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58641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docx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

中药煎药室岗位职责(共13篇)

中药煎药人员岗位职责

1、本岗位工作应由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员担任。

在本室负责人领导下工作。

2、煎药用具可选用砂罐、搪瓷罐、不锈钢锅等;热源常用煤气、砂浴、蒸汽、电等。

3、根据气温和药性,一般先将药材入罐用冷水浸渍30分钟以上,然后煎煮并掌握好火候(开始武火,沸腾后用文火维持),不断搅拌翻动。

4、煎药时间:

一般药材20~30min;解表药及质轻的中药15~20min;滋补药及质重的中药30~60min。

根据药性掌握好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方法,以保持药性。

煎药次数一般2次,最好两次煎药量共250mL为宜;药液过多应蒸发浓缩。

5、煎药采用二联单,药罐、药瓶标记相一致,避免差错。

盛药瓶每次用过后要清洗干净、消毒后再用。

煎药罐内的药渣一般应留样8h(待病人服药后)再倾倒。

6、建立“煎药、送药登记”。

每天做好煎药前后的登记核对工作。

送往科内的药应由护士验收并签字,便于查对.防止差错。

登记内容为:

科别、床号、病人姓名、服药起止日期、医师、配方药师、煎药人、送药人、签收护士等。

7、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煎药工作完毕后应清除积水、擦拭台面、处理好药渣,检查水、电、气开关,做到安全。

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

中药汤剂是中药传统常用剂型之一。

保证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对于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代煎中药是中药行业的传统服务项目。

为规范本市中药煎药的操作规程,确保汤剂的质量和提高煎药业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煎药操作场地、设备、设施与器具要求

1-1.中药煎药室(以下称煎药室)应当远离各种污染源,周围的地面、路面、植被等应当避免对煎药造成污染。

1-2.定点加工的煎药室的房屋和面积应当根据代加工的煎药量合理配置。

工作区和生活区应当分开,工作区内应当设有储藏(药)、准备、煎煮、清洗等功能区域。

药店门方代煎加工场地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应能满足实际操作和管理需要。

1-3.煎药场地应当宽敞、明亮。

地面、墙面、屋顶、灶台等应平整、洁净、无污迹、易清洁,配置有效的通风、防尘、防积水、防动物昆虫侵入以及消防安全等设施,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设施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1-4.煎药室应当配备完善的煎药设备设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储药设施、冷藏设施以及量杯(筒)、过滤装置、计时器、贮药容器、药瓶架等。

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等应采用优质、稳定、耐腐蚀、不易与药汁起反应的材质制成。

禁止使用铝制品和铁制品。

储药容器应当做到防尘、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

用前应当严格消1毒,用后应当及时清洗。

1-5.煎药场地不得放置与煎药无关物品和个人杂物。

煎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

煎药器具与场地要每天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人员要求

2-1.中药煎药部门应有一名中药师或中级中药调剂员资质的人员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督促做好煎药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卫生和原始记录工作。

2-2.煎药员应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使用机器煎药必须经过专门操作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

煎药人员要持证上岗。

2-3.建立煎药人员健康档案。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体表有伤口未愈合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2-4.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可佩带金属饰品。

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时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3、煎药操作规程与要求

3-1.准备:

煎药前,煎药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衣帽,做好自身清洁卫生工作。

并事先检查煎药设备,做好相关器具清洁工作。

3-2.煎药:

常规方法煎药和煎药机煎药都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保2证煎药质量。

机器煎药必须严格按照机器煎药工艺规程操作,机器煎药的操作工艺规程见附件。

在煎煮过程中,要做到各个环节准确无误,防止差错。

煎药用具、容器应保持清洁干净,每煎完一剂后,均应及时清洗容器。

3-2-1.认真核对姓名、帖数、贵重细料和要特殊处理的药物。

贵重细料和需特殊处理的毒麻药物须有双人投料。

整个过程中,煎药凭证应随中药或药汁流转。

3-2-2.浸泡药物。

煎药用水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浸泡药物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用水量一般根据药物特性及煎煮工艺要求而确定。

常规煎煮一般加水量需浸过药面2-3厘米。

特殊药物、吸水性强的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情增减水量。

根据药剂的性能,解表药可酌减水量,调理滋补药物则需增加水量。

一般计算方法为:

加水量=得液量+吸附量+消耗量(吸附量依据实际经验或药物吸附水的平均比率所得)

3-2-3.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

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煎煮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

搅拌药料的用具应当以陶瓷、不锈钢、铜等材料制作的棍棒为宜,搅拌完一料后应当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3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350-45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特殊要求的包装量遵医嘱。

3-2-4.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或医嘱操作。

先煎:

一般应煮沸15-30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物同煎。

(机器煎煮见操作工艺规程)

