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如皋农业现代化进程.docx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如皋农业现代化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如皋农业现代化进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如皋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如皋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这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为此,南通市副市长、我市市委书记陈惠娟代表市委在如皋市十次党代会五次会议报告指出: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她号召全市上下“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得力举措,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为了积极响应陈惠娟书记的号召,笔者认为,我们应当认真总结,明确要求,精心谋划。
一、如皋农业现代化的初步成效与有益启示
(一)初步成效
近年来,如皋市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农业现代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得到提高,项目农业成效显著,为如皋市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生产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全市围绕粮经比、粮饲比,多种经营占大农业的比重,畜牧业占多种经营的比重等四大比例关系,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优质品种占比提高。
三元猪上市占比40%以上,如皋黄鸡占总饲养量的35%,育71-1桑占桑园种植面积的25%,特水养殖以10%的速度递增。
全市粮食作物良种统供率98%,双低油菜品种覆盖率95%以上,粮经比调整到55:
45,农副产品商品率55%。
二是外向农业迅速发展。
各类蔬菜播种增加到25万亩,较上年增加50.7%,其中外向型蔬菜面积10万亩,同比增长75%。
三是优质新品种引进与应用步伐加快。
五年来,共引进40多个国内外优质农业新品种,一些新品已进入了示范推广阶段。
如皋长生、光远等龙头企业引进的青花菜、甜豌豆、大葱等外向型蔬菜种植近5万亩。
南通天盟养殖有限公司、南通赛天蓬牧业有限公司引进的生猪新品种,为如皋市生猪品种的彻底改良奠定了基础。
四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推广与普及有了新的进展。
设施栽培、快速育苗、人工授精和果蔬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加快。
全市万亩草莓基本实现地膜化,典型户亩产值6000元左右,如城镇部分农民推广地膜加中小拱棚三膜覆盖,青玉米提早近一个月上市,亩效益4000多元。
五是结构调整的配套技术研究得到加强。
涉农部门和农业流通加工组织加强了农产品速冻保鲜、产品包装、标准化建设、市场信息应用、贮藏运输和深度加工等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积蓄了发展后劲,一批具有如皋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
通过加强科技园区和各类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
2、基地建设初具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通过多年的努力,如皋市已经形成了以如城、桃园为核心的10万亩花木园区,以磨头、石庄等镇为主的8万亩外向果蔬生产基地,以高明、雪岸等10个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桑园,以白蒲、丁堰等镇为主的3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以搬经、袁桥等镇为主的千万羽如皋黄鸡生产基地,以九华、长江等镇为主的60万亩优质油米生产基地。
主导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全市20个镇在农产品生产上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3、龙头效应开始显现,链式发展已见端倪
一是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江苏长寿集团正在牵头兴建的长寿食品加工园区,占地面积500亩,规划建设9区5中心,常温食品区、速冻食品区、休闲食品区、干货区、糕点区、饮料区、腌渍区、生鲜区、有机速冻区和长寿食品销售展示中心、长寿食品研发中心、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物资仓储配送中心、后勤服务娱乐中心。
由坝新、太阳肠衣等4家发起组建的中国肠衣城,占地面积400亩,建成后将按照出口欧盟标准实现5个统一,即统一技术开发、统一形象策划、统一能源供应、统一排污治污、统一肠衣业管理,达到绿化、环保、节约、安全、清洁的标准,争创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肠衣产业集团。
目前已有121户入驻肠衣城。
全市已有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530家,总资产28.16亿元,从业人员2.47万人,年销售收入55.71亿元,利税2.38亿元,出口创汇1.57亿元,基地面积近50万亩,带动24万多农户。
二是农副产品加工潜力逐步挖掘。
以肠衣、肉食品、蔬菜加工为主体,列入全市重点培育的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其中列入省、南通市的农业龙头企业9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16家。
另外,全市还有个体私营加工企业500多家。
29家市重点培育的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利税2.1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25.2%。
三是外向开拓能力显著增强。
长寿集团、玉兔集团、光远集团等企业在注重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立足市场,加快系列产品深度开发,产品分别打入南京、上海等市场。
仁宗食品有限公司在巩固产品外销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传统品牌如皋萝卜条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国内市场的销售份额。
四是技改投入进一步加大。
江苏长寿集团投资3000万元新建肉制品生产线,长生食品有限公司投入200万元新建了水煮菜项目。
五是加工企业对结构调整的牵动作用越来越强。
通过长生罐头厂、光远食品厂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市草莓、芦笋、刀豆等已达3万亩,花园食品有限公司带动了2000多亩外向叶菜的快速发展。
九鼎鲜切菊目前在本市已发展200多亩设施大棚,带动200多户,亩效益8万元。
4、组织队伍形成规模,产品流通日益活跃
一是经营人员趋于专业化。
据调查,全市现有农民经纪人和运销人员3.65万人,经营额近35亿元,其中从事畜禽销售的1.39万人,年经营额近18亿元。
二是经营方式趋于高级化。
