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893096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docx

届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必修3第2单元第4讲

必修3第2单元第4讲

(时间:

45分钟,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下图表示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不足10%

B.该生态系统的全部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

C.该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构成群落

D.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独立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难度中等。

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其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2491/36629≈6.8%、200/2491≈8.03%,故A项正确;种群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集合,食肉动物有多种,而不是一个物种,故B项错误;群落包括某一区域的全部生物,该水生生态系统除浮游生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外,还包括一些细菌、真菌等分解者,故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D.物种多样性上升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杂草与水稻之间是竞争关系,除去杂草后水稻数量会增多,进而导致水稻害虫数量增多,故A错误;水稻和杂草都属于第一营养级,除去杂草,还有水稻,故营养级数并没有减少,故B错误;水稻数量增多,固定的太阳能自然增多,故C正确;除去杂草,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应减少,故D错误。

答案:

C

3.[历年经典保留题]“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

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碳循环的因素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难度中等。

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故A错误;③过程指的是生产者固定CO2,故B错误;增大③过程能减少大气中CO2的量,但不是最主要的方法,减少大气中CO2的量最主要的方法是D项所述。

答案:

D

4.[历年经典保留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及对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粪便被分解者分解后形成无机盐,被植物吸收利用,粪便中的能量没有流向植物,故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故B项错误;生产者利用大气中的CO2合成有机物,分解者将生物群落内部的有机物分解形成CO2返回无机环境,所以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故C项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第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越多,第三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D项错误。

答案:

C

5.[2012·北京市通州区高三]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各项构成了一个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

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做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

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解析:

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小。

以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实验组的土壤要进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故C项不正确。

答案:

C

6.[2012·福州市高三质检]动物为保证食物等生存资源而占据的空间叫领域。

下图表示各种鸟类的领域面积与体重、食性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三种鸟类组成一食物链

B.体重决定领域的大小

C.植食性鸟类能量同化效率高于主要食虫的鸟类

D.体重相等的鸟类领域面积越大,可能其营养级越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图中没有反映出三种鸟类的食物关系,A错误;食物的种类决定领域的大小,B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都应该维持在10%—20%之间,与鸟的食性无关,C错误;体重相同的鸟类的领域面积越大,说明其所需的食物越多,得到的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

答案:

D

7.[2012·江西省六所重点中学联考]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径中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和识图能力,难度中等。

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并没有被次级消费者同化,因此不能包括在④途径中;②是由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也就是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③是由第三营养级传递给第四营养级的能量,④是次级消费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因此②>③+④;①是生产者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因此②为①的10%—20%;由于食物链的相邻营养级之间都是捕食关系,因此能量流动不可逆转,具有单向性。

答案:

A

8.[2012·辽宁大连高三]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及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摄入量=同化量+未同化量(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因此该题中羊的同化量为n-36%n=64%n。

由于条件不足,无法计算羊的贮存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答案:

A

9.[2012·北京市丰台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C.生态农业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物种丰富度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A错误。

答案:

A

10.[历年经典保留题]第一营养级固定的总能量是a,第一营养级呼吸消耗的能量是b,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是c。

则第一营养级可提供给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是(  )

A.a         B.a-b

C.cD.b+c

解析:

植物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剩余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储存的能量可提供给分解者以及消费者利用。

答案:

B

11.[2012·济宁模拟]如图1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2是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解析:

A项中,此人工生态系统设计合理,使本来流向分解者而散失的能量经过了合理的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

B项中,使用农家肥提高了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项中,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斗争最激烈。

D项中,分解者的作用在于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答案:

C

12.[2012·商城模拟]如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

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③④

解析:

①中,不知二人的食物量,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和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无法比较;②中,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仍在10%~20%之间;③中,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养活一人,消耗能量为m,如A能养活10000人,对应的玉米能量至少是50000m,同样数量的玉米B中至少养活的人数是50000×10%×10%=500。

④中,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生态系统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的原因是由于有害物质的富集。

答案:

D

教师备选题1 [2012·皖南名校联考]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解析:

