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90108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xx学校语文八年级(上)期中试题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38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颁发(bān)锐不可当(dǎng)

B.悄然(qiǎo)翘首(qiào)屏息敛声(liǎn)

C.细菌(jūn)解剖(pāo)深恶痛疾(wù)

D.佃农(diàn)诘责(jié)杳无消息(yǎo)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D.传播保守准则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育才学校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速度与规模。

B.深受天津人民喜爱的曲艺名家马三立先生,是津味相声的杰出代表。

C.随着对各区县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D.市十六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条例》。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的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C.明天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你是打算自己去呢,还是和大家一起去?

D.英国诗人雪莱在他著名的《西风颂》里写道: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5.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一联由景生情,形象鲜明,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形象仿佛可见。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6-8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

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

”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6.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是贫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必须努力学习。

B.对日本学生的怀疑,我决定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用实力消除他们的疑惑。

C.反语,表达了我对日本一些学生怀疑和歧视极大的愤慨。

D.表达了我对祖国早日强大的期盼。

7.对“也无怪他们疑惑”和“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句中的“他们”,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前一个“他们”是指受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指麻木的中国人。

B.两个“他们”都指受毒害的中国青年学生。

C.前一个“他们”指日本军人,后一个指日本学生。

D.两个“他们”均指麻木的中国人。

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的刺耳”的原因是()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

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

三、阅读《三峡》一文,回答9-11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B乘奔御风(奔驰)

 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

10.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1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2.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6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5)亭亭山上松,。

(刘祯《赠从弟》)

(6)馨香盈怀袖,。

(《古诗十九首》)

(7)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

(2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

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

每一翻绎,无不成诵。

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

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

古代官名。

绂(fú):

李绂,人名。

赀(zī):

通“资”,钱财。

衢(qú):

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永乐大典》:

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

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

(1)少时家贫少:

(2)无不立对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二)阅读《几生修得到梅花》,回答16~19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

李榕桦

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他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走进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湖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眉,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

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得梅花的脱俗。

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她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

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

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

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①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大成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那一树。

⑥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了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的好啊,“何方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选自《青海湖》2014年第2期,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林和靖:

林逋(968-1028)。

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

16.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

请结合第④段概括(3分)答: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她不管桃儿、杏儿们嫉妒的流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的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漫天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答:

18.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⑤段中“有道的君子”是指哪些仰慕梅花的人们,他们有着高尚的志趣,视梅花为修养的典范。

B.文章第③段连用两个“不是不想”,写出了狂风和大雪的无奈,作为梅花的知音和伴侣,它们只能选择手下留情。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摹梅花、抒发情感、表达意趣融为一体。

D.文章第④段通过梅花雨桃花、杏花、梨花、水仙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好,也流露出作者对哪些“俗常”之花的厌恶。

E.文章引用大量诗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语言典雅,令人回味。

19.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

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3分)

三、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

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

“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力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

“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

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入境游客

(人次)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265万26亿

2014年296万30亿

2015年326万33亿

20.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2分)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3分)

四、名著阅读(6分)

22.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五、作文。

(二选一)(50分)

1、在黑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

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帮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

请以《我渴望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在横线处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

1.D2.C3.B4.D5.D6.C7.A8.D9.D10.A11.A

二、本大题共1小题。

12.略

13.

(1)年幼

(2)回答

14.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15.李拨是一个:

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

“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

“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本大题共4小题。

16.①梅花颜色缤纷多彩;②梅花气质超凡脱俗;③梅花香气清逸幽雅、婉约内敛;④梅花枝干姿态极美。

1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在漫天飞雪中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仰慕和赞美之情。

18.BD

19.结构上,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再次点明梅花特立独行的风骨;内容上,深化主题,将梅花的精神升华为华夏民族的心魂和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五、本大题共4小题。

20.材料三

21.“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处的知名度连年提高;近三年入境游客和外汇收入均逐年增加。

22.略

23.略

24.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时间:

120分钟分值:

120分)

一、积累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文绉绉(zhōu)推崇(chóng)镂空(lóu)伧俗(cāng)

B.翩然(piān)蟾蜍(yú)追溯(sù)藩篱(fān)

C.阻遏(yè)仄歪(zè)瓦砾(lì)箱箧(qiè)

D.疮疤(chuāng)颓唐(tuí)凹凼(dàng)取缔(dì)

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气息奄奄相安无事销声匿迹B.雅俗之别因地制谊巧妙绝轮

C.连声诺诺微不足到荡然无存D.张皇失措锐不可挡长途跋涉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4.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B.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C.夏天的橘子洲,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D.由于“神六”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舍——现代——《骆驼祥子》B.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刘禹锡——宋朝—《陋室铭》D.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6.下列句子使用修辞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排比)徜徉在故事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加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

C.(比喻)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明星刘亦菲。

D.(反问)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7.诗文默写(6分)

(1)感时花溅泪,。

(2)山随平野尽,。

(3),一览众山小。

(4)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5)《使至塞上》描绘一幅塞外夕照图的名句是,。

(6)刘禹锡《陋室铭》中用来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诗句是,。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

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二、阅读(4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2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3)念无与为乐者念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甲)文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12.(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10分)

阿长与《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不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3、当阿长说: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

(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分)

 

14、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

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

(4分)

 

15、“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10分)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6.上文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

这四个特征是什么?

(4分)

17.写出文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3分)

18.“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15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母亲说:

“仔细听着:

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

“朝哪里猜?

  母亲说:

“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

“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