后下:

在一般药第一煎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下同煎3-5分钟。

(机器煎煮见操作工艺规程)

包煎:

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机器煎煮的可分若干小包均匀分布于药物之中同煎。

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

煎汤代水:

先将该类药物煎15-25分钟后行煎煮,至药液适量,滤取药汤,弃药渣,滤取药汤,用药汤代水,再煎其他药物。

另煎:

另煎药应当煎煮约2小时,取汁;另炖药应当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

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

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用水适量)。

渣可返还顾客。

烊化(溶化):

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时,将要溶化之药置于去渣药汁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冲服:

可将冲服药交顾客自行调入药汁或开水中。

43-2-5.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3-2-6.对毒性中药煎煮时,应在煎药用具上标有明显标记。

工具使用后应反复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经沸水煮后再用。

煎煮有特殊气味、颜色较深的药物,煎煮设备及容器也要反复清洗干净,防止串味、串色影响。

3-2-7.药料应当充分煮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

煎干或煮焦禁止药用。

3-3.包装:

3-3-1.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3-3-2.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并不易破损。

3-3-3.灌装容器具必须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严防污染。

灌装前,调整灌装机灌装容量,使之符合处方规定的要求。

3-3-4.在药剂的外包装上标明顾客姓名或编号、帖数、加工日期等。

顾客未及时来取的袋装汤剂须妥善保管,应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必要时需冷藏。

4、质量技术标准

4-1.药料煎透度:

检查药渣应做到三无(无糊状块、无白心、无5硬心)。

4-2.药液装量应符合规定要求,包与包的装量差异±5%。

4-3.包装:

袋装汤剂封口完好且无药汁污染。

5、煎药业务管理要求

5-1.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煎药工作制度和相关设备的标准化操作程序(SOP),工作制度、操作程序应当装订成册并张挂在煎药室的适宜位置,严格执行。

5-2.煎药人员在领药、煎药、装药、送药、发药时应当认真核对处方(或煎药凭证)有关内容,建立收发记录,内容真实、记录完整。

每方(剂)煎药应当有一份反映煎药各个环节的操作记录。

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5-3.煎药设备设施、容器使用前应确保清洁,要有清洁规程和每日清洁记录。

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置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

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符合《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卫生标准》(GB14930.1)和《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14930.2)等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不得对设备和药物产生腐蚀和污染。

5-4.加强煎药的质量控制、监测工作。

定期(每半年至少一次)对煎药工作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征求病人和相关方面意见,并建立质量控制、监测档案。

5-5.煎送费收费标准按上海中药行业协会规定执行。

6、合格单位的认定与管理

6-1.由煎药单位申请,协会按照《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检查验收,经认定达标者,由协会发放合格证书。

合格证有效期暂定二年,期满重新申报。

6-2.煎药单位认定达标后,协会将不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具体检查细则另定。

6-3.对违反本管理办法的单位,协会将要求其停止煎药加工业务,立即整改。

整改后仍未达到标准或已造成严重后果、影响行业声誉的将予以媒体曝光。

必要时,建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予以查处。

7、本管理办法经修订后自2010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属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2010年9月20日

附件一:

机器煎药操作工艺规程

附件二:

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加工单位申请表

7附件三:

上海中药行业中药煎药管理办法检查表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1.煎药室负责住院或门诊病人的中药煎药工作。

2.煎药室有一名中药师(士)负责煎药业务指导及管理工作。

3.煎药人员领取中药剂时,应核对病人姓名、科别、地址、床号、日期、剂数,无误。

4.煎药要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和医嘱,按规定浸泡后,根据药剂性能选择火候、时间,进行煎煮,药汁量要符合要求。

药渣保存24小时备查。

5.凡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兑服、烊化等特殊用药的煎煮,要按医嘱执行,确保煎药质量。

6.煎药卡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操作人员签名。

7.盛药容器必须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严防污染。

8.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煎药卡,用不同形状容器严格区分。

9.汤药送抵病房或药房,应请护士或收药人核对后在送药登记本上签收。

10.制定急煎制度,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不得延误时间。

11.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电。

12.其他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煎药室。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二)根据临床需要,按时、按擀、按要求供给。

(三)新入院病人和急诊病人作到随到随煎。

(四)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特殊处理者按规定

执行。

(五)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六)认真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殊煎法。

(八)每日服药要进行消毒,并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准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九)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一)本室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十二)煎药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十三)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误病人服药。

(十四)以上制度请监督指导。

诊所中药煎药工作制度

1、煎药员应对工作认真负责,以确保煎药质量。

2、煎药前应将药帖登记、编号、并填写药罐号码、瓶签、核对药帖及病人姓名。

3、煎药时应穿工作服,戴口罩,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不得擅自离开岗位,防止药汁煎干,煎好灌装时应核对罐号、瓶签、病人姓名、要防止头、二汁药液搞错。

