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785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docx

5出口退免税会计课后习题12页精选文档

出口退(免)税会计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对本环节增值部分免税,进项税额准予抵扣的部分在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中抵扣,抵扣不完的部分实行退税。

该办法简称为()。

A.“免、退”B.“免、抵、退”C.“免、抵”D.“免税”

2.“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

A.生产企业B.外贸企业C.外商投资企业D.国有企业

3.下列针对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具体形式不正确的是()

A.出口免税并退税

B.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C.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D.出口不免税但退税

4.下列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不予退(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是()。

A.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B.无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

C.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

D.无出口经营权的一般商贸企业

5.外贸企业从工厂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的,如果该货物是属于从价定率征收消费税的,其退税公式为()。

A.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消费税税率

B.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出口价×消费税税率

C.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到岸价×消费税税率

D.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的工厂销售额×消费税税率

6.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申请消费税退税时,分录为:

()。

A.借:

其他应收款

贷:

主营业务成本

B.借:

其他应收款

贷:

营业税金及附加

C.借:

其他应收款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D.借: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

主营业务成本

7.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给予()。

A.免税并退税B.免税但不退税C.不免税也不退税D.免税也退税

二、多项选择题

1.出口退税货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是()

A.必须属于增值税、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

B.必须是财务上作对外销售处理的货物

C.必须是出口收汇并已核销的货物

D.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

2.我国的出口货物政策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A.出口免税并退税

B.出口免税但不退税

C.出口不免税但退税

D.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

3.出口企业应持(ABCD)于批准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填写《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申请办理退税登记证。

A.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

B.工商营业执照

C.海关代码证书

D.税务登记证

4.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计算公式为()。

A.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B.应退税额=(普通发票所列销售金额)÷(1+征收率)×退税率

C.应退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退税率

D.出口货物数量×加权平均单价×退税率

5.下列可以办理出口退还消费税的有()。

A.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

B.外贸企业委托其他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

C.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

D.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税消费品

6.“免、抵、退”税方法适用于()。

A.有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出口

B.无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自营出口

C.外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出口

D.非生产性企业自营出口

7.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允许办理退还增值税的货物有()。

A.工艺品B.生漆C.山货D.纸制品

8.下列企业出口应税消费品,可在出口时办理退还消费税的有()。

A.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从生产企业购进应税消费品直接出口

B.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

C.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出口自产应税消费品

D.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

9.下列出口货物实行增值税免税并退税的企业有()。

A.来料加工复出口的企业

B.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

C.在国内采购货物运往境外作为国外投资的企业

D.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的外贸企业

三、判断题

1.出口货物的退税率,是指出口货物的应退税额与退税计税依据比例。

()

2.出口企业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而涉及改变退税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前或者住所、经营地点变动后,向原退税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退税登记。

()

3.企业出口货物,逾期没有收齐相关单证的,须视同内销征税。

()

4.对于本年出口货物单证不齐,在本年视同内销征税。

()

5.退还增值税和消费税都可以按该应税消费品所适用的税率计算,充分实现“征多少退多少”的原则。

()

6.目前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实行的是“免、抵、退”税法。

()

7.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有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一律免税但不予退税。

()

8.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的退税率(或单位税额)与其征税率相同,即出口货物的消费税能够做到彻底退税。

()

9.只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其增值税才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

10.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按出口货物的购进成本和消费税税率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

()

11.外贸企业自营出口应收出口退税款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应交税费”。

()

12.生产企业直接出口应税消费品,生产企业直接免征消费税。

()

四、实务题

1.2009年2月20日某外贸公司购进供出口的商品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85000元,款项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商品运到并验收入库。

2月27日该批商品的一半已办理了出口报关手续,并已收到销货款USD40000,当日外汇汇率1:

6.84,出口商品退税率为15%。

要求:

作出商品购进、入库、出口、结转出口商品成本、应退税款、实际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分录。

⑴购进商品并验收入库时:

⑵商品出口时:

⑶结转出口商品成本:

⑷计算应退税额:

应退税额=

不予退税额=

⑸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2.华兴进口外贸公司具进出口经营权,2009年3月自营出口一批商品,购进该商品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0000元,增值税170000元。

该批商品均已报关出口,并已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出口退税手续。

收到外销货款160000美元,报关出口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6.8。

甲商品增值税退税率为13%。

商品购销款项均以银行存款结算。

要求进行相应计算并会计分录。

①购进出口商品:

②实现出口商品收入:

USD160000×6.8=1088000(元)

③计算并结转不得免征或抵扣税额:

不得免征或抵扣的税额

④计算出口退税额:

出口应退税额=

⑤收到出口退税款:

3.2009年2月,甲化妆品厂将自产的一批美容化妆品销售给乙外贸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000元,增值税136000元,该批化妆品的成本为400000元,甲化妆品厂当月收到乙外贸公司转来的款项。

乙外贸公司将该批化妆品出口A国,离岸价格130000美元结算,当日美元与人民币汇率为1:

6.8。

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为9%。

化妆品消费税率30%。

要求编制甲化妆品厂和乙外贸公司各自相应会计分录。

甲化妆品厂

①实现销售收入:

②结转销售成本:

③计提消费税:

800000×30%=240000(元)

乙外贸公司:

①收购化妆品:

②出口化妆品实现收入:

USD130000×6.8=884000(元)

③结转出口化妆品成本:

