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977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docx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网络培训研修总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假期一再延长,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让学生居家学习,我想这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利用这个假期,我有幸参加了资阳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学科教师工作坊研修。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将收获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统编教材的一些主特点。

通过网络培训,我发现统编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清晰明了的双线结构

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首页,都清晰明了地注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如六年级上册八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

触摸自然、革命岁月、有目的地阅读、围绕中心意思写、保护环境、艺术之类、走进鲁迅;八个单元与人文主题相对应的语文素分别是: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观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借助相关的资料,理解课文主内容。

这样的编排,清晰明了,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各个单元教学的主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贴近学生生活的编排内容

部编版教材摒弃了人教版教材中一些学生感到艰涩难懂的课文,精心挑选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内容和知识板块,既贴地气,又具有时代气息,更加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

《盼》等。

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

部编版教材,不管哪一个年级,都增加了大量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章,如六年级上册,不仅有古诗词方面的内容,而且有京剧、书法绘画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部编版教材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每一册书的八个单元,都分别安排有一个独立的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如六年级上册语文的第三单元,就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单元,通过形式多样的选文和提示,让学生掌握有目的阅读的科学方法。

而在第五单元,则安排了主题为“围绕中心意思写”的习作单元,让学生在精心挑选的课文学习中,深入浅出地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此外,注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

的内容编排上。

部编版“语文园地”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设计了“词句段运用”这个单元,通过引导学生体会特定语段遣词造句的巧妙,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而“快乐读书吧”对相关名著的介绍和推荐,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海量阅读的意识。

二、对使用统编教材的一些看法

1、有效进行新旧教材的合理衔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部编版教材,对于2019年9月份入读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最茫然、最无所适从的。

这是因为,他们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统编教材,对教材的特点、知识体系一无所知;更重的是,由于教材的变化,四年级前的统编教材中的课文他们没机会再学,造成了一部分知识链条的断片;而五、六年级入选的某些课文,他们在这之前早已学过,但现在却又重学一遍。

因此,让他们一下子进入统编教材的学习状态,绝不是一件易事。

所以,作为五、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不但将本年级的教材特点和知识体系弄懂吃透,而且勤于钻研,将之前一至四年级的教材进行巧妙整合,把握各个年级段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整个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知识体系的有机链接。

只有这样,才能既使五、六年级的学生的知识链条得到科学的链接,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建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部编版教材的“口语交际”和写作,更注重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效联系,具有较大的实用性。

六年级上册教材同样也不例外。

如,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演讲”,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和习作“学写倡议书”,以及第七单元的习作“我的拿手好戏”等。

生活处处有语文。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让学生不断实践,反复历练,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和习作能力。

3、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培养学生长远的语文能力纵观统编教材的编排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教材入选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知识难度高,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话,学好语文并用好语文是不容易的。

而在2018届“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的启动仪式上,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就甩下这样一句“耸人听闻”的话:

“未来语文高考实现15%的孩子连试卷都做不完!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得语文者得天下。

在语文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情况下,谁的语文素养高,谁就能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独木桥中“脱颖而出”。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养?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必的语文知识和培养学生关键的语文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教材,新理念,新收获。

希望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在统编教材这片沃土上不断钻研,不断改进,共同开启语文课程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