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doc.docx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doc
螺蛳壳里做道场办法总比困难多
——小场地背景下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实践研究
杭州市行知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针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内容的自查,我校位于杭州市中心,用地紧张,运动场地面积明显不足,在现有条件下,较难扩充学校规模。
根据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我校通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同行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
【关键词】阳光体育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合理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闲暇时间增多。
同时,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要求娱乐身心,交流感情,促进个体社会化,体育将成为实现这一观念的桥梁和纽带。
这些将大大影响学生对体育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
体育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重要途径,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重要环节。
一、课题实施的背景分析。
据了解,某区对学校操场面积、布局、场地材质、相关体育设施及安全性等进行调查。
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学校运动场地人均面积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小学不宜小于2.3m2/人,中学不宜小于3.3m2/人[1]。
小学生操场人均面积符合率为54.8%,中学生符合率为51.9%。
学校运动场地材质情况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均应为弹性地面。
小学运动场地为弹性地面的学校占61.9%,中学占88.9%。
学校运动场地配置情况学校应具有符合规定的运动场地,按照《大纲》要求安排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
69所中小学校中,环形跑道配备率为37.7%,直跑道配备率为63.8%,篮球场配备率为75.4%,排球场配备率为36.2%,羽毛球场配备率为27.5%,体操房配备率为36.2%,游泳池配备率为5.8%,风雨操场配备率为20.3%。
见表1。
学校体操器材配置情况69所中小学校中,单杠配备率为52.2%,双杠配备率为46.4%,山羊配备率为84.1%,跳箱配备率为87.0%,体操棒配备率为39.1%,跳垫配备率为58.0%,助跳板配备率为84.1%。
学校健身器材配置情况69所中小学校中,软梯、吊环、攀网、攀岩墙的配备率不足10%,爬绳、爬杆、无弹力双杠、仰卧平台的配备率不足20%,平行梯的配备率为20.3%,肋木架的配备率为47.8%,无弹力单杠的配备率为30.4%,乒乓球案的配备率为79.7%。
见表2。
学校体育器材来源小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61.1%,学校自购的占16.4%,社区提供的占8.4%,体彩提供的占2.3%,其他渠道的占11.8%;中学体育器材由教委提供的占20.8%,学校自购的占30.6%,社区提供的占0.5%,体彩提供的占3.7%,其他渠道的占44.4%。
以上数据还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城区学校的数据,此处尚且如此,经济落后的边缘城市更加糟糕,学生的体质状况更加有下滑趋势。
据了解,从1979年开始,我国每5年对青少年体质进行监测调查。
1985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各项指标处于较高水平。
而近20年来,除了形态方面的指标如身高、体重等增长比较明显外,反映青少年机能、素质的指标,如耐力跑、柔韧性、力量等指标都呈逐步下降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
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未来属于青少年,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青少年体质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也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根基。
作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重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肩负着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重任。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同样也寄托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期望。
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这一现实,切实以行动来落实这项“社会工程”。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6年岁末召开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的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她进而强调:
“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忽视学校体育工作,就谈不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的高度重视。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口号是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全一致的。
各地中小学要以教育部提出的“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争取用三年的时间,全国有85%以上的学校能够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达到优秀等级。
全体学生都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各地要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
测试结果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要坚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要将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
积极探索和推进在高中毕业会考中增加体育考试。
各地要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
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
实行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教育部门要根据课时计划,增加体育教师的编制,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表示,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已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具体措施包括:
认真落实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建立并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广泛开展群体性的学生体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竞赛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等。
他说,各地要完善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把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的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校体育工作状况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指标。
周济强调要普及科学的人才观、育子观和健康观,向家长发放“学生体质健康手册”,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艺术2+1项目试验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评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全国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及以上2000米。
2006年12月23日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2007年3月27日召开了全省学校体育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充分说明了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历史意义
毛泽东同志早在1917年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变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论文,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民族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刻地指出: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
”他对学校体育更是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今人则多偏于智。
”
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指示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先生:
要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再次致信马叙伦部长:
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1952年,毛泽东又题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强调“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指出“要把学校的体育工作搞好。
要发展少年业余训练”。
江泽民同志强调,“体育是关系人民健康的大事,体育水平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保证和提高亿万人民的健康水平和体能素质,始终是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人民的健康。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二)现实意义
近日,从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一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发现,浙江青少年体质和健康等多项指标比起2000年明显下降。
浙江学生在体质和健康上存在以下四大问题:
问题一:
10个高中生9个近视、近视率比全国高10%
此次调查一共检测了浙江省6~22岁的17500余名学生,有中小学生,也有大学生,分别从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和健康状况4个方面检测了22个指标,结果发现:
浙江省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近视率分别达到78.55%、90%、86.6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10个百分点。
近视率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直线上升,到高中达到高峰,大学稍有波动。
镜头扫描:
在杭城一些中小学,传统的课外游戏如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学生们课间聊得最多的话题是QQ和网络游戏,相互交流秘笈,大部分同学都会玩“传奇”之类的电脑游戏,玩到高兴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问题二:
每年军训都有晕倒的、肺活量下降了
调查显示,与2000年相比,浙江学生各年龄段(除大学阶段乡村女生外)的平均肺活量均有大幅下降,且中小学降幅大大高于大学,特别是7~18岁的中小学阶段降幅较大。
镜头扫描:
每到学校开学一军训,就有学生站不住晕倒的。
为什么?
