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docx
《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
优秀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共10篇)
(篇一)
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全力办实事-
**年5月,县交通运输局工程技术人员**,做为第四批选派干部,被选派到主簿镇主簿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年10月,根据组织安排**同志再次做为第五批选派干部被安排到**乡**村任第一书记,兼任扶贫工作队队长。
选派3年半的时间里,**书记始终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的目标要求,不辱使命,带领村两委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凝心聚力谋发展,尽心全力办实事,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出成绩,得到了组织上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每年的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选派书记。
支部班子的“领头雁”
无论是主簿村还是**村,村级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支部活动不正常,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都是制约着村级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到这个制约的软肋后**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党建,产业带动助脱贫是做为第一书记首要任务。
她首先是广泛开展调研,每到一处她都利用几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所有村民组,贫困户,寻找到阻碍经济发展、支部建设的问题和瓶颈;其次是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她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部分党员、老村干、村民代表开展谈心活动,找到了支部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加强支部建设的良药;第三是规范支部活动和行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要求支部党员要做到的,村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率先垂范;第四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主簿村两年多来共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第五是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年县乡公路管理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与主簿村党支部开展了基层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签订了结对协议;**年县交通局机关支部、运管所支部、县乡所支部、盐务局支部以*+1的方式集中帮扶**村脱贫工作。
通过开展党员“一对一”结对,一年多来共帮助解决基础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各项目资金共计20多万元,且每年开展两次以上的联合支部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和整顿,支部的核心作用强了,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强了,**书记真正是贫困的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支部班子的“领头雁”,带领着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前进和发展。
能办实事的“女书记”
**年刚到主簿上班,当地群众都投去了异样的目光,组织安排这样一名弱小女子到我村当书记,她能办什么事呢?
可是现在到了主簿村,老百姓只要提到**书记,再也不怀疑了,个个拍手称赞,竖起大拇指称“**:
能办实事的女书记”。
在主薄村任职期间,**充分发挥自己是交通局选派干部的优势,先后修通了中屋、长山、张家、小湾四条组级水泥路,全长4.5公里;新修了两条通往村部水泥路的路肩和错车道,全长1.9公里;加固改造105国道旁通往村部的狮畈桥,安装了栏杆,并树了村部门牌;新修了孙家到村部的连心路,架设桥梁一座;恢复了水毁河坝5处450米,三条排水沟480米,拦河堰5条120米,渠道10条1500米;加强了村部和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完成了村部和学校操场的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新建了学校食堂,对老村部平房进行了改造,改善了村部办公条件,添置了办公用品、办公桌椅和沙发,新建了村部公开宣传栏,安装了LED显示屏,村部和学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在**的**村任职期间,她依旧首先解决群众行路难和安全问题,**年10月到村报到后,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仰包组通组水泥路800m;解决了**村口“三线三边”环境冶理工作,建设村部停车场50平方米,建设村部入口路肩硬化100平方米,完成村口欢迎牌制做安装,**年开年,她又四处筹措将**村最边远的阴排、阳边两条一直未通的组级道路进行了修整和硬化,致使**村以全乡最快速度完成了村级通组水泥路全覆盖。