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契约的形式与如皋市不少镇村签订合同,从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并通过二次结算的方式,信守承诺,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利益。
据统计,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1个,其中专业市场54个,年成交额47亿元,同比增长44.9%。
三是经营组织趋于多元化。
全市拥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198个,其中国有创办的97家,集体创办的55家,农户联办的46家。
全市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0家,涌现出一批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白蒲禽业专业合作社、桃园镇惠华禽业专业合作社等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四是经营手段趋于现代化。
农民运销商已从传统的提蓝小卖逐步向船载车运大规模大流通式经销。
如皋市百岁米厂、如城等企业和镇村的一些农民经纪人还实现了上网经营。
5、吸引“三资”投资开发,项目农业取得突破
从2003年开始,全市上下用工业的理念组织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项目农业建设作为总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抓手,通过抓项目农业建设,积极吸引“三资”投资开发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
制定了鼓励项目农业发展的激励政策,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及外来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取得明显成效,表现在开发项目增多、行业分布较广、投资规模趋大、投入速度较快、运行质量较高。
一批农业项目的兴建,对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江苏长寿集团投资近5000万元兴建的优质生猪养殖基地,为如皋市生猪品种改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如皋市农产品深加工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皋市九鼎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二期工程进一步扩大了如皋市高效农业的规模扩大,提高了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南通新丝路公司投资2.5亿元的茧丝绸加工项目,解决了如皋市蚕茧深度加工的难题,由韩国商人投资980万元美元和日本客商300万美元分别在吴窑、磨头兴建的食品加工项目,填补了外商投资开发如皋市农业领域的空白。
(二)有益启示
1、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及我国农村的发展目标时明确指出: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如皋市按照沿海农业发展规划,围绕土地产出倍增计划,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稻米、花木盆景、栽桑养蚕、优质畜禽”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突出“生态果蔬、旅游农业”等特色新兴产业的培育。
以深入开展“高产增效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大直播稻控减和机插秧推广力度;做足“活夏优秋”文章,科学安排作物种植布局;大力引进专用小麦、有机大米等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品种,全市60万亩稻麦轮作中50%以上面积的水稻向品牌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
以政策性蚕种补贴为契机,大力宣传引导,蚕桑面积稳定在10万亩,大力推进桑园种菜、桑园养鸡和桑枝条培育食用菌等桑园综合开发利用。
以花木大世界的不断提升为依托,充分发挥园林绿化施工企业的引领带动,大力调整花木盆景产业结构,推进老204国道、334省道沿线及如港路花木盆景走廊建设,抓住了几个高速道口以花木为主的绿化景观建设,擦亮如皋花木之乡品牌,扩大花木种植面积,新增花木面积4万亩。
以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为中心,规划建设好镇村畜禽养殖小区,重点抓好了财政补贴项目的建设,建成40家星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
大力保护和开发“如皋黄鸡”和“绿壳鸡”品种资源,在市农科所规划建设了“如皋黄鸡原种保护中心”,建成以高明、雪岸等镇桑园和长江、如海河等林地为主的黄鸡商品养殖基地50个。
紧紧抓住“如皋蝶尾”品牌,积极打造“江苏沿海观赏鱼第一村”;充分挖掘公路建设资源,新建成2个连片百亩以上规模高效渔业基地,1个连片200亩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垂钓中心。
结合如皋市长绿、长寿的特色,紧抓区位优势,依靠顾庄生态园、苏通生态园、如皋港生态园和长寿园等景点,以高速公路道口各镇为重点,发展了如皋市旅游农业。
通过多年的努力,如皋市已经形成了以如城、桃园为核心的10万亩花木园区,以磨头、石庄等镇为主的8万亩外向果蔬生产基地,以高明、雪岸等10个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桑园,以白蒲、丁堰等镇为主的30万头优质生猪生产基地,以搬经、袁桥等镇为主的千万羽如皋黄鸡生产基地,以九华、长江等镇为主的60万亩优质油米生产基地。
主导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全市20个镇在农产品生产上各具特色,初具规模。
在发展规模农业过程中,如皋市特别注意培养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市场主体。
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构建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来抓。
全市已有销售额10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530家,总资产28.16亿元,年销售收入55.71亿元,利税2.38亿元。
全市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50万亩,带动24万农户。
在农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全力推进农业工业化,坚持服务与扶持并举。
一是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给予政策扶持。
制定了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激励意见和如皋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考核评审办法,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会同政协对如皋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需求。
从企业的规模、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带动作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考核。
