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90640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docx

管理科学闫无及修改06010797

单位工商管理081班

学号08105123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本科实习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

 

我国城市垃圾产业市场化分析

 

姓名刘志良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老师谌种华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二0一一年九月

 

摘要

现代社会中,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率逐年提高,再加上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家庭遇到灾难或事故,使得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不良的父母关系或父母离异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异常,心理障碍比和睦家庭子女要明显得多。

他们当中有的自卑多疑,有的敏感暴躁,有的孤僻忧郁,有的对抗性攻击性强(逆反心理),还有的故作潇洒,精神空虚寻求刺激。

所以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作者认真对单亲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使这些单亲家庭子女从根本上扫清心理障碍,把心理上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本文从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其表现形式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对其进行解决和分析。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教育;克服

 

Abstract

Inthemodernsociety,withthepluralismofthefamilyandsocialstructure,renewalofpeople’sideas,anddivorcerateincreasingyearbyyear,sometimesaggravatedbysomeunpredictablefactorlikethedisasteroraccidentthatfamilysuffered,therearemoreandmoresingle-parentfamilies.Badparents’relationshiporparents'divorceisaveryimportantreasonthatcauseschildren’sabnormalheartandmentalobstacle.Theyaremoreobviousinsingle-parentfamiliesthaninharmoniousfamilies.Amongthem,somefeelinginferiorandskeptical,somesensitiveandirritable,someunsociableandgloomy,somerespondingstronglytoreactiveaggression(negativementality),othersmakingadeliberatepizzazz,alsoseekingexcitementbecauseofspiritualemptiness,mentalhealthproblemsofthechildreninsingle-parentfamiliesmustbesolvedurgentlyintheprocessofbuildingaharmonioussociety.Inthisinstance,Icarefullyanalyzementalofthechildrensoastoletthemtoradicallygetridofmentalobstacleandchangenegativefactortopositivefactor,accordingtosocialpracticalsituation.Basedonthereasonofmakingmentalobstacle,thisarticlefirstlyanalyzestheexpressingformofmentalobstacle,thenanalyzesitfromthemselves,theirfamily,school,society,fouraspects,anddealswiththem.

【KeyWords】Single-parentfamilies,Psychological,Education

,Overco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绪论1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2

(一)自我原因2

(二)家庭原因2

(三)社会原因4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5

(一)自卑型5

(二)孤独型5

(三)渺茫型6

(四)独尊型6

(五)自责型6

(六)逆反型6

(七)极端型7

(八)忌妒型7

三、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克服与避免8

(一)自我调节8

(二)家庭调节8

(三)学校调节9

(四)社会调节10

结论11

致谢12

参考文献13

绪论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

为此可以将单亲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为:

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人格的发展之端。

而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

家庭环境的变化是他们人生路上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

而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度过难关取决于其自身的适应力和忍耐程度。

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心灵明感而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致使产生心理障碍。

而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走出心理障碍的误区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自我原因

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离异或先逝,导致家庭环境的变化是他们人生路上一个巨大的、从未有过的冲击与挫折。

而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度过难关取决于其自身的适应力和忍耐程度。

当挫折发生时,适应力强的孩子会很快适应环境并度过难关,而适应力差的孩子会为挫折情境所困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1]。

面对相同的困境,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状况,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心理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忍耐程度不同。

对于大部分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心灵明感而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致使产生心理障碍。

高、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重要时期,也是最特别的时期——青春期。

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而青少年又不善于自我调节和宣泄,从而极其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尤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对孩子关心和教育的缺乏,使得孩子严重脱离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最后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使得产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使其陷入痛苦和失望之中,成为孩子心理障碍的诱因。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单亲家庭的孩子由父母一方领着生活,有的是住在父母重新组合的家庭里,还有的则是依附着爷爷奶奶。

单亲家庭的家长,既要当妈妈,又要当爸爸,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

不良的父母关系或父母离异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家长因各种原因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存在偏差,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有人说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和变通,也就是说带孩子一方家长的人格成熟与否相当重要。

如果带孩子的妈妈是乐观的、独立的,一方面既能够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细心的照料,另一方面又能够划清自己和孩子的边界,给孩子相对独立的空间,就可以大大减少家庭变故对孩子的伤害。

然而在很多父母离异的家庭中,离婚双方对对方充满了愤怒、怨恨和冷漠,而孩子就成了出气工具,带孩子一方的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谴责和怪罪对方,这反而会比离婚这件事情本身对孩子带来的伤害更大,会让孩子的内心产生强烈的扭曲和冲突[2]。

如果双方能够宽容平和,离婚之后在孩子面前仍能维系一种亲情,离开孩子的一方需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和接触,继续承担起养育和陪伴孩子的责任,以减少孩子的缺失感,对孩子本身爱和被爱的能力也会得到良好发展。