当地老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当初刘书记天天往下跑,到我们家来坐着聊天,我以为只是走形式、做做样子,没想到真这么快就把路修到了家门口”,**村的受益群众激动地说。
除了关心村里的道路建设,**更关心群众的口袋是否鼓了起来。
在她的争取下,**乡首个农村淘宝项目在**村落户,极大地解决了广大群众购物不便的问题。
村集体经济空白的现状如何尽快改变,是**到**村后摆在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她带着村两委和村里的产业发展致富能手到县内产业发展较好的乡村土桥、板舍蹲点,了解兄弟村的产业发展模式,找准适合**的特色路径,在经过充分酝酿和调查研究后**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目前已发展种植了100余亩玫瑰花,250亩茭白、四季豆、山芋等高和50亩油茶,为**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贫困户的“贴心人”
面对领导的表扬,当地村民的热情称赞,她始终告诫自己选派干部是选派村的“一把手”,是农民群众的“主心骨”,是经济发展的“领航人”,更是贫困户的“贴心人”,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谦虚谨慎、平易近人。
通过双向承诺活动开展和支部结对共建,村支部与交通运输局机关支部、县乡公路管理所支部、运输管理所支部、盐务局支部开展了结队共建活动,每年不少于两次,开展“一对一”帮扶献爱心,结对扶贫的机关各支部党员为贫困户捐钱、捐物,想脱贫对策,工作开展得如火如涂。
**年9月、**年9月、**年9月通过朋友积极争取了5名安庆企业家帮扶主簿村4名大学生每人第年5000-10000元的助学金,给4名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金,并承诺一直帮扶到这些孩子大学毕业,走上社会;**年、**年争取安徽瑞成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资助**乡贫困学生助学金共14万元,全部发放到学生手里。
**年**村燕屋组群众汪传江是**“一对一”结对帮扶户。
汪传江由于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引导汪传江的妻子养殖生猪,以此实现脱贫。
在**的帮扶下,**年,汪传江家养殖了6头猪,目前已有3头猪出栏,预计养猪一项可增加近2万元的收入,**年**带领全村贫困户找准适合**的特色路径。
争取交运局支持为贫困户出资16.8万元创办交帮养鸡场,让农民变股民使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增收。
只要群众有困难,**书记都愿意去帮忙,真正体现了真情服务,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
孩子们的“刘妈妈”
**年到主簿村后,村部跟孙家小学在一个院子里的,让**书记得以常常跟这些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看到村部和学校操场是沙石的,坑洼不平,下雨天更是满地泥泞,学生们活动不安全,为了把孙家小学的院子地坪浇起来,让孩子们有个舒适的活动场所。
通过多方争取,**年7月就完成了村部和学校操场的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六·一”节这天,她利用自己是岳西义工联盟中的一员,邀请义工联盟向主簿村孙家教学点捐赠了19套课桌凳、19套校服、两张乒乓球桌、200册图书、羽毛球拍和乒乓球拍等文体用品,总价值近万元;她利用自己的办公经费给孩子们安装了亲情电话,给每个孩子订了一份《幼儿画王》;去年5月,通过县妇联在安庆市妇联的帮助下给村里孤儿小王鑫找到了愿意并承诺一直资助小王鑫直至大学的爱心人士,解决了小王鑫生活、学习的后顾之忧;**年6月28日这天,在**的积极争取下安徽省首个“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示范基地在主簿村落户挂牌。
**年10月,**在主簿村的任职期结束后,强烈要求继续留在基层,继续零距离的为老百姓办事。
被调任**村第一书记后,她依然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心系着村里的留守儿童。
为了让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安全得到保障,她与村“两委”商讨,建立留守儿童关爱计划。
通过与留守儿童的直系亲属签署协议,让直系亲属监督孩子的学习,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这一计划的出台,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其经验被上级领导高度肯定。
自此,她被主簿村、**村的孩子们亲热的称为“刘妈妈”。
“选派到村,就要把村里当成自己的家,无论多忙,村里的事才是最大的事,老百姓信任我,把我当成亲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不应该辜负他们的期望。
”**说道。
初到农村,她没有被这两个地处偏远的山乡窘境吓到,接受了组织的嘱托,她无怨无悔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沉甸甸的责任
(篇二)
第一书记风采:
藜麦地里种出新生活
发展产业扶贫,让百姓的口袋殷实起来,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持久的扶贫方式。
原本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村集体经济始终没有起色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就是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走出了这样一条产业致富的新路子。
**现有农户129户688人,耕地面积96.5公顷。
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户25人。
