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93540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docx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吊装安全操作规程

一、作业前的检查确认

1.作好必要的安全检查和准备工作。

2.对长期停止使用的葫芦式起重机,重新使用时,应按规程要求进行试车,认为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3.开始作业前应检查起重机轨道上,步行范围内是否有影响工作的异物与障碍物,清除异物或障碍物后才能开始作业。

4.检查电压降是否超出规定值。

5.检查操作按钮标记是否与起重机动作一致。

6.检查制动器制动效果是否良好。

7.检查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是否安全可靠。

8.检查起升、运行机构空车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响声与振动。

9.检查吊装钢丝绳是否有故障与损坏。

10.检查吊装钢丝绳是否有故障与损坏。

三、电动葫芦吊安全操作规程

1.不得超载进行吊装作业。

2.不得将吊载在其他作业者头上通过。

3.不得侧向斜吊。

4.不得利用起升限位器作起升停车使用。

5.不得在正常作业中经常使缓冲器与止挡器冲撞,或达到停车的目的。

6.不得在吊载中调整制动器。

7.不得在吊载作业中进行检修与维护。

8.不得在吊载有剧烈振动时进行起吊,横行与运行作业。

9.不得在吊载重量不清情况下,如吊拔埋置物及斜拉作业。

10.?

不得随意拆改葫芦式起重机上任何安全装置。

11.?

不得在下列有影响安全的缺陷及损伤情况下作业:

制动器失灵、限位器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吊装钢丝绳损伤已达到报废标准等。

12.?

不得在捆绑不牢、吊载不平衡、易滑动、易倾翻状态下,重物棱角处与吊装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13.?

不得在工作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与被吊物的情况下作业。

14.?

注意作业中吊载附近是否有其他作业人员,以防出现冲撞事故。

15.注意吊钩是否在吊载的正上方。

16.注意在狭窄的场所,吊载易倾倒的情况下,不宜盲目操作。

17.注意作业中应随时观察前、后、左、右各方位的安全性能。

18.确认操作处于易见方位再进行操作。

19.确认手电门按钮标记后再操作。

20.确认吊具与吊装钢丝绳处于正常,没有挂扯其它物体时,再按动手电门按钮。

21.?

发现起重机故障时,应及时与安全维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排除故障。

发现故障时要先切断总电源。

22.?

?

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载荷时,应先作小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地进行起升吊运。

23.?

?

重物下降至距地面300毫米处时,应停车观察是否安全再下降。

24.?

?

无下降极限位置限制器的葫芦式起重机,在吊具处于最低位置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证有不少于两圈的安全圈数。

25.?

翻转吊载时,操作者必须站在翻方向的反侧,确认翻转方向无其他作业人时,再进行操作。

26.?

为减少吊载的摆动与冲击,可以采取反向动

二、操作程序

(1)、电动葫芦操作前,检查电源是否安全可靠,钢丝绳有无磨损,葫芦吊钩是否正常、灵活,吊装用音响、喇叭警铃信号装置是否齐全、清晰。

(2)、检查物件上所焊吊钩是否安全牢靠。

(3)、当吊钩降到最低位置时,留在卷筒上的钢丝应不少于3

(4)、起重设备的金属构架、轨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其它不带电的金属部份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

(5)、为防止操纵失灵而发生事故,必须装有发生紧急情况能切断电源的紧急开关。

(6)、起重设备的检修计划必须按期进行不得任意修改。

(7)、起重设备要定期检查安全装置必须保证完整可靠,发现失灵时,要立即消除不得“带病”使用。

(8)、钢丝绳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报废:

①钢丝绳被烧坏或者断了一股;②钢丝绳的表面钢丝被腐蚀,磨损达到钢丝直径的20%以上;③受过死角拧钮,部份受压变形;④钢丝绳在上捻区的断线根数达到16根时。

吊钩和吊环禁止衬焊,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更换:

A、表面有裂纹、破口;B、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C、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厚度10%;D、吊钩衬磨损超过原厚度20%,芯带磨损超过直径的3—5%。

、使用起重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起吊易燃、易爆、超负荷、载人,歪拉斜吊和吊拔埋在地下物件。

、起重设备要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并要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行车作业上岗证。

、起吊重物时,周围人员必须撤开,且有专人作监护。

、应根据作业情况,两平做一次负荷试验,静负荷超载25%,动负荷超戴10%,对新安装大修、自修的起重机械,使用前应进行负荷试验。

操作起重设备人员,须经体验合格,凡患有以下禁忌症之一者,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A、双眼视力在0.8以下、色盲。

B、听力障碍;C、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包括癫痫);D、明显的神经官司能症或植物神经宫能紊乱。

E、动脉硬化;F、心脏病

.

