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5931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docx

 

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

1.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得到的氯化钾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正确;

B、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分解,因此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会变为0,故选项不正确;

C、氯酸钾受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而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少,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增加,但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起点应该在纵坐标上而不

是0,故选项不正确;

D、氯酸钾分解需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产生氧气,因此氧气的起点应该在横坐标上,故选项不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3.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

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的化学式是O2B.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答案】C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

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22

22

2

O+O

催化剂CO+HO。

A、由图可知,乙的化学式是

O,正

确;B、丙物质是二氧化碳,通常状况下,是气态物质,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

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甲醛

和氧气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正确。

故选C。

 

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好选择的物质是()

A.铁丝B.红磷C.镁条D.木炭

【答案】B

【解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原理:

利用物质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

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

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对可燃物的要求:

(1)只和空气中

的氧气而不和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

(2)生成物是固体而不是气体,(3)反应不

能太剧烈.

A、铁丝只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故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只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不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故B正确;

C、镁能在空气中能燃烧,不但能和空气中氧气反应还和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且反应太过于剧烈,不好控制,容易使集气瓶炸裂等;故C错误;

D、由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是二氧化碳气体,补充燃烧时所消耗氧气的体积,不会

形成压强差;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化学实验离不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

A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

B不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

C不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

D正确。

故选

A。

 

6.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B.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C.“丹桂飘香”可以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蒸馏水与海水中的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原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核、电子,此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不存在氯化钠离子,此选项错误;

C、“丹桂飘香”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此选项错误;

D、蒸馏水与海水中的水都是相同的水分子构成的,故化学性质相同,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7.下列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HB.H2O

 

C.H2

 

D.2H

【答案】

C

【解析】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所以答案选

C。

 

8.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

2:

5:

1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K2Cr2O7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1×6):

16=12:

3:

8,可见其中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D.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

数比为2:

6:

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1个氧原子构成,则

C2H5OH中

C、H、O的原子个

 

9.以下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稀有气体元素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③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C

D.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解析】

【详解】

A、图①是8号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稀有气体元素,故A选项错误;

B、图②中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2,易失去2个电子,故B选项错误;

C、图③中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1,故是阳离子,故C选项正确;

D、图④中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大2,故是阳离子,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10.下图中①、②分别为锂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③为某粒子的

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正确的是()

 

A.③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锂元素和③所属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锂元素化学反应中均易得电子

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g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图中①、②分别为锂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③是钠离子结构示意

图。

【详解】

A、③是钠离子结构示意图,则

③属于金属元素,故

A不正确;

B、锂元素和③所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1,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

B正确。

C、锂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电子

,故C不正确;

D

6.941

,单位是“

1”,故

D

B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不正确。

故选。

【点睛】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

1,通常省略不写。

 

11.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答案】C

【解析】

【详解】

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应该保证氧气

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一粗一细的铁丝来进行同时点燃,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

C是正确的,故选C.

 

12.火箭常用联氨(

 

N2H4)作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4+2NO

 

2X+2H2O.则

 

X

的化学式是()

A.N2

B.NO2

C.NH3

D.N2O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可知,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N2H4+2NO2X+2H2O反应中,反应前共有氮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反应

后的原子为:

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则2X中含有氮原子4个,故X的化学式为N2,

故选A。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

 

13.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图像描述正确。

B、刚开始加热就有高锰酸钾分解,直到分解完全,图像描述加热很长时间才开始分解,质量开始减少,故图像描述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因此剩余固体不可能减少到零,故图像描述错误。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产物,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在不断增加,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质量不再变化,故图像描述错误。

故选A。

 

14.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下图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

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有氧气输出时,会有气泡冒出,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有氧气输出时,会有气泡冒出,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是否输出及输出的速率,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输气管,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a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B.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

D.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答案】B

【解析】

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

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C.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

改变,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D.生成物的质量是由反应物的质量决定的,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选B

 

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分解反应

C.物质只有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才是氧化反应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

 

D

【解析】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

“多变一”,而氧化反应是

物质与氧的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

A、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其特征是

“多变一”,而氧化

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两者并无直接的关系,所以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说法错

误;

B、分解反应要求反应物一定是一种,所以凡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

C、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说法错误;

D、红磷的燃烧时磷与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有氧参与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

征,故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故选D。

 

17.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盛有可溶于水的气体的试管,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气体溶于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水

性越强,试管内的液面越高;不易溶于水的试管内没有液体。

所以观察图形可知,甲气体

易溶于水,丙气体不易溶于水,乙气体处在甲气体和丙气体之间,据此判断ABCD的正确

与否。

【详解】

A、丙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故错误;

B、应是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而不是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故错误;

C、甲气体易溶于水,我们只能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甲气体,而无法判断可否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故错误;

D、丙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故选D.

 

18.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硫磺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气体不会产生白烟,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Fe在Ⅰ中生成四氧化三铁、Ⅱ中生成三氧化二铁,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两者都是放热的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运动会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是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的,一经撞击两种物质

就剧烈反应,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白烟的成分是()

A.氧气和磷B.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

C.氯酸钾和五氧化二磷D.氯化钾和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氯酸钾和红磷的混合物经撞击氯酸钾就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红磷与生成的

氧气剧烈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白烟的成分是氯化钾和五氧化二磷,故选B考点:

氧气的制取及化学性质

 

20.图甲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

D.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镁离子是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而非镁原子的质量;

D.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故位于第三周期。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