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96952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亚里士多德曾说:

“十个人的城邦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将不能自给;十万人的城邦是荒唐的,因为它将不能适当的治理。

”这说明(  )

A.希腊城邦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当时的希腊城邦总人口没有超过十万

C.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不适合古希腊

D.城邦制符合希腊小国寡民的特点

2.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动和权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发现雅典公民(  )

①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担任国家的所有官职 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表决 ③担任公职,参加国家政治活动,可以领取“津贴” ④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范围扩大到妇女和奴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世界文明史》介绍:

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4.公元2世纪时的罗马皇帝哈德良说: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罗马的习惯法是由贵族制定的

B.公民法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C.《十二铜表法》是保护平民利益的

D.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5.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

请根据下列内容推断出该宪法的名称(  )

①它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神圣职责 ②它是一部近代颁布的成文宪法 ③它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④经过长期斗争,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出(  )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

9.下图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所画,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

这主要反映了(  )

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缔造者

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

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

D.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

10.电视剧《我的法兰西岁月》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邓小平在一面墙前宣誓入团”,这面墙上写着“纪念1871年5月21~28日公社的牺牲者”,这面墙是为了纪念(  )

A.马克思B.恩格斯

C.巴黎公社成员D.拿破仑

11.(2012马鞍山期末)列宁在评价十月革命时说:

“犹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去的残物”仅指封建残余

B.“过去的残物”仅指资产阶级政权

C.“新途径”指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新途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2.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  )

A.促使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开辟了苏俄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D.为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成功的新案例

13.(2012苏北四市期末)“(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保罗·约翰逊《现代:

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作者认为的“求变之风”是指(  )

A.东欧剧变B.苏联解体

C.中国振兴D.日本崛起

14.普京在一次公共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

这段材料表明(  )

①美国今天仍然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的目的是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 ③今天世界的政治格局为“一超多强” ④美俄两国仍然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分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5.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6.《华盛顿学者谨慎对待中国》报道:

“本周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表明,美国不再有资格威吓、教训或恐吓中国了。

我们无法阻止中国崛起,只能通过寻求互相迁就来减轻我们的恐惧,从现在开始。

”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丧失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成为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D.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崛起的现实

17.毛泽东曾经说过:

“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

”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19.下列我国古代手工业成就中,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地位的是(  )

①用灌钢法炼钢 ②用煤做燃料冶铁

③丝织技术 ④瓷器烧制技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与商业活动相关的现象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俞大娘航船”

②《清明上河图》

③晋商和徽商

④洛阳等商业都会被称为“五都”

A.④③②①B.④②①③

C.④③①②D.④①②③

2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22.设想你是19世纪60年代在通商口岸投资经营的商人,你的投资领域最可能是(  )

A.重工业B.轻工业

C.高科技产业D.农业

23.阳光卫视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

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A.①③④B.①②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4.民国初年出现的新的纺织业中心有(  )

①上海  ②天津  ③青岛  ④武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3大题,共52分)

1.阅读下列材料:

(20分)

材料一 “辉煌属于希腊”,古雅典为近代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试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

……全世界都说,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却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然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二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2009年因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

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

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能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

这枚印章被网友称为“历史上最牛的公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

(10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历史上最牛的公章”“牛”在何处?

(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你的启示。

(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2分)

27.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20分)

请回答:

(1)张謇主张“实业救国”,有人认为他找到了救国的正确途径。

你认为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业的道路能救国吗?

为什么?

(4分)

(2)如果你生活在张謇的时代,请展开市场分析:

何时进入市场最佳?

是1870~1894年,还是1895~1913年?

请做出判断,并扼要说明理由。

(8分)

(3)结合书本知识简要回答,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8分)

牌头中学2014-2015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答题卷(文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3大题,共52分)

一、(20分)

1、

 

2、

 

3、

 

二、(12分)

1、

 

2、

 

3、

 

3、(20分)

1、

 

2、

 

3、

 

牌头中学2014-2015年第二学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答案(文科)

一、选择题:

(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D

D

C

D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D

D

B

A

D

D

21

22

23

24

D

B

B

C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2分,第三题20分,共52分)

1,答案:

(1)以立法的形式确立联邦制民主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

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10分)

(2)将公章一分为五,体现创新性;暗含分权制衡原则;尊重民意,体现民主;发挥了人民的监督作用。

(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追求民主政治是近代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流,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设有赖公众的积极参与与监督;民主政治的形式是多样的;民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借鉴与创新的过程(或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2,答案:

(1)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经验的积累;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水利工具的改进;人民的辛勤劳动。

(2)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保守;负担较重,容易破产。

(3)保证政府控制赋税,控制人民。

3,答案

(1)不能。

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2)1895~1913年。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同时继续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许多人“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清政府调整政策,鼓励民间办厂。

(3)1.辛亥革命,扫清一些障碍。

2.中华民国提高地位,颁布发展实业法令。

3.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4.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