如何让这25名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让**和全市其他19个贫困村同步实现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的目标,成了**心里一直放不下的一块大石头。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乌兰县的藜麦种植已成气候,柯鲁柯镇上也有人种植藜麦,而且增收效益明显。
“**也有闲置的撂荒地,利用这些闲置的土地种植藜麦,可以让闲置的土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挣钱,年底还可以分红,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灵机一动。
于是藜麦种植就成了**的集体经济项目,**年在**的带领下,借助藜麦这颗“摇钱树”,村里组织起来的七户贫困户,在8公顷的荒地上种起了藜麦。
**年秋天**迎来了“大丰收”,6250公斤藜麦全部销完,除去各种费用,**净收入12.5万元,一个从来没有过集体经济收入的贫困村有了第一次的集体经济收入,而且收入不菲,村里的人开始对这个第一书记竖起大拇指。
**给我们算了一笔账,7户贫困户,在藜麦田里提供劳务折合工资3.2万元,平均每户收入4500元,加上年底每户1500元的分红,仅藜麦一项,贫困户每户收入6000元。
卫国民一家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妻子因病不能干重活,孩子又在读大学,家里的担子压在卫国民一个人身上。
他说:
“我把自己家里的五亩土地流转了出去,然后每天去藜麦地里干活,一天就有一百块钱的工资,年底了还有分红,我的妻子也当上了林业管护员,一个月有2500元的稳定收入,一年下来除了正常开销还能存下不少呢。
”
靠着8公顷的藜麦地,**年**的贫困户生活上都有了起色,但是距离脱贫还是不够的。
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生穷”。
**和村干部们深知这个道理,于是把挣来的这块“蛋糕”又分成了两半,一半为村里33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额缴纳了170元的医疗保险﹔为当年考上大中专院校的7名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1000元。
把另一半资金加上扶贫专项资金用在壮大藜麦产业发展上。
**年初,村里又流转了26.7公顷土地,扩大了藜麦的种植面积,如今在藜麦地里干活的人越来越多了。
曾经的贫困户代存忠说:
“以前一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地,现在不一样了,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在藜麦地里打工,兼职林业管护员,年底还有藜麦的分红,有四份收入,我们的日子怎么会过不好呢。
”
现在的**早已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有了护林员工资和扶贫资产收益,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了11700元。
**说:
“**年的分红和**年的大不一样,我们把分红面从贫困户扩大到村子里的每一户。
除此以外还把村里全额缴纳医疗保险从60岁以上调整为50岁以上的老人,帮助全村缴纳**年全年的农牧业用水水费。
”
村民李占英说:
“以前总觉得这些贫困户拖了大家的后腿,现在没想到还沾了他们的光,不仅有分红,还免了水费。
以后的日子我们也要加油干,不能落在了他们后面。
”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干劲也是越来越足,2018年一开始,**就利用手里剩余的资金和浙江援青资助的50万元,继续扩大藜麦的种植面积,**还打算购买一些农业机械设备,让现代化农业进入**。
(篇三)
守岗履责为民服务
**年5月9日,榆阳区住建局城建监察大队**,到刘千河办事处**村朱家焉组任第一书记。
履职以来,他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全面摸排掌握村情,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性为推手,扎实开展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员积分制”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
完善和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监督村级班子议事、决策程序、村务公开等制度的执行情况。
工作期间,为党员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课一次,“精准扶贫”相关业务知识培训课一次,6月份村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一名。
积极协调落实项目
根据**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比较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积极协调申报落实项目,改善民生。
申报的项目有**组新修建生产道路项目、范山组坝梁加固项目、驼峁组生产道路项目、山河沟组土地整理项目、后沙墕组新修生产道路建设项目、郝家屹崂组小型水利整理项目和瓜地沟淤地坝项目、胡岗组淤地坝项目和硬化村组道路项目、利用校舍改建村敬老院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
其中**组生产道路项目和驼峁组生产道路项目、村卫生室建设已完成施工,其余项目正在协调落实当中。
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根据精准帮扶“一户一策”的帮扶原则,在分析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致富需求的基础上,帮助贫困户朱栓堂制定了养殖产业扶持脱贫计划,帮贫困户周文学制度了养殖产业扶持和危房改造脱贫计划,帮贫困户郝桂英制度了种植产业扶持脱贫计划,把五保户朱桂英、王栓定和无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王社宏、王仲清、朱广华列为兜底保障对象。