A项中,“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延长了食物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项中,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项中,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项中,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规律,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答案:

C

教师备选题2 [2011·日照模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解析:

若图中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中、幼年龄段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衰退型种群;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则A、B、C与分解者共同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三个相邻营养级的能量关系符合能量金字塔,但每一营养级中不只有一个种群,故三个种群间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兼跨不同的营养级,即不同的营养级中可能出现同一种生物。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2分)

13.(14分)[2012·温州模拟]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D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kJ。

解析:

(1)分解者分解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CO2,返回到无机环境。

(2)处理垃圾是利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缓解温室效应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降低CO2的排出量,包含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新能源。

第二个方面是增大CO2的吸收量,包含植树造林等。

(4)只有D→A的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来计算,D剩余的能量才能较少的传给A。

D→A按照D→C→A这个食物链来计算,且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A获取的能量最少。

答案:

(1)光合作用 ③④⑤ 

(2)分解者

(3)CO2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的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答案合理即可)

(4)4.5×107

14.(14分)[2012·金版原创]1962年,英国学者L.D.Ovington研究了一个人工栽培松林(树种是苏格兰松)的能量流动过程,主要是研究这片松林从栽种后的第17~35年这18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

请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初级生物量180,不是流入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与________的差值。

(2)从图中分析苏格兰松储存的能量,主要去路有哪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生态系统沿着捕食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比例________(填“大”或“小”),由此分析动物在此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的(填“大”或“小”)。

(4)下列属于群落垂直结构的是(  )

A.松林内,苏格兰松有高有矮

B.松林内存在少量草丛,生活在地表,苏格兰松生活在上部

C.山峰向阳区和背阳区苏格兰松长势不一样

D.不同的海拔高度,苏格兰松长势不同

解析:

(1)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去路一定有呼吸作用散失,图中不存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所以,此处的初级生产量一定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去掉了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所剩余的部分,也就是生产者储存的能量。

(2)这个森林生态系统所固定的能量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表现为枯枝落叶和树木被分解者所分解的能量,还有一部分是经人类砍伐后以木材中有机物的能量形式移出了松林。

(3)这个生态系统中,动物内的能量基本没有,说明沿着捕食食物链流动的能量微乎其微。

(4)群落的垂直结构必须涉及到不同生物的垂直分布,如果仅一种生物,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1)呼吸作用消耗的总能量

(2)分解者分解散失的能量和一部分经人类砍伐后以木材中有机物的能量形式移出了松林

(3)小 小 (4)B

15.(14分)[历年经典保留题]F.B.Golley曾对一个荒地中由植物、田鼠和鼬3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定量的能量流动分析,得到如下数据(单位:

cal·hm-2·a-1)。

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

5.56×103

1.76×105

5.83×107

NP

1.3×102

6×103

4.95×107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3

1.7×105

8.8×106

未利用

1.226×104

4.9374×107

(1)Ⅰ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Ⅱ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

(2)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根据能量传递效率,预测田鼠的变化趋势________。

(3)表中R(呼吸量)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Ⅲ的NP/GP最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由表中GP的大小判断出Ⅰ、Ⅱ、Ⅲ所代表的生物分别是鼬、田鼠和植物。

(2)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占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的百分率,故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105÷(5.83×107)×100%≈0.3%,能量传递效率较低,说明草的数量丰富,田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呼吸量是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呼吸作用的主要意义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NP/GP比值大,是因为呼吸量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答案:

(1)鼬 田鼠

(2)0.3% 先增加,最后数目稳定

(3)维持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4)Ⅲ的呼吸量所占比例小或Ⅲ的呼吸量相对较小

教师备选题3 [2012·江苏南通一调]下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A~G表示具体的能量流动过程,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流量是________kJ·m-2·y-1,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为________。

(2)b值为________,过程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

(5)如果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需要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7400 1.2%

(2)180 分解者利用分解者遗骸中的有机物

(3)16.0%

(4)腐殖质中的碳元素不能回到无机环境中

(5)农田中的产品不断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