4、煎药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煎药,煎贮药具使用前要消毒处理,使用后洗去药垢,保持清洁。

煎药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煎药室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完成全院中药饮片代煎任务。

3.遇急煎药处方,必须优先煎制,不能因拖延影响临床治疗。

4.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及相关法规、规程进行,保证煎制药品安全有效。

5.按规定认真做好处方核对、药品收发,及操作程序登记。

6.操作完成后,按规定及时对设备、用具用品进行清洁、消毒等处理。

7.经常对设备、仪器进行保养,经常保持室内清洁。

煎药贵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在医院领导下,在药剂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按时上下班,仪表仪容符合规范,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3.了解特殊中药煎药方法,掌握煎药机使用及保养方法。

4.负责完成全院中药饮片代煎任务。

5.遇急煎药处方,必须优先煎制,不能因拖延影响临床治疗。

6.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及相关法规、规程进行,保证煎制药品安全有效。

7.按规定认真做好处方核对、药品收发,及操作程序登记。

8.操作完成后,按规定及时对设备、用具用品进行清洁、消毒等处理。

9.经常对设备、仪器进行保养,经常保持室内清洁。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中药调剂操作规程

1、收方:

认真审查处方内容有无缺项、药品书写是否规范、审查处方有无“相反”、“相畏”或妊娠禁忌等合理用药,如有问题,应退交处方医生更正、修改。

2、配方:

使用戥称按处方所列药味顺序依次准确称量,并按顺序放于药盘内或药纸上以备核对,不得估计取药。

3、检查:

根据处方内容填写中药包装袋,将配药盘或包药纸上的饮片实物与药名核对一遍,无误后分别装袋,在处方上签名负责。

4、核对发药:

认真进行“四查十对”。

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名,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无误后再处方上签名发药并向患者明确交待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用药期间饮食“忌口”。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煎药室工作制度

1.煎药室人员在药剂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中药饮片的煎煮工作。

2.根据临床需要,按时,按要求供给。

3.煎煮前将药材用冷水浸泡,浸泡时间由中药饮片性质决定,特殊处理者按规定执行。

4.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防治碳化,确保煎药质量。

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5.认真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殊煎法。

6.建立煎药登记薄,对煎药的方剂,发出的煎剂,按科室、床位、姓名进行逐一登记。

7.煎药器具保持清洁,做到用后必须清洁干净备用。

8.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准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9.要注意安全,做好防火、防毒、防盗措施。

10.要保持室内清洁,非煎药人员不得进入煎药室。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中药煎煮流程

一、浸泡:

煎煮前将药材冷水浸泡,浸泡时间由中药饮片性质决定;加水量:

浸过药面2-5厘米。

二、煎煮:

一般药物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煮沸后改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

煎药过程中搅拌药料2-3次。

四、特殊煎法:

(1)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

一般是一些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常见的有生石膏、生龙骨、珍珠母、生赭石等。

(2)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宜长时间煎煮的药物,常见的有薄荷、藿香、钩藤等。

(3)久煎药应当煮沸40-60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

主要是毒性中药,常见的有附子、乌头等。

(4)烊化药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煎药,同时不断搅拌,溶解即可,主要是一些胶类药物,常见的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

(5)包煎药应当用纱布袋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一般是种子和个别的花粉药物,常见的有车前子,旋复花等。

(6)冲服药应当将药粉溶于药液中冲服。

一些贵重药物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服用,常见的有三七粉,羚羊角粉、牛黄粉等。

(7)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

主要是一些贵重药要单独煎煮后,再将药液兑入到一起服用。

常见的有人参、西洋参、鹿茸等。

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煎药室操作流程

中药房取药、核对、签名按常规或处方要求浸泡中药入煎药机煎煮弃渣取药(包装)核对贴标签

与患者(或护士)核对签名发药

五、凡急诊处方和医生注明急重的处方,一律给予优先配发。

六、处方调配完毕,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名,再交核对人员复合,复核人员应查对配发有漏配、错配,确认无误在处方上签名,方可包扎发药,并向病人交代药品的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需要在医院煎者应登记,再交煎药室煎煮。

七、毒、麻、贵重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专人负责、专柜保管,做到帐物相符。

八、药品分类、定点存放,药斗及储存容器应贴药品标签。

药品名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名称。

九、中药剂人员收领中药饮片,必须把好质量、数量关,对伪劣及变质、等级低的饮片坚决拒收。

十、中药剂人员填装药斗时必需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并做到伪劣及变质的药不装,应炮炙的而未炮炙的不装,名称可疑的不装。

