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骨科题库.docx
《乡村医生骨科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医生骨科题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村医生骨科题库
颈椎病
一、学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学时。
二、教学目标
掌握颈椎病的诊断要点,主要中医证型及常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
熟悉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和要点。
三、教学过程
(一)概念
颈椎病系指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关组织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
依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等。
中医称为项痹病。
(二)诊断/提问:
1、颈肩部僵硬、疼痛,上肢窜麻、疼痛。
部分患者可有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笨拙,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
2、颈肩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肤在急性期可能出现痛觉的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的减退
3、所支配的肌肉则往往出现肌力的减弱,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
4、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病理征阳性。
注意教授提问技巧,根据诊断要点结合地方语言特色有针对性的提问。
(三)治疗:
一、辨证施治
1、风寒湿痹证:
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方药:
蠲痹汤加减(《医学心悟》)加减。
中成药:
万通筋骨片等。
2、气滞血瘀证:
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经验方加减。
中成药:
痛舒胶囊、颈复康颗粒等。
3、痰湿阻络证:
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方药:
二陈汤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中成药:
天麻素胶囊等。
4、肝肾不足证:
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津,脉弦。
方药:
右归饮加减(《景岳全书》)加减。
中成药:
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5、气血亏虚证:
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加减。
中成药:
生脉胶囊、八珍丸等。
二、局部治疗
1、颈部枕颌带牵引:
每日1~2次,15天为一疗程。
2、外贴敷膏药:
根据病情可选用复方南星止痛膏、云南白药膏、骨痛宁酊等。
三、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
取风池、颈部夹脊穴、肩井、后溪、外关。
操作:
患者俯卧位,毫针刺0.5~1寸,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
推拿:
取风池、颈部夹脊穴、肩井、外关。
操作:
步骤一,患者取坐位,采用一指禅推法,作用风池、颈部夹脊穴,3~5分钟;步骤二,采用袞法,作用颈项部、肩井部,3~5分钟,步骤三,采用拿法,作用风池、颈项部、肩井部,2~3分钟;步骤四,拇指按揉肩井、外关,各1分钟;步骤五,做颈部、肩部各方向运动,3~5遍。
每日1次。
运动疗法配合标准蛙泳锻炼更有助于改善症状。
(四)病案举例/讨论:
1.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62岁,诉颈部及左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体检示:
颈部及左肩部压痛,颈部活动受限,左手拇指及食指背侧痛觉的过敏,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可呈阳性,病理征未引出,,舌质暗,脉弦。
2.讨论
(1)中医证型?
(2)选用何方?
(3)其他治疗?
四、小结
本节教学2学时,需要教授颈椎病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诊断,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诊断颈椎病,并给与相应治疗。
五、课后要求
阅读参考书:
《中医筋伤学》相关章节。
腰腿痛
一、学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学时。
二、教学目标
掌握腰腿痛的临床表现,主要中医证型及常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
熟悉腰腿痛涵盖的常见疾病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概念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
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
(二)诊断/提问:
1、腰腿痛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2、轻者表现为腰痛,重者除腰痛之外,还向腿部放射疼痛,并且腰肌痉挛,出现腰椎侧弯;