守岗履责为民服务
到村上工作以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有关规定每天都吃在村上住在村上,以便更好的为民办事,如有入户调查,外出联系项目的会及时在去向牌上注明。
(篇四)
“第一书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使命》
以一种责任
面对使命
以一种情怀
诠释乡愁
以一种敬畏
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
以一种如诗的激情
打动唤醒沉寂的**
只为
美好**幸福家园的愿景
早日变为现实
年近50岁的**是**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女检察官,**年3月,被派驻到汇川区芝麻镇**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到村第一晚,她便写下了《使命》这首小诗,文字不多,却饱含情感。
修通村通组路、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带领村民发展种养殖产业……在**村工作的两年时间里,**始终牢记使命担当,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千方百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今年3月,她两年任职期满,在村民的再三挽留下,她决定续任**村驻村“第一书记”,继续奋战脱贫一线
从芝麻集镇驾车出发,沿一条5.6米宽的水泥硬化路行驶,不到50分钟,便可到达芝麻镇**村委会。
要是在以前,进村起码要花上2个小时。
据悉,**村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地处芝麻镇西南部,距集镇32公里。
之前进出村子,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毛石小道,汽车不易通行;或借道仁怀市喜头镇,但要绕行18公里。
村民养的家畜、家禽卖不出山,只能种点轻巧的辣椒、葵花,在赶集时带出山去换点盐巴钱。
修公路,通汽车,卖山货,增收入——**人为此盼望了多年,却因缺资金始终没有实现。
“当时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有了想法,**立即和村两委着手做方案。
一周后,她将《**村脱贫攻坚发展计划》递交到汇川区政府。
7月,汇川区委办将《汇川区芝麻镇**村发展规划》《汇川区芝麻镇**村创建区级脱贫攻坚示范点工作方案》以文件形式下发各部门。
8月,争取到上级交通部门100万元专项资金后,全村通村通组公路建设正式启动。
资金到位、手续齐全后,修路时又遇上新难题。
修路难免要占地,“土地是命根子”。
起初,靠传统农业生活的山里人不同意,**每天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村民们纷纷无偿捐出土地,还义务出工修路。
如今,32公里通村公路已基本建成,40公里通组公路已硬化完成32公里,小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看着出行如此便利,村民们对**这个市里来的“第一书记”佩服不已。
“其实,村民们都很朴实、勤劳,贫困原因大部分是信息闭塞、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部分是因病因学致贫。
”在驻村的日子里,**走遍村里每家每户,把致贫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打通信息通道
向市检察院争取10.7万元帮扶资金,在村里建起远程教育平台和农民网吧,为村民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
拔掉“穷根”
积极争取资金,新建幼儿园、卫生院、农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58名检察官和村里58名贫困孩子进行“结亲帮扶”,发动爱心企业结对帮扶村里22名贫困家庭高中生和大学生。
谋划脱贫产业
**年,带领村民种植380亩核桃,并在当年实现挂果。
按照产业扶贫“3335+”发展模式,大力调减玉米种植,在每户3亩马铃薯、3亩红高粱、3亩经果林、5头猪的基础上,发展中药材、羊肚菌、肉兔养殖等经济“+”产业。
**年,**村人均年收入增加至1万余元。
错过遴选员额制检察官
不能照顾生病住院的父母亲
跑项目时诸多委屈和劳累
……
在**工作两年多,**表示无怨无悔。
在她看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是她不懈奋斗的源源动力。
(篇五)
“第一书记”**职**镇**村的故事
连日来,**镇**区**村挂职第一书记王盛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群众守候着,久久不愿离去……
王盛今年39岁,18岁考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年以正营级身份转业至省工商局,现任省工商局经济检查局主任科员。
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原本在**挂职一年的王盛,在村民们的挽留下,如今已经干满了两年。
得知他本月底就要离开**回省城工作,村民们一批批涌到他的办公室,希望这位年轻人能再一次为他们留下来。
“王书记,你是从省城下来的领导,却天天为我村老百姓忙这忙那。
我们舍不得你走啊!
”村民孙双凤紧紧拉着王盛的胳膊,眼中满是泪水。
就在村民涌向王盛办公室挽留他的同时,一封按满手印的“申请书”被质朴的老百姓悄悄送到了镇政府。
四页信纸上,**村民饱含深情地按上了116个鲜红的手印。
经过村民们努力,这封“申请书”后被转送到省委组织部和王盛供职的省工商局。
“联侨村干部群众舍不得他走,村里发展离不开他,真心希望这样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能够留下来。
”“申请书”上字不多,却一笔一划写得很有力。
村民曹秀珍说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平时没有签过名,但为了挽留王书记,她不但签了名还按了手印。
“按手印对我们农村人来说,就是天大的事——老百姓的心愿就落在这张纸上了!