有校医分析,学生的肌肉调节能力差,血液循环功能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血都集中在腿上,大脑就缺血缺氧,晕倒是必然的。
学生本身的室外活动大量减少,导致肺活量下降,一代少年的体质连年下降,必将在他的成年时期遭到报复。
问题三:
跑1000米倒在终点线、耐力在下降
与2000年相比,浙江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具体表现在速度、下肢爆发力、耐力和力量等方面,尤其是学生在学校的800米、1000米耐力跑活动时间不够,成绩比起10年前、5年前出现持续较大下降。
镜头扫描:
有体育老师反映,体育课跑1000米,有学生走走跑跑,居然要跑10分钟!
即便如此,在每秒只跑2.2米这个极慢的速度上,居然有大概1/3的学生心率高达160或者170,大部分是初三、高三毕业班的学生。
正常情况下每秒跑2.2米,也就比走路的速度稍微快一点,学生跑完1000米的心率根本不应该超过140。
测血乳酸(就是每毫升血液中乳酸浓度),4个是正常值,学生们普遍会高达6到8个。
这还没有让学生全力跑,如果强度再大一些,像毕业的体育测试,跑完以后倒在地上的,捂着肚子喘不上气来的,呕吐不止的,每年都会出现在每个学校的操场上,颇为悲壮!
问题四:
初中两个月,黑小孩白了胖了
肥胖男生接近1/4。
比起2000年,学生的身高增长快,体重也在增,“豆芽菜”体形少了,“小胖墩”体形多了,而城市男女学生的体重比乡村学生平均高出2.19千克和1.34千克。
而从全国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看,超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而被淘汰。
镜头扫描:
周女士的儿子读初一,在初中学习两个月后,她诧异地发现,原来黑不溜秋的儿子在不知不觉中变白了。
周女士说,以前她儿子像泥鳅一样,希望他能白一点,“现在他真的变白了,我又有些担心了。
”
周女士说,在小学的时候,她儿子非常喜欢打篮球,在学校里只要有空就和同学一起玩,放学后也总要先玩一会篮球。
由于儿子长期在户外运动,皮肤也变得黑黑的。
周女士
说,自从进入初中以后,儿子的功课一下子多了起来,学校安排的体育课也没有保质保量,时常被任课老师占用。
“他现在很少打篮球了,整天待在教室和家里,忽然变成‘白马王子’了。
”
而我校学生在上一次(2006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试验中的数据表明,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
班级名称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一
(1)班
11
29.7%
24
64.9%
2
5.4%
一
(2)班
10
27.8%
23
63.9%
3
8.3%
二
(1)班
16
37.2%
27
62.8%
二
(2)班
20
48.8%
21
51.2%
三
(1)班
4
8.7%
26
56.5%
15
32.6%
1
2.2%
三
(2)班
7
15.2%
23
50%
10
21.7%
6
13%
四
(1)班
6
17.1%
25
71.4%
4
11.4%
四
(2)班
9
25%
19
52.8%
8
22.2%
四(3)班
5
13.9%
24
66.7%
6
16.7%
1
2.8%
五
(1)班
5
14.3%
21
60%
6
17.1%
3
8.6%
五
(2)班
1
3%
21
63.6%
11
33.3%
五(3)班
5
14.3%
21
60%
9
25.7%
六
(1)班
6
15.8%
28
73.7%
1
2.6%
3
7.9%
六
(2)班
4
10%
30
75%
1
2.5%
5
12.5%
六(3)班
9
22.5%
24
60%
5
12.5%
2
5%
就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成绩而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效率与国家规定的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学生在力量、耐力、柔韧性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原因:
——对提高孩子体质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学习好就是一切。
“身体不好才要锻炼”、“现在年轻,身体很好,锻炼是以后的事情”。
——学业负担重、家庭作业多,没时间锻炼。
家长为孩子报了很多学习班,每天赶往一个接一个学习班参加培训,他们没有时间没有地方去锻炼。
——设施场地缺乏,带来了限制。
现在不少社区没有锻炼场所,就是有,大多是针对老年人的。
2、学校教育误区:
——把“体育课”的定位仅仅理解为掌握运动技能的课,仅以掌握技能为目的——将它等同于文化课掌握基本知识一样。
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抛在脑后。
——“体育健康标准好”等同于“身体好”。
前几年学校都开展体育达标活动,教育行政部门也年年以此作为评价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分成省、市、区各级先进,遗憾的是达标成绩年年创新高,而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并不乐观。
一部分学生达标绰绰有余,于是就用不着锻炼了,一部分体质较弱的因种种原因申请免修,而真正在练的也往往使想方设法从技能上寻求突破,一旦达标也就万事大捷。
——“德育为首”、“智育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生方面:
缺乏运动的兴趣;不会科学地锻炼身体。
我校地处昔日的文教中心,可以说是寸土寸金,用地紧张,在现有条件下,较难扩充学校规模。
根据现状,充分利用现有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外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学校开展《快乐体育、健康活动、有效学习》课题研究,通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方式,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同时,也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并通过体育竞技和全面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中的快乐,营造“快乐体育、健康活动”的校园氛围。
三、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我校在“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灌输,更重要的是开发,开发小学生的潜在智能。
健康的体质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品德智力的载体。
学校体育工作做得好不好不仅是工作好坏的问题,而是依法办校,依法治教的问题。
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施行体育工作条例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法规,我校利用业务学习和师德培训的时机多次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在工作中贯彻执行,不打折扣,使全校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
(一)保证体育活动时间是依法办学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