起重吊点的选择及物体绑扎

第一节物体吊点选择的原则

  一、物体的稳定

  起重吊运司索作业中,物体的稳定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物体吊运过程中,应有可靠的稳定性;二是物体放置时应保证有可靠的稳定性。

  吊运物体时,为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翻转、摆动、倾斜,应使吊点与被吊物体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如图4—1所示。

图4—1吊钩的吊点应与被吊物重心在同—条铅垂线上

  放置物体时存在支承面的平衡稳定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长方形物体竖放时,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结果,如图4—2所示(长方体四种位置)。

图4—2长方体四种位置

  长方形物体在位置a时,重力C作用线通过物体重心与支反力只处于平衡状态;在位置b时,在F力的作用下,稍有倾斜,但重力G的作用线未超过支承面,此时三个力形成平衡状态,如果去掉F力,物体就会恢复到原来位置;当物体倾斜到重力G作用线超过支承边缘支反力及时,即使不再施加F力,物体也会在重力G与R形成的力矩作用下翻倒,即失稳状态,如c位置。

由此可见,要使原来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翻倒,必须使物体的重力作用线超出支承面;如果将物体改为平放如位置d,其重心降低了很多,再使其翻倒就不容易了,这说明立放的物体重心高,支承面小,其稳定性差;而平放的物体重心低,支承面大,稳定性好。

因此在司索吊运工作中,应观察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重心位置,提高物体放置的稳定性。

  二、物体吊点选择

  在吊运各种物体时,为避免物体的倾斜、翻倒、变形损坏,应根据物体的形状特点、重心位置,正确选择起吊点,使物体在吊运过程中有足够的稳定性,以免发生事故。

  1.试吊法选择吊点

  在一般吊装工作中,多数起重作业并不需用计算法来准确计算物体的重心位置,而是估计物体重心位置,采用低位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确定吊点的绑扎位置。

  2.有起吊耳环的物件

  对于有起吊耳环的物件,其耳环的位置及耳环强度是经过计算确定的,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应使用耳环作为连接物体的吊点。

在吊装前应检查耳环是否完好,必要时可加保护性辅助吊索。

  3.长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对于长形物体,若采用竖吊,则吊点应在重心之上。

  用一个吊点时,吊点位置应在距离起吊端0.3l(l为物体长度)处,起吊时,吊钩应向长形物体下支承点方向移动,以保持吊点垂直,避免形成拖拽,产生碰撞,见图4—3(a)所示。

图4—3

(a)一个吊点起吊位置(b)两个吊点起吊位置(c)三个吊点起吊位置

  如采用两个吊点时,吊点距物体两端的距离为0.2l处,见图4—3(b)所示。

  采用三个吊点时,其中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0.13l,而中间吊点的位置应在物体中心,见图4—3(c)所示。

  在吊运长形刚性物体时(如预制构件)应注意,由于物体变形小或允许变形小,采用多吊点时,必须使各吊索受力尽可能均匀,避免发生物体和吊索的损坏。

  4.方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吊装方形物体一般采用四个吊点,四个吊点位置应选择在四边对称的位置上。

  5.机械设备安装平衡辅助吊点

  在机械设备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安全顺利地装配,可采用辅助吊点配合简易吊具调节机件所需位置的吊装法。

通常多采用环链手拉葫芦来调节机体的位置,见图4—4所示。

图4—4调节吊装法

  6.物体翻转吊运的选择

  物体翻转常见的方法有兜翻,将吊点选择在物体重心之下,见图4—5(a)所示,或将吊点选择在物体重心一侧,见图4—5(b)。

图4—5物体兜翻

  物体兜翻时应根据需要加护绳,护绳的长度应略长于物体不稳定状态时的长度,同时应指挥吊车,使吊钩顺翻倒方向移动,避免物体倾倒后的碰撞冲击。

  对于大型物体翻转,一般采用绑扎后利用几组滑车或主副钩或两台起重机在空中完成翻转作业。

翻转绑扎时,应根据物体的重心位置、形状特点选择吊点,使物体在空中能顺利安全翻转。

  例如:

用主副钩对大型封头的空中翻转,在略高于封头重心相隔180°位置选两个吊装点A和B,在略低于封头重心与A、B中线垂直位置选一吊点C。

主钩吊A、B两点,副钩吊C点,起升主钩使封头处在翻转作业空间内。

副钩上升,用改变其重心的方法使封头开始翻转,直至封头重心越过A、B点,翻转完成135°时,副钩再下降,使封头水平完成180°空中翻转作业,见图4—6所示。

图4—6封头翻转180°

  物体翻转或吊运时,每个吊环、节点承受的力应满足物体的总重量。

对大直径薄壁型物体和大型桁架构件吊装,应特别注意所选择吊点是否满足被吊物体整体刚度或构件结构的局部强度、刚度要求,避免起吊后发生整体变形或局部变形而造成的构件损坏。

