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9908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0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docx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

烟台大学科技成果汇编

医药类

项目1:

半枝莲抗肿瘤二萜的深入研究

一、成果简介

1、提取分离工艺创新:

(1)二萜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分离:

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二萜类化合物与黄酮类化合物共存,大量黄酮的存在势必掩盖二萜化合物的检测,进而影响二萜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通过工艺创新,有效地将二萜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开来

(2)有效消除叶绿素干扰:

半枝莲为全草类植物,95%乙醇提取物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与二萜类化合物同时集中在氯仿部位,大量叶绿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二萜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稍有不慎或操作不当,既造成二萜化合物的丢失。

通过创新工艺消除了叶绿素的干扰。

2、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的化学研究:

采用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中压液相层析、制备薄层等方法成功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27个新的新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并且应用波谱学手段,并且结合化学方法,对所有27个二萜单体的结构进行了测定。

3、半枝莲新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首次对半枝莲中的27个新克罗烷型二萜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发现27个化合物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口腔上皮癌KB细胞、结肠癌HT29细胞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4、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项目组先后撰写研究论文8篇,其中6篇已在SCI收录期刊出版,包括5篇发表在国际专业性期刊上,1篇发表在国内专业性期刊上,截至2008年8月,累计被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引用达29次。

5、适时的专利申请,为后续抗肿瘤药物的成功研发创造条件:

《半枝莲抗肿瘤二萜的深入研究》的研究成果现已申请专利保护(新的NEO-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及其应用,6),因而为今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恶性肿瘤(癌症)不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同时也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在化学结构方面具有多样性,同时在作用机制方面也具有多样性,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多样性表明,从植物中寻找作用于各种靶点的抗肿瘤活性物质有巨大的潜力。

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barbataD.Don)的干燥全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枝莲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均有明显的抗肺癌、消化系统癌、乳腺癌、绒膜上皮癌的活性。

开展半枝莲二萜化合物的化学及抗肿瘤活性研究,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联系人:

周莎莎;电话:

0535-;邮编:

项目2:

腹部手术后肠粘连防治药物的研究

一、成果简介

剖腹手术后,几乎有95%的病人在后来的手术中被发现出现粘连现象。

肠梗阻是粘连造成的最严重的疾病。

现无用于剖腹手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和肠粘连的防治的有效药物。

七叶皂苷是由从中药娑罗子中提取的三萜皂苷;大黄素葡甲胺盐是水溶性大黄素盐。

本课题首次系统观察了静脉注射七叶皂苷的抗炎特点和对胃肠运动的作用,并对七叶皂苷促进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术后粘连的发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对大黄素葡甲胺盐对结肠运动和肠粘连的影响进行了动物实验观察。

七叶皂苷钠抗炎作用研究显示,其抗炎作用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相似,起效相对缓慢,维持时间长(达24小时);抗炎作用依赖于肾上腺的存在,但不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酮具有明显的协同抗炎效应。

七叶皂苷钠静脉给药,明显促进药物或手术所致的肠蠕动功能减弱的恢复。

大黄素葡甲胺盐,对结肠蠕动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七叶皂苷钠静脉注射给药,可明显缩短腹部手术后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即可加快腹部手术后病人肠功能的恢复。

七叶皂苷钠或大黄素葡甲胺盐静脉给药,可明显降低大鼠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程度,即对腹部手术所致的肠粘连具有防治作用。

研究还显示,七叶皂苷钠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没有抑制作用;对腹壁切口的愈合也无明显影响。

本项目研究首次提出:

1、放大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新机制;2、抗炎、促蠕动,降低肠粘连形成的治疗学理念,为抗炎药物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为防治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提供了有效的治疗药物。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获得两项发明专利授权,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世界外科学会会刊、国际著名的外科杂志-《WorldJournalofSurgery》,其重要性得到杂志主编的认同。

论文提出的“抗炎、促蠕动,减少肠粘连形成”的治疗学理念,以及经“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取得的结果,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并得到广泛认可。

成果鉴定后,将进一步加大全国学术推广的力度。

联系人:

周莎莎;电话:

0535-;邮编:

项目3:

木香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和构效关系的研究

一、成果简介

对木香和土木香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木香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具有愈创木烷骨架的倍半萜酸,命名为lappaticacid。