如皋食品深加工支柱工业产值50多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17.2%,江苏长寿集团植根于世界长寿之乡,年屠宰生猪60万头,加工肉制品2万吨,冷藏容量5500吨,有9个主导产品通过HACCP认证,是南通市率先通过食品质量安全QS审核的肉制品加工企业。
他们积极稳妥地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同时以保护价加浮动价的合同形式,对农户的收入做好切实的保障。
二是对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成长型外向型农业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引导。
全市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9家,累计130家。
长寿、银燕、长生、光远等企业与如城、袁桥、搬经、磨头等镇对接,有效地化解了市场风险,促进了农民增收。
51家以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定报企业实行季报制度。
三是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把企业的需要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根据农业企业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用足用活政策,积极配合省市主管部门帮助企业和个人申领省级绿色通道通行证35张,南通市级绿色通道通行证43张,为企业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与此同时,还利用对外招商、展示展销、经贸洽谈会,积极帮助企业宣传推介产品、协调指导企业搞好对外宣传,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部分原料产品收购的矛盾等。
2、建立健全农业合作化组织
为使规模农业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如皋市大力发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当前,如皋市已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90个,合作社成员38516人,带动127189户,成员出资额6443.82万元。
运作比较好的有孙庄草坪专业合作社、市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九华镇绿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市宏如蚕桑专业歙和社等60多家。
在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一是组织培训。
先后两次组织合作组织负责人培训,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二是鼓励发展。
农工办会同工商部门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时机,开展争先竞赛活动,建立合作社390家,在全省名列前茅。
三是抓好规范。
对以前已经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沿着规范化轨道发展,逐步理顺关系,搞好内部管理,开展了如皋市级“四有”(即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评选活动,对新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个检查验收,指导规范发展。
四是引导做强。
以创建“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抓手,引导如皋市合作组织做大做强,全市已有国家级合作组织1家,省级5家,南通市级31家。
同时积极申报项目,华鑫禽业合作社、惠华禽业合作社和如皋市农机工作者协会等8家获得了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政扶持项目,获得财政扶持资金123万元,位列南通市第一。
3、十分重视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如皋加强规划引领,重点突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
建设了新204国道、白雪线两侧2个万亩设施农业长廊,建成以市农科所、磨头丁阳、吴窑皇家园艺等为核心区,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种苗繁育、技术培训、物流配送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设施产业综合园区,着力在“万顷良田”工程项目区培育集高效、生态、绿色、有机农业为一体的万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万亩,发展生态果蔬6万亩。
二、如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必要举措
(一)基本要求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
1、把握重点
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要依据现代经营理念、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
节水农业是在保持区域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当地的各类水资源,建设高效的水资源配给系统,构建高效的水分转化利用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所需农产品生产的农业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也称为精确农业、精细农作,其含义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自然资源。
精准农业的核心技术,是“3S”(GPS、GIS、RS)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
设施农业是集生物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为一体,跨部门、多学科综合的系统工程,是在外界不适季节,通过设施及环境调节,为作物营造较为适宜的生育环境,达到早熟、高产、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以生态学、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
2、明确要求
推进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努力实现农业的装备机械化、科学技术化、经营产业化、农业信息化。
装备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农业现代化也被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生产环节中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农业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科学技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的安全高效。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会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促进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
