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4273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汇编浅析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doc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高考语文模拟综合练习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倍率理赔解剖菩萨心肠恕不奉陪

B.倒霉侮辱晦涩天涯海角诲人不倦

C.碑文牌匾裨益沁人心脾纵横捭阖

D.坡度被覆偏颇推波助澜披星戴月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

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C.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警方决定顺藤摸瓜寻找在幕后操纵的黑手,最终全面破获了这起产供销一条龙的制贩毒大案。

D.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流动人才的增加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得用人单位开始主动与各地人才市场联系,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挑选到所需的优秀人才。

B.这场百年难遇的大雪掩盖了所有的作案痕迹,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然而在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罪犯最终落网。

C.徽州的老宅子大多是高墙、沉院、重门、窄窗,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出外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年幼之人,为了安全的缘故而如此修建。

D.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而是陷阱。

面对轻易就可到手的利润,一定要多留个心眼,不要等到上当时才后悔。

4.阅读下面这则报道,根据内容写出一句新闻点评。

(不超过60字)(4分)

在抗击特大冰雪灾害中,涌现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悲壮史诗,也出现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感人事迹,贵阳街头私家车上飘扬的“绿丝带”就是其中的一项。

由于大雪封堵、冰冻路滑,贵阳市内公交车、出租车忙碌拥挤,老人外出十分不便。

贵阳电视台发出倡议,希望有私车的车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一条绿丝带系在车前的后视镜上,搭载顺路的老年行人。

他们还派出人员沿街发放绿丝带,得到许多车主的热情响应,帮助了许多急于外出的老人。

飘扬的绿丝带成为特大雪灾中的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汇成了冰冻酷寒中的一股暖流。

点评:

5.仿照例句,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对人生有警示意义的句子(句式和字数可与例句不同)(5分)

例句:

彩虹

正面:

为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

反面:

只务虚不务实,决定了它只是昙花一现。

事物:

正面:

反面: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陈幼学,字志行,无锡人。

万历十七年进士。

授确山知县。

政务惠民,积粟万二千石以备荒,垦莱①田八百余顷,给贫民牛五百余头,核黄河退地百三十余顷以赋民。

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

置屋千二百余间,分处贫民。

建公廨②八十间,以居六曹吏,俾食宿其中。

布政使刘浑成弟灿成助妾杀妻,治如律。

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犯法,立捕治之。

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言于抚按,调繁中牟。

秋成时,飞蝗蔽天。

幼学捕蝗,得千三百余石,乃不为灾。

县故土城,卑且圮。

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县南荒地多茂草,根深难垦。

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

未几,草尽,得沃田数百项,悉以畀③民。

给贫民牛种,贫妇纺具,倍于确山。

越五年,政绩茂著。

以不通权贵,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其子争曰:

“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

”乃已。

稍迁刑部主事。

中官④采御园果者,怒杀园夫母,弃其尸河中。

幼学具奏,逮置之法。

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有施敏者士族子,杨升者人奴也,横郡中。

幼学执敏诸狱。

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鞫,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

敏狱辞连故尚书潘季驯子廷圭,学言之御史,疏劾之,下狱。

一郡大治。

御史将荐之,征其治行,推官阎世科列上三十六事,史以闻。

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幼学年已七十,其母尚在,遂以终养归。

母卒,不复出。

(节选自《明史•循吏》)

[注解]①莱:

杂草丛生。

②公廨:

官舍。

③畀:

(bì)给予。

④中官:

宦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民投牒者,必入草十斤。

牒:

诉讼状

B.当考察拾遗,掌道御史拟斥之。

斥:

呵斥

C.敏赂贵人嘱巡抚檄取亲鞫。

鞫:

审问

D.诏加按察副使,仍视郡事。

视事:

治事,任职

7.下列分别正面表现陈幼学“政务惠民”和“司法严明”的一项是()

A.垦莱田八百余顷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B.里妇不能纺者,授纺车八百余辆汝宁知府邱度虑幼学得祸

C.得沃田数百顷,悉以畀民幼学具奏,逮置之法

D.越五年,政绩茂著幼学执不予,立杖杀之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幼学无论在确山或中牟,都想尽办法解决贫苦百姓无耕地、耕牛、纺织器具等问题。

B.陈幼学在确山、中牟做官期间,给了布政使、中官等权贵中的不法分子以无情地打击。

C.陈幼学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虽政绩显著却也曾遭到考核官员的非难,遇到过难关。

D.陈幼学怜爱百姓,决不向恶势力低头,这些品质为他赢得美名,使他受到朝廷的重用。

9.把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给饥民粟,俾修筑,工成,民不知役。

译:

(2)其子争曰:

“儿自中州来,咸言中牟治行无双。

今予殿,何也?

”乃已。

译:

(3)迁湖州知府,甫至,即捕杀豪恶奴。

译:

(二)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

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

舍,何处是吾乡!

[注]王缄,苏轼亡妻王弗之弟。

(1)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说到“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而本词却说“归来欲断无肠”,请体会“归来欲断无肠”的艺术效果。

(2分)

答: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本词中有没有类似的语句?

揭示了什么样的感受?

(2分)

答:

(3)结合诗歌内容,分条陈述诗歌包含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三)名句名篇(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人行,;,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3),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4),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5)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

记住回家的路周国平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

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

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

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

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

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

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

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

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