首次对土木香倍半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土木香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共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其中1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丰富了土木香的植物化学研究成果,为相关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合化学修饰共获得30余种化合物,利用理化谱学方法鉴定了化学结构。

测定了18种木香倍半萜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前炎症因子NO、TNF-α的抑制作用。

以MTT法筛选了18种木香倍半萜对6种人源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

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hVEGF)的ELISA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利用最优检测条件研究了木香挥发油、土木香挥发油、脱氢木香内酯、木香烯内酯对人肺癌A549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作用,阐明了木香挥发油及木香倍半萜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分子作用机制。

获得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木香倍半萜成分的结构特点明确,可能作为合成其他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的原料广泛应用,将包含这类活性结构的化学成分开发为先导化合物是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的原始创新工作。

现有文献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对于木香倍半萜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主要成分木香烯内酯(CT)和脱氢木香内酯(DL)这两种主要化学成分上,对于原植物中含量较低的其他化学成分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得较少。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对THP-1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TNF-α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52μg/mL,与藁本内酯相当。

体内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木香挥发油单体(CT和DL)不仅最终能提高LPS攻击小鼠的生存率,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显示出延长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

另外,木香挥发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对抗LPS引起的家兔血压降低,不仅推迟血压下降之最低点的时间,而且血压降低的幅度也减小。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LPS引起的肾脏和肺的病理损伤。

本课题通过对木香倍半萜抗炎活性、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阐明了木香倍半萜的抗炎活性及抗肿瘤活性结构单元,为将包含这类活性结构的化学成分开发为抗炎、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提供了先期研究基础。

已获得一个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先导化合物,其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有望在此基础上形成源于天然产物的、高效低毒的抗炎或抗肿瘤药物。

联系人:

赵烽;电话:

0535-;邮编:

项目4:

艾蒿油微胶囊制取技术

一、成果简介

艾蒿油为从野生艾蒿中提取的黄绿色液体,具有清凉爽快、令人醒神的气味。

艾蒿作为中药用于治病始于《黄帝内经》,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大量的事实证明艾蒿具有能抗菌消炎、防霉防腐、抗过敏和促进血液循环,保健皮肤的作用,将其引入皮革或其他服装、鞋帽产品,可以起防霉、香味剂的功能,使服饰与人体的亲和性更佳。

但由于艾蒿油挥发性较强,难以在皮革上长期的发挥功效。

本成果将艾蒿油包覆在多孔的微胶囊中,制成艾蒿油微胶囊纺织及服饰面料整理助剂。

不仅可使服饰制品获得长期的加香、抗菌、防霉的效果,同时又增加了与人体友好的保健功能,如制成保健枕头除了使卧室气味优雅,还可起到催眠、防脱发作用。

经济效益分析:

艾蒿微胶囊属功能性新材料,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生产艾蒿油微胶囊成本为7000元/吨,市场预计价格为20000元/吨,利润空间较大。

联系人:

王全杰;电话:

化工、新材料与新能源

项目1:

全氟化碳的催化分解及高稳定性Al2O3基催化剂的研制

成果简介

1997年12月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确提出要限制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化碳、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5年2月16日,该议定书正式生效。

因此,消除工业过程废弃的全氟化碳气体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工作。

催化分解法是一种消除全氟烃的经济、实用方法。

本项目研制的改性Al2O3催化剂,反应温度为750︒C、常压条件下,有很高的稳定性,CF4转化率不低于95%。

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项目研制的催化剂,经工业放大实验,可用于金属冶炼、电子工业排放的全氟化碳废气的催化分解。

避免这些全氟化碳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有利于遏止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人:

徐秀峰;电话:

0535-;邮编:

项目2:

固体法发酵琥珀酸的研究

一、成果简介

该研究项目主要根据代谢控制发酵的基本原理,利用霉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淀粉质原料为碳源,在限定的条件下发酵生产琥珀酸。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包括,分离并筛选出一支直接以淀粉质原料为碳源,可以分泌琥珀酸的菌株S-1。

该菌株经过多次紫外线、亚硝基胍和激光诱变后,选育出了一支遗传性质稳定的菌株SH-24,该菌株经过形态观察和培养特性研究,初步鉴定为总状毛霉,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SH-24可以利用各种氮源,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等,碳源包括葡萄糖、蔗糖、D-果糖、淀粉等。

