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5770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docx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

上海轨道交通早高峰通勤数据分析报告

 

每天清晨,数以百万计的上海人搭乘地铁,短短数小时内完成了从居住到工作的大规模迁徙。

每张票的刷卡进出都是一个数据点,汇聚成为亿万数据的背后,是城市人口的流动和城市运转的机理。

复旦大学数据研究中心选取了上海轨交早高峰7-9点的数据进行分析,用大数据清晰呈现上海轨交通勤的全貌。

一、上海轨交早高峰通勤概况

可以看出,在工作日早高峰(7-9点),两个小时内上海轨交进站达110万人次,出站达95万人次,进站人次比出站人次多出15万,表明早高峰期间的进站压力略大于出站。

在早高峰同一时间段内(7-9点),工作日进站人次110万,周末进站人次40万,工作日进站人次是周末的2.7倍。

对比整个上午(6-12点)的数据,工作日早高峰进站人次占整个上午的60%,而周末早高峰进站人次仅占整个上午的40%。

这表明在工作日,早高峰的客流量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集中程度均远远高于周末。

二、各时段进出站人次变化趋势

可以看出,工作日的进站人次从上午6:

00起逐渐攀升,至7:

30-7:

59、8:

00-8:

29达到顶峰,半小时内分别进站32万人次及35万人次,8:

30之后进站人数逐渐回落。

而出站人数在上午8:

30之前始终低于进站人数,7:

30-7:

59进站出站净流入达到最大为14万人次,8:

00-8:

29进站出站差距缩小。

8:

30-9:

00出站人次达到顶峰,半小内出站高达39万人次,出站人次首度超过进站,净流出达到14万人次。

9:

00之后出站人数急剧下降,表明大多数人通勤到达时间在9点以前。

出站顶峰8:

30-9:

00比进站顶峰7:

30-7:

59和8:

00-8:

29延后0.5-1小时,表明大多数人日常地铁通勤时间在单程0.5-1小时之间。

上图为周末上午(6-12点)各时段进出站人次对比。

与工作日相比,周末进出站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形态。

进出站人次从上午6:

00起缓步攀升,进站人次至8:

00-8:

29达到顶峰为11.8万人次,出站人次至8:

30至8:

59达到顶峰为12万人次,仅相当于工作日同时间段的1/3不到。

9:

00之后,进出站人次变化趋势趋缓,维持在每半小时11万人次的水平上。

上图为上海-昆山跨省轨交位于昆山段的三个轨交站点的数据分析。

11号线昆山段于2013年通车,作为首条跨省运营的轨交、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也为“昆山买房、上海上班”带来更多的可行性。

从进出站人次变化趋势看,昆山三站的进站人数从6:

00起攀升,至7:

00-7:

29达到顶峰为985人次,这表明已经出现了依赖轨交从昆山向上海市区通勤上班的人群,但规模非常小。

同时,到达进站顶峰的时间段为7:

00-7:

29,相比上海日均进站的顶峰时间段8:

00-8:

29,整整提前了一个小时,这表明居住在昆山要比上海市区多承受一个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

另外,从出站人次变化来看,昆山三站并没有向上海日均出站那样在8:

30-8:

59形成一个顶峰,而是变化十分平缓,到10:

00之后出站人数才有较多增幅。

三、各区县轨交通勤人次分析

 

可以看出,上海各区县早高峰进站人次前三名依次为浦东新区、徐汇区、闵行区,出站人次前三名依次为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

其中,浦东新区早高峰进站、出站人次均排名第一,进站人次25.5万,占上海总进站人次22.7%,出站人次22万,占上海总出站人次22.9%,这一比例与浦东新区人口占上海总人口的比例21.9%十分接近,表明该区的轨交设施使用在全市居于均衡地位。

进出站排名第二的徐汇区,进站人次12.9万,占上海总进站人次11.5%,出站人次16.5万,占上海总出站人次17.2%,这一比例远高于徐汇区人口占上海总人口的比例4.7%,表明该区的轨交设施使用在全市居于优势地位。

 

可以看到,在上海各区县中,早高峰进出站为净流入的仅有四个区,分别是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和长宁区。

其中,黄浦区早高峰进站人次4.6万,出站人次13.8万,出站人次高达出站人次3倍之多,净流入为9.1万人次,位列全市首位,表明该区在上海城市功能中牢牢占据了核心地位。

此外,早高峰进出站净流出位居全市首位的是宝山区。

宝山区早高峰进站人次11.8万,出站人次仅2.7万,进站人次高达出站人次4.3倍,净流出为9万人次,表明该区主要承载了城市大型居住区的功能,商务配套相对匮乏。

从地理位置上看,早高峰进出站为净流入的4个区非常集中,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和长宁区都位于上海黄浦江西岸的核心地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只角”区域。

而早高峰进出站为净流出的区域则以宝山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近郊区为主。

这表明上海在居住人口逐步向外转移的同时,商务办公未能跟上相应配套、仍以中心区域为主。

此外,远郊区如松江区、嘉定区、青浦区均有较低的净流出,这表明伴随着松江新城、嘉定新城等新区建设以及11号线地铁线路通车等发展趋势,这些远郊区也开始出现依赖轨道交通到其他区域通勤上班的人群,但整体仍未成气候。

 

