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89126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输线路施工方案(技术标资料).docx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各分部分项中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

1、主要预检工程中的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1.1、路由复测工序及施工方法

1)定线:

根据设计施工图,在前方三角位桩或转角桩上竖起大标旗,始标点至大标旗间插入两根以上花杆,始标、花杆和大标旗成一直线,以此画线和丈量距离。

复测中需改变路由时,如遇有新路由比原路由增加长度超过100m、连续变更路由超过2km或改变水线路由等情况应报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修改。

2)测距:

测地面距离时一般使用100m地链。

地链应每天用皮尺校正以免由于地链变化而造成测量误差。

测距时拉前后链人员应保持在始标至大标旗的直线上,地链应拉直,平行于地面。

穿越较大障碍物<铁路、河流、一、二级公路等>时,如位置变更应测绘出新的断面图。

每隔100m打一计数桩,在转角点穿越障碍处应打定位桩。

桩号应随时与绘图、记录者核对。

在前后桩之间把地链接直沿地链用白灰画线,沿途预留处应画出,余留长度应记入距离数之内。

3)绘图:

核实复测的路由与设计施工图有无差异,路由变动部分应按施工图的比例绘出路由位置及路由两侧50m以内的地形和主要建筑物。

核实施工图上的各种障碍及“防护”段落。

提供配盘及光缆运输、施工车辆进入通路的资料<障碍分布及沿途交通情况等>。

1.2、光缆等器材检验方法

1)单盘光缆的检验

①单盘检验应在光缆运达现场分囤点后进行,检验后不宜长途运输。

②单盘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a)熟悉施工图技术文件订货合同,了解光缆规格等技术指标、中继段光功率分配等;

b)收集、核对各盘光缆的出厂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出厂测试记录等;

③外观的检查:

a)检查光缆盘有无变形,护板有无损伤,做好记录,与供应商一起开盘检查,并将出厂合格证及技术参数资料保存。

b)开盘后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如有损伤做好记录,如有出厂的记录或卡片收好保存。

c)剥开光缆头。

有A、B端要求的识别端别,识别光缆种类,并在盘上用红漆标上新编盘号,光缆种类及外端端别。

④进行光性能检验:

a)衰耗测试:

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加1km左右尾纤,以消除OTDR的盲区,测试做好记录。

测试结果如超出标准或与出厂测试相差太大,立刻向光缆生产厂家提出用剪断法进行测试。

b)长度测试:

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出每根光纤的长度,同一光缆几根纤的测长加以比较。

如有较大差别则从另一端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防有断纤。

c)测试方法如图所示

2)光缆的配盘

①配盘的基本流程

a)列出光缆路由长度总表

根据路由复测资料,列出各中继段内各种不同施工形式的地面长度。

内容包括埋式、管道、架空、水底或丘陵山区爬坡等布放的总长度,以及局(站)内的长度(局前人孔至机房光纤分配架(盘)的地面长度)。

b)列出光缆总表

将单盘检验合格的不同光缆列成总表,内容包括盘号、规格、型号及盘长等。

c)初配(列出光缆分配表)

根据不同敷设方式路由的地面长度,加余量(10%)算出各个中继段的光缆总用量。

根据算出的各中继段光缆用量,选择不同规格、型号的光缆,使光缆累计长度满足中继段总长度的要求。

列出初配结果,即中继段光缆分配表。

对于先分屯后单盘检验工程的初配,考虑到有的大型工程上得快,必须先分屯后检验。

对这类工程,应根据设计长度,按上述同样方法进行初配,然后分屯,待检验、路由复测后进行中继段正式配盘。

但按设计长度初配时应留有一部分机动盘作为正式配盘时调整选用,机动盘一般先放到中心分屯点。

d)正式配盘

根据初配结果,按配盘一般规定正式配置,包括接头点位置的初步确定。

具体配盘方法步骤见后述内容。

配盘完毕后,应对照实物清点光缆、核对长度、端别分配段落并在缆盘标明清楚,最后填好配盘图表交施工队或作业组实施布放。

②配盘意示图

③从特殊光缆接头点向两端配光缆,在配盘时考虑以下情况

a)a根据路由复测,光缆配盘应尽量做到整盘敷设,减少接头;管道光缆时,应考虑人(手)孔间的累计距离,减少浪费光缆。

b)b光缆接头位置避免在河中、过公路铁路的穿越处和建筑物以及地形复杂不易接续操作的地点。

c)c配盘时应尽可能把穿管的地段安排在靠近光缆的两端位置,以减少布放时光缆穿管的距离。

d)d为了减少接头,在光缆数量容许时并征得业主同意可以把埋式光缆配进管道。

1.3、光缆接头盒及其配套材料的检查

①光缆接头盒应不漏气、不变形、不龟裂。

②配套材料达到相关规定要求。

工序施工流程框图

2、施工从复勘到组织交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2.1、路由复测

1)复测组织

a)以项目经理为首,针对该项目规模,安排6个复测队划段同时进行复测;每个复测队由2个技工,1个普工组成。

b)将设计图纸复印按段复印,分配给6个复测队长手中。

c)依据“路由复测施工方法”施工,参照图纸,对路由进行复测、划线、定位。

对与设计图纸不相符合的地方进行详细、反复考察,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方案。

详细内容见“复测的主要任务”。

d)在复测的过程中,定位材料分屯点。

2)复测的主要任务

a)根据核定光缆(或硅芯管)路由走向及敷设位置。

b)核定和丈量中继段距离,其中包括直埋、管道、水线所处段落和进局距离。

c)核定光缆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湖泊及大型水渠、地下管线等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处理措施。