经营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经营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
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另一方面,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实现信息时代的农业现代化。
(二)必要举措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下的必要举措:
1、前提——强化组织领导
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首先在领导。
领导思想重视了,组织加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有希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效果就会明显。
笔者认为,要打好农业现代化这场硬仗,就必须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上开展一场新的思想大解放。
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引领如皋农村未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毫不动摇地及早转型、迅速升级,才能在这一轮竞争中抢得快车道、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实现新赶超,才能为广大农民谋取更多利益,才能实现持久发展。
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机遇,不迟疑、不懈怠,在农业现代化中加快总量扩张、结构优化、产业提升。
围绕农业现代化,不断开阔胸襟,进一步确立利长远、可持续的政绩观。
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直接和间接的利益关系,不断开阔眼界、思路和胸襟,在打基础、利长远上下功夫,在干大事、创大业上下功夫。
土地出让中,不能只算小帐、不算大帐,简单追求更高单价、一次性收益,要着眼引进有实力、有品位的开发商,做强功能,做优配套。
要把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作为工作主线,注重农村资源要素利用水平,推动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围绕农业现代化,不断迎难而上,进一步确立敢突破、勇变革的价值观。
加快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来推动。
大力破除唯基础论,不为项目不多、项目不优、资源不足找理由,只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破解瓶颈想办法,把农业现代化抓得更紧、更实、更主动。
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解决农业现代化中出现的难题。
学会借办法、想办法、变办法,在看似不成熟的情况下敢于试验,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敢于探索,为农业现代化赢得成效,为如皋跨江争强作出贡献。
2、基础——提升农民素质
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成败。
农民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没有农民自身现代化的相应提升,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不仅要依靠现代的工业装备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
而这些都要由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来实现。
反过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也要求农民自身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使之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现代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
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
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
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农民为本的现代化。
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挥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了对农民的培训。
3、诀窍——利用典型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各镇要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利用典型示范引路。
例如,常青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不惟基础,不怕困难,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仅2010年,就新增设施农业种植园区19个,新增设施农业园区近5000亩,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设施农业镇。
2010年秋播后,在土山村这个设施农业先行村的影响带动下,该镇袁庄、叶庄、万全、董王四个村(社区)也发展了设施农业3000亩。
其中袁庄千亩连片高效园区位于袁庄社区4-6组和12-19组,为东台两个老板投资1126万元创办,园区流转土地1012亩,建成钢架大棚1264座。
东台吴老板在叶庄和董王投资520万元发展设施农业,其中叶庄244亩,建有大棚265座,董王208亩,建成大棚226座,形成了一个横跨叶庄北片和董王南片的市级园区;万全村设施农业园区位于张吴线两侧和陈楼线两侧,累计投入720万元,两个园区面积598亩,建有钢架大棚621座。
目前,园区大棚已全部建成,电力设施架设到位,道路平整,水电接通。
上半年,园区全部种植早春红玉礼品型西瓜,单产高达6000公斤以上,亩收入1.5万元左右。
下半年,培育无公害大白菜、西兰花等蔬菜,预计单产5000公斤,亩收入5000元,全年亩纯收入达到2万元。
全镇发展设施农业每年可增收3000万元。
同时,每亩大棚全年用工40-50个,每流转一亩土地可增加农民收入3000元。
雪岸镇于2008年3月培育了如皋市首家“巾帼”创业示范园。
该“巾帼”创业示范园由雪岸镇万富社区仲从兰、王春梅、王芳三名妇女能人发起创立。
她们紧紧依托自身创办的星星獭兔场、雉凤源禽业公司、洲源稻米专业合作社,及时为广大种养殖户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培训与方便快捷的市场讯息。
2009年2月,星星兔场通过“网上村村通”与金星獭兔公司签定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兔业生产龙头企业在苏北地区唯一养殖示范基地。
同年11月,依托阿里巴巴网络贸易平台,兔场接到来自外省第一笔定单,将社区兔肉销到了四川各地。
便捷的网络咨讯平台,使得雉凤源禽业公司成为北京农业大学的“座上宾”,并在社区设立了南通地区首家“北农大3号”新品种实践基地,推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洲源稻米合作社依托网络,及时为种植户提供精确的大米价格波动“晴雨表”,引进新品种,提高收购价,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巾帼”创业园设立两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