四、工作日早高峰进出站前十名站点分析

可以看出,人民广场站高居榜首,工作日早高峰期间每天平均有39726人次进出人民广场站乘坐地铁。

在进站均数前十名的站点中,2号线占了4个站点,足见2号线在工作日期间承担的运输量非常大。

同时分析进站均数前十名站点的地理位置可以发现,莘庄、莲花路、淞虹路、以及漕河泾开发区,都地处上海市中心与郊区的结合部,表明许多上海的工薪阶层居住在市中心与郊区的结合部,也表明大型的居住区也分布在市中心与郊区的结合部。

工作日期间都需要通过附近的站点进入到市中心。

可以看出,在工作日早高峰期间平均进站前十位站点中,绝大部分的站点分布与上海城市外围郊区,这样的站点占到9个,同时这些站点有9个位于浦西,反映出大型的居住区基本位于浦西,而浦东在人口密度上远远小于浦西。

上海南站则是有市中心与郊区过渡地带性质的站点。

在轨交线路方面,在十个站点中,有5个站点位于1号线上,1号线是上海第一条地铁,表明当时在路线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人口进城的需求。

上表是工作日早高峰期间平均出站人数前十名的站点排名。

按照对平均进站量大的站点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分析,平均出站人数位列前茅的几个站点应位于市中心地区,上表恰好证明了这个猜测,在出站总人数前十名的站点,有陆家嘴、南京西路、人民广场等6个站点位于市中心商业区。

漕河泾属于经济开发区,有企业集聚,平均出站人数位列第四位也是在常理中,排在第九位的张江高科也是相同原因。

在对地铁线路的分析上,工作日早高峰期间平均出站人数前十位的站点中,地铁2号线占6个。

这也是因为地铁2号线为上海东西向大动脉,串联起上海多个市中心商业区,也表明上海东西向的客流要远远大于南北向的客流,东西向的城市开发建设比南北向完善。

上图为是以工作日平均进出站人数前十位的站点为例,比较了这十个站点工作日与周末早高峰期间平均进出站人数的情况。

可以看出二者差距较大,在工作日早高峰期间,该十个站点平均进出站人次在3万左右左右,而在周末早高峰期间则只有一万人次左右,人民广场站最高,也仅仅达到15296人,不足工作日的二分之一。

五、各地铁线进出站日均人次分析

可以看出,在上海12条轨道交通线路中,工作日早高峰进出站日均人次前三位的轨交线路分别是2号线、1号线、9号线。

其中2号线是上海所有线路中最繁忙的轨交,工作日早高峰进出站人次达到37.7万人次。

这也是因为2号线不仅是上海东西向的大动脉,而且是连接上海两大机场(浦东机场、虹桥机场),两大火车站(虹桥火车站、上海火车站),更是串连着静安寺、陆家嘴、人民广场、南京东路等多个上海大商业区。

相比之下,13号线工作日早高峰期间由于线路短小,进出站人次仅为2.3万人次,不及2号线的十五分之一。

六、工作日上午(6-12点)进出站日均人次分析

可以看出,莘庄站高居榜首,工作日上午(6-12点)共有4.2万人次进入莘庄站乘坐地铁,占前十名总量的15.6%。

在进站总人数前十名的站点中,1号线占了6个站点,足见1号线在工作日期间承担的运输量非常大。

同时分析进站总人次前十名站点的地理位置可以发现,莘庄、莲花路、九亭、淞虹路、龙阳路、彭浦新村、通河新村以及七宝8个站,都地处上海市中心与郊区的结合部,表明许多上海的工薪阶层居住在市中心与郊区的结合部,工作日期间都需要通过附近的站点进入到市中心。

上表是工作日上午(6-12点)出站日均人次前十名的站点排名。

按照对进站量大的站点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分析,出站量位列前茅的几个站点应位于市中心地区,上表恰好证明了这个猜测,在出站总人次前十名的站点,除了漕河泾开发区之外,其余的站点全部位于市中心商业区,例如人民广场、徐家汇、南京东路等。

漕河泾属于经济开发区,有企业集聚,出站总人数位列第六位也是在常理中。

在对地铁线路的分析上,出站日均人次前十位的站点中,地铁2号线占5个。

这也是因为地铁2号线串联起上海多个市中心商业区。

七、周末上午(6-12点)进出站日均人次分析

上表显示的是周末进站总人次与日均进站人次前十位的站点,周末由于是休息日,在进站总人次前十位的站点中,上海火车站取代工作日进站总人次第一位的莘庄,位居榜首。

上海南站则依旧保持第二的位置,莘庄站则下降为第三位。

上海三大火车站都进入到进站总人次前十位的榜单,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周末上海周边乃至长三角周边的人来上海较多,并且长三角地区铁路发达,距离适中,因此通过铁路进入上海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在日均进站人次的排名中,大部分的站点还是处于城郊结合部,而且在站点上也基本与工作日情况相似。

在周末出站人次前十位站点榜单中,有两大特征值得我们注意。

组成这十个站点,首先是上海市中心的几大地铁站,市中心的几个商业区不仅是上海本地人周末娱乐消费的好去处,同时也是上海主要景点的所在地,吸引周边的游客前来观光。

其次是上海的三大火车站。

延续对前面图表的猜想,长三角周边地区的人周末通过铁路来上海,周末结束也需要通过铁路的方式离开上海,这就造成上海三大火车站周末出站总人数维持高位,其中上海火车站的在三大火车站中的出站总人次最高,达到3万人,其次是虹桥火车站,达到2.5万人。

在地铁线路方面,地铁1号线、2号线则是囊括了前十位中的所有站点,而且在这十个站点中,除了陆家嘴站,其余九个站点全部都是换乘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