺野均呈白色,肺肝界及肺心界均消失;

④肺容量减少。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以皮肤、粘膜、巩膜黄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⑴胆红素生成过多:

①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

②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80天);

③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

⑵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

①白蛋白含量相对低,早产儿更低;

②初生儿常伴缺氧、酸中毒、低血糖,影响白蛋白与胆红素联转功能;

⑶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差:

①肝细胞内摄取胆红素的Y.Z蛋白含量低;

②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含量低,活性差;

③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差;

⑷肝肠循环增加:

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

初生儿正常肠道菌群建立不完善,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重吸收增加。

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发生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特点

病理性黄疸特点

一般情况

良好

不好

黄疸出现时间

生后2~3天

生后24小时以内

消退时间

5~7天后逐渐消退

>2周

血清胆红素

足月儿<12.9mg/dl

早产儿<15mg/dl

足月儿>12.9mg/dl

早产儿>15mg/dl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

<5mg/dl

>5mg/dl

⑴※生理性黄疸:

①一般情况良好;

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③每日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生理性黄疸界限:

足月儿<221μmol/L(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