初步研究表明菌株SH-24液体摇瓶培养,在淀粉含量为6%的培养基上,摇瓶培养96小时,可以得到琥珀酸含量为21.25g/L的发酵液;在三角瓶水平上的固体培养,静态培养96小时,琥珀酸含量可达到13.3g/kg。

二、经济效益分析

琥珀酸在食品、医药以及饲料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琥珀酸的发酵法生产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发酵法琥珀酸可以为现已存在的琥珀酸化学制品市场提供一种经济、安全、绿色的琥珀酸来源,进一步扩大琥珀酸的应用范围。

利用微生物菌种,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不仅可以得到安全的食品、医药级琥珀酸,同时还可以为农产品的深加工使其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一条可行性的通道。

利用本研究项目选育的霉菌琥珀酸产生菌,以发酵行业中的某些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单细胞蛋白的饲料培养,得到的饲料蛋白中含有一定量的琥珀酸,这种饲料蛋白的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甚至避免使用抗生素,属于绿色饲料,符合养殖业的发展需求,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三、应用推广范围

工业发酵领域、农产品加工领域。

联系人:

徐世艾;电话:

0335-。

项目3:

黄原胶高粘假塑性物系发酵过程中化学工程问题的研究

一、成果简介

本课题来源于山东省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目前,国内黄原胶生产技术存在着生产消耗高、收率低、产品质量差等诸多问题,影响了黄原胶生产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黄原胶厂家基本都是沿用低粘度发酵体系采用的传统的搅拌桨—挡板安排(直叶圆盘涡轮和标准挡板)作为反应器内主要构件,这种结构难以满足发酵体系传热、传质的需要,尤其是溶氧这一气液传质过程的需要。

本研究通过冷模研究和热模研究,运用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等的知识研究方法,在较大的反应器规模上,大范围地研究了桨型及其组合、挡板等结构因素及体系粘度、通气量、转速对搅拌功率P,氧传质系数KLa、气含率ε、气泡大小及分布的影响。

寻求在实验范围内最佳的搅拌桨型及其组合、挡板等釜内构件安排方案。

研究了结构因素及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磷酸盐等)、发酵温度、周期、气量、转速、流加方式等工艺因素对黄原胶发酵的胶产率、丙酮酸含量等两类主要技术指标的影响,探讨技术指标与结构因素及工艺因素之间的关系。

完成这些研究之后,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就可以做到:

1、提出新型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原则和放大规律,进行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并应用于实际生产技术。

2、利用研究得到的关于高粘假塑性物系在不同釜内构件作用下的混合规律和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规律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整,并提出更为合理的工艺方案。

二、经济效益分析

据文献报道,全世界的黄原胶产量在2003年达5万吨/年以上,但也有报道认为产量在几十万吨的规模。

由于黄原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并且使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市场需求量在迅速增长,年增长速度在8%以上。

在国内,黄原胶的发展也比较快,目前国内生产厂家总数已有将近二十家,但由于我国黄原胶生产技术与国际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产品生产消耗较高,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上无法与国外产品相比,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国外产品,致使我国大部分的黄原胶企业效益并不理想。

目前,国产黄原胶市场价格为5万元/吨左右,进口黄原胶由于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优势,有些品种价格已达到10万元/吨以上。

通过我们的研究,并进一步开发出适合于高粘假塑性体系的新型生物反应器,解决影响国内产品质量和消耗的某些关键问题,如收率低、消耗高、产品分子量分布宽、丙酮酸含量低等问题,必将大大提高国内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益,推动黄原胶行业迅速发展。

三、应用推广领域

本研究的研究尺度大,超过了以前的同类研究。

因而其结论对黄原胶发酵新型生化反应器的开发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并且对于黄原胶体系以外的高粘假塑性物系混合传质过程也有非常贴切的参考价值,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联系人:

徐世艾;联系电话:

0535—。

项目4:

工业室内空气化学污染物选择性吸附净化技术与设备

一、成果简介

本项目通过研究和开发对于高浓度化学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净化技术,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工业生产室、洁净室和精密产品储藏室等,消除局部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去除腐蚀性气体,为公共场所的使用人员和工业生产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洁净的空气,为清洁安全生产提供创新技术。

