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docx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赛课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上册
26开国大典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这是教学的难点。
二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课标表述】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学习目标】
1.通过查字典,读准“擎起、按钮、瞻仰”等词的读音,正确书写“瞻”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读出群众的激动和国人的自豪。
2.借助概括小标题的方式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升概括小标题的能力。
3.抓住“大”,聚焦课文5—10自然段,通过朗读、比较、想象等方法品析句子,感受作者用反复的写法和语言描写有层次,写出了大典中场面的隆重和人们的心情、感情。
通过学习第14自然段中的点面结合,感受作者写作的有主有次。
4.通过图文、音像的拓展感受人们激动、自豪、喜悦的心情和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比较、想象等方法品析句子,感受作者用反复的写法和语言描写有层次,写出了大典的隆重和人们的心情、感情。
通过学习第14自然段中的点面结合,感受作者写作的有主有次。
【评价方案】
1.通过四人小组互相检查生字认读的方式,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一题)
2.通过教师范写指导“瞻”字,以及同桌两人从部件紧凑、笔画占位、写字姿势三方面进行相互检查,落实学生的书写情况,评价目标1;(见评价单第二题)
3.通过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等方法,关注学生能否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心情。
评价目标3。
4.通过学生自读和指名读,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评价目标1。
【教学过程】
课前:
播放《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那就是。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祝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愿你月儿常圆 儿女永远快乐
一、开门见山,揭题解题(落实目标1、2)
1.今天,就让时间回到62年前,回到我们的祖国诞生那神圣而庄严的时刻。
我们来学习(课前板书:
开国大典 生齐读)。
2.“开国”是什么意思?
“大”又是什么意思?
(板书:
隆重、盛大)——再次齐读课题,读出这是大典。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二、学习字词,梳理脉络
1.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下面来展示汇报一下。
(1)哪位同学展示“我会读”?
指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2)重点关注“擎起”中“擎”字的读音,之后同桌互读,进行评价。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会写”。
(1)“瞻”这个字在写得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2)引导“瞻”字右半部分的笔顺以及注意事项。
(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昨天已经预习了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大典进行时的盛况的?
(5至14自然段)
4.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有哪些程序?
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相关自然段旁的空白处。
师生交流小标题并板书:
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4.同学们,开国大典的全过程都在黑板上了。
我们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5.5至14自然段是写典礼时的盛况,那么1至4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前),第15自然段就是写(典礼后)。
(板书:
典礼前典礼后)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作者就是按照典礼前、典礼时、典礼后这样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其中典礼时写了这些程序,把隆重、盛大的典礼写得清清楚楚、有详有略。
7、那么你能根据小标题,概括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重点段,感受“盛大”。
(落实目标3、4)
1.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开国大典进行时。
首先让我们聚焦课文的5至10自然段。
2.课件显示:
快速浏览课文5—10自然段:
从什么句子或段落感受到开国大典的隆重?
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来。
找完之后出声读,试着用朗读来展现开国大典的隆重。
3.抓重点段研读盛大。
(1)刚才大家划了很多句子,有许多同学都划出了第7自然段。
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读出盛大的感受: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三十万
第一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让你们感受到了典礼的隆重、盛大?
①理解“三十万人”——博文小学升旗时有1200名学生,三十万人就相当于博文小学升旗时的240个左右。
请同学们想一想240个博文小学的学生齐声欢呼的场面。
看到了吗?
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的声音是多么的气魄雄伟,简直是地动山摇。
——齐读第一句,读出这种感受。
②课文中还有几处也是写到三十万人一齐发出的动作,请看。
课件显示,指名学生读: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地出现三十万人呢?
(反复出现的三十万人使我们感受到人数的众多,而且他们的动作是一致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反复运用这些词,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
③作者运用反复的写法,写出了人数的众多、动作的一致、场面的盛大。
让我们共同合作来读读这几个句子,读出三十万人一致的动作。
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生接:
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主席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生接:
一齐欢呼起来)
当国旗升起时,三十万人(生接:
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
文中,“掌声”一次也在反复出现,你也来找一找。
出示:
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反复描写掌声,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④课文的9、10自然段虽然没有讲到三十万人这个词语,但是,很多句子也是写三十万人同时发出的动作。
哪些句子?