“对学生再小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生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保证学生的每天活动时间是依法办学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保证活动一小时,从微观层面来讲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宏观来讲是学校依法办学,落实党的政策和法规的具体体现。
(二)保证活动时间是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特色要求。
我校是全国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
陶行知先生早在七十年前就提出“小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如下:
(1)健康的体力;
(2)劳动的双手;(3)科学的头脑;(4)艺术的兴趣;(5)团体自治的精神(改造社会之精神)。
”他所提出的与素质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我校注重“小真人”工程的建设,培养学生“德育注重自治、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能力。
学校少先队成立了小主人自治管理委员会,让队员自己对晨练、课间、路队、卫生等方面进行建章立志制,并严格执法。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实效性成果。
实验以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我校得到了进一步宣传和普及,体育活动和体育老师受到了老师们的重视,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等全方面的发展。
(三)保证活动时间是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
法国著名医学家蒂索从医学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活动:
运动能代替药品,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取代运动的好处。
近代生化研究发现运动能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积极愉快,即使遭受挫折困难,但由于克服困难后的成功感,将获得精神的喜悦,因而会分泌一种B内啡吠的荷尔蒙,能促进人心智和心灵的力量,能驱动免疫系统,增强健康。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强调学生应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能力,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
对学生来说,健康是首位重要的,他们正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和发展尚未完善,对于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弱。
1947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告诉我们:
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是保证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身体健康之上,为心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身心和谐地发展。
锻炼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新的活动。
因此我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作为一种技能的训练、增强体质的手段上,而应该引导和促使每个孩子通过身体运动,获得体质、智力、情感和社会运动能力的整体的协调发展。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运动则是儿童探索客观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我们强烈地意识到:
锻炼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四)保证活动时间是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的体现。
近年来我校在历次区学生文化课素质测试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位居优秀学校行列,但是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并不完全体现在考试成绩的优劣上。
教育质量的管理关键在于全面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
建设良好的校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对学校开展活动的理念做了新的梳理和提炼:
让快乐学习成为我们孩子的生活方式。
让阳光体育成为我们孩子的生活习惯。
让艺术活动成为我们孩子的生活情趣。
让综合实践成为我们孩子的生活特质。
让学做小真人成为我们孩子的生活态度。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内容。
研究内容一:
体育文化我知道
具体活动:
1、在学校科技节中开展“快乐体育网络行”——引导队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在网上分别查找各种运动会的会徽、体育项目及世界上的体育明星的相关材料。
设计体育节的会徽参加“小小设计师”设计评选活动。
2、在学校读书节中开展“奥运知识大比拼”和“体育上下五千年”知识讲座。
四-六年级开展“奥运连着你我她”征文比赛。
3、利用周四中午的午间电视台和电台开展“体育记者在前方”广播,进行午间体育新闻报道和体育儿歌创编广播、黑板报展评等活动。
4、学校艺术节中渗透开展“快乐体育、瞬间美丽”——书法、摄影比赛。
研究内容二:
健康活动我参与
具体活动:
1、开展“快乐体育特色方队”表演——1—6年级全部参与,向全校师生展示班级特色操。
2、开展“快乐体育、自然美丽”春、秋游远足活动,美在大自然,健康我快乐,要求有一定的远足距离。
3、开展“校园体育吉尼斯”擂台挑战赛——在跳绳、踢毽、投篮等体育项目上设立记录,然后由学生进行擂台挑战,创设新纪录。
获奖者可入选“校园体育明星榜”,登陆在校园体育网页上。
4、“阳光快乐大课间”活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以菜单式的活动为主题。
5、在元旦组织开展体育健康活动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有益的课间活动。
研究内容三:
快乐合作我能行
具体活动:
举行两人三足、集体跳长绳、快乐竹竿舞、合作跳绳等“快乐体育节”趣味游戏比赛,以及行知小学毕业歌——XZBA、WXZBA(小学生毕业男女篮球赛)评选合作勇敢的小明星。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开展“快乐体育活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
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要与教育教学评价密切结合。
和体育课教学紧密结合。
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一)开展快乐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学校加强动员,组织起来,掀起快乐体育活动的热潮,形成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良好风气。
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