3、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常常伴有间歇性跛行;CT及MRI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4、CT及MRI检查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注意教授提问技巧,根据诊断要点结合地方语言特色有针对性的提问。
注意各常见病的鉴别。
(三)治疗:
一、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型:
腰腿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昼轻夜重,不能转侧,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方药:
桃红四物汤加减(《医宗金鉴》)加减。
中成药:
颈腰宁颗粒,痛舒胶囊,云南红药等。
2、寒湿侵袭型: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疼痛不见,得寒则重,得温则舒,舌质淡,苔白,脉浮紧。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中成药:
大活络丸等。
3、肝肾亏虚型:
腰部酸痛,膝软乏力,劳累加重,卧则减轻,形体消瘦,舌质淡,脉细。
方药:
六味地黄汤加减(《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等。
二、局部治疗
1、骨盆牵引带牵引:
每日1~2次,15天为一疗程。
2、外贴敷膏药:
根据病情可选用复方南星止痛膏、云南白药膏、骨痛宁酊等。
3、中药热敷治疗:
用毛巾放入已经煎煮好的中药(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千年健30g、海桐皮20g、八角枫20g、威灵仙30g、三棱15g、莪术15g、桂枝20g、防风30g、荆芥20g、五加皮30g、丹参20g)里,待水开后取出毛巾,适当温度下热敷于腰部。
三、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
取患侧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
操作:
环跳穴毫针刺3寸,其余腧穴毫针刺0.5~1寸,平补平泻法,以沿腰腿部产生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寒湿证者加灸,留针30分钟。
每日1次。
推拿:
取患侧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
操作:
步骤一,患者俯卧位,采用㨰法,作用腰部及臀部5分钟;步骤二,采用拇指或肘尖按揉法,作用肾俞、大肠俞、环跳、委中、承山,各1分钟;步骤三,在腰骶部涂上润滑剂,采用小鱼际擦法,以局部发热为度;步骤四,患者仰卧位,做腰部运法及下肢屈髋屈膝,各1分钟。
每日1次。
拔罐法:
取患侧腰骶部、臀部。
操作:
患者俯卧位,在腰骶部、臀部涂上润滑剂,用走罐法,往返操作3~5遍,以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一次。
运动疗法:
①五点支撑练习及飞燕点水(小燕飞)练习,可以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改善症状;②标准蛙泳锻炼更有助于改善症状。
(四)病案举例/讨论:
1.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42岁,诉腰部及右下肢疼痛,腰部冷痛重着,平卧疼痛减轻,得寒则重,得温则舒,脉浮紧。
体检示:
腰部右侧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侧直腿抬高试验30°,右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病理征未引出,舌质淡,苔白。
2.讨论
(1)中医证型?
(2)选用何方?
(3)其他治疗?
四、小结
本节教学2学时,需要教授腰腿痛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诊断,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诊断腰腿痛,并给与相应治疗。
五、课后要求
阅读参考书:
《中医筋伤学》相关章节。
骨性关节炎
一、学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学时。
二、教学目标
掌握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主要中医证型及常用中医药治疗方法,相关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
(一)概念
骨性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关节疾病。
属中医“骨痹”范畴。
(二)诊断/提问:
1、多见于中老年。
2.多累及负重关节,如膝、髋、踝、脊柱等。
3、累及的关节隐痛,活动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能减轻;或进而持续疼痛,伴关节僵硬,活动后见好转;或有关节腔积液,后期关节肿胀增大,活动受限、畸形,但无强直。
4、X线证实为骨关节退行性改变。
注意教授提问技巧,根据诊断要点结合地方语言特色有针对性的提问。
注意各常见病的鉴别,尤其是所谓的“风湿”。
(三)治疗:
一、辨证施治
1、瘀血阻滞证:
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关节畸形,活动不利,或腰弯驼背,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经验方。
2、湿热阻络证:
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拒按,局部触之灼热,或发热,口渴,烦闷不安;或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方药:
五苓散加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3、肾虚髓亏证:
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腰腿不利,俯仰转侧不利,伴头晕,耳鸣,耳聋,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
补肾壮筋汤加减(《伤科补要》)加减。
4、阳虚寒凝证:
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遇寒痛甚,得热减轻,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清夜重,舌淡,苔白,脉沉细缓。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备急千金要方》)加减。
二、局部治疗
1、中药热敷治疗:
用毛巾放入已经煎煮好的中药(伸筋草30g、透骨草30g、千年健30g、海桐皮20g、八角枫20g、威灵仙30g、三棱15g、莪术15g、桂枝20g、防风30g、荆芥20g、五加皮30g、丹参20g)里,待水开后取出毛巾,适当温度下热敷于患部。
2、外贴敷膏药:
根据病情可选用复方南星止痛膏、云南白药膏、骨痛宁酊等。
三、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
取局部经穴。
操作:
采用毫针刺0.5~1寸,平补平泻法,温针灸30分钟。
每日1次。
推拿:
取局部经穴。
操作:
步骤一,采用滚法作用于病变局部,同时配合关节的屈伸运动,5~6分钟;步骤二,采用拇指按揉局部阿是穴,2~3分钟;步骤三,局部涂擦润滑剂,采用大鱼际擦法,以局部发热为度;步骤四,做病变关节屈伸、外展、内收活动,5~6遍。
每日1次。
运动疗法:
选择非负重状态下的肌肉力量练习,尤其是静力性肌肉等张收缩练习,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
(四)病案举例/讨论:
1.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72岁,诉关节刺痛,双膝关节疼痛,活动不利,或腰弯驼背,面色晦暗,唇舌紫暗,脉沉或细涩。
体检示:
双膝轻度肿胀,皮温不高,活动不利。
唇舌紫暗,脉沉。
2.讨论
(1)中医证型?
(2)选用何方?
(3)其他治疗?
四、小结
本节教学2学时,需要教授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诊断,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诊断骨性关节炎,并给与相应治疗。
五、课后要求
阅读参考书:
《中医骨病学》相关章节。
骨伤科损伤的药物治疗
一、学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学时。
六、教学目标
掌握损伤三期辨证治疗原则,熟悉各部位损伤引经药的使用。
七、教学过程
(一)损伤三期辨证治疗
一、损伤初期
一般在伤后1~2周内,由于气滞血瘀,需消肿止痛,以活血化瘀为主。
内治法最常用方剂: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外治法常用方剂:
消瘀止痛膏(《中医伤科学讲义》)。
二、损伤中期
在损伤后3~6周期间,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去而未尽,疼痛减而未止,仍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内治法常用方剂:
七厘散(《良方集腋》)。
也可直接口服成药七厘胶囊治疗。
外治法常用方剂:
外敷活化散(《刘寿山正骨经验》)。
也可用七厘散调敷。
三、损伤后期
为损伤7周以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肌拘挛,风寒湿痹,关节屈伸不利者则予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故后期多施“补”、“温”两法。
此期多以功能锻练为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以内治法为主。
内治法常用方剂:
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
(二)引经药应用
根据不同损伤的性质、时间、年龄、体质选方用药时,可因损伤的部位不同加入几味引经药,使药力作用于损伤部位,加强治疗效果。
如上肢损伤(骨折、伤筋)加桑枝、桂枝、羌活、防风;头部损伤如在巅顶加藁本、细辛;两太阳损伤加白芷;后枕部损伤加羌活;肩部损伤加姜黄;胸部损伤加柴胡、郁金、制香附、苏子;两胁肋部损伤加青皮、陈皮、延胡;腰部损伤,加杜仲、补骨脂、川断、狗脊或枸杞、桑寄生、萸肉等;腹部损伤加炒枳壳、槟榔、川朴、木香;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乌药;下肢损伤加牛膝、木瓜、独活、千年健、防己、泽泻等。
(三)病案举例/讨论:
1.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23岁,诉5日前扭伤右踝。
体检示:
右踝关节肿胀、瘀血活动受限,肢端血运良好。
2.讨论
(1)诊断和分期?
(2)如何治疗?
八、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掌握一般损伤的基本药物治疗原则。
九、课后要求
阅读参考书:
《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相关章节。
各科目学时安排:
中医基础理论:
8学时
中药学:
4学时
中医适宜技术:
20学时
中医内科学:
16学时
中医妇科学:
8学时
中医外科学:
8学时
中医骨科学:
8学时
中医五官科学:
8学时
合计:
80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