1、对于化学污染物去除效率高。

工业用净化设备的净化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复合使用OXI-5、BaC-8、CAC-21等几种吸附剂,甲醛去除率大于99%,苯系物去除率99%,硫化氢去除率在99%以上。

2、多重集合功能,净化效果好。

本项目设计并组装的工业用空气净化机集成了过滤、除尘、吸湿、化学污染物吸附去除等多种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粉尘、可吸入颗粒物、气溶胶和各种化学污染物。

3、使用寿命长,过滤系统更换简便。

本项目研制的CDU-225,SFDU-335,SFDU-335×2等系列工业和公共场所用净化机的净化材料和净化单元由于采用了强选择性的吸附剂,排除了其它不需吸附物质的干扰,吸附量大使用寿命长;且净化单元拆卸更换极为简单,为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针对各种化学污染物采取专业匹配的吸附净化技术。

根据客户需求即需要吸附净化的化学物质的不同,可以通过改变不同吸附剂及其不同配比来达到最佳的吸附净化效果。

净化设备具有适用范围广,技术保密性强和抗风险性强等特点。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1、奥运会体育馆、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污染的净化技术与设备。

2、工业厂房内强腐蚀酸性气体的吸附净化技术。

联系电话:

0535-;邮编:

项目5:

新型高功效复合环境净化技术

一、成果简介

过对于各种多孔吸附材料的研究,开发了几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多孔吸附剂,部分技术已经应用于奥运会体育场馆密闭环境的空气净化。

吸附剂主要包括强氧化型OXI系列多孔吸附材料,固体酸碱BaC、BaO、AAC等系列多孔吸附材料,以及其它各种系列的吸附材料。

1、采用多种功能吸附材料匹配使用。

2、吸附材料寿命长,吸附净化设备的净化单元更新简便。

3、复合空气净化技术特点:

在常规条件下,苯去除率为99%(5-20ppm),甲醛去除率为99%(5-20ppm),硫化氢去除率99%(10-100ppm),颗粒物去除率为99%。

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新型高功效复合环境净化技术,因其净化效果高、可一次性净化多元高浓度工业气态有机污染物、设备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技术和经济优势,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开始大量应用于产生大量高浓度气态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室内生产环境有害气体对外排放的净化。

已成为室内有害气态污染物排放净化技术的主要控制方法。

我公司研法发的高浓度工业气态有机污染物排放循环吸附催化净化技术,符合我国国情,技术先进。

可广泛应用于制革、日化、汽车喷涂、电子、制药、半导体、制鞋、油墨、造纸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该技术可以通过对造纸业、印染业、电子行业等释放有毒气体的工业厂房进行污染物的控制和净化,消除腐蚀性气体对于贵重工业生产设施的腐蚀,延长工业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相应资源尤其是金属资源;可以对重污染企业释放的如苯、甲苯等对人身有重大伤害的化学毒物的净化和控制,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对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的生产环境、生产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公共场所(大型超市、体育场、大型会议室等)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和净化,提高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的卫生水平,为国家举行大型活动、体育盛会等重要场所提供洁净的空气和安全的环境;可以通过对潜艇、装甲车、坦克和军事掩体的重要军事设施的密闭工作间内实施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和控制,提高我国军事设施的相关环境水平,为提高士兵的人身安全系数和作战能力贡献力量。

联系电话:

0535-;邮编:

项目6:

新型高活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聚乙烯功能膜的制备

一、成果简介

以聚氧乙烯、硬酯酰氯、丙烯酰氯、聚氧硅烷和全氟辛基聚氧乙烯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可反应性普通表面活性剂、特种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

硬脂酸聚氧乙烯酯系列,含氟表面活性剂系列和含硅表面活性剂系列。

用FT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

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三个系列的接枝共聚物,用FTIR确定了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接枝率以及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用DSC、对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进行了测试分析。

用接触角测量仪、XPS、恒温加速流滴仪及材料实验机测试了聚乙烯功能膜的表面性能及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聚氧乙烯分子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高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乙烯功能膜的有效期远高于商品膜(接近商品膜的3倍)且都有较好的润湿性和力学性能。

二、推广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项目所合成新型的高活性表面活性剂,既具有好的润湿性,又具有好的防雾性;以此作为接枝单体,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对聚乙烯进行功能化,制备具有长效防雾滴性能的功能膜。