课件显示,师生合作读下面的句子: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⑤“三十万人”“全场”“一齐”“一阵”这些词语的反复出现在强烈地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那就是这三十万人的动作是一样的,且是一齐发出的。
多少年的屈辱,多少年的奋斗,多少年的等待。
血雨腥风应有涯,漫漫长夜终须尽。
这神圣的一刻,终于迎来。
(课件播放毛主席宣告成立和群众欢呼的视频)
⑥此时,你就是这三十万人中的一员,你的心情怎样?
(激动、喜悦、自豪……)对毛主席,对新中国,你有了一份怎样的感情?
(热爱、崇敬……)
⑦同学们,假如王二小的好伙伴、董存瑞的战友、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等等这样的人听到了这一宣告,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呢?
课件显示:
王二小的好伙伴听到这庄严的宣告,。
董存瑞的战友听到这庄严的宣告, 。
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听到这庄严的宣告, 。
在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孩子听到这庄严的宣告,。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写,写在你的书上。
(学生写,教师巡视,做上记号,指名做上记号的学生交流。
)
⑧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苦与痛、泪与血,屈辱与抗争,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对新中国无尽的呼唤和热爱。
因此,
课件显示,学生齐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3)语言的层次
课件显示第二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①第二个句子的哪些词语能使你们感受到典礼的隆重、盛大呢?
(两个“传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传得很远、很远,传到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指名读第二句话,读出隆重、盛大。
②这一段中的两个句子都写出了大典的隆重、盛大,在这两个句子中都有“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这样相同的句式。
课件显示: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那么,能把这两个句子换个位置吗?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少 多
近 远
小 广
欢呼 欢跃)
③作者虽然用了相同的句式,但是语言的描写是有顺序,有层次的,作者在写的时候按照人数的由少到多,距离的由近及远,范围的由小到广,由欢呼到心的欢跃这样的层次来写,层层递进,写出了大典的隆重、盛大。
四、自学“阅兵”,再现场面。
1、热烈而庄严的典礼仪式已经结束,接下来的“阅兵式”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能感受到些什么?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你能填空吗?
试一试!
(2)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12、13自然段,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五、略学“游行”,学习点面结合。
1、庄严而壮观的“阅兵式”将开国大典推向了高潮,“群众游行”队伍又将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2、齐读“群众游行”的场面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红流”指什么?
“光明”又该怎样理解?
4、领悟第14自然段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
六、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通过“宣布成立,升旗鸣炮,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五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开国大典的盛况,其间有重点描写一个人的场面,也有描写多人的场面,这种写法叫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我们也借助这篇课文学到了进行场面描写的好方法,即:
点面结合、层次清楚、突出气氛。
2、小练笔: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写写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可以是一次运动会,可以是一场文艺汇演,也可以是一场拔河、跳绳、踢毽子比赛,还可以是一次有趣的活动。
【板书设计】
大典前 群众入场
1、庄严宣告
开 2、升旗鸣炮
国 大典中 3、宣读公告
大 4、阅兵式
典 5、群众游行
大典后 退场
26《开国大典》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一、我会读
擎起瞻仰按钮共产党
小组评价
1、我能读准确☆
2、我能把三声读完整☆
二、我会写
瞻
同桌评价
1、偏旁为目字旁,要窄☆
2、右半部分厂字没有钩☆
3、厂字的下方有个小小的八☆
4、整个字左窄右宽☆
5、写字姿势正确☆
三、写一写
我能用小标题概括出大典时的程序:
1、
2、3、
4、
5、
教师评价
1、理解全面☆
2、书写工整☆
四、我能边读边想象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教师评价
1、感情充沛☆
2、能够加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