③出口应退增值税额=

出口应退消费税额=

4.ABC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自营出口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17%,生产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退税率13%。

该企业执行“免、抵、退”政策,要求计算企业2009年2月份和3月份应纳(或应退)的增值税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2009年1月份没有留抵税额。

2009年2、3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下:

2月份:

①外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原材料当期已验收入库;

②外购动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0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其中:

生产车间使用动力95万元,管理部门使用动力5万元。

③将外购原材料50万元委托甲公司加工一批货物,以转账支票支付加工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

④支付甲公司加工货物的往返运输费用5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⑤内销货物,共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共计300万元,增值税51万元,款项当月全部收存银行。

⑥月末与运输公司结算运输费用,应由ABC公司承担的销售货物运输费用10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⑦出口销售货物离岸价75万元美元,外汇汇率1:

6.8。

1月份:

①外购材料:

②外购动力:

③委托甲公司加工货物,并支付加工费:

④支付加工货物往返的运输费:

⑤内销货物收入:

⑥支付销售货物承担的运输费:

⑦出口销售货物:

⑧计算出口货物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

当月应纳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

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⑨结转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款:

⑩结转应收退税额:

3月份:

①出口货物取得销售额100万美元,人民外汇率1:

6.85;

②内销货物,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共400万元,增值税68万元;将自产货物成本为20万元用于本企业基建工程,货物已移送,该批自产货物的不含售销为30万元。

3月份:

①出口货物实现销售:

②内销货物实现销售:

③自产货物用于基建工程:

④计算出口货物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额=

当月应纳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⑤结转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⑥结转出口抵减内销产品销项税额:

⑦结转未交增值税额: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D4.D5.D6.A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D3.ABCD4.BC5.BD6.AB7.ABCD8.AB9.BC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四、实务题

1.⑴购进商品并验收入库时:

借:

库存商品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0

贷:

银行存款585000

⑵商品出口时:

USD40000×6.84=273600元

借:

银行存款2736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273600

⑶结转出口商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250000

贷:

库存商品250000

⑷计算应退税额:

应退税额=500000×50%×15%=37500(元)

不予退税额=500000×50%×(17%-15%)=5000(元)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5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000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7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7500

⑸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

银行存款37500

贷: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7500

2.①购进出口商品:

借:

库存商品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0

②实现出口商品收入:

USD160000×6.8=1088000(元)

借:

银行存款1088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1088000

③计算并结转不得免征或抵扣税额:

不得免征或抵扣的税额=1000000×(17%-13%)=40000(元)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4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000

④计算出口退税额:

出口应退税额=1000000×13%=130000(元)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13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0

⑤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

银行存款130000

贷: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130000

3.甲化妆品厂

①实现销售收入:

借:

银行存款936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6000

②结转销售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400000

贷:

库存商品400000

③计提消费税:

800000×30%=240000(元)

借:

营业税金及附加24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240000

乙外贸公司:

①收购化妆品:

借:

库存商品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

贷:

银行存款936000

②出口化妆品实现收入:

USD130000×6.8=884000(元)

借:

银行存款884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884000

③结转出口化妆品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800000

贷:

库存商品800000

④计算并结转不得退回的增值税税额:

不得退回的增值税税额=800000×(17%-9%)=64000(元)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64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4000

⑤出口应退增值税额=800000×9%=72000(元)

出口应退消费税额=800000×30%=240000(元)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312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2000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240000

借:

银行存款312000

贷:

其他应收款—应退增值税72000

—应退消费税240000

4.2月份:

①外购材料:

借:

原材料8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00

贷:

银行存款9360000

②外购动力:

借:

制造费用950000

管理费用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

银行存款1170000

③委托甲公司加工货物,并支付加工费:

借:

委托加工物资500000

贷:

原材料500000

借:

委托加工物资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

贷:

银行存款234000

④支付加工货物往返的运输费:

借:

委托加工物资46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500

贷:

银行存款50000

借:

库存商品746000

贷:

委托加工物资746000

⑤内销货物收入:

借:

银行存款351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⑥支付销售货物承担的运输费:

借:

销售费用93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000

贷:

银行存款100000

⑦出口销售货物:

USD750000×6.8=5100000(元)

借:

银行存款510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5100000

⑧计算出口货物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当月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750000×6.8×(17%-13%)=204000(元)

当月应纳税额=510000-(1360000+170000+34000+3500+7000-204000)

=-860500(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750000×6.8×13%=663000(元)

由于,当期末留抵税额(860500)>当期免抵退税额(663000)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663000(元)

当期免抵税额=0

结转下期抵扣税额=860500-663000=197500(元)

⑨结转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款: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204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4000

⑩结转应收退税额: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663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63000

3月份:

①出口货物实现销售:

借:

银行存款685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外销收入6850000

②内销货物实现销售:

借:

银行存款468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③自产货物用于基建工程:

借:

在建工程251000

贷:

库存商品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

④计算出口货物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当期应退税额、结转下期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6850000×(17%-13%)=274000(元)

当月应纳税额=680000+51000-(0-274000)-197500=807500(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6850000×13%=890500(元)

由于当月应纳税额=807500(元)>0

所以当期应退税额=0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890500(元)

⑤结转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借:

主营业务成本—外销成本274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74000

⑥结转出口抵减内销产品销项税额: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890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890500

⑦结转未交增值税额: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807500

贷: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807500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

——丁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