必要时应采用临时加固辅助吊具法,见4—7所示。

图4—7

(a)薄壁构件临时加固吊装(b)大型屋架临时加固吊装

第二节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

  为了保证物体在吊装过程中稳妥,吊装之前应根据物体的质量、外形特点、精密程度、安装要求、吊装方案、合理选择绑扎法及吊索具。

绑扎的方法很多,应选择已规范化的绑扎方法。

  一、常用绳索打结方法

  绳索在使用过程中打成各式各样的绳结,常用的方法参见表4—1。

表4—1钢丝绳及白棕绳的结绳法

序号

绳结名称

简  图

用途及特点

1

直结(又称平结、交叉结、果子扣)

用于白棕绳两端的连接,连接牢固,中间放一短木棒易解

2

活结

用于白棕绳需要迅速解开时

3

组合法(又称单帆索结,三角扣及单绕式双插法)

用于白棕绳或钢丝绳的连接。

比直结易结、易解

4

双重组合结(又称双帆结、多绕式双插结)

用于白棕绳或钢丝绳两端有拉力时的连接及钢丝绳端与套环相连接。

绳结牢靠

5

套连环结

将钢丝绳(或白棕绳)与吊环连接在一起时用

6

海员结(又称琵琶结、航海结、滑子扣)

用于白棕绳绳头的固定,系结杆件或拖拉物件。

绳结牢靠,易解,拉紧后不出死结

7

双套结(又称锁圈结)

用途同上,也可做吊索用。

结绳牢固可靠,结绳迅速,解开方便

8

梯形结(又称八字扣、猪蹄扣、环扣)

在人字及三角桅杆拴拖拉绳,可在绳中段打结,也可抬吊重物。

绳圈易扩大和缩小。

绳结牢靠又易解

9

拴住结(锚桩结)

(1)用于缆风绳固定端绳结

(2)用于溜松绳结,可以在受力后慢慢放松,且活头应放在下面

10

双梯形结(又称鲁班结)

主要用于拔桩及桅杆绑扎缆风绳等,绳结紧且不易松脱

11

单套结(又称十字结)

用于钢丝绳的两端或固定绳索用

12

双套结(又称双十字结、对结)

用于钢丝绳的两端,也可用于绳端固定

13

抬扣(又称杠棒结)

以白棕绳搬运轻量物件时用,抬起重物时绳自然缩紧。

结绳、解绳迅速

14

死结(又称死圈扣)

用于重物吊装捆绑,方便牢固安全

15

水手结

用于吊索直接系结杆件起吊。

可自动勒紧,容易解开绳索

16

瓶口结

用于拴绑起吊圆柱形杆件,特点是愈拉愈紧

17

桅杆结

用于竖立桅杆,牢固可靠

18

抬缸结

用于抬缸或吊运圆物件

  二、柱形物体的绑扎方法

  1、平行吊装绑扎法

  平行吊装绑扎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用一个吊点,仅用于短小、重量轻的物品。

在绑扎前应找准物件的重心,使被吊装的物件处于水平状态,这种方法简便实用,常采用单支吊索穿套结索法吊装作业。

根据所吊物件的整体和松散性,选用单圈或双圈穿套结索法,见图4—8所示。

图4—8单双圈穿套结索法

(a)单圈(b)双圈

图4—9单双圈穿套及吊篮结索法

(a)双支单双圈穿套结索法(b)吊篮式结索法

  另一种是用两个吊点,这种吊装方法是绑扎在物件的两端,常采用双支穿套结索法和吊篮式结索法,见图4—9所示。

  2.垂直斜形吊装绑扎法

  垂直斜形吊装绑扎法多用于物件外形尺寸较长、对物件安装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其绑扎点多为一点绑法(也可两点绑扎)。

绑扎位置在物体端部,绑扎时应根据物件质量选择吊索和卸扣,并采用双圈或双圈以上穿套结索法,防止物件吊起后发生滑脱,见图4—10所示。

图4—10垂直吊装绑扎

  三、长方形物体的绑扎方法

  长方形物体绑扎方法较多。

应根据作业的类型、环境、设备的重心位置来确定。

通常采用平行吊装两点绑扎法。

如果物件重心居中可不用绑扎,采用兜挂法直接吊装,见图4—11所示。

图4—11兜挂法

  四、绑扎安全要求

  1.用于绑扎的钢丝绳吊索不得用插接、打结或绳卡固定连接的方法缩短或加长。

绑扎时锐角处应加防护衬垫,以防钢丝绳损坏。

  2.采用穿套结索法,应选用足够长的吊索,以确保挡套处角度不超过120°,且在挡套处不得向下施加损坏吊索的压紧力。

  3.吊索绕过吊重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该绳径的2倍。

  4.绑扎吊运大型或薄壁物件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5.注意风载荷对物体引起的受力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