d)核定防护地段及处理措施。

e)核定沟坎保护的地点和数量。

f)核定管道光(电)缆占用管孔的位置。

g)为中继段光缆的配盘、光缆的运输提供资料

h)修改、补充施工图。

3)路由复测的原则

a)复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路由,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设计路由时应与设计、建设、监理单位协商确定。

b)市区内光缆埋设路由及在市郊规划线内穿越公路、铁路位置如发生变动时应报当地相关部门审批后确定。

c)埋式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详见直埋光缆。

d)架空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净距应符合规范要求(详见架空光缆。

2.2、器材的组织

1)光缆

a)到现场后,由我方材料员会同现场监理及业主,按第二部分工序所列方法对光缆进行数量、包装等认可,然后立即向公司申请单盘测试。

b)检测组织

l在确定开工时,由工具保管员将检测器材进行保养、调较,以确保检测器材的正常使用。

l光缆运到现场收后,立即指派2名熟练测试人员到现场检测。

l在光缆屯放点空出一块测量场地。

l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统一认识、统一方法。

l凡经过检验的光缆、器材,由测试员进行记录,并在缆盘上标明:

盘号、外端端别、长度、程式(指埋式、管道、架空、水下等)以及使用段落等(配盘后补上),交由公司资料签收保管。

l检验合格后,测试员将单盘光缆及时恢复包装,包括光缆端头的密封处理、固定光缆端头、缆盘护板重新钉好,并将缆盘置于妥善位置,注意光缆安全。

l对经检验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光缆、器材应登记上报,不得随意在工程中使用。

l检测结果须得到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认可,对有问题迹象的,反复核查检测,保证光缆的合格,为施工提供前提保障。

2)其他材料验收组织

按标书第二部分所列方法及要求对其他材料进行验收,验收由我方保管员、质保员会同监理及业主单位进行。

3)器材的分配

由指定的预算员对所划分的段落计划需求,按需分配器材。

4)器材的保、存、管

a)材料的使用、收发与存放

l项目处设立材料管理组,各施工队设立材料库房。

l材料送达我公司指定分屯点后,按工序方法中说明方法进行检验合格后入库。

l仓库保管员负责登记台帐入库,由专人保管和发放,昼夜值班。

l健全材料管理制度。

对所有材料定点存放,各类器材放置有序,防潮、防火措施有力,易腐蚀易燃易爆材料定点定人保管,做好防盗工作。

l每日施工归队时,各班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仓库保管员要及时进行清理,将其归类存放。

l剩余器材,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统一上交业主,并与业主办妥上缴手续交公司存档。

l工程过程中,所有的人员须严把质量关,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认真检查,对不合格材料严禁使用。

l对各分段所用的材料进行突击检查,杜绝浪费现象;同时,杜绝为节约成本而忽视材料质量现象。

l对材料做好台帐登记,与建设方做好材料平衡工作。

b)施工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的保管:

l按照施工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使用和运输手册中的要求,将完好运送到事先确认好的存放地点。

l为避免在运输途中发生意外,所有运抵现场的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由专业人员,在一天内进行完成再一次检测工作,再次确保机具的完好。

l专人进行保管(可由材料管理员兼任)。

l由项目经理把确定好的施工用的仪器、仪表及机械设备管理、调动、使用方法,张贴在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内,使每个施工人员了解相关流程。

l领、还记录,专人使用;

l定期检测、养修。

5)制定奖惩制度

对器材验收及管理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由项目经理及相关负责人对此和相应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2.3、线路、管道等施工的组织

1)直埋光缆

a)开挖直埋沟

l按开挖直埋沟工序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l开挖直埋沟的人员组织安排

Ø六个施工队分段同时进行开挖。

此阶段施工过程中,计划每个施工队保证有技工15个,普工25人。

个别段落若施工难度较大,则视情况另行加派普工15-25人。

Ø各队设施工队长1名,质量安全协管员1名,由项目经理直接领导,监督直埋沟路由方向是否正确、沟深是否达到要求。

沟深须达到下表要求:

干线光缆埋深表

敷设地段及土质

埋深(m)

普通土、硬土

≥1.2

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

≥1.0

全石质、流砂

≥0.8

市郊、村镇

≥1.2

市区人行道

≥1.0

公路边沟:

石质(坚石、软石)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

公路边沟:

其它土质

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

公路路肩

≥0.8

穿越铁路(距路面基)、公路(距路面基)

≥1.2

沟渠、水塘

≥1.2

河流

按水底光缆要求

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深度。

注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边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细土和沙土,此时可将沟深视为光缆的深度。

Ø在挖掘沟(坑)施工时,如发现有埋藏物,特别是文物、古墓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负责保护现场,且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严禁在该地段内继续工作。

同时,在开挖直埋沟时,须注意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要求,见下表: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小净距表

名称

平行时(m)

交越时(m)

通信管道边线(不包括人手孔)

0.75

0.25

非同沟的直埋光、电缆

0.5

0.25

埋设电力电缆(35Kv以下)

0.5

0.5

埋设电力电缆(35Kv以上)

2

0.5

给水管(管径小于30Cm)

0.5

0.5

给水管(管径30Cm~50Cm)

1

0.5

给水管(管径大于50Cm)

1.5

0.5

高压油管、天然气管

10

0.5

热力、排水管

1

0.5

燃气管(压力小于300KPa)

1

0.5

燃气管(压力300KPa~800KPa)

2

0.5

排水沟

0.8

0.5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

树木(市内、村镇大树、果树、行道树)

0.75

树木(市外大树)

2

水井、坟墓

3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

3

架空杆路及拉线

1.5

注:

1、直埋光缆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经距可降低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立大树和高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

Ø如需爆破时,严密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