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90434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96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个人所得税法讲解.pptx

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内容介绍目目录录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点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点02新法主要内容解读新法主要内容解读03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政策04修法的背景修法的背景01CONTENTSPartone修法的背景Trustme全国人大常委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常委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会议于2018年年8月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年1月月1日起施行。

日起施行。

(第七次修第七次修正正)1.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2.与与国际惯例接轨国际惯例接轨主要国家税制模式情况表主要国家税制模式情况表

(一)重要意义重要意义税制模式国家综合税制累进税率美国的税制综合程度比较高。

单一税率俄罗斯(13%)、捷克(15%)、匈牙利(15%)等。

分类税制埃及、埃塞俄比亚、也门、约旦等。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英国、法国、德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墨西哥、巴西、日本、韩国等。

3.现行分类税制存在的问题如:

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的税负不尽平衡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多年来没有调整费用扣除方式较为单一工资薪金所得低档税率级较窄,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税负上升较快4.进一步改善民生,协调收入分配需要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较快,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有必要完善税制,适当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更好的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统筹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统筹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合理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合理降低中等以下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税收负担,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

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

(二)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指导思想Parttwo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点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点Trustme修改的主要内容健全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将主要劳动性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完善涉外税收政策内容推进个人所得税征管配套改革调整优化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序号序号变变化点化点税改前税改前税改后税改后1简并所得项目,由11至9项;确定综合所得范围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权使用费1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权使用费(统称为综合所得)5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6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5.经营所得(其中,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中的工资薪金所得并入综合所得)7财产租赁所得8财产转让所得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6.财产租赁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9.偶然所得2完善扣除模式,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新增专项附加扣除基本减除费用:

3500元月附加减除费用:

1300元月基本减除费用:

5000元月“三险一金”专项扣除:

“三险一金”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专项附加扣除: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商业健康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商业健康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3优化税率结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一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实行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综合所得适用税率:

拉长3%、10、20%税率级距,相应缩小25税率级距,维持30、35、45税率级距不变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维持535税率不变,大幅拉长各级税率级距4完善涉外政策居民纳税人时间标准:

境内居住满1年避税行为的税务处理:

无境内居住满183天新增反避税条款5变革征管模式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代扣代缴、自行申报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优化服务、事后抽查6健全社会配套主要依靠扣缴单位,外部门依赖程度低需要外部配套支撑法律支撑,修订税收征管法信息支撑,部门信息共享、共治信用支撑,对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技术支撑,打造适应自然人服务管理的系统Partthree新法主要内容解读新法主要内容解读Trustme一、纳税人我国个人所得税同时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地域税收管辖权。

我国个人所得税同时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地域税收管辖权。

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

根据税纳税人:

根据住所与时间住所与时间两个标准,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两个标准,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人。

旧法如下表:

旧法如下表:

类别判定判定标准准纳税税义务居民居民纳税人税人1.境境内有住所内有住所2.没没有住所,但居住有住所,但居住满1年。

年。

注注意:

意:

(1)在境内居住)在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在一个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税年度(即公度(即公历1月月1日起至日起至12月月31日止,下同)内,日止,下同)内,在中国境内居住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

日。

(2)在)在计算居住天数算居住天数时,对临时离境的,离境的,不扣减其在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居住的天数。

临时离境是指在离境是指在一个一个纳税年度内,税年度内,一次一次离境不超离境不超过30日或者日或者多次离境累多次离境累计不超不超过90日的离境。

日的离境。

无限无限纳税税义务(境内外所有所得都境内外所有所得都负有有纳税税义务)非居民非居民纳税人税人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年年有限有限纳税税义务(只有(只有针对来自中国境内所得来自中国境内所得负有有纳税税义务)类别判定判定标准准纳税税义务居民居民个人个人1.境境内有住所内有住所2.没没有住所,有住所,但但一个纳税年度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一百八十三天十三天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无限无限纳税税义务(境内外所有所得都境内外所有所得都负有有纳税税义务)非非居民居民个人个人境内无住所境内无住所且且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一百八十三天三天有限有限纳税税义务(只有(只有针对来自中国境内所得来自中国境内所得负有有纳税税义务)新法如下:

新法如下:

一是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与大多数OECD国家、金砖国家通行作法保持一致。

目前各国规则虽各有不同,但183天是大多数国家判定居民纳税义务的通行标准。

诸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大多数国家基本都以183天为时间标准。

二是与税收协定相互衔接。

截止2018年7月底,我国已与107个国家(地区)签订了税收协定(含税收安排、协议),目前国际税收协定中判定居民纳税人的身份标准是183天,这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后的居住时间标准相互衔接一致。

为什么为什么将居民个人居住时间标准由将居民个人居住时间标准由1年改为年改为183天?

天?

三是简化和规范税收规则。

多数国家居民身份判定标准都是基于维护本国税收管辖权和税基安全出发,参照国际通行作法统筹确定本国的时间判定标准。

如我国标准相对宽松的话,中国的税收管辖权和税基安全将会受到影响,调整后判定标准更加简化,也有利于有效防范“定期离境”恶意规避居民纳税人身份行为的发生。

请后续关注:

请后续关注:

修订后的修订后的实施条例实施条例是否会明确继续实施是否会明确继续实施下列下列两两项政策:

项政策:

一一是外籍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不超过是外籍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华不超过90日的,由境外雇主支付日的,由境外雇主支付且不是由境内单位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征税且不是由境内单位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于征税;二二是外籍个人来华时间在是外籍个人来华时间在1年以上、年以上、5年以下(新年以下(新税法税法已已调整调整为为183天以天以上、上、5年以下)的,其由中国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年以下)的,其由中国境外支付的境外所得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按上述内容归纳下表:

计算时用两个分数分别表示所得来源和支付地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红色部分作用:

剔除了境外支付部分;绿色部分作用:

剔除了境外所得部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执行税收协定和个人所得税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97号)居住时间在90天以下(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居住183天以下)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绿色部分:

剔除了境外所得部分超过90日或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应纳税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天数)红色部分:

表示境外支付部分绿色部分:

表示境外所得部分居住满一年(新税法是183天)而不超过五年的个人下列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法税法第二第二条条)

(一)工资、薪金所得;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二、征税范围居民居民个人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对于非居民个人而言,是否有对于非居民个人而言,是否有“综合所得综合所得”的概念的概念?

征税征税对象象新税法新税法具体具体项目目应税所得税所得经营所得所得

(1)个体工商个体工商户的生的生产、经营所得所得取消取消

(2)对企事企事业单位的承包位的承包经营、承租、承租经营所得所得综合所得综合所得(3)工工资、薪金所得、薪金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酬所得(5)稿酬所得)稿酬所得(6)特)特许权使用使用费所得所得保持不变保持不变(7)利息、股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所得(8)财产租租赁所得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所得(10)偶然所得)偶然所得取消取消(11)其他所得)其他所得三、税率三、税率个人所得个人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适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税率税率税率适用情况适用情况3%45%的七的七级税率税率综合所得合所得5%35%的五的五级税率税率经营所得所得20%比例税率比例税率适适用用于于财产租租赁所所得得、财产转让所所得得、利利息息股股息息红利所得、偶然利所得、偶然所得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