父母的离散对于孩子来说是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孩子很容易就走向偏颇,而对于单亲家长来说,所面对的生活压力也更大,一个人既要忙于工作又要忙于家庭,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醉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与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

更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尤其是遇到企业倒闭或处于半瘫痪状态,孩子的父母大多下岗,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窘迫,不得不外出谋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担起孩子的教育费用就已经不错,至于对孩子的照顾与监管,他们实在是缺乏心力。

无人教育和管束的孩子,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父母之爱的孩子极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嫉妒的心理,有的甚至在家庭以外寻求关爱和寄托,从而产生“早恋”或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混在一起,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而父母又过分的担心和袒护孩子,而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无原则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迁就孩子,希望借此来对孩子给与补偿,而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极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在与其他孩子一起相处的时候这种不顾虑他人感受的行为,极易受到他人的排挤,从而造成孩子的自尊心受损,不愿意与他人接触、过分依赖家人、懒惰、自私等不良行为。

当然,离异家庭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家庭原因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还受父(母)的教育水平、后父(后母)对孩子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影响。

而有一个和睦而又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也非常重要。

大家庭中的外公、舅舅等男性角色可以弥补单亲家庭父亲角色的缺失,为男孩子带来阳刚之气和树立男性榜样,帮助女孩子填补内心的安全感。

而大家庭中的奶奶、姑姑等女性角色则可以给孩子更多像妈妈一样的照料和呵护,从而分别起到弥补和平衡的作用。

父母应尽可能地用坦诚平和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父母仍是爱他的,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而已,从而使孩子更容易接受事实[3]。

只要对孩子加以正确的引导,适当的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家庭的孩子还要好,单亲孩子的个性更独立,对挫折的承受力也更强。

只要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单亲孩子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三)社会原因

在我国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里的孩子,必然会在心里上受到一定的影响,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其他家庭健全的孩子的歧视,对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来说,往往意味着突然的打击与压力,许多青少年难以承受,更无力调整和摆脱,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

这势必会导致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异常。

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挥霍公款等现象已经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影响[4]。

对处在弱势群体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更为强烈,从而产生嫉妒、逆反、敌对、消极等心理障碍。

加上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青少年脆弱的情感,经验的缺乏,等等,更易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障碍。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一)自卑型

父母是孩子的骄傲,是孩子的一切,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万能的,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

孩子们在一起时会夸赞自己父母如何有知识,如何懂道理,如何会赚钱等等,而一旦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大多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还很脆弱、敏感,并不成熟,没有自我调节的能力,适应性差,一旦受到冲击或打击就会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当单亲家庭孩子看到同伴与父母相处的快乐场景时,就会想到自己失去的过去的快乐时光,而产生失落自卑的心理。

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相对于家庭健全孩子的优越感。

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

这时的孩子最敏感,面对同伴和家人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会产生误解,有时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误认为大家是在可怜自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他们会拒接人群,拒绝别人的关心,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

从而导致与人交流的障碍,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二)孤独型

单亲的孩子,特别是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和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孩子体会不到家人的关怀和温暖。

而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认为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使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自然产生孤独感。

使自己感觉不如别的孩子,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不愿与人接触、交流,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不相信别人,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三)渺茫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就算孩子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然而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就会自暴自弃,因为孩子还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很容易就误入歧途。

尤其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就否定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目标不确定,感到未来渺茫,生活没有明确的方向。

(四)独尊型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与父母之间的亲情隔阂,还有父母又过分的担心和袒护孩子,而对孩子过度的溺爱,无原则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迁就孩子,希望借此来对孩子给予补偿。

而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孩子极易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形成惟我独尊的特性。

(五)自责型

相对于独尊型的孩子,还有一类家长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发泄在孩子的身上,使孩子产生错觉,认为现在生活的改变都是因为自己的过错。

从而生活在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中,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

因此,对自己更加的不满,给自己制定更高的要求,从而实现恶性循环,对自己越不满,越自责,对自己的要求就越高,自己就越达不到要求。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以至于最后对自己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失去了信心,不去尝试。

总是活在自己的自责和不满中。

(六)逆反型

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

觉得自己生活受到很大的冲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离异所致,他们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达到心理的平衡,也想借此显示自身的存在价值。

(七)极端型

因为单亲的生活,必然带来家庭的变故,孩子适应能力差,一时不能完全适应,所以心情容易郁闷。

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和恐惧的心理,使其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而一旦家人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很容易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

而越压抑越烦躁,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就很难收场,极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八)忌妒型

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一般来说都不比健全家庭来的完整,而孩子会和其他的孩子比较,当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会产生忌妒和自卑的行为,如果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很可能为了攀比别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的克服与避免

