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4177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8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大霞雾联小期末复习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年月日

教学课题

五(上)第七单元21.圆明园的毁灭

学案编写者

所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复习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准备和手段

 媒体资源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三、朗读课文,简介圆明园

 四、作业布置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我们当中的哪些同学去过圆明园遗址?

请你这位导游来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圆明园?

  2.你说的对,现在的圆明园就是一片废墟。

它以前就是废墟吗?

那以前又是什么模样?

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

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解开我们的疑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和被毁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记清字形。

  “置”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直”部分是三横。

  “统”是左右结构,右边部分不要忘了小不点。

  “略”是左右结构,左边“田”,右边“口”,勿颠倒。

  注意区别形近字“损”和“捐”;“销”和“锁”;“征”和“证”。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西洋:

泛指欧、美各国。

  先秦:

即秦统一中国之前,一般指春秋战国时期,距离清朝2000多年。

  瑰宝:

特别珍贵的东西。

  不可估量:

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

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

拱,环绕。

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

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三、朗读课文,简介圆明园

  教师可以指名学生介绍圆明园,适当时候引出话题和适当补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圆明园简介,让学生更加了解圆明园。

  四、作业布置

  1.认真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生字词。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记清字形

理解词语的意思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真朗读课文。

 

抄写文中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自学“辉煌”(第2-4自然段)

 三、学习“毁灭”(第5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适度拓展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在朗读中复习上堂课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上节课我们总结:

课文主要写了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

联系课题,你发现什么问题?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指名回答。

  3.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质疑: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自学“辉煌”(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请你从2-4自然段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段话,认真阅读,提出问题和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交流。

  2.小组推荐汇报学习情况。

  教师重点点拨:

  

(1)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结构布局;

  

(2)指导学生明白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小结:

圆明园的建筑曾经是如此的辉煌,可后来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

那些珍贵文物后来怎么样了?

让我们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寻答案。

  三、学习“毁灭”(第5自然段)

  1.教师可播放《圆明园的毁灭》的音频资料,通过上面的画面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满腔愤怒呢?

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哪些句子突出表达了你的愤怒?

  4.指名读。

  四、总结课文,适度拓展

  1.直到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仍站立在空旷的田野上。

它不会说话,却向世人昭示着中国屈辱的历史。

  2.当你站在圆明园的面前,你最想说些什么?

  3.有人曾经提议重建圆明园,你觉得有没有必要?

为什么?

指名回答。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组学习

小组推荐汇报学习情况

谈谈自己的感受

指名读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教学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意思。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和手段

 1.课前搜集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意思。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你们可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革命英雄,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2.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

五位英雄,五位壮士,他们在狼牙山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板书:

狼牙山五壮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3.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和写字。

  字音方面:

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文中生字除“嗖”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葛”字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

  字形方面:

“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2)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

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

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

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居的地势有利。

  三、快速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部分?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课文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1):

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

(2):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

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

引上峰顶,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6-9):

壮烈跳崖

  四、练习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

文中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

  五、作业设计

  文中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找得多。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读后交流

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和写字

词语解释。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学习成语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总结全文

 四、布置作业

 

 一、复习导入,学习成语

  1.请同学们读读课前准备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

  

(1)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作“五壮士”?

  

(2)他们有哪些英勇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

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3)读读最使你感动的句段,谈谈感受。

  2.分小组学习讨论。

  3.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读课文原文。

  

(2)谈感受,大家补充。

  (3)富有感情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五壮士跳崖的部分,尝试背诵这些内容。

  5.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知识拓展,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故事。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表现五壮士的什么精神?

  3.总结中心。

(英勇顽强,勇于牺牲)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2.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读后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

总结中心

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教学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准备和手段

 1.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2.教学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朗读课文,交流讨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关于台湾的课文吗?

你对台湾有哪些了解?

  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掌握的资料。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

难忘的一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意境。

  3.因题起疑: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

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

这些问题将随着我们的学习得到解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2.教师适时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字音:

指名拼读,注意纠正。

  重点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念“ɡ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字形:

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葛”注意笔顺,和“蔼”的区别。

“崇”和“祟”的区别。

  (3)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三、朗读课文,交流讨论

  1.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课文,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难忘的一课到底是什么内容,以至于作者终身难忘?

  3.这句话在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各在什么地方?

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

  1.抄写文中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注。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意境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学生读后交流

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和写字

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词语解释。

抄写文中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复习导入,学习成语

 

二、品读课文,重点探究

 

 

三、激情朗读,总结提高

四、总结深化,布置作业

  一、复习问题,导入新课

  1.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3次)

  2.三次各出现在什么地方?

请同学们朗读划出来的内容。

  

二、品读课文,重点探究

  1.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老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1)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2)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3)它们是怎样朗读的?

  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4)这样连用三个“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表现出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严肃和虔诚。

  (5)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所以没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加起劲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我紧紧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怎样理解?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意思是说:

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

用反问句说,更加强调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2)为什么我此时有如此强烈的感情?

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这位教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作者被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震撼了。

  (3)“一定要领我去”“中国人自己的伟人”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感受作者的“激动”。

  

三、激情朗读,总结提高

  1.学习了这篇课文,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2.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深化,布置作业

  1.“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了祖国怀抱;澳门也于1999年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2.请给台湾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读后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边读边思考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

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课文,感受作者的“激动”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教学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1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准备和手段

 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认识5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诗歌朗诵,讨论交流

四、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五、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特殊的日子吗?

1997年7月1日。

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

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

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

《最后一分钟》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分节朗读诗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4.默读课文,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小组成员讨论研究。

  三、诗歌朗诵,讨论交流

  1.学生读诗后,同学间评价,教师做出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2.交流:

通过朗读诗歌,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仍不明白。

  3.文中多次提到“最后一分钟”,分别在哪些地方?

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精读课文,梳理内容

  1.读第1节诗歌,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的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用你的朗读表达这种情感。

  激动无比的

  2.读第2、3节,思考: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领土、主权的回归。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中要透出自豪、激动、喜悦的语气。

  3.读第4节,想一想:

“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朗读这一部分呢?

  急切、盼望

  4.教师播放课件中的诗歌朗读,同学们随着课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五、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的领土更加完整了,中国人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2.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意境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学生读后交流

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认读生字和写字

词义:

结合课文理解

词语解释。

抄写文中词语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

2012年9月12日

教学课题

五(上)第八单元25.七律长征

学案编写者

教学用课时

2

学案使用者

第周星期用

教学

目标

课(章节)教学

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和手段

 1.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时间

年级科第周星期

集体备课

共性意见

感受红军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

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者再创

及反思记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文体介绍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四、练习朗诵诗歌

  五、布置作业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5课《长征》这首诗。

谁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结合你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说一说。

教师适时解说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2.教师板书课题。

  二、文体介绍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

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

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