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26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doc

原子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哲学(philosophy),即“爱智之学”,起源于古希腊人对自然界万千气象的“惊异”(亚里士多德语)。

因而,古希腊刚产生的哲学主要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被称为自然哲学。

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究竟从何而来,为何千姿百态,变幻万千?

这样的困惑使的生活富足、闲适,思想言论自由的古希腊人率先走上了探索自然奥秘的追求智慧之路。

而对万物始基和本原的探索也成为哲学永恒的主题。

自然哲学从其产生之日起,在本原问题上便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倾向:

一方面,在小亚细亚沿海的伊奥尼亚地区产生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米利都学派和爱菲索学派;另一方面,在南意大利出现了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

(冒从虎26页)阿布德拉的德谟克里特在总结前人成果——特别是米利都学派和爱利亚学派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论哲学思想,“建立了自身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用以说明世界的科学体系。

”(文德尔班(哲学史)99——100页)它综合了前苏辙学彬成为后来哲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成为古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

原子论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阶级本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任何新的思想意识形态的产生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密切相关的。

原子论哲学思想的产生也不例外。

原子论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德谟克里特约出生于公元前460年左右,其时希波战争已近尾声。

他童年时正赶上文化在希腊半岛本土勃兴和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的时代。

这一时期正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繁荣时期,工商业发达,学术文化昌盛出现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大部分主要学派。

哲学、科学、文学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达,在公元前六世纪由于工商业和奴隶买卖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奴隶主阶层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不断强大起来。

在雅典、阿格利根特、米利都、爱菲斯等许多希腊城邦,强大起来的新兴奴隶主阶层——工商业奴隶主与旧地主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日益加深,阶级斗争开始尖锐化。

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哲学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

他的唯物主义路线与柏拉图唯心主义路线的斗争,正是这种阶级斗争的反映。

德谟克里特的家乡阿布德拉城邦是希腊本土东北部色雷斯地区的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

正当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都热衷于对波斯的战争,特别是雅典战事急迫社会动乱之时,处在边远地区的阿布德拉却得到了繁荣。

战后,雅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伯里克利时期。

此时的雅典,可谓百川汇流万紫千红为希腊精英荟萃之地。

哲学上继阿那克萨哥拉之后,出现了智者们百家争鸣的盛况。

而这一时期的阿布德拉的学术文化与雅典有着密切的联系。

民主制度的优越和学术文化的繁荣为原子论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

德谟克利特幸运的生活在这样一个黄金时代。

他出生于一个大商业奴隶主家庭,家境富裕并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曾周游各地,同许多国家的哲学家杰出学者有过交往。

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马恩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146页)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使他最终完成了原子论这一在当时看来颇为完善的唯物主义体系。

综上所述,原子论哲学的产生是奴隶制城邦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古希腊城邦的奴隶主民主制和学术文化的繁荣为其提供了社会条件和思想基础。

而新兴奴隶主阶层与旧地主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为其提供了阶级基础。

原子论哲学在本质上是奴隶主阶级的哲学。

二、原子论哲学的理论准备

原子论哲学是早期希腊哲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他继承了伊奥尼亚哲学的唯物主义倾向,放弃了他们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感性物质形态的各种具体主张;吸取了南意大利哲学,特别是爱利亚学派力图通过思想的抽象概括来寻求非感性的、统一的、稳定的本原的思想,否定了他们把存在与非存在,一与多,静与动,本质与现象绝对对立的倾向,是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

原子论的直接理论准备是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和科学思想。

1、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四根说”和“爱恨说”。

同时在科学上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

例如,他曾做过一个滴漏实验,证明了这样的道理:

空气并不像他的前人所认为的那样,与虚空没有区别,空气是一种物质,占有空间,虽不为视觉触觉所感知,但实验证明它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存在,并且是具有一定的力量的。