补充药品时,原有药品应放在新补充药品上面。

新增药品及短缺药品,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十一、药房的衡量器具,应保持清洁、固定位置存放,定期检查灵敏性。

十二、调剂室工作人员药衣貌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好室内卫生,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擅自脱岗,不迟到早退。

非本室人员不得进入调剂室。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为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配合临床工作,特定制度如下:

(二)根据临床需要,按时、按擀、按要求供给。

(三)新入院病人和急诊病人作到随到随煎。

(四)煎煮前将药材浸泡半小时,特殊处理者按规定执行。

(五)药材必须煎煮二遍,按药材的性质,掌握煎煮时间,需灌服或外用特殊处理者,遵医嘱执行。

(六)认真执行先煎、后入、烊化、包煎等特殊煎法。

(七)煎药器具要保持清洁,做到用后必须清洗干净备用。

(八)每日服药要进行消毒,并做到药液、服药人姓名、床位准确无误后方能发药。

(九)传染病房与其他病房盛药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

(十一)本室建立煎煮登记和差错事故登记以备查考。

(十二)煎药室要注意安全、防火、防盗与工作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十三)中药煎枯严禁重新加水再煮,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以免耽误病人服药。

(十四)以上制度请监督指导。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调整煎药次序,优先煎药,保证急煎中药不可超过2小时。

五、煎药室应有收发药记录、煎药记录及差错事故记录。

六、药品煎干或煮焦严禁使用,应丢掉,重新配方煎煮,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应丢掉重新配方。

七、药品煎煮好后,包装打袋,清点数量,贴好标签以备取药人取药。

八、煎煮用具、容器、煎药机每煎好一次药剂后,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煎药使用。

停止煎药时请关掉电源开关。

九、煎药过程中严禁离岗,其他非本室人员非工作需要不得进入煎药室,不得进行与煎药工作无关的活动。

煎药人员严禁私

自将剩余药液送人或自用。

煎药室消耗用品(煎药袋、塑料袋等)严禁送人或自用。

十、煎药人员应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戴煎药手套工作,做好个人卫生,严禁煎药手套与打扫卫生手套同用。

十一、以上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如违反,按院内规定处罚。

二、下班前关好门、窗、水、点等,注意安全隐患。

三、定期(一周)对煎药室所有墙面、棚顶、隐蔽处清洁。

定期(一月)请后勤人员检查用水用、电路安全。

定期(一月)维护设备仪器,保证起工作正常进行。

煎药室工作流程

一、煎药室人员接到中药师通知取待煎药品后,及时取药(不可超过15分钟),收到待煎药物时,应对“中药房送药记录本”、“煎药处置单”、“煎药袋标签”核对,做到六查五对:

六查: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现金收讫章或住院收讫章。

五对:

剂数、每剂煎药袋数、每袋留药量、特殊煎法药物、约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室人员收药后登记“煎药室取药记录本”、“煎药记录”。

三、待煎药物(群药)应当冷水浸泡40-60分钟,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

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四、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40-60分钟。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

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五、凡注明先煮、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

应当浸泡不少于30分钟,煮沸30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

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煎药:

应当浸泡不少与30分钟,煎药(沸煮后改文火)

1-2小时,所煎的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烊化(溶化药):

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

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它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

应当将该类药物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六、“煎药袋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随同煎药袋、浸泡容器、煎药容器、包装药袋转移。

七、根据处置单留液体量要求包装打袋(如药量过多需浓缩至预定量),注意包装打袋前必须检查总阀门是否关闭,确认关闭方可包装打袋。

包装打袋完毕清洗煎药机备用,煎药袋不可重复使用。

同一方剂药物如需分两锅或更多锅需注意色差(目测)。

如出现色差,查明原因,无误后需将所有药液混均包装打袋。

八、药物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

药物煎干或煎焦禁止使用。

如包装打袋时总阀门未关闭造成药液流失,不许用煎煮过的药品再煎煮。

九、煎药过程中必须带手套,以免烫伤,煎药用手套与打扫卫生用手套不可同用。

十、每天、每月,根据煎药单结帐(门诊收入、门诊药剂数、住院收入、住院药剂数、灌肠药剂数、泡脚药剂数、免费药剂数、受费药剂数、总药剂数、煎药单数量等)。

十一、如暂时没有所要煎药物,要关闭电源。

中药房煎药室工作制度

一、煎药室人员收到药剂后,应详细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剂煎药袋数。

每袋留药液量、煎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药师联系,注意与患者定取药时间。

二、煎药时认真执行“煎药操作规程”,保证煎药质量。

对先煎、后下、另煎、冲服、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处理。

内服、外用药严格区分。

三、煎药卡标签从取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包装容器转移。

四、因病情需要急煎的中药,煎药室必须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