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3569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docx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桥头镇中心学校四年级数学创新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课题

四则运算(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2013.03.04

一、教材分析

应用题型的训练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从教材出发,找准题型的新点就很重要。

教材的例1是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例2是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两步运算的知识基础,明白了加减法运算的算理,因此例题的重点放在列综合算式和运算顺序上。

二、学情分析

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2、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五、策略与方法

1、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

2、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总结

六、教学资源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情景主题图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

看图思考,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滑冰场的问题:

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1、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72-44表示什么?

28+85又表示什么?

说说哪一种方法好?

为什么?

3、出示例2。

4、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5、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列出算式,想一想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比较分步列式与综合列式哪个更简便?

7、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独立列式计算,和同桌交流算法

(1)、72-44=2828+85=113

(2)72-44+85=113

2、举手回答

方法

(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3、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4、动手画线段图

5、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1、2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概括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P8/1—4

六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

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八、预习要求或提示

1、预习内容:

P6/例3

2、预习要求及提示:

(1)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2)总结运算顺序。

九、教学反思

 

 

课题

四则运算(P6/例3(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2013.03.05

一、教材分析

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口算训练。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先审题再解题的习惯。

如:

(124-85)×12÷36,可以这样读题:

124减85的差乘12,所得的积再除以36,商是多少?

读完题,再说说运算顺序。

要注意口算笔算相结合。

学生在递等式计算时,往往用口算,而对于较大数之间的运算,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原本没有非常熟练,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再加上以往笔算都是在作业本里列竖式解决的。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草稿本里列竖式,再把结果抄入作业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便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策略与方法

3、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

4、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总结

六、教学资源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看图举手回答

 

二、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24×2+24÷2

=24+24+12=48+12

=48+12=60(元)

=60(元)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学生自主完成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概括: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P8—9/5—9

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

(2)24×2+24÷2

=24+24+12=48+12

=48+12=60(元)

=60(元)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八、预习要求或提示

1、预习内容: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

2、预习要求及提示:

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九、教学反思

 

 

课题

四则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2013.03.06

一、教材分析

例4是既可以用三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它以冰雕区的活动场景为题材,完全用文字提供了一个实际问题的全貌,含有三条数学信息:

上午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人派一位保洁员。

问题是:

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教材在学生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呈现了两个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求上午要派几位保洁员,再求下午要派几位保洁员,最后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第二种方法是先求下午游人比上午多多少位?

再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在分步解决的基础上,再将上面的两种解法分别列成一个算式,并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含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先算括号里的。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解决此类问题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一个是分步列式解答的,另一个是列综合算式解答的,通过计算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五、策略与方法

5、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

6、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总结

六、教学资源准备

小黑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教师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纲

1、看:

课本第10页例4

2、想: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什么?

3、做:

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对照提纲,自主看书学习。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

问: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

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

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学生读题

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列式计算

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总结结论。

 

回报交流:

学生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2、练习二第2题:

3、练习二第3题:

1、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

学生自由谈,

六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

(2)(270-180)÷30

       =9-6                =90÷3

   =3(名)          =3(名)

   运算顺序: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九、预习要求或提示

1、预习内容:

课本第11-13页例5、第12页“做一做”

2、预习要求及提示:

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

九、教学反思

 

课题

四则运算(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课时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2013.03.06

一、教材分析

解读“每30位游人需要派一位保洁员”时,需要明白两点:

一是游人数与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洁员越多;二是上午与下午派保洁员的标准一样,都是按每30位游人派一位保洁员。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教师可以问:

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

90位游人呢?

有多少游人要派5位保洁员呢?

学生回答后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根据什么?

通过以上的解读活动,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1)注重交流解题思路。

当学生尝试解答后,要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如果学生想不出第二种方法,教师要给予适当启发:

下午游人比上午多多少位?

每多派一位保洁员,就得多多少位游人?

怎样求出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

逐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时,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2)要重视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计算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关于0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

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五、策略与方法

7、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

8、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总结

六、教学资源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教师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纲

1、看:

课本第11页例5,

2、想:

两题的结果一样么?

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为什么?

3、做:

尝试做第12页做一做

 

对照提纲,自主看书学习。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问:

两题的结果一样么?

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为什么?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说明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板书)

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小结

问:

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运算顺序

教师总结:

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是从左到右计算,有括号的最先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自由回答

总结运算顺序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4题:

学生做完后,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上下三个小体的异同点。

2、练习二第5题:

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再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和笔算结果的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练习二第6题:

学生用一个算式解答后,要引导学生将具体情况与除法意义联系起来,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题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的1、2、3

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1)42+6×(12-4)     

(2)42+6×12-4      

   =42+6×8                =42+72-4       

   =42+48                  =114-4        

   =90                     =110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一十、预习要求或提示

1、预习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2、预习要求及提示:

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九、教学反思

 

课题

四则运算(0的运算)

课时

第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2013.03.07

一、教材分析

(1)在第一学段,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就认识了0,掌握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明白了这些加减法的含义,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展,在学习乘、除法时,又认识了0在乘除运算中的特性,之后学生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了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体会到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这部分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教材编排了例6。

(2)例6首先提出:

“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应该注意些什么?

”接着又以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同学们讨论交流的情境,对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作了比较系统精练的总结。

这样安排的问题和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材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也很难理解,以后学习分数、比等知识要用到。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材中联系除法的意义举例作了说明:

先举5÷0,说明不可能找到商,再举0÷0,说明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二、学情分析

(1)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回忆、整理和概括有关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大家在组内畅所欲言,并派一人记录,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有针对性分加、减、乘、除法板书出实例,再引导学生分类概括出结语。

学生总结出的话可能没有书上那样精练,但只要意思相似,教师都应鼓励,并让学生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

如果学生以结语的形式表达有关0的运算,可让他再举例说明。

总之,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不要包办代替。

(2)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是个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让学生举出除数是0的除法的例子,5÷0=□0÷0=□,问:

如果用0作除数结果会怎样?

引导学生分两种情况分析:

①5÷0=□表示一个非零的数除以0,从除法的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5,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和几相乘得5呢?

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所以5÷0不可能得到商。

②0÷0,从除法意义上说是什么意思,商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积是0,一个因数是0,求另一个因数,要想0和几相乘得0,然后问:

能找到这样的数吗?

能,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指出0÷0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所以不研究,最后得出0不能作除数的结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五、策略与方法

9、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法

10、学习方法:

教师引导自主学习

六、教学资源准备

小黑板例题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教师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纲

1、看:

课本第13页例6,

2、想: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

(1)100+0=   

(2)0+568=  

 (3)0×78=(4)154-0=   (5)0÷23= 

  (6)128-128=(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对照提纲,自主看书学习。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教师小结:

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问: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应该注意些什么?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

能不能找到商?

有没有含义?

说明:

0作为除数不能找到确定的商,也没有含义,所以0不能作为除数。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

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

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四、巩固练习

学习之友练习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的4、5、6

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十一、预习要求或提示

1、预习内容:

练习二7-17题

2、预习要求及提示:

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九、教学反思

 

课题

课时

第6课时

课型

练习课

设计者

杜永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