在这里“他已经以科学的名义征服了一个超出人类知觉正常范围的世界。

通过检验看不见的世界对看得见的世界所起的作用,恩培多克勒揭示出一个看不见的物质世界的存在。

”(英法灵顿(希腊人的科学)第四章)恩培多克勒的这个实验所表现出的思想,成为原子论哲学的一种理论准备。

在本原问题上恩培多克勒认为火、气土、水四种物质是万物的本原也即构成万物的四根。

正是“从这些元素中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生出树木和男人女人、飞禽走兽和水里的鱼”,以至长生不老的尊神。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44页)四根是永恒的,既“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消灭”。

四根各自独立,既不相互产生,也不相互转化。

但是四根可以结合、分离“这四种元素,他们互相穿插,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事物”(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恩培多克勒的这些同伊奥尼亚的哲学不同,他开始对事物的变化进行量的考察。

在他看来,具体事物之间的差别,是由于构成事物的四种元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

同样,人们通常所说的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并不是事物质上的变化,而仅仅是由于构成事物的元素按一定比例的结合和分离。

他说:

“任何变灭的东西都没有真正的产生,在毁灭性的死亡中也并没有终止。

有的只是混合和混合物的交换:

产生只是人们给这些现象所起的一般名称。

”(古希腊罗马哲学81页)恩培多克勒这种从量上来考察事物的物质结构和运动变化的观点,较之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们单纯从质上考察事物的观点是一个进步,这对原子论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2、阿那克萨哥拉

阿那克萨哥拉在本原问题上提出了种子说。

他认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他说:

“结合物中包含着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即万物的种子。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38页)

阿那克萨哥拉所说的种子,使指与它所组成事物性质相同的微小的物质颗粒。

他认为,首先,所有种子都是永恒存在的,没有产生,也不会消灭。

各类种子各自独立,不能相互产生和转化。

其次,种子不仅在数量上无限,而且在种类上也是无限的。

世界上有多少种事物就有多少种种子。

还有,种子是“微小而不被察觉到的”。

(转引自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41年版360页)应当看到,他肯定了非感性物质微粒的存在,这是他同伊奥尼亚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标志着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开端。

阿那克萨哥拉种子说的显著特点就是,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为人们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无限多样的物质的种子,这表明阿那克萨哥拉在继承伊奥尼亚哲学所开创的唯物主义传统的同时,纠正了他们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感性事物的缺陷;在克服南意大利哲学唯心主义倾向的同时,吸收了他们把本原了解为具有非感性的和稳定的性质的合理思想。

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是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萌芽,他的思想在原子论中得到进一步贯彻。

三、原子论哲学

原子论哲学应该是由留基伯创立的。

他提出了原子论思想的基本框架,但原子论的系统理论是由德谟克里特完成的。

然而,由于留基伯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无法见出他与其弟子思想的不同,故而很难将这两个人区别开来。

因此,当我们以德谟克里特之名在谈及原子论的时候,实际指的是两人的共同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记载了德谟克里特关于原子论的基本主张:

“留基伯和他的伙伴德谟克里特说,充满和空虚是根本元素。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48页)这里所说的充满和空虚就是指的原子和虚空;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实体。

原子之间存在着虚空;原子在质上是同一的,在量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原子间只有“形状、次序、位置”的区别。

原子体积很小,因而是看不见的,不能为感官所直接把握。

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德谟克里特用原子论说明了许多现象。

他坚持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构成的。

在宇宙生成上,他认为,宇宙之初,无数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作无规则的运动。

运动中,其一部分的原子会发生相互的碰撞,形成漩涡运动,有的究结合在一起,形成轻重不同的联合体。

由于不断的冲撞和结合,原子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成了最初的一团球形的东西。

”(拉尔修语)见古希腊罗马哲学92页。

那最先成为最大也最重的球形结合物就在漩涡运动中成了中心,成为后来人们生活起上的地球。

而那些处在漩涡运动中心外的小的、轻的结合物便成了日月星辰。

在认识论上,他认为生命是从湿润的泥土里产生的。

而人与其他生命的不同在于人具有精神和灵魂。

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原子同其他原子有所区别,他是像火一样活跃、精致和能动的物质粒子。

当人的躯体形成时,灵魂也就产生了,两者一结合就形成了生命。

而死是灵魂原子的分离。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