将合成的防雾滴剂引入聚乙烯分子链上,改变了聚乙烯膜的低表面性能,防雾滴剂通过化学键与聚乙烯分子结合,防止了防雾滴剂随着聚乙烯膜表面水分而流失,使防雾滴性能达到与聚乙烯膜老化同步。

本项目在防雾滴膜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大大延长农膜使用寿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效益。

联系人:

辛志荣;联系电话:

0535—。

项目7:

一氧化碳低温氧化催化剂

一、成果简介

一氧化碳低温氧化催化剂是煤矿和消防队员防毒面具的核心材料。

与现用产品相比,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可多次反复使用、不怕水汽中毒和耐贮存等多项优点,并且重量和体积比原产品减少三分之二。

该催化剂于2006年7月17日通过由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林励吾院士主持的专家组鉴定:

“解决了催化剂高分散度金属颗粒的稳定性难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

在学术上有明显创新。

成果具有显著的军事、社会、经济效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催化剂的稳定性属国际领先.”现场应用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可有效应用于煤矿安全面具,高层建筑或宾馆等必备的火灾逃生面具,用于装备防化部队,可显著提高我军的装备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

用于封闭式CO2激光器能长期稳定发射功率。

关于该系列催化剂的组成、制备工艺及应用范围已分别形成了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国际专利(PCT)。

二、生产条件及市场预测

2~3吨催化剂/年的小规模生产装置;生产设备投资20-25万元。

根据有关方面和生产厂家提供数据,可做以下市场预测:

高层建筑(及奥运会看台、场馆)逃生面罩、煤矿安全防毒面具及军用防毒面具(包括消防部队)等每年共需催化剂材料至少约30吨/年,以每公斤售价3000~3500元计,该催化剂材料总价值约为1亿元。

以年产量10吨的小厂规模、利润按最少20%计,则年可获利600~800万元。

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可获取更大利润以利润。

三、有关专利文献

1、安立敦,郝郑平,合成尿素用二氧化碳原料气催化除氢方法,公开号:

2、安立敦,齐世学,邹旭华,索掌怀“实用型低温CO催化氧化催化剂”,

中国发明专利:

ZL.3;授权日:

2003/12/31;

3、安立敦,齐世学,邹旭华,索掌怀,“用于CO低温催化氧化的负载型金催化剂”,

国际专利(PCT)申请号:

PCT/CN01/01582(2001/11/23);

4、安立敦,齐世学,索掌怀,翁永根,邹旭华,“一种新的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1授权日:

2006/06/14;

5、安立敦,齐世学,邹旭华,“催化性能稳定的负载型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

9.6,公开号:

A(2006/1/25);

6、安立敦,齐世学,邹旭华,“Supportedgoldcatalystswithstableatalyticperformanceandtheirpreparationmethod”,国际专利申请号:

PCT/CN2005/,国际公开号:

WO2006/A1。

联系人:

安立敦教授,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烟台大学应用催化研究所,邮编:

电话/传真:

0535-;电子信箱:

aci@。

项目8:

TOC-2000D型多功能有机碳分析仪

一、成果简介

该成果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有机碳含量的仪器。

既可测定水体中的总碳(TC)和无机碳(IC),进而可得到总有机碳(TOC);亦可测定土壤、江河湖海沉积物、工矿企业生产废渣的固体有机碳(SOC)、颗粒有机碳(POC)和挥发性有机碳(VOC)。

该仪器由以瓷片、砂芯为过滤器、以氧化银、锰酸银为阴离子阱,以氧化钴为催化剂的高温氧化催化系统;以石英杯、铂舟为载体的高温焚化炉系统;以无碳净化空气为载气的温度可设定挥发器系统;以定制的瓷片、砂芯做磷酸载体的四大模块组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快速、性能稳定、重现性好、抗高盐干扰、维护量少等特点,而且成本低、寿命长、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仪器在使用功能与范围、技术性能指标等方面,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主要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

0~50mg.c/L0~500mg.c/L0~5000mg.c/L可选;

2、重复性:

≤2.6%;(标准规定为≤3.0%);

3、直线性:

≤2.7%。

(标准规定为±5.0%);

4、量程漂移性:

≤1.4%(标准规定为±5.0%);

5、回收率相应时间:

≤3min(标准规定为≤8min);

6、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1.1%(标准规定为±5.0%);

7、绝缘电阻:

300MΩ(标准规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