(一)自我调节

学生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有时遭到别人的嘲笑、奚落而成自卑心理,思想上就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从而引起心理的不适应,情绪行为的不协调,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形成心理障碍[5]。

这时,我们首先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引导,寻找孩子的心理增长点,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强,不脆弱。

生活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当生活不如意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生活,那就改变我们自己,让自己更坚强,来适应新的生活。

2.要自信,不自卑。

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

3.要自立,不依赖。

经历分离更有助于孩子的独立,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生活。

4.要乐观,不自闭。

学会面对困难和灾难,永远相信明天是美好的,微笑着面对一切困难。

5.要知足,不埋怨。

培养良好的心态,接受生活的变化,并适应新的生活,让自己在新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并享受新的生活[6]。

(二)家庭调节

家长必须首先调整好心绪,尽快走出离婚的阴影,建立正常的家庭氛围。

不要把怨恨带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在婚姻中是受害方,是弱者,要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7]。

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会因为离婚而不爱他,并以实际行动,如定期让对方见一见孩子,使孩子心目中树立起父(母)亲的形象,并体会到父母完整的爱;并多与孩子做思想交流,感情沟通,随时了解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尽量让家庭的变化带给孩子的影响和伤害降到最小[8]。

(三)学校调节

学校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活动场所,对于未成年来说,大部分的时间也是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共同度过。

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1.鼓励学生,摆脱家庭不幸的阴影。

学生因家庭不完整,自感不如别人,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及影响。

他们常常表现为敏感猜疑,情绪忧郁,做事缺乏自信心,对别人的言行易产生误会,怀疑别人欺负自己,遇到一些小挫折时,总爱联系到家庭的不幸,越想越难过。

只有鼓励他们,让他们摆脱生活不幸的阴影,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功课,以提高成绩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既可明确人生目标,又可逐步消除孤独感。

老师要引导他们正确评价客观事物,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外部因素和自我调节使他们尽快走出渺茫的境地。

老师也可特别加强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使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2.爱心教育,用理解抚慰创伤。

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离异往往会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教师要善于抚慰孩子的心灵。

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并经常和他一起玩,让他感受到大集体的温暖,让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在校外活动中,使他们真正觉得学校就是家庭,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

教师有计划地成立活动小组,让单亲学生置身于集体活动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让学生打开心扉,只有把心中的怨恨诉说出来,学生才会心里平衡,心情舒畅正确地对待周围的事物;才能从家庭不幸的阴影下解脱出来,身心健康成长。

3.集体氛围,给予孩子安全感。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教师应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孩子,老师要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对能力弱的单亲孩子,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9]。

并告诉他,父母虽然分离,但不意味要甩掉他,不爱他。

班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关心他,集体会给他温暖,安全感。

4.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

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尽可能建立单亲家庭的档案,对他们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作深入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

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

(四)社会调节

学生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的积极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促进作用,消极因素则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社会上的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和纠正,就极为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10]。

对此我们要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孩子加以适当教育。

单亲家庭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不完全由家庭产生,但父母离异,放松管教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老师、家长和社会应对这些感情特困户重点扶贫,采取有效方法,对症下药,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结论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是现在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其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而我们必须根据原因分别通过单亲家庭子女自己及家人、学校、社会不同的途径给与共同的帮助和辅导。

家庭、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三者之间有一方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孩子的成长失衡,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的产生。

可见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障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其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要针对现实状况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合一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们早日走出误区,身心健康的成长。

致谢

时光如白驹过隙,四年本科生涯即将告以段落,在此我真诚地感谢江西农大南昌商学院所有曾经教育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

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谌种华老师,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撰写到修改都得到了他精心的指导,并多次就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有关问题给予中肯的建议,使我得以顺利完成论文。

论文的创作过程导师言传身教,其中的体验和感悟,鼓励和教诲,使我终身受益。

感谢大学四年中朝夕相处的同窗挚友对我的鼓励和帮助,我将永远珍惜这段与大家共同进步的美好时光;感谢一直默默帮助我、关怀我的爸爸妈妈,正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有了努力向上的决心,没有你们的无私关怀,也就没有今天的成绩。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评审论文、参加答辩工作的各位专家学者!

在此我对所有在学习和生活上帮助过我的同学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参考文献

[1]罗尚荣、李晓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J].社科纵横,2006年第12期

[2]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王凤栋、张慧琴.单亲家庭子女的个性、行为特征与教育[J].华北工学院学报,(论文Www.LunWenNet.Com)

[4].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5]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蒋才智.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J].(论文Www.LunWenNet.Com)

[7]焦晓玲.试析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林岚.单亲家庭母亲及其子女成长之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Guilford.OtherMinds[M].TheGuilfordPress,2005-07-21

[10]Hardcover.CognitiveVulnerabilitytoEmotionalDisorders[M].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5-0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