”
**村位于扬州、泰州两市交界处,是一个相对比较偏远的村子。
**村由石桥和韩桥两村合并而成,因石桥、韩桥皆有“桥”字,加之“联”有互通有无之意,故取名为“**”……这些,是王盛在江都工作两年时间内,为该村挖掘整理的**村史。
而王盛为群众做的其他实事,更让**村民津津乐道。
他凭人脉关系争取赞助,为该村引入江都首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让联侨及周边老年人养老有了新期待;他为孩子们筹建阅览室,购买图书、订阅报刊杂志,组建高汉小学足球队;他发动全体村民开展“好少年、好青年、好儿女、好邻居、好代表”评选活动,节日里敲锣打鼓上门送奖状;他自筹资金为村里贫困户翻建危房……
**村支部副书记武晨说:
”王盛书记虽然是挂职,却是脚踏实地在真干事。
”虽然任期将至,王盛每天还地忙碌着。
眼下,他正挨家挨户开展“**村人口及发展潜力普查”。
当记者告诉他116个手印的事,王盛十分感动:
“大家如此信任和支持我,让我非常感动。
如果村里需要我,我还是服从组织安排。
”
116个手印留人的故事还在继续,本报将持续关注。
(篇六)
不忘初心最初的梦想终会抵达
在**乡**村,说到**,乡亲们都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
“他是俺们村的第一书记,听说还是国土局的干部,一点架子都没有。
”走近**,你会发现,这位54岁的副处级干部质朴得如同他身处的这片土地一样,坚定、无私,看似平凡,却孕育生机和希望,一切都在生长着,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最初的梦想
**说相较于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他更热爱**村“第一书记”这个称呼。
**是作为县第七批副处级下派干部到**乡贫困村**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我人生最美好最重要的二十年都是在基层度过的,对于农村、农民,我是有感情的。
”改变农村面貌,振兴乡村,曾经一度是**的理想。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就要造福一方百姓,为这片土地做些什么。
所以当组织要派一批干部到贫困的乡村去帮助那里的群众致富脱贫的时候,**欣然前往。
他说,那是他的梦想,他从农村来,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他愿意和**村的群众们并肩战斗,在自己最后的职业生涯里,浇灌梦想,开出美丽的小康之花。
让一切归零
**是**年6月到村里报到的。
来到村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师”。
他找到**村扶贫工作副队长和村扶贫专干,向他们虚心请教扶贫业务知识。
他告诉大家,来到这里,他只有一个身份,就是**村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一切从零开始。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十大工程等专业名词的内容,扶贫手册的填写、户档村档的制作、扶贫开发系统的操作,这些对于一个54岁年纪的人来说,学习起来记起来是不容易的。
在学习、遗忘、再问、再学、再记的反复的过程里,**硬是啃下了这些“专业课”。
**认为,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业务不过关,是坚决不行的。
该村扶贫副队长谢结成说:
“潘书记来的第一天就进入角色,拿着笔记本跟我了解扶贫工作情况,重难点。
这么大年纪还保持这么强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潘书记都这样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
脚下有泥土
**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其余时间也没有一刻闲着。
全村151户贫困户,一家家跑,一家家自我介绍,一家家留号码。
也有过碰壁的时候,有时候村里其他同志没有时间带他去走访,他就自己一个人问着路去。
操着夹着桐城口音的宿松话,有的群众怕是骗子,都不让上门,他哭笑不得。
后来,有了经验,他在手机里留下和村里同志们的合影,有老乡不相信的时候,他就拿出“通行证”。
特别是晚上,当村里其他同志下班回家后,他所带领的扶贫工作队就成了“留守人员”。
他就制定走访表,每天晚上走访几户人家,一有新的帮扶政策,第一时间送上门。
贫困户杨双艮告诉记者:
“潘书记真是好书记,乡里开的小额信贷宣讲现场会我因为干农活没去参加,他晚上专门跑来告诉我,跟我讲收益和风险。
我听了政策后,懂了,就去办好了手续。
今年已经拿到了**00元的分红,这笔钱我得帮多少天工才能挣回来啊。
”
爱管“闲事”的第一书记
**的到来,不仅仅给**村增强了扶贫工作力量,也为这个村充当了“排头兵”,处理各种矛盾,决策各类事务。
**从不推脱,扛起责任,出谋划策,传授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带领**村支村两委,出色地完成了乡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在**村高标准农田施工过程中,路网拆迁和农户占田地等矛盾不同程度出现。
**主动深入现场、协调矛盾,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土专业知识,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村农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品牌创造等多方面的好处进行劝解,最终帮助村里化解了矛盾。
农户段有全说:
“潘书记说的对,他在这里最多待三年,高标准农田建不建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
但是建好了,受益的是我们**村的老百姓,我们应该相信新科技,不能拒绝享受发展的成果。
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村才会越来越好。
”
现在**村的群众,碰到想不通的事,都喜欢找“老潘头”念叨念叨。
每一次都是满腹牢骚而来,满面笑容离开。
**经常和村里干部谈心,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都要重视。
他们有时候就是对政策不理解,心理不平衡,气不顺。
你耐下性子跟他说,让他把这口气出了,就好了。
**村以前是有名的“帖子村”,在**的带领指导下,**村的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年来,来信上访少了,群众和干部更亲近了,村里的各项工作也颇有起色。
**村在**年度全乡综合绩效评比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村村委会主任段声国说:
“是潘书记,用他的人生阅历和对农村农民的情怀教导和鼓舞了我们,让我们的班子心齐了,群众气顺了,乡村面貌更美了,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
当听到了国家提倡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去的号召,他手捧一颗真心而来,作为一名54岁的老兵,撸起袖子,脚踏泥土,带着